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朝阳地区松毛虫持续控灾治理模式的研究
1
作者 汤智慧 汤智馥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2期53-53,61,共2页
通过实施国家级松毛虫持续控灾治理工程,根据本地区松毛虫发生特点、地形特点、生态环境条件等因素,研究出5种松毛虫持续控灾治理模式。
关键词 松毛虫 持续控灾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利用造林地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彩芬 张国春 +1 位作者 于国元 李淑艳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z1期84-84,87,共2页
对难利用造林地采用特殊的造林技术,获得成功,并取得接近与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分相同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说明在难利用的土地上进行开发利用,同是林业建设一项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不应忽视和放弃。
关键词 难利用造林地 开发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因子对油松撒播造林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青山 孙玉鹏 李连江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z1期41-42,共2页
人工油松撒播造林的成败与自然立地因子有直接关系,其中:坡向、土层厚度、植被生长状况及降雨量是影响撒播造林的主要因素。掌握和了解自然因子,采取相应的对策,撒播造林才会获得成功的可能。
关键词 自然因子 油松撒播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峭山地油松侧柏小坑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青山 王颖卓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z1期24-,70,共2页
坡度≥16°以上的陡峭山地,水土流失严重,采用油松、侧柏小坑造林技术,既可获得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又可保护天然植被不遭破坏,减轻水土流失,且操作简易,省工省时,值得采纳。
关键词 小坑 造林 油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毛虫危害与林分三大因素关系的研究
5
作者 王青山 王颖卓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z1期-,共2页
油松林分过密,纯林和林分小气候是油松林发生松毛虫灾的三大主要因素,并且常出现连年发生的趋势,形成恶性循环,直致全部或大部分林木被毁,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使造林前功尽弃。研究油松毛虫危害与三大主要因素的关系,在造林中具... 油松林分过密,纯林和林分小气候是油松林发生松毛虫灾的三大主要因素,并且常出现连年发生的趋势,形成恶性循环,直致全部或大部分林木被毁,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使造林前功尽弃。研究油松毛虫危害与三大主要因素的关系,在造林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危害 三大因素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植苗袋法进行坡地山杏造林试验
6
作者 汤智慧 宋岩 +2 位作者 王丽媛 王丽娟 夏志立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1期20-21,31,共3页
植苗袋法栽植山杏试验,是半干旱地区造林新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试验表明,植苗袋造林法平均提高造林成活率29.3个百分点;在造林后的14个月调查,平均地径生长量增加86%,平均高生长量增加69%,平均根径生长量增加31%,平均总根长生长量增加3... 植苗袋法栽植山杏试验,是半干旱地区造林新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试验表明,植苗袋造林法平均提高造林成活率29.3个百分点;在造林后的14个月调查,平均地径生长量增加86%,平均高生长量增加69%,平均根径生长量增加31%,平均总根长生长量增加37%,平均根系数量增加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苗袋 山杏 栽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Na_2CO_3液防治杨树溃疡病初报
7
作者 朱丽艳 王振飞 +1 位作者 张凤来 齐淑艳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B05期33-33,共1页
通过应用Na2CO3液防治杨树溃疡病的试验,结果表明:应用Na2CO3液防治杨树溃疡病,有效率平均达94.4%,此方法简便易行、无毒害、无污染,而且节省防治资金,平均每株费用0.1元。
关键词 Na2CO3液 杨树溃疡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间种最佳作物的选择试验
8
作者 徐彩芬 韩贺红 +3 位作者 刘德田 田淑红 张文华 段明非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z1期32-,37,共2页
杨树速生丰产林在幼龄林阶段,科学地选择间种农作物和合理地搭配种植,不仅能促进幼林的生长发育,还可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双得;但若间种作物选得不当或搭配不洽,也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关键词 杨树 间种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苗切根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徐彩芬 于春德 +1 位作者 刘德田 韩贺红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z1期23-23,共1页
油松苗木用机械切根,代替移植苗,可获得相同效果,既省工省力,又不会影响苗木生长发育,还可提高单位面积合格苗木产量,在实践中可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油松苗 切根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