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的治疗体会
1
作者 李蓓唏 朱福音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支气管哮喘 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序贯治疗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响 朱福音 +2 位作者 陈萍 赵海涛 韩玉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7期3-5,共3页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局部序贯治疗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入选急性重度哮喘52例,随机分成A组28例与B组24例,两组均给于甲泼尼龙80 mg,静脉滴注2次/d,用3 d,A组序贯口服甲泼尼龙片16 mg,1次/d,用5 d,B组序贯口服甲泼尼龙片8 mg用2 d...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局部序贯治疗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入选急性重度哮喘52例,随机分成A组28例与B组24例,两组均给于甲泼尼龙80 mg,静脉滴注2次/d,用3 d,A组序贯口服甲泼尼龙片16 mg,1次/d,用5 d,B组序贯口服甲泼尼龙片8 mg用2 d同时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μg/250μg,2次/d,用5 d。结果静脉治疗第3天后,两组各项指标组内比较均明显改善,序贯治疗后则进一步改善。至第8天,A组的PEF值分别由治疗前的(186±92)L/min,上升至(321±102)L/min(P<0.05),FEV1由(1.32±0.43)L,上升至(1.87±0.52)L(P<0.05)。B组的PEF值由(192±88)L/min,上升至(335±115)L/min,FEV1由(1.41±0.39)L,上升至(1.93±0.72)L(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B两组痰嗜酸细胞计数分别由(0.45%±1.3);(0.51%±1.9)减少至治疗后(0.07%±2.8);(0.04%±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哮喘重度急性发作应用口服或吸入激素疗效相似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甲泼尼龙 糖皮质激素 序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9
3
作者 许迎辉 李响 韩玉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抚顺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5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普通治疗组(解痉平喘基础治疗)3...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抚顺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5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普通治疗组(解痉平喘基础治疗)35例和联合治疗组(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4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肺功能采用肺功能仪进行检测。结果两组COPD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6.60±2.21)比(7.14±2.3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P>0.05),联合治疗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4.23±1.62)分]均优于普通治疗组[(5.66±1.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0,P<0.05)。两组COPD患者治疗前FEV1[(1.12±0.67)比(1.13±0.58)L]、FEV1/FVC%[(52.28±3.29)%比(52.48±3.64)%]、FEV1%Pred[(52.34±4.03)%比(53.16±3.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0.25、0.89,P>0.05),联合治疗组COPD患者治疗后FEV1[(1.96±0.55)L]、FEV1/FVC%[(59.92±3.47)%]、FEV1%Pred[(63.12±5.24)%]均优于普通治疗组[(1.54±0.48)L、(56.20±3.24)%、(56.72±4.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0、4.78、5.45,P<0.05)。联合治疗组COPD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高于普通治疗组(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49,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COPD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4
作者 李鸿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48-51,70,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抚顺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7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血管性痴呆进行分组,血管性痴呆组456例和非血管性痴呆组300例。观察并比较两...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抚顺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7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血管性痴呆进行分组,血管性痴呆组456例和非血管性痴呆组30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活习惯和血管性疾病、脑卒中发生情况、脑梗死部位。结果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χ2=0.17,P=0.207),血管性痴呆组患者年龄、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者比例均高于非血管性痴呆组(t=11.85,P=0.012,χ2=3.24、17.97,P=0.036、0.017),血管性痴呆组患者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发生率均高于非血管性痴呆组(χ2=6.01、8.27、20.22、7.32、6.38、6.01,P=0.026、0.021、0.012、0.023、0.025、0.026),血管性痴呆组患者多发性脑梗死、脑卒中史比例均高于非血管性痴呆组(χ2=24.09、8.66,P=0.009、0.020)。两组顶叶、枕叶、丘脑的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01、0.77,P=0.987、0.987、0.521),血管性痴呆组患者额叶、颞叶、基底节脑梗死发生率高于非血管性痴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8、10.58、5.42,P=0.017、0.016、0.027)。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多发性脑梗死、脑卒中史、额叶、颞叶、基底节脑梗死均是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掌握危险因素可以为指导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性痴呆 发生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CUS-PDCA管理模式对行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患者术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高士杰 管蕊 +1 位作者 董南君 徐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4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FOCUS-PDCA管理模式对行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患者术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行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分析FOCUS-PDCA管理模式对行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患者术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行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FOCUS-PDCA管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知情情况、满意度、分级护理落实合格率及健康教育合格率进行调查,出院前调查患者肿胀程度,出院3个月时分别采用QLQ-C30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分级护理落实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合格率、乳房肿胀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CUS-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治疗情况,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管理模式 微创旋切术 术后恢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金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50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50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接受长期家庭氧疗,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在长期家庭氧疗的基础上接受自我管理计划,并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测评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3、6个月的SGR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预防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计划 家庭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性脑梗死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孙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56-59,共4页
