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对绝经后妇女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丛丰辉 李晓东 刘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3月于大连市妇产医院行预防性双侧卵巢摘除术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2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根据绝经年限将其分为三组:A组(1~3年)9例、...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3月于大连市妇产医院行预防性双侧卵巢摘除术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2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根据绝经年限将其分为三组:A组(1~3年)9例、B组(>3~10年)10例、C组(>10年)10例。采用Kupperman评分表对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自我感觉进行评价;检测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三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和睾酮的水平。结果术后3个月,A、B两组总Kupperman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C组患者手术前后湿热出汗、心悸、疲乏及泌尿系疾病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组心悸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泌尿系症状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E2、FSH及睾酮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B组患者E2及睾酮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而术后12个月又升高;FSH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术后3个月升高,术后12个月下降,但术后12个月高于术前(P<0.05)。结论绝经期尤其是绝经时间在3年以内的患者预防性的卵巢剔除术后雄激素与雌激素均显著降低,而FSH明显增高,绝经症状明显加重,从而降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妇女 卵巢剔除术 卵泡刺激素 雌激素 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护理时机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陈亮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2期179-181,共3页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时机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118例产后产妇,依据产后护理时机不同分为对照组(产后9周护理)和观察组(产后6周护理),每组59例。两组产妇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盆底压力恢复状况、肌力恢复状况、并发...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时机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118例产后产妇,依据产后护理时机不同分为对照组(产后9周护理)和观察组(产后6周护理),每组59例。两组产妇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盆底压力恢复状况、肌力恢复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压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肌力恢复优良率96.61%(57/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5%(5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11.86%(7/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1/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妇女进行盆底功能锻炼的最佳时间为产后6周,此时锻炼盆底功能恢复好,同时并发症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时机 盆底功能 产后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患儿用动脉血代替足跟血进行新生儿代谢病筛查的可行性探讨
3
作者 于海华 安邦豪 +3 位作者 陈广艳 孙玉梅 杨希 路遥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中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占相当比重,采集足跟血制做干血片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有一定困难,同时所有NICU患儿常规采集动脉血进行其它化验检查,因此有应用残余动脉血替代足跟血进行新筛项目检测... 目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中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占相当比重,采集足跟血制做干血片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有一定困难,同时所有NICU患儿常规采集动脉血进行其它化验检查,因此有应用残余动脉血替代足跟血进行新筛项目检测的实际需求。本研究主要目的为探讨可否应用动脉血替代足跟血进行新生儿代谢病筛查。方法选择我院NICU患儿1436名,同时利用动脉血与足跟血制做干血片,检测患儿苯丙氨酸及促甲状腺素水平。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应用动脉血和足跟血制做的干血片进行新生儿代谢病筛查,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对于NICU患儿,不能简单的应用动脉血替代足跟血进行新生儿代谢病筛查,而应建立动脉血自己的切值,以方便NICU患儿进行新生儿代谢病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代谢病筛查 动脉血 足跟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 被引量:108
4
作者 陆宏 刘佳 +1 位作者 王晓彬 李晓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2期102-106,111,共6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于大连市妇产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或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于大连市妇产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或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经腹手术组(43例)和腹腔镜手术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围术期特点以及术后妊娠结局。结果术后79例患者均成功妊娠,妊娠过程中均未出现子宫破裂。两种术式均对妊娠结局均无明显影响,但子宫肌瘤的位置及盆腔粘连的程度对妊娠率有较大影响,其中,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患者的妊娠率(55.88%、42.85%)明显低于浆膜下肌瘤者(82.92%),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中无盆腔粘连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有盆腔粘连的患者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采用腹腔镜还是经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子宫肌瘤患者均是相对安全的,且再次妊娠过程中发生子宫破裂的可能性很小。对于有生育要求或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两种术式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肌壁间肌瘤 黏膜下肌瘤 浆膜下肌瘤 腹腔镜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及手术治疗对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丛丰辉 刘佳 王晓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6期92-96,共5页
