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西半干旱地区石质山客土袋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世忠 于震 +3 位作者 王洪江 姜镇荣 李秀菊 张丽霞 《辽宁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6,30,共7页
该文围绕影响辽西半干旱地区石质山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诸多因子中,"水分"这一主导因子,采用国内首创的"客土袋"造林新技术,进行不同树种适宜"客土袋"的选择、"客土袋"配方技术、"客土袋"苗木造林技术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不同树... 该文围绕影响辽西半干旱地区石质山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诸多因子中,"水分"这一主导因子,采用国内首创的"客土袋"造林新技术,进行不同树种适宜"客土袋"的选择、"客土袋"配方技术、"客土袋"苗木造林技术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不同树种适用的"客土袋"规格,"客土袋"最适基质配方以及"客土袋"系列造林技术,应用该项研究成果的造林成活率可以提高21.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土袋造林技术 石质山 辽西半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伐方式及整地对半干旱地区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明国 赵伟浩 +4 位作者 殷有 孟庆洲 鹿天阁 卢国珍 李从心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317,共5页
采用固定标准地观测方法,对朝阳半干旱地区油松天然更新人工促进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半干旱地区油松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结果表明:间伐、带状采伐、带状采伐栽植山杏和整地措施可有效促进天然更新。对于31a生油松人工林... 采用固定标准地观测方法,对朝阳半干旱地区油松天然更新人工促进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半干旱地区油松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结果表明:间伐、带状采伐、带状采伐栽植山杏和整地措施可有效促进天然更新。对于31a生油松人工林,保留株数为225~375株.hm-2的间伐强度更新效果较好,更新幼树株数为2630~3480株·hm-2,更新频率为78%~83%;带状采伐宽度以8~12m为宜,更新幼树株数为2604~4375株·hm-2,更新频率为67%~91%;通过带状采伐栽植阔叶树山杏,可逐渐把现有油松人工纯林向复层异龄混交林方向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促进措施 天然更新 油松 半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明国 殷有 +2 位作者 孔繁轼 卢国珍 张连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8-423,共6页
为了给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标准地调查观测的方法,研究林况、地况因子对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天然更新幼树株数影响较大的因子为微地形、林分郁闭度、坡向和土层厚度,对更... 为了给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标准地调查观测的方法,研究林况、地况因子对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天然更新幼树株数影响较大的因子为微地形、林分郁闭度、坡向和土层厚度,对更新幼树生长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林分郁闭度、灌木盖度和土层厚度。林分郁闭度为影响辽西地区油松天然更新的关键因子,郁闭度大于0.7时几乎没有更新幼树,郁闭度小于0.3时幼树分布不均匀;坡向与土层厚度构成了辽西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导立地因子,阳坡天然更新不能成功进行,适宜的立地条件是实现油松天然更新的前提;侵蚀沟对油松天然更新有着显著影响,侵蚀沟内更新幼树株数比正常坡面高160.2%;林下灌草有时也会对油松天然更新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况因子 立地因子 天然更新 油松人工林 辽西半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桤叶唐棣7个品种引种试验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浩 张俊佩 +3 位作者 步兆东 陈国山 李国武 康福臣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29,i002,共4页
关键词 桤叶唐棣 引种试验 优良品种 半干旱地区 果实 生长结果 干旱地区造林 育苗基地 北美 加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果在辽西半干旱地区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7
5
作者 梅秀艳 孟宪武 +2 位作者 马艳丽 田福军 耿占礼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2期45-45,70,共2页
引进钙果优良品种,建立示范园,对物候期、生长结果特性、抗寒性、抗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钙果抗旱性较强,失水速率为36.45 mg.g-1h-1;;越冬性较强,8月初新梢停止生长,越冬后枝条为0级冻害;生长表现较好,4年生株产果实1~1.2 kg,每667... 引进钙果优良品种,建立示范园,对物候期、生长结果特性、抗寒性、抗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钙果抗旱性较强,失水速率为36.45 mg.g-1h-1;;越冬性较强,8月初新梢停止生长,越冬后枝条为0级冻害;生长表现较好,4年生株产果实1~1.2 kg,每667 m2果实产量达1 000~1 20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果 物候期 抗逆性 果实性状 产量 辽西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Ⅱ)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兴华 李树民 洪新 《辽宁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1-7,18,共8页
该文是《论辽西半干旱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一文的第2部分。在第1部分中对"辽西地区林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该文从林业的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相统一的原则出发,分析辽西半干旱地区林业发展的经验教... 该文是《论辽西半干旱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一文的第2部分。在第1部分中对"辽西地区林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该文从林业的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相统一的原则出发,分析辽西半干旱地区林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优势条件、制约因素、发展潜力,在观念更新、体制构建、经营模式、操作路线等方面,提炼总结出本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7个基本观点,对这些观点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讨论,旨在为构筑辽西半干旱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可持续发展 基本观点 自然条件 生态公益性 复合型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Ⅲ) 被引量:4