目的 分析进展性脑梗死影响因素情况.方法 收集2011年2月~2013年3月抚顺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6例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发病后7d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是否进展加重分为进展组(30例)和非进展组(10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 目的 分析进展性脑梗死影响因素情况.方法 收集2011年2月~2013年3月抚顺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6例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发病后7d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是否进展加重分为进展组(30例)和非进展组(10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吸烟、嗜酒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发病后不恰当的降压治疗、发热情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脑卒中史、高血糖、高血脂、高纤维蛋白原、颅内和颈部动脉狭窄、颈内和椎基底动脉盗血、脑水肿、脑梗死类型,并采用的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不恰当降压治疗、发热情况、糖尿病史、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颅内和颈部动脉狭窄、颈内和椎基底动脉盗血、脑水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发病后不恰当的降压治疗、高血糖、发热情况、颅内和颈部动脉狭窄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针对性地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可以为临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LOGISTIC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iccoli术式与传统术式在甲状腺腺叶切除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亮 宋占春 +1 位作者 秦伟 孙子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Miccoli术式与传统术式在甲状腺腺叶切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收治144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Miccoli术,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比较改良Miccoli术式与传统术式在甲状腺腺叶切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收治144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Miccoli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对两组患者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术后3d疼痛VAS评分和反流症状指数量表评分(RSI)、术后3个月声音障碍程度(VHI)评分等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钙、甲状旁腺素(PTH)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颈部活动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术后3d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RSI评分和术后3个月V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患者血钙和PT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Miccoli术应用于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较传统术式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等优点,更有助于维持血钙和PTH的稳定,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叶切除 改良Miccoli术式 传统术式 甲状旁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铵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许迎辉 李响 徐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2期137-140,155,共5页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铵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月于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加重期老年COPD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铵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月于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加重期老年COPD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克拉霉素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改善情况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20 d,两组血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且治疗后20 d低于治疗后1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0、20 d血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克拉霉素对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内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的影响,能明显提高患者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克拉霉素 噻托溴铵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青年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寄 彭小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并提供指导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40例。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青年脑梗死组血浆...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并提供指导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40例。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青年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式多学科诊疗护理在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管蕊 孙金龙 宋占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3期173-176,189,共5页
目的 探讨整合式多学科诊疗护理在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对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96例进行研究,根据掷骰子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 目的 探讨整合式多学科诊疗护理在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对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96例进行研究,根据掷骰子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整合式多学科诊疗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和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整合式多学科诊疗护理对负面情绪缓解作用明显,可改善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式多学科诊疗 脑血管疾病 心理状态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秉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1期130-131,共2页
目的研究评价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 目的研究评价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为(1.5±1.1)分,低于对照组的(3.8±1.2)分(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9%)高于对照组(79.6%)(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低于对照组(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在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氯吡格雷 神经功能 急性脑梗死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栓后血压管理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囡 徐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溶栓后血压管理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情况。方法收集抚顺市中心医院2011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进行溶栓后的血压管理进行分组,血压管理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急... 目的探讨溶栓后血压管理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情况。方法收集抚顺市中心医院2011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进行溶栓后的血压管理进行分组,血压管理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7±4.3)分]和血压管理组[(19.2±4.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05);治疗后血压管理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6±1.3)分]优于对照组[(10.7±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P〈0.05)。血压管理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6,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血压管理组溶栓后梗死灶继发出血率(0.0%,0/60)明显低于对照组(8.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实施血压管理可以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 血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左乙拉西坦与卡马西平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3期133-134,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左乙拉西坦和卡马西平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 目的分析探讨左乙拉西坦和卡马西平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分化簇3(CD3+)、分化簇4(CD4+)、分化簇8(CD8+)、抗组织相容性抗原-DR(HLA-DR)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41/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36/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HLA-DR水平分别为(60.28±3.05)%、(40.05±2.03)%、(23.52±1.25)%、(12.36±1.46)%,均优于对照组的(57.26±2.34)%、(37.55±2.06)%、(25.82±1.26)%、(14.52±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卡马西平,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卡马西平 难治性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川 王翠兰 +2 位作者 宋宏界 张建 关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5期88-89,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参照组患者术前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常规治...