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法集资行为的“国家规定”与司法判断标准——以行政犯相关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彦涛 刘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5-411,共7页
非法集资类犯罪包括"集资诈骗罪"等刑事犯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行政犯。以"国家规定"为中心,可将非法集资类案件划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类型是合法的集资行为,这类集资行为不具有被认为是犯罪的可能;第... 非法集资类犯罪包括"集资诈骗罪"等刑事犯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行政犯。以"国家规定"为中心,可将非法集资类案件划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类型是合法的集资行为,这类集资行为不具有被认为是犯罪的可能;第二类型是非法集资行为,该类集资行为面临行政处罚等后果;第三类型是行政犯型非法集资犯罪,该类集资行为被"国家规定"认为是"非法",满足了行政犯型非法集资犯罪的前提条件,司法机关可独立认定该集资是否构成犯罪;第四类型是刑事犯型非法集资类犯罪,该类非法集资案件同"国家规定"无直接关系。互联网金融被"国家规定"即《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确认为合法,不应再被司法机关认为是犯罪。"地方规定"和地方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属于"国家规定",其对于集资性质的认定应该在行政诉讼中受到司法机关的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非法集资 空白罪状 行政犯 国家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