7
作者 马兴华 李树民 洪新 《辽宁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该文是《辽西半干旱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的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辽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和"切实发挥科技工作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该文首先提出了"辽西半干旱地区可持续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该文是《辽西半干旱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的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辽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和"切实发挥科技工作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该文首先提出了"辽西半干旱地区可持续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目标方向",在此基础上,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向"国有化"、"公益事业化"、"规模化"目标推进;加强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林业发展的金融扶持力度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辽西半干旱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并在"切实发挥科技工作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方面,提出重点关注并着力研究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与矛盾,同时做好科技支撑与科技服务工作等具体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可持续发展 指导思想 战略途径 科技工作 产学研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Ⅰ)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兴华 李树民 洪新 《辽宁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5,38,共6页
该文是《论辽西半干旱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一文的第1部分,主要论述了"辽西地区(以朝阳市为例)林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该文认为,辽西半干旱地区的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正处在以造林绿化为主要标志的外延扩... 该文是《论辽西半干旱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一文的第1部分,主要论述了"辽西地区(以朝阳市为例)林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该文认为,辽西半干旱地区的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正处在以造林绿化为主要标志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向以全面提高"三大效益"为标志的内涵扩大再生产迈进的历史转型时期。该文通过对林业资源效益提升、产业带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促进等分析,认为辽西林业发展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目前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期。该文依据大量实际调查材料,对存在于当前辽西地区林业发展的经营主体、资源培育、体制机制、整体运作、科技支撑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主要是:辽西地区林业发展存在"三大脱节"的问题;森林资源的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国有林场面临诸多困难,积重难返;山地公益林抚育欠账多;经济林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林下经济前景难料;商品用材林经营状况堪忧;体制方面的制约因素亟待解决;集体林权改革仍存在很多问题;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面临诸多难题;林业生产对科技工作有强烈的需求,而科研服务于生产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半干旱地区 林业发展 转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地区营造枸杞生态经济林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丁玉武 韩文中 《防护林科技》 2000年第1期41-41,57,共2页
关键词 枸杞 生态经济林 半干旱地区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区生态建设中的先锋树种——欧李 被引量:4
10
作者 宫海志 田福军 《防护林科技》 2004年第3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干旱地区 生态建设 树种 欧李 抗性 利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风沙半干旱地区二道窝铺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国山 邵云 +2 位作者 步兆东 王世忠 李树民 《辽宁林业科技》 1995年第2期55-58,共4页
辽西风沙半干旱地区二道窝铺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陈国山,邵云,步兆东,王世忠,李树民(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122400)前言农业生产是根据人们的愿望、环境特点和生物本身的适应性来选择和组合生物种群。生物种群与环境之间... 辽西风沙半干旱地区二道窝铺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陈国山,邵云,步兆东,王世忠,李树民(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122400)前言农业生产是根据人们的愿望、环境特点和生物本身的适应性来选择和组合生物种群。生物种群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和经济的联系,互相影响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风沙半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地区黑果腺肋花楸的栽植与管理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明优 《中国林副特产》 2011年第6期44-46,共3页
从栽植季节、苗木准备、栽植方法以及浇水、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成活率调查、苗木补植、防寒和修枝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黑果腺肋花楸在半干旱地区的栽植和管理。为在相似地区推广黑果腺肋花楸栽植并进行栽后管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黑果腺肋花楸 栽植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枣树四大病害防治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虹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2期124-124,共1页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光照充足,是栽植枣的优势区域,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仅朝阳市就达到0.2万hm2。但是与之相应的枣树病害也随之严重发生。文章简述了辽西地区枣树枣疯病、枣锈病、枣缩果病和枣树黄化病等四大病害的系统防治技术。
