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SCCC分离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元昊 徐文丽 +1 位作者 胡瑞雪 刘玉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25-2129,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天然产物资源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受到了科研人员广泛关注,但从中进一步提取分析有效成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何实现对其深度利用、提高活性物质分离的产率与纯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速逆流色谱(HSCCC)是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天然产物资源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受到了科研人员广泛关注,但从中进一步提取分析有效成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何实现对其深度利用、提高活性物质分离的产率与纯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速逆流色谱(HSCCC)是一种现代化制备分离技术,其负载容量大、重复性好,已成功从天然产物中分离纯化多种化合物。本文对HSCCC在天然产物活性小分子分离、多肽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分离、手性分离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分离纯化高产率、高纯度有效化学成分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天然产物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结合4,4-双甲基姜黄素对DNA损伤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刘冰弥 张闯 +3 位作者 李丽 刘洋成 栾佳思 刘宇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591,共6页
文章以4',6-二脒基-2-苯基吲哚为荧光探针,通过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超声结合姜黄素类似物4,4-双甲基姜黄素(dimethylcurcumin,DMCU)对DNA的损伤作用,并采用氧化-萃取分光光度法及活性氧清除剂对超声作用过程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文章以4',6-二脒基-2-苯基吲哚为荧光探针,通过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超声结合姜黄素类似物4,4-双甲基姜黄素(dimethylcurcumin,DMCU)对DNA的损伤作用,并采用氧化-萃取分光光度法及活性氧清除剂对超声作用过程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及其种类进行了检测和鉴别。结果表明,与单独DMCU作用或单独超声作用相比,超声与DMCU的协同作用对DNA的损伤效应更强,且损伤程度随超声照射时间和DMCU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此外,DMCU在超声作用下会降解,且DMCU的降解速率和程度与一定条件下的DNA损伤程度有关,说明DMCU声化学反应中活性氧的产生是导致DNA损伤的原因。结果表明DMCU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结构类型的声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类似物 声敏性质 活性氧 声化学机制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药物载体金属有机框架的功能化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韩莎莎 赵僧群 +2 位作者 刘冰弥 刘宇 李丽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0-486,共7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类新兴的材料,也称为配位聚合物,具有许多作为药物载体所需的特性,近年来已经成为药物存储和传递重要的候选材料。通常合成的纳米MOFs难以满足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通过表面修饰可以提高MOFs的稳定性和分散性,...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类新兴的材料,也称为配位聚合物,具有许多作为药物载体所需的特性,近年来已经成为药物存储和传递重要的候选材料。通常合成的纳米MOFs难以满足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通过表面修饰可以提高MOFs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可以协助药物跨过生理障碍,实现MOFs的口服给药;另外通过表面改性也可以减缓MOFs的降解,实现缓释给药;通过进一步修饰还可以增加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富集,实现靶向治疗。表面修饰对于MOFs药物传输系统的发展非常重要。近年来,比较常见的MOFs表面修饰材料有聚乙二醇、二氧化硅、环糊精、肝素、壳聚糖,以及其他靶向修饰材料,如叶酸、DNA、甘草次酸等。介绍了药物载体MOFs常见的表面修饰材料,及通过这些材料修饰后赋予MOFs的优良性能,并举例阐述了修饰后的MOFs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为MOFs作为药物载体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MOFs) 表面修饰 药物载体 药物传输系统 新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饲料中镇静剂类和β-受体激素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16
4
作者 孙珊珊 朱丽君 +2 位作者 胡延喜 刘玉峰 徐亮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0-158,共9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饲料中8种镇静剂类和15种β-受体激素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1%(体积分数)三氯乙酸水溶液(7∶3,v/v)提取,目标物通过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经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饲料中8种镇静剂类和15种β-受体激素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1%(体积分数)三氯乙酸水溶液(7∶3,v/v)提取,目标物通过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经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100 mm×3.0 mm,1.8μm)分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标准曲线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3种目标物在2.0~20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在饲料样品基质中,目标化合物在5.0、10、5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5.1%~10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14.3%(n=6)。该方法净化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可用于饲料中镇静剂类和β-受体激素类药物残留筛查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固相萃取小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镇静剂类和洚受体激素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