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近20年有效灌溉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1
作者 宋晓明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第5期99-103,共5页
区域粮食安全重要衡量指标为有效灌溉面积。文章在辽宁省近20年有效灌溉面积动态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保护措施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辽宁省2000—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总体呈现上升变化,有效灌溉面积年净增和减少量分别... 区域粮食安全重要衡量指标为有效灌溉面积。文章在辽宁省近20年有效灌溉面积动态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保护措施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辽宁省2000—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总体呈现上升变化,有效灌溉面积年净增和减少量分别为+9.62和-1.26千hm^(2)/年,分别占年均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为5.23%和0.95%。灌溉设施损坏、建设占地和退耕是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粮食产量因有效灌溉面积减少年均减少量为1.82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灌溉面积 变化特征 粮食安全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源市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2
作者 范丽娜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3期172-176,共5页
通过重新定义和分析DPSIR框架中的指标及其内在联系,构建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以及因子度、风险度计算模型,以山洪灾害频发的凌源市为例,充分考虑人类活动情况和下垫面条件等因素,科学评价了区域山洪灾害风险。结果表明,所构建评价体系和... 通过重新定义和分析DPSIR框架中的指标及其内在联系,构建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以及因子度、风险度计算模型,以山洪灾害频发的凌源市为例,充分考虑人类活动情况和下垫面条件等因素,科学评价了区域山洪灾害风险。结果表明,所构建评价体系和综合计算模型能够定量反映不同村落山洪灾害风险状况及其差异性,为凌源市山洪灾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框架 山洪灾害 风险分析 凌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源市青龙河综合整治工程堤防工程设计
3
作者 杨大魁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第5期87-88,共2页
文章以凌源市青龙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为例,对设计过程中,堤防工程的布置、型式方案必选及堤身断面设计进行了论述,得出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布置,并进行堤防型式的方案必选,可以确保工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保工程的设计合理性和对当地... 文章以凌源市青龙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为例,对设计过程中,堤防工程的布置、型式方案必选及堤身断面设计进行了论述,得出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布置,并进行堤防型式的方案必选,可以确保工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保工程的设计合理性和对当地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工程 堤线布置 堤防型式 堤身断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覆盖措施对辽宁地区黑土土壤水文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宋晓明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第4期189-192,共4页
为探讨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文章利用辽宁昌图县黑土试验区进行同步观测试验,分析秸秆覆盖措施下黑土土壤含水量、孔隙度以及养分的变化。试验表明:相比于秸秆覆盖前,黑土水文物理特性得到明显改良,土壤容重平均可降低... 为探讨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文章利用辽宁昌图县黑土试验区进行同步观测试验,分析秸秆覆盖措施下黑土土壤含水量、孔隙度以及养分的变化。试验表明:相比于秸秆覆盖前,黑土水文物理特性得到明显改良,土壤容重平均可降低7.4%,孔隙度平均可提高40%。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明显改善,含量平均可提高16.69%,使得土壤肥力增强。研究成果对于东北黑土土壤特性改良试验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黑土土壤 水文物理特性 土壤有机质 辽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治理与自然保护区结合措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大魁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第6期135-136,共2页
青龙河是滦河的重要支流,水质和水量对华北"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不可低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自然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特殊性,辽宁省政府于2014年报批建设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继续完善凌源青龙河源省级... 青龙河是滦河的重要支流,水质和水量对华北"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不可低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自然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特殊性,辽宁省政府于2014年报批建设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继续完善凌源青龙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各项保护措施,青龙河流域内湿地生态系统与当地自然资源相互补充,构成了流域内两个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主要框架,对青龙河水生态系统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等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 污染源 生态修复 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龙河穿堤建筑物工程布置相关分析与探讨
6
作者 杨大魁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第4期22-24,共3页
青龙河综合整治工程两岸穿堤建筑物共有9处,主要解决堤外洪水问题,本次设计堤防工程为4级,排洪建筑物级别为4级,建筑物的防洪标准为10 a一遇,根据相应的流域面积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及混凝土预制圆管涵。文章以青龙河综合整治工程为例... 青龙河综合整治工程两岸穿堤建筑物共有9处,主要解决堤外洪水问题,本次设计堤防工程为4级,排洪建筑物级别为4级,建筑物的防洪标准为10 a一遇,根据相应的流域面积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及混凝土预制圆管涵。文章以青龙河综合整治工程为例,对穿堤建筑物的布置、计算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科学合理的布置和设计,确保工程运行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穿堤建筑物 工程布置 水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