目的探究化疗及手术治疗对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影响,为耐药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2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耐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结... 目的探究化疗及手术治疗对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影响,为耐药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2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耐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结果15例患者中,侵蚀性葡萄胎12例,绒癌3例;单体药耐药11例,多种药耐药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化疗为主的治疗,其中仅采用化疗治疗者10例.采用化疗为主手术辅助治疗者5例,均未采用放疗,均有效治疗。所有患者均实现0.5~9年的随访,其中有3例治疗半年后失访。12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治疗后4例肺转移患者其肺部转移病灶也已消失。结论对于未发生严重侵袭或者子宫未明显受累者,可单采用化学治疗;对于子宫病变严重或者出现转移病灶者,可采用以化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耐药性 化疗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钠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利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1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钠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干预。对比两组产...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钠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产妇TT短于本组干预前、PLT低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产妇TT(14.6±1.7)s短于对照组的(15.8±1.3)s、PLT(153.2±21.5)×109/L低于对照组的(195.6±19.6)×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对高龄剖宫产产妇进行干预治疗,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避免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肝素钠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高龄产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及孕囊、胚芽与保胎结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贺 唐开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及孕囊、胚芽与保胎结局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178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依据保胎结局不同分为保胎失利组(67例)和保胎顺利组(111例)。比较两组孕4、6、8周各项血清激素指标[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目的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及孕囊、胚芽与保胎结局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178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依据保胎结局不同分为保胎失利组(67例)和保胎顺利组(111例)。比较两组孕4、6、8周各项血清激素指标[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糖链蛋白125(CA125)、血清泌乳素(PRL)、甲胎蛋白(AFP)、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及孕囊直径、胚芽长度。结果孕4、6、8周,保胎顺利组β-HCG、PRL、AFP、E2、P水平均高于保胎失利组,CA125水平低于保胎失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4、6、8周,保胎顺利组孕囊直径分别为(1.64±0.62)、(3.28±0.83)、(4.14±0.62)cm,胚芽长度分别为(0.65±0.52)、(1.82±0.69)、(2.32±0.51)cm,均大于保胎失利组的(0.98±0.41)、(1.71±0.56)、(2.58±1.24)cm和(0.62±0.51)、(0.70±0.59)、(1.32±0.19)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保胎结局与各项血清激素水平有关,早期先兆流产保胎顺利患者β-HCG、PRL、E2、P水平均高于保胎失利患者,CA125水平低于保胎失利患者,孕囊、胚芽均较保胎失利患者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血清激素 孕囊 胚芽 保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检查显示剂量与有效剂量的关系研究与应用评估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博 王超英 沈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究建立CT扫描中设备的显示剂量与实测剂量的关系,评估不同CT显示剂量是否与实测剂量相符,为CT检测剂量快速估算方法提供有效依据。根据建立的显示剂量与实测剂量的关系,测量CT检查者所受CT及^(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药物的辐... 目的探究建立CT扫描中设备的显示剂量与实测剂量的关系,评估不同CT显示剂量是否与实测剂量相符,为CT检测剂量快速估算方法提供有效依据。根据建立的显示剂量与实测剂量的关系,测量CT检查者所受CT及^(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药物的辐射剂量,从而分析降低CT辐射有效剂量的可能性。方法选取两所医院不同品牌的16排和64排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使用CT剂量模体,采用笔形电离室测量不同扫描参数下头部、胸部扫描的CT剂量指数,同时记录设备显示剂量,然后计算测量剂量和显示剂量的比值。入选50例接受CT检查的患者,CT扫描的辐射有效剂量采用剂量长度乘积(DLP)值计算,^(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辐射的有效剂量,根据ICRP推荐的方法进行计算,两剂量相加得出CT受检者所受辐射的总有效剂量。结果不同品牌的16排和64排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头部扫描测量剂量是显示剂量的1.35~1.39倍和1.30~1.35倍,胸部扫描测量剂量是显示剂量的2.09~2.24倍和1.96~2.21倍,头部扫描测量剂量较胸部扫描测量剂量更接近显示剂量。结论同一品牌型号的CT设备在不同曝光条件下测量剂量与显示剂量比值一致性比较好,可以根据显示剂量估算CT检查中所受辐射剂量。CT扫描所致的有效剂量占总有效剂量一半以上,可以通过降低管电流和^(18)FI-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有效降低CT受检者所受辐射有效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剂量 有效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程中血糖及其新生儿血糖监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季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0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产程中血糖浓度的波动以及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 65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中定时采用血糖仪监测其血糖值,并对出生后的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分析产妇产程中血糖浓度的波动对新...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产程中血糖浓度的波动以及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 65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中定时采用血糖仪监测其血糖值,并对出生后的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分析产妇产程中血糖浓度的波动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结果第一产程的血糖波动范围为4.1~12.5 mmol/L,平均血糖浓度为(6.02±1.38)mmol/L;第二产程的血糖波动范围为4.2~13.7 mmol/L,平均血糖浓度为(7.56±1.88)mmol/L;第二产程的平均血糖浓度高于第一产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产妇产程中持续血糖浓度<8.0 mmol/L的产妇44例,占67.7%;血糖浓度≥8.0 mmol/L但未用胰岛素控制的产妇12例,占18.5%;血糖浓度≥8.0 mmol/L并采用一定量胰岛素控制使产妇无饥饿、头晕等低血糖症状的9例,占13.8%。65例产妇所产新生儿出现低血糖总例数为8例(12.3%)。