关键词 枣树 病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地区黑果腺肋花楸林药复合经营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镇荣 《北方果树》 2012年第6期12-13,共2页
对辽西半干旱地区黑果腺肋花楸栽培园开展的林药复合经营模式试验研究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的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林药模式行间间作黄芩、甘草,改善了土壤性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1000~2000元/666.7m2,... 对辽西半干旱地区黑果腺肋花楸栽培园开展的林药复合经营模式试验研究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的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林药模式行间间作黄芩、甘草,改善了土壤性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1000~2000元/666.7m2,经济和生态效益均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黑果腺肋花楸 林药复合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地区栽培仁用杏的技术
15
作者 耿占礼 孟艳辉 《落叶果树》 2003年第3期37-38,共2页
在气候干旱、水源缺乏的半干旱地区栽培仁用杏 ,于定植前 1年雨季采用大水平沟整地 ,应用保水剂蘸根、土施保水剂、覆膜套袋、树盘覆草、深翻压青、穴贮肥水等技术蓄水保墒增肥 ,可使仁用杏的栽植成活率达到 97%以上 ,且能正常生长和结实。
关键词 辽西半干旱地区 仁用杏 栽培技术 整地 栽植 土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型灌木果树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发展
16
作者 梅秀艳 田作兴 +1 位作者 苏吉武 李静华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4期80-81,共2页
生态经济型灌木果树,具有适应性强、经营管理方便、综合利用价值高、药用保健作用大、生态效益突出、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重要树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 灌木果树 干旱半干旱地区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地区不同林型对油松天然更新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海青 刘锦波 +1 位作者 龙忠伟 杜建平 《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18-19,44,共3页
通过调查裸岩油松林、禾草油松林、山杏油松林、蒙古栎油松林、胡枝子油松林5种林型内天然更新后生长幼树的品种、数量和林龄所占比例,判定不同林型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再对更新后的油松进行位置调查。分别在阳坡、阴坡、林窗下、林... 通过调查裸岩油松林、禾草油松林、山杏油松林、蒙古栎油松林、胡枝子油松林5种林型内天然更新后生长幼树的品种、数量和林龄所占比例,判定不同林型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再对更新后的油松进行位置调查。分别在阳坡、阴坡、林窗下、林窗边缘和树冠下所生长的油松数量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油松在无林地内的天然更新决定于下种条件、环境特点和人为干扰因素,林冠下死亡地被物的厚薄是影响油松天然更新数量的主要因子,通过带状皆伐更新,带宽30 m,带距50 m较为适宜油松天然下种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更新 油松 林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干旱地区火炬树引种初报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清珍 李振波 邵云 《辽宁林业科技》 1983年第Z1期11-12,7,共3页
火炬树(Rhus typhina L.)为漆树科漆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最高可达10~12m。原产北美,广泛分布于加拿大东南的魁北克、安大略省到美国中部的佐治亚、印第安纳、衣阿华等州;在欧洲经引种后亦有分布。我国北京植物园从1959年开始引种,目... 火炬树(Rhus typhina L.)为漆树科漆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最高可达10~12m。原产北美,广泛分布于加拿大东南的魁北克、安大略省到美国中部的佐治亚、印第安纳、衣阿华等州;在欧洲经引种后亦有分布。我国北京植物园从1959年开始引种,目前在甘肃、陕西、宁夏等省、区已有部分栽培.我所自1980年开始引种,81年在荒山上进行栽培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树 干旱地区 初报 树种 萌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杨树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楚宝仓 张连翔 +1 位作者 沈玉云 楚景月 《辽宁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53-56,62,共5页
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杨树一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速生树种之一,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栽培技术亦成为广大林农最迫切掌握的实用技术。该文从14个方面作出系统总结,以期为杨树产业和杨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杨树速生丰产林 栽培管理 关键技术 辽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宫胁造林法恢复和重建辽宁森林植被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国军 纪晓华 王世忠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0,共3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国际著名植被生态学家、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宫胁昭创造和倡导的造林法———环境保护林重建法(即生态造林法,简称宫胁造林法)。该方法的创新和重要之处就是将植被生态学理论应用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并取得成功,依据潜在... 文章简要介绍了国际著名植被生态学家、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宫胁昭创造和倡导的造林法———环境保护林重建法(即生态造林法,简称宫胁造林法)。该方法的创新和重要之处就是将植被生态学理论应用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并取得成功,依据潜在自然植被和演替理论,提倡和强调用乡土树种重建乡土森林植被,目的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辽宁省的森林覆盖率较低、森林恢复和造林难度大,宫胁的生态造林法对辽宁森林植被恢复和重建将会很有借鉴和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生态学 潜在植被 乡土树种 生态造林法 环境保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