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连市2010年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估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秀萍 隋洪起 +2 位作者 吴萍 祝青林 尹文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621-13626,共6页
利用大连市7个观测站1971~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2010年的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估。结果表明,全市平均年降水量显著偏多,气温偏低,日照异常偏少,相对湿度和雷暴日正常,大风日偏少,大雾日偏多,无霜期偏长。气象灾害较多,年内发生持续低温、雪... 利用大连市7个观测站1971~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2010年的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估。结果表明,全市平均年降水量显著偏多,气温偏低,日照异常偏少,相对湿度和雷暴日正常,大风日偏少,大雾日偏多,无霜期偏长。气象灾害较多,年内发生持续低温、雪灾、海冰、冰雹、大雾、暴雨、大风、雷电等主要天气气候事件,给农业、林业、水资源、水产养殖业、交通和旅游等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且低温寡照,农业收成正常,气候上属于一般年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市 气候特征 影响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一次冰雹天气诊断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桂春 于晓俐 +1 位作者 刘晓初 宋若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165-4168,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大连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背景、温度对数压力图和雷达反射率因子演变特征方面对2009年10月13日大连北部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雹天气发生在500hPa冷温槽前部,因500hPa冷槽转竖触发低层切变...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大连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背景、温度对数压力图和雷达反射率因子演变特征方面对2009年10月13日大连北部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雹天气发生在500hPa冷温槽前部,因500hPa冷槽转竖触发低层切变线而形成。冰雹发生前大气有不稳定能量和水汽输送条件。中低空切变线加剧了大气层结不稳定,促进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产生冰雹天气,高低空急流配合为强对流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表明,强对流天气由多个对流单体组成,发展强盛时有钩状和V形缺口等特征,强回波区50~60dB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地区 冰雹天气 影响系统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大连市降水量的空间栅格化 被引量:4
3
作者 祝青林 王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871-13872,13878,共3页
利用近30年大连市8个常规气象站和36个水文站点降水观测数据,在1:5万数字高程模型支持下,采用光滑薄面样条插值法对大连地区各月及年降水量进行空间插值,在ArcMap中进行图象处理和分类,完成了100m高分辨率的大连地区降水量空间栅格化,... 利用近30年大连市8个常规气象站和36个水文站点降水观测数据,在1:5万数字高程模型支持下,采用光滑薄面样条插值法对大连地区各月及年降水量进行空间插值,在ArcMap中进行图象处理和分类,完成了100m高分辨率的大连地区降水量空间栅格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地区降水量分布不均,空间分布趋势为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自西南向东北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GIS 降水量 空间栅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气象云平台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永超 程航 +1 位作者 周丽丽 张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6期196-197,206,共3页
立足解决大连市气象局数据中心面临的IT运维管理难题,结合大连市气象局的实际业务应用情况,讨论了构建气象云平台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通过分析云平台的整体设计部分分层讨论了各部分功能及特点,并对比分析传统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存储管... 立足解决大连市气象局数据中心面临的IT运维管理难题,结合大连市气象局的实际业务应用情况,讨论了构建气象云平台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通过分析云平台的整体设计部分分层讨论了各部分功能及特点,并对比分析传统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存储管理方式,发现气象云平台能够极大地降低IT中心TCO(总体拥有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提高服务水平,且实现了对旧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投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服务器虚拟化 气象云平台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区近46年暴雨统计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薄兆海 王式功 +1 位作者 梁军 李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3-805,共3页
通过对大连地区7个观测站1962~2007年逐日降水量统计,并对日降水量50mm以上的暴雨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大连年暴雨日数有着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暴雨季节变化也很明显。从地域分布上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递增的... 通过对大连地区7个观测站1962~2007年逐日降水量统计,并对日降水量50mm以上的暴雨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大连年暴雨日数有着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暴雨季节变化也很明显。从地域分布上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递增的明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统计 大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区大樱桃始花期预报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尹文昱 肖日光 +1 位作者 王宗敏 李光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46-1347,1350,共3页
[目的]为准确预报大连地区大樱桃的始花期提供方法支持。[方法]通过分析始花期变化趋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开花前的气象要素,寻找关键因子和关键期,建立了大连地区大樱桃始花期的统计预报模式。[结果]金州区晚熟大樱桃的平均始花期... [目的]为准确预报大连地区大樱桃的始花期提供方法支持。[方法]通过分析始花期变化趋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开花前的气象要素,寻找关键因子和关键期,建立了大连地区大樱桃始花期的统计预报模式。[结果]金州区晚熟大樱桃的平均始花期为4月21~22日,最早为4月14日,最晚为5月3日。1987~2009年间,始花期不稳定,日序数均方差高达24.0,与平均始花期相差7 d以上年份的比率高达22.7%。始花期与上年冬季及当年2~4月的各月平均气温负相关,与3、4月份平均气温负相关性最高。3、4月份平均气温每升高1℃,始花期提前5 d。利用3、4月份平均气温建立了始花期线性拟合方程,用该方程对1987~2009年大樱桃的始花期进行了预报试验,平均误差为1 d左右。[结论]该研究为预报大连地区大樱桃的始花期提供了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樱桃 始花期 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区雷暴大风探空资料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晓初 李潇潇 +2 位作者 李燕 李雪松 黄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176-181,共6页
利用加密自动站、探空、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11—2016年5—9月大连地区的16个雷暴大风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雷暴大风发生前的探空特征、雷达回波演变特征以及雷达产品识别指标。结果表明,按照雷达回波形态演变,将雷暴大风划分为低层径向... 利用加密自动站、探空、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11—2016年5—9月大连地区的16个雷暴大风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雷暴大风发生前的探空特征、雷达回波演变特征以及雷达产品识别指标。结果表明,按照雷达回波形态演变,将雷暴大风划分为低层径向速度大值区、单体型和弓状型3种类型,影响大连地区最多的是低层径向速度大值区型雷暴大风。探空资料方面,单体型和弓状型雷暴大风发生前均显示一定程度的层结不稳定和中等强度对流有效位能,尤其是低层充沛的水汽条件;单体型和弓状型大风均产生在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条件下。3种类型大风的雷达产品特征有一定差异。对单体型雷暴大风的预警难度较大,对弓状型雷暴大风可以做到提前1 h以内的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大风 探空资料 雷达回波 雷达产品 大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大连春旱频率空间分布
8
作者 侯彦泽 牛桂萍 +2 位作者 祝青林 尹远渊 于蕙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4期186-187,218,共3页
利用大连地区1990-2015年39个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采用墒情指标评价法作为干旱评估标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中的Kring方法进行空间化,绘制大连地区春季干旱频率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连地区春季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地区春... 利用大连地区1990-2015年39个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采用墒情指标评价法作为干旱评估标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中的Kring方法进行空间化,绘制大连地区春季干旱频率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连地区春季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地区春旱具有显著的地区性。瓦房店北部、金州发生频次最高,属于春旱高发区;庄河最低,属于春旱低发区;旅顺和普兰店局部属于春旱易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春旱 频率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