有21例产妇在产程中出现血糖浓度≥8 mmol/L,且全部出现在第二产程;其中血糖浓度≥8.0 mmol/L但未用胰岛素控制产妇的新生儿5例出现低血糖(第一产程血糖较平稳),发生率为41.7%;血糖浓度≥8.0 mmol/L并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使第二产程血糖水平较平稳产妇所产新生儿有2例出现低血糖,发生率为22.2%;持续血糖浓度<8.0 mmol/L的产妇在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血糖水平均控制良好,有1例新生儿出现低血糖,发生率为2.3%;持续血糖浓度<8.0 mmol/L产妇所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血糖浓度≥8.0 mmol/L但未用胰岛素控制和血糖浓度≥8.0 mmol/L并用一定量胰岛素控制产妇所产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产妇的分娩过程中特别是第二产程中,需严格监测血糖的浓度变化范围(最好控制在4~8 mmol/L),必要时适当给予一些干预来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 血糖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晓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6期153-155,共3页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子痫)以及疾病知识掌握状况(胎动计数方法、血压监测、遵医嘱用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知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动计数方法掌握率95.45%、血压监测掌握率93.18%、遵医嘱用药掌握率97.7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率90.91%均高于对照组的81.82%、77.27%、84.09%、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该疾病知识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优质护理服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体位待产对自然分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利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待产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160例进行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选择卧位待产,研究组选择自由体位待产。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对...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待产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160例进行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选择卧位待产,研究组选择自由体位待产。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97.5%高于对照组的8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254.56±43.21)min及总产程(426.45±71.43)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34.56±47.34)、(508.32±47.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二、三产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8.33±0.56)分高于对照组的(7.12±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由体位待产可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缩短产程,利于母婴结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体位 待产 阴道分娩 产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稽留流产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井微微 张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5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稽留流产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00例早期妊娠行超声检查的孕妇,根据超声结果分为稽留流产组(28例)、稽留流产过渡组(30例)、对照组(42例)。检测并比较各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子宫动脉血流... 目的分析稽留流产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00例早期妊娠行超声检查的孕妇,根据超声结果分为稽留流产组(28例)、稽留流产过渡组(30例)、对照组(42例)。检测并比较各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稽留流产结局的相关性。结果稽留流产过渡组妊娠<10周及妊娠10~12周时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稽留流产组妊娠<10周时和妊娠10~12周时子宫动脉S/D、RI、PI值分别为(5.67±1.02)、(0.64±0.05)、(1.87±0.34)和(5.41±1.0)、(0.62±0.03)、(1.76±0.25),均低于对照组的(6.28±1.25)、(0.68±0.08)、(2.06±0.41)和(6.56±1.04)、(0.67±0.08)、(2.0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子宫动脉血流S/D、RI及PI值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S/D、RI值是稽留流产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早孕期测定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S/D、RI及PI值可对稽留流产进行诊断,且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S/D、RI值可对稽留流产结局进行预测,可为保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超声 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 结局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发生胎儿窘迫情况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贺 唐开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4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绒毛膜羊膜炎(CAM)患者胎儿窘迫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 60例高危妊娠产妇,按照患者是否发生CAM分为研究组(发生)和对照组(未发生),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围生儿并发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产褥感... 目的探讨分析绒毛膜羊膜炎(CAM)患者胎儿窘迫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 60例高危妊娠产妇,按照患者是否发生CAM分为研究组(发生)和对照组(未发生),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围生儿并发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早产、剖宫产以及胎盘早剥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3.3%,高于对照组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6.17±1.23)分,低于对照组的(6.83±1.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M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妊娠结局,增加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并增加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率,临床上应加强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必要时需要进行胎盘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羊膜炎 胎儿窘迫 妊娠结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贝洛尔在子痫前期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14
作者 李利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8期113-115,共3页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在子痫前期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50例行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拉贝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娩结局、分娩不良...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在子痫前期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50例行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拉贝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娩结局、分娩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贝洛尔在子痫前期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对分娩结局起到正面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贝洛尔 子痫前期 分娩结局 分娩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