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4
1
作者
蔡四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3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组和ER(-)PR(-)组,各9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C-erbB-2阳性检出...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组和ER(-)PR(-)组,各9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C-erbB-2阳性检出率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结果ER(+)PR(+)组患者的C-erbB-2阳性检出率28.9%明显低于ER(-)PR(-)组的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30例(33.3%),未转移60例(66.7%);ER(-)PR(-)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49例(54.4%),未转移41例(45.6%)。ER(+)PR(+)组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低于ER(-)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4,P=0.004<0.0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用来评估患者的内分泌情况、治疗后的可预见效果及预期目标,也方便医护人员全面了解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和确诊手术方案,对患者的乳腺癌严重程度、病情改变状态、速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对整个治疗过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C-erbB-2阳性
C-erbB-2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相关蛋白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4
2
作者
胡波
蔡四忠
+1 位作者
常元程
赵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4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NAC)前后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以及P53的表达意义并分析各种因子与乳腺癌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60例乳腺癌患者,均采用NAC,在化疗的前后分别检测...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NAC)前后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以及P53的表达意义并分析各种因子与乳腺癌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60例乳腺癌患者,均采用NAC,在化疗的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ER、PR、HER-2、Ki67、P53的表达水平,将指标表达情况与乳腺癌化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对化疗效果的价值。结果 60例患者在NAC后临床完全缓解(c CR)9例,占15.0%;病理完全缓解(p CR)5例,占8.3%;部分缓解(PR)44例,占73.3%;病情稳定(SD)2例,占3.3%;无疾病进展(PD)患者。完全缓解(CR)14例,占23.3%,总有效率(RR)为96.7%(58/60)。化疗前后的ER阳性率分别为53.3%(32/60)、25.0%(15/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化疗前后的阳性率分别为46.7%(28/60)、26.7%(16/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化疗前后的阳性率分别为25.0%(15/60)、31.7%(19/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化疗前后的阳性率分别为76.7%(46/60)、31.7%(19/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化疗前后的阳性率分别为35.0%(21/60)、31.7%(19/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NAC的前后HER-2与P53的表达对于乳腺癌的化疗效果的判断的实际意义较小,而ER和(或)PR阳性的癌症患者对化疗更为敏感,且NAC可以有效降低Ki67的表达,从而有效预测乳腺癌化疗的效果,故而ER、PR及Ki67三者可以作为乳腺癌化疗效果重要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KI67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对乳腺癌的疗效及Ki-67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常元程
李池刚
胡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133-134,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对乳腺癌的疗效及Ki-67的变化。方法 64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TE组和TEC组,各32例。TE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方案治疗,TEC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治疗...
目的分析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对乳腺癌的疗效及Ki-67的变化。方法 64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TE组和TEC组,各32例。TE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方案治疗,TEC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及Ki-67变化,分析其变化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TE组总有效率为81.25%(26/32),TEC组总有效率为84.38%(27/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C组患者发生白细胞低下25例(78.13%)和血小板低下7例(21.88%)高于TE组的15例(46.88%)与3例(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实际纳入病例为51例,化疗前Ki-67阳性表达率为56.86%(29/51)高于化疗后的25.49%(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的TE及TEC方案近期疗效相近,但比较而言TEC对骨髓抑制作用较重,可优选TE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前后Ki-67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说明Ki-67表达和化疗疗效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疗效
KI-67
生物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胡波
蔡四忠
常元程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5期122-12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5例,检测患者组织中的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和21突变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共发生突变25例,总突变率为38....