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参照组患者术前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三项指标变化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CRP)、重组人脑B型利钠肽(rh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变化情况[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RP、rhBNP均显著低于参照组,LVEF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TC为(4.23±0.66)mg/L,低于参照组的(5.85±0.4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4413,P=0.0000<0.05);研究组患者的TG为(1.45±0.12)mg/L,低于参照组的(1.85±0.2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5409,P=0.0000<0.05);研究组患者的LDL-C为(2.05±0.16)mg/L,低于参照组的(2.85±0.1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076,P=0.0000<0.05);研究组患者的HDL-C为(1.45±0.26)mg/L,高于参照组的(1.32±0.21)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504,P=0.0071<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0%低于参照组的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冠脉介入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改善效果,改善患者血脂,增强患者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秋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8期28-29,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含量,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对照组42例,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含量,将两组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用均数±...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含量,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对照组42例,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含量,将两组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升高,监控其水平对治疗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炎性反应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鸟Firebird支架与强生Cypher支架近期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迪 孙玲 +1 位作者 张艳辉 郭群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期47-48,共2页
目的对比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与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6例,分Firebird组78例和Cypher组58例,均按Judkin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常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置入支架,... 目的对比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与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6例,分Firebird组78例和Cypher组58例,均按Judkin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常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置入支架,记录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对比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无再次血运重建,无再发心梗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两组随访患者中各出现1例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9%和1.4%(P>0.05),Firebird支架内缺血性胸前发作1例,Cypher支架组缺性性胸痛发作2例(P>0.05)两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相似。结论国产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具有卓越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近期疗效;Firebird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与Cy-pher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近期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雷帕霉素 血管成形术 支架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痛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其三阶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韦轲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三阶梯治疗癌症疼痛(癌痛)的效果并分析影响癌痛控制的因素。方法 90例伴有癌痛的恶性肿瘤患者,均实施三阶梯止痛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相关情况及生活质量,并分析影响癌痛控制的因素。结果患者治疗前疼痛次数为(4.26... 目的探讨三阶梯治疗癌症疼痛(癌痛)的效果并分析影响癌痛控制的因素。方法 90例伴有癌痛的恶性肿瘤患者,均实施三阶梯止痛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相关情况及生活质量,并分析影响癌痛控制的因素。结果患者治疗前疼痛次数为(4.26±1.43)次/d,疼痛持续时间为(3.39±1.74)h;治疗后疼痛次数为(1.43±0.85)次/d,疼痛持续时间为(1.62±0.81)h;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次数及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治疗前(P<0.05)。90例患者中影响癌痛控制的因素:医护方面因素51例(56.67%)、患者方面因素34例(37.78%)、其他药品管理因素5例(5.56%)。而医护方面因素主要包括止痛观念落后、麻醉药药理知识的缺乏、医患沟通不充分和国家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结论三阶梯治疗癌痛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但医护和患者方面的因素会影响临床癌痛的控制,应加强对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癌痛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疼痛 影响因素 三阶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赫群 杨晓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0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中毒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例急性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RRT)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结果 6例抢救成功,1例患者家属放弃...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中毒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例急性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RRT)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结果 6例抢救成功,1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明显好转(P<0.05)。结论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RRT)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急性中毒 连续性血液滤过 多器官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宏 张丽莉 李艳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7期88-89,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FirebirdTM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住院的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95例,经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52例植入国产雷帕霉素... 目的观察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FirebirdTM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住院的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95例,经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52例植入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43例植入普通裸支架。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术后进行随访。结果支架植入成功率为100%,随访9个月,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复发心绞痛3例,心肌梗死1例,心源性死亡1例。普通裸支架组复发心绞痛11例,心肌梗死5例,心源性死亡4例。其中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19例6~8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2例;普通裸支架组21例6~8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10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