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例说高三生物学一轮复习课堂教学“五环节”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杨秀梅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12,共3页
-
文摘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为例,总结了高三生物学一轮复习课堂教学中采用的"目标展示、教材导读、课堂广议、习题演练、自我小结"五环节。
-
关键词
高三生物学一轮复习
课堂教学
五环节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遗传因子的发现”一章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秀梅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2,共3页
-
文摘
"遗传因子的发现"一章教学的思想核心是围绕"怎样发现"、"发现什么"的主题组织基于科学方法内涵的教学。围绕"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节主题,平衡知识起点,激发学生探究心理;通过设置问题串,引领学生主动思维,增强科学认同。同时,变换角度,强化假说核心,帮助学生领悟思想精髓。
-
关键词
遗传因子
教学思考
实践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晓红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1期31-32,共2页
-
文摘
通过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以已有的学习经验作为新知的生长点,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构建完成新知的获取。
-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结构
教学设计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一节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晓红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1期23-24,共2页
-
文摘
用“结着‘小番茄’的马铃薯”为题材导入新课,并贯穿全节,带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获取新知。
-
关键词
植物细胞工程
基本技术
教学设计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例谈提高高三复习阶段实验解题技能
- 5
-
-
作者
杨颖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4-56,共3页
-
文摘
本文从实验变量角度,举例分析教材实验和高考实验题,探索解答实验类试题的切入点和解题技能。
-
关键词
自变量
因变量
实验类试题
切入点
解题技能
-
分类号
G634.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的教学设计
- 6
-
-
作者
王晓红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34,共2页
-
文摘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推测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
关键词
基因
染色体
教学设计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设计
- 7
-
-
作者
杨颖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5期40-41,共2页
-
文摘
将生物科学史教学与探究实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以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为载体体验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
-
关键词
遗传物质
生物科学
史探究实验
教学设计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伴性遗传”一节的教学设计
- 8
-
-
作者
王晓红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5期33-35,共3页
-
文摘
本节教学在学案导学的基础上,从课题“伴性遗传”引出三个问题式的教学目标,建立课堂框架,并以目标作为驱动,带领学生合作探究,完成新知的获取。
-
关键词
伴性遗传
学案导学
教学设计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