目的研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5例,检测患者组织中的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和21突变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共发生突变25例,总突变率为38.46%。外显子18突变1例,突变率为1.54%;外显子19突变12例,突变率为18.46%;外显子20突变1例,突变率为1.54%;外显子21突变11例,突变率为16.92%。女性患者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患者突变率显著高于鳞状细胞癌患者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变率高的现象,特别是EGFR外显子19和外显子21突变情况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在理论上可成为评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4
1
作者
蔡四忠
机构
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3期91-9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组和ER(-)PR(-)组,各9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C-erbB-2阳性检出率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结果ER(+)PR(+)组患者的C-erbB-2阳性检出率28.9%明显低于ER(-)PR(-)组的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30例(33.3%),未转移60例(66.7%);ER(-)PR(-)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49例(54.4%),未转移41例(45.6%)。ER(+)PR(+)组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低于ER(-)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4,P=0.004<0.0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用来评估患者的内分泌情况、治疗后的可预见效果及预期目标,也方便医护人员全面了解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和确诊手术方案,对患者的乳腺癌严重程度、病情改变状态、速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对整个治疗过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C-erbB-2阳性
C-erbB-2阴性
Keywords
Immunohistochemical testing
Breast cancer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C-erbB-2 positive
C-erbB-2 negative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R730.4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相关蛋白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4
2
作者
胡波
蔡四忠
常元程
赵海
机构
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医院病理科
辽宁省
抚顺市
第四
医院
乳腺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4期71-73,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NAC)前后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以及P53的表达意义并分析各种因子与乳腺癌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60例乳腺癌患者,均采用NAC,在化疗的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ER、PR、HER-2、Ki67、P53的表达水平,将指标表达情况与乳腺癌化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对化疗效果的价值。结果 60例患者在NAC后临床完全缓解(c CR)9例,占15.0%;病理完全缓解(p CR)5例,占8.3%;部分缓解(PR)44例,占73.3%;病情稳定(SD)2例,占3.3%;无疾病进展(PD)患者。完全缓解(CR)14例,占23.3%,总有效率(RR)为96.7%(58/60)。化疗前后的ER阳性率分别为53.3%(32/60)、25.0%(15/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化疗前后的阳性率分别为46.7%(28/60)、26.7%(16/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化疗前后的阳性率分别为25.0%(15/60)、31.7%(19/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化疗前后的阳性率分别为76.7%(46/60)、31.7%(19/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化疗前后的阳性率分别为35.0%(21/60)、31.7%(19/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NAC的前后HER-2与P53的表达对于乳腺癌的化疗效果的判断的实际意义较小,而ER和(或)PR阳性的癌症患者对化疗更为敏感,且NAC可以有效降低Ki67的表达,从而有效预测乳腺癌化疗的效果,故而ER、PR及Ki67三者可以作为乳腺癌化疗效果重要的预测指标。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KI67
P53
Keywords
Breast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Estrogen receptor
Progestrone receptor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Ki67
P53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对乳腺癌的疗效及Ki-67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常元程
李池刚
胡波
机构
辽宁省
抚顺市
第四
医院
乳腺科
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133-134,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对乳腺癌的疗效及Ki-67的变化。方法 64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TE组和TEC组,各32例。TE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方案治疗,TEC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及Ki-67变化,分析其变化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TE组总有效率为81.25%(26/32),TEC组总有效率为84.38%(27/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C组患者发生白细胞低下25例(78.13%)和血小板低下7例(21.88%)高于TE组的15例(46.88%)与3例(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实际纳入病例为51例,化疗前Ki-67阳性表达率为56.86%(29/51)高于化疗后的25.49%(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的TE及TEC方案近期疗效相近,但比较而言TEC对骨髓抑制作用较重,可优选TE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前后Ki-67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说明Ki-67表达和化疗疗效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疗效
KI-67
生物学指标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胡波
蔡四忠
常元程
机构
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医院病理科
辽宁省
抚顺市
第四
医院
乳腺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5期122-123,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5例,检测患者组织中的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和21突变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共发生突变25例,总突变率为38.46%。外显子18突变1例,突变率为1.54%;外显子19突变12例,突变率为18.46%;外显子20突变1例,突变率为1.54%;外显子21突变11例,突变率为16.92%。女性患者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患者突变率显著高于鳞状细胞癌患者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变率高的现象,特别是EGFR外显子19和外显子21突变情况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在理论上可成为评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分子标志。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临床应用价值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蔡四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相关蛋白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及意义
胡波
蔡四忠
常元程
赵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对乳腺癌的疗效及Ki-67变化的分析
常元程
李池刚
胡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
胡波
蔡四忠
常元程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