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慕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59-60,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对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150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儿,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进行诊断,分析诊断结果 ,比较细菌感染(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组)患儿全血C反应...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对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150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儿,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进行诊断,分析诊断结果 ,比较细菌感染(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以及两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白细胞阳性率的差异。结果经过诊断150例患儿中,细菌感染100例,病毒感染50例。细菌感染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计数为(24.18±13.27)mg/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14.97±2.58)×10~9/L,病毒感染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计数为(15.57±6.82)mg/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8.22±1.51)×10~9/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全血C反应蛋白阳性率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阳性率分别为94%(94/100)、85%(85/100),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的40%(20/50)、42%(2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不仅有着较高的临床诊断正确率,还能准确诊断出感染性疾病的具体情况,有助于合理用药,临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感染性疾病
儿科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尿常规检查中显微镜检查与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徐慕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查中显微镜检查与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的效果。方法 200例行尿常规检查患者,均分别采用显微镜与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白细胞阳性率、酵母菌阳性率、黏液丝阳性率、红细...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查中显微镜检查与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的效果。方法 200例行尿常规检查患者,均分别采用显微镜与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白细胞阳性率、酵母菌阳性率、黏液丝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结果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阳性率为97.00%(194/200)、酵母菌阳性率为70.00%(140/200)、黏液丝阳性率为95.00%(190/200)、红细胞阳性率为85.00%(170/200);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阳性率为85.00%(170/200)、酵母菌阳性率为55.00%(110/200)、黏液丝阳性率为85.00%(170/200)、红细胞阳性率为70.00%(140/200);显微镜检查白细胞阳性率、酵母菌阳性率、黏液丝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均明显高于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582、9.600、11.111、12.903,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查中显微镜检查相比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常规
显微镜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慕艳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59-60,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对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150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儿,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进行诊断,分析诊断结果 ,比较细菌感染(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以及两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白细胞阳性率的差异。结果经过诊断150例患儿中,细菌感染100例,病毒感染50例。细菌感染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计数为(24.18±13.27)mg/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14.97±2.58)×10~9/L,病毒感染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计数为(15.57±6.82)mg/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8.22±1.51)×10~9/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全血C反应蛋白阳性率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阳性率分别为94%(94/100)、85%(85/100),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的40%(20/50)、42%(2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不仅有着较高的临床诊断正确率,还能准确诊断出感染性疾病的具体情况,有助于合理用药,临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感染性疾病
儿科
诊断价值
分类号
R725.1 [医药卫生—儿科]
R44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尿常规检查中显微镜检查与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徐慕艳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期75-76,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查中显微镜检查与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的效果。方法 200例行尿常规检查患者,均分别采用显微镜与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白细胞阳性率、酵母菌阳性率、黏液丝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结果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阳性率为97.00%(194/200)、酵母菌阳性率为70.00%(140/200)、黏液丝阳性率为95.00%(190/200)、红细胞阳性率为85.00%(170/200);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阳性率为85.00%(170/200)、酵母菌阳性率为55.00%(110/200)、黏液丝阳性率为85.00%(170/200)、红细胞阳性率为70.00%(140/200);显微镜检查白细胞阳性率、酵母菌阳性率、黏液丝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均明显高于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582、9.600、11.111、12.903,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查中显微镜检查相比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尿常规
显微镜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分类号
R446.12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徐慕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尿常规检查中显微镜检查与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的效果分析
徐慕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