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隔未成熟畸胎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旖旎 田辉 +7 位作者 宗华凤 赵婷婷 孔纪霞 张健 路杰 于香莉 王莉芬 邢呈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56-1358,共3页
目的探讨纵隔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6例纵隔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进行染色,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男女比为2∶1,中位发病年龄25岁,肿瘤均发生于前纵隔... 目的探讨纵隔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6例纵隔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进行染色,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男女比为2∶1,中位发病年龄25岁,肿瘤均发生于前纵隔,平均最大径10.6 cm,4例肿瘤含多种未成熟组织,1例仅含原始神经外胚层,另1例仅含胎儿肺,患者4例存活,2例死亡。免疫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组织S-100、Syn及CgA少许阳性,SALL4、Glypican-3部分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60%~70%;胎儿肺组织TTF-1、Napsin A均阳性,TG、Syn及CgA均阴性;未成熟软骨组织S-100阳性。结论纵隔未成熟畸胎瘤多发于前纵隔,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患者以胸痛、胸闷为主要症状。肿瘤直径大、未成熟成分类型多且占比较高,提示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畸胎瘤 纵隔 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
作者 宗华凤 黄纬 +2 位作者 王红龙 温爽 刘天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SFT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表面大部分光滑,切面灰白色,质韧,编织状,... 目的探讨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SFT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表面大部分光滑,切面灰白色,质韧,编织状,无出血、坏死。镜检:肿瘤界清,无明显侵袭性,病变为细胞稀少区与细胞丰富区交替分布,以梭形细胞为主,可见局灶性细胞密集区,未见坏死灶。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D34、CD99、vimentin,部分表达SMA、desmin。结论膀胱SFT大多为良性,需与其他多种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根治性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样星形细胞瘤
3
作者 温爽 王辅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探讨脂肪样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48岁。临床表现为左手无名指及小指麻木、活动不利。MRI显示右顶叶占位性病变,伴囊性变,实性区域明显强化。立体定向下行右顶叶... 目的探讨脂肪样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48岁。临床表现为左手无名指及小指麻木、活动不利。MRI显示右顶叶占位性病变,伴囊性变,实性区域明显强化。立体定向下行右顶叶肿瘤全切除术。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瘤呈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形态,散在一些胞质丰富、核仁明显的神经元样细胞;以脂肪空泡形成为特征,形似成熟的脂肪细胞,呈灶状相互融合,似微囊性变。肿瘤细胞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WT-1蛋白和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以及神经元标志物突触素、微管相关蛋白-2、神经微丝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CD34,不表达异柠檬酸脱氢酶1,P53蛋白呈弱阳性(5%),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为1%。术后随访20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脂肪样星形细胞瘤为临床少见肿瘤,组织病理学呈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形态,伴显著脂肪样细胞分化,亦可伴神经元样分化。明确诊断需结合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同时应注意与其他伴脂肪样细胞分化或黄色瘤样变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9093 脂肪 4161 星形细胞瘤 脂细胞 神经元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