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辽宁省彰武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探寻
- 1
-
-
作者
李晨
赵迪
曾亮
王蕾
张亚前
-
机构
辽宁省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7期34-35,共2页
-
文摘
辽宁省彰武县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和牛羊养殖基地县,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我县大力弘扬彰武治沙精神,坚持以生态立县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种养结合、农牧融合、生态循环为路径,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地瓜、水稻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获批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并获得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
关键词
彰武
农业
特色产业
发展现状
建议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彰武县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于晓宇
-
机构
辽宁省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
文摘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达到4 422万hm2,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对于促进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玉米密植是增产的有效手段之一,2023年彰武县实施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玉米产量大幅提升。该文从彰武县实施玉米密植栽培及配套技术入手,分析其关键技术,旨在为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提供借鉴,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玉米
密植
技术
-
Keywords
corn
dense planting
technology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彰武县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成果分析
- 3
-
-
作者
温耀辉
-
机构
辽宁省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8期22-26,共5页
-
文摘
科学测定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对于准确测算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开展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提升耕地土壤质量,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随机选取彰武地区主要农作物品种,综合考虑农作物种植模式,适当增加采样数量。丰富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测算样本集,提高草谷比、可收集系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最后对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彰武县地区农作物草谷比和秸秆可收集系数,对加快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农作物
草谷比
可收集系数
分析
-
Keywords
cropper
grass-to-valley ratio
collectible coefficients
analyse
-
分类号
S38
[农业科学—农艺学]
-
-
题名阜新市温室甜樱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 4
-
-
作者
张琪静
谷大军
刘建斌
周朝辉
艾佳音
何明莉
-
机构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辽宁省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北方果树》
2023年第4期46-48,共3页
-
基金
国家现代桃产业技术体系樱桃熊岳综合试验站(CARS-30-ZY-25)
设施樱桃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2021210807000083)。
-
文摘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经121°01′~122°56′,北纬41°41′~42°56′),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春秋季节较短,寒冷时期长。年平均气温8℃,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土壤以沙壤土为主,通透性好。水资源丰富,水质好,无污染。当地畜牧业发达,牛、羊、鸡等有机肥资源丰富。全市具有温室种植樱桃提前升温、促早成熟的光热、低温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土肥水等环境条件[1]。其所辖两县(彰武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5个区(海州区、新邱区、清河门区、细河区、太平区)均有设施樱桃栽培,面积140 hm^(2)。其中彰武县73.33 hm^(2)、阜新蒙古族自治县60 hm^(2)、5个区6.67 hm^(2)。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设施樱桃产业发展中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发展的作用(图1)。
-
关键词
辽宁省西北部
有机肥资源
温室种植
春秋季节
大陆性季风气候
设施樱桃
年平均气温
中温带半干旱
-
分类号
S662.5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玉米、大豆带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5
-
-
作者
于晓宇
-
机构
辽宁省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4期48-51,共4页
-
文摘
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是一种在现代农业中逐渐受到重视的高效种植模式,经过几年探索,逐渐成熟。该文探讨了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的概念、原理、发展历程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该技术在改善土地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优化资源配置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探讨了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的前景与挑战。研究表明,玉米、大豆的带状种植有助于解决我国大豆短缺、玉米总产量不高等难题,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
关键词
玉米和大豆
带状种植技术
土地利用率
产量提升
-
Keywords
corn and soybeans
strip planting technology
land utilization rate
production increase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彰武县梨树种植中苹果蠹蛾防治试验初报
- 6
-
-
作者
王蕾
张亚前
于晓宇
穆伟
-
机构
辽宁省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彰武县两家子镇农科农机站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9年第32期139-141,共3页
-
文摘
为降低梨树种植中苹果蠹蛾的为害,提高果品质量和农民效益,探索新型低毒高效药剂的防控使用效果。选用6%亮泰水悬浮剂、45%普克锰水分散粒剂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种药剂的不同使用浓度进行田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亮泰水悬浮剂3000倍液的蛀果率减退率为最好,达到了96.40%,且正常施药后对作物产量、品质无不良影响。
-
关键词
苹果蠹蛾
先正达药剂
防治试验
辽宁省彰武县
-
分类号
S433.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辽宁地区主要栽培的葡萄品种简介
- 7
-
-
作者
张宏远
-
机构
辽宁省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9年第10期10-11,共2页
-
文摘
辽宁省栽培的葡萄主要是欧美杂交种,抗寒能力强,主要品种有巨峰、玫瑰香等。目前,辽宁的葡萄产业不断发展,品种也在不断丰富,逐步向优质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下面介绍辽宁地区栽培的11个葡萄品种。(1)巨峰,日本选育,欧美杂交种,中熟品种,四倍体。大井上康于1937年用石原早生为母本,森田尼为父本杂交培育。1959年引入中国,并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巨峰平均穗重400~600克;粒大,平均果粒重12克左右,最大可达20克。
-
关键词
单粒重
结果枝率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保护地设施果树雪灾防范与减灾技术
被引量:5
- 8
-
-
作者
张琪静
刘建斌
周朝辉
艾佳音
-
机构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辽宁省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北方果树》
2022年第1期30-31,33,共3页
-
基金
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熊岳樱桃综合试验站(CARS-30-ZY-25)。
-
文摘
设施果树促成栽培起自20世纪末期,现在全国设施果树栽培面积约50万hm;以上,900多万t[1],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其中辽宁省设施果树面积4万hm^(2),产量60万t。辽宁省处于温带果树和寒带果树的过渡区域,具有提前升温、促早果实成熟的光、热和低温等条件,是全国温室生产的发源地[2],特色水果葡萄、草莓、桃、樱桃、蓝莓、李、杏等设施农业已发展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
-
关键词
保护地设施
设施果树
温带果树
促成栽培
温室生产
特色水果
支柱产业
减灾技术
-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S626.5
[农业科学—园艺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