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体重金属在斑马鱼(Danio rerio)组织中的累积及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浑河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光辉 常文越 +2 位作者 刘智 张依然 马珊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77-80,101,共5页
目的]评估浑河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对水生生物生态健康的影响。[方法]取浑河水样测定重金属元素含量(Al、Cr、Cu、Fe、Mg、Mn、Zn),并选择模式生物斑马鱼暴露浑河水90 d,测定水体重金属在斑马鱼脑、鳃、肝、肠、肌肉组织中的累积及... 目的]评估浑河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对水生生物生态健康的影响。[方法]取浑河水样测定重金属元素含量(Al、Cr、Cu、Fe、Mg、Mn、Zn),并选择模式生物斑马鱼暴露浑河水90 d,测定水体重金属在斑马鱼脑、鳃、肝、肠、肌肉组织中的累积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脂质过氧化产物(MDA)、乙酰胆碱酯酶(ACh E)、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浑河水重金属元素含量虽符合国家Ⅱ类水标准,但与对照组相比,Cu、Fe、Mn、Zn含量分别高出42.9%、217.2%、77.8%和96.2%。浑河水胁迫下的斑马鱼脑、鳃、肝、肠、肌肉组织中,重金属呈现不同程度的累积,其中肝组织的累积量最高。同时,肝组织中SOD和CAT增加率分别为109.1%和32.0%,而T-AOC显著下降28.5%,说明肝组织抗氧化能力下降。鳃组织中MDA显著升高59.2%,表明水体重金属引起脂质过氧化,诱导了斑马鱼鳃组织的氧化损伤。[结论]斑马鱼肝鳃组织较为敏感,SOD、CAT、T-AOC及MDA可作为敏感的毒理学研究的生物标志物,对水体综合毒性进行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斑马鱼 抗氧化酶 总抗氧化能力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式地下水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48,共7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张,很多水源地环境风险日益增加。现今,关于集中式地表水域或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估的研究很多,但对集中式地下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较少。综合考虑潜在风险源、地下水水源地脆弱性和水源地环境风...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张,很多水源地环境风险日益增加。现今,关于集中式地表水域或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估的研究很多,但对集中式地下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较少。综合考虑潜在风险源、地下水水源地脆弱性和水源地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等方面建立了适用于地下水类型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沈阳市沈北新区7处地下水水源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潜在风险源和脆弱性分别作为外因和内因,是影响地下水水源地环境风险的主要因素;CLJPSC水源地(2.793)、YJ水源地(2.322)和HJ水源地(2.082)3处水源地为中等风险水源地,NCGSB水源地(1.969)、HJJSC水源地(1.790)、SMJT水源地(1.551)以及GGSYGLC水源地(1.464)为低环境风险水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安全 集中式地下水水源地 水源地脆弱性 环境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及周期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共4页
研究吉林省降水空间分布及周期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利用、农业生产安排及旱涝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利用1958~2011年吉林省逐月降水序列资料,采用Kriging插值、距平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吉林省降水空间分布及多时间尺度周期变化规... 研究吉林省降水空间分布及周期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利用、农业生产安排及旱涝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利用1958~2011年吉林省逐月降水序列资料,采用Kriging插值、距平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吉林省降水空间分布及多时间尺度周期变化规律,并对吉林省近期降水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吉林省降水量整体呈现东南部山区少、西北部平原少和南部山区多的"一多两少"格局;吉林省降水量存在着区域性的多重时间尺度下的周期变化规律,并以此大致将吉林省划分为四个区域:西北部,年降水周期主要为5~6、10~20、25~30年;中部,主要为4~8、16~25年;南部,主要为7~8、13~17年;东南部,主要为5~10、12~17年;依据周期规律,推测2010年以后,吉林省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周期下降水量呈现不同的丰枯形势。研究成果可为吉林省水资源变化特征研究及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小波分析 降水时间序列 降水空间分布 周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液化工艺过程三废排放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小娜 《节能与环保》 2020年第5期34-35,共2页
本文阐述了煤液化工艺过程中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现状、常用处理技术,提出了煤液化工艺污染防治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煤液化 三废 污染防治 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赋权方法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程卫国 李亚斌 +1 位作者 苏燕 王坚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3-99,共7页
【目的】明确宁夏清水河各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分布特征,为流域水质评价提供依据,基于清水河3个水质监测断面(二十里铺、三营、泉眼山)2014-2016年的监测数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检测数据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质检测指标... 【目的】明确宁夏清水河各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分布特征,为流域水质评价提供依据,基于清水河3个水质监测断面(二十里铺、三营、泉眼山)2014-2016年的监测数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检测数据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质检测指标,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该地区水质做出评价;结合3种赋权方法(超标倍数法、变异系数法、熵权法)对传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改进,并做进一步对比分析。【结果】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分析法显示二十里铺断面水质评价结果为Ⅱ类且基本保持稳定;三营断面2014、2015年评价结果满足Ⅲ类水质标准,2016年评价结果为Ⅳ类水质标准,且该断面水质有变差的趋势;泉眼山断面评价结果为Ⅱ类水且逐年减小,该断面水质有进一步变好的趋势。【结论】应用不同赋权方法对3个断面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均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但超标倍数法和熵权法计算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变异系数法较其他2种赋权方法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权重 主成分分析 水质评价 清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Ⅳ)和Se(Ⅵ)在斑马鱼组织中的累积及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马珊珊 赵光辉 +4 位作者 常文越 刘智 张依然 陈红星 谢凌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9,共9页
以斑马鱼为受试材料,研究了Se(Ⅳ)和Se(Ⅵ)在斑马鱼组织中的累积及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试验分3组,分别为对照组、Se(Ⅳ)处理组(500μg·L-1)和Se(Ⅵ)处理组(5000μg·L-1),处理28 d后,测定斑马鱼脑、鳃、肝、肠和肌肉组织中硒... 以斑马鱼为受试材料,研究了Se(Ⅳ)和Se(Ⅵ)在斑马鱼组织中的累积及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试验分3组,分别为对照组、Se(Ⅳ)处理组(500μg·L-1)和Se(Ⅵ)处理组(5000μg·L-1),处理28 d后,测定斑马鱼脑、鳃、肝、肠和肌肉组织中硒的累积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Na+/K+-ATPase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硒处理组斑马鱼各组织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硒累积,肝组织中硒累积量最高,肠组织中CAT活性、鳃和肠组织中T-AOC活性以及鳃和肝组织中Na+/K+-ATPase活性均显著降低。Se(Ⅳ)与Se(Ⅵ)处理组相比,斑马鱼肝和鳃组织中硒累积量显著升高,肝组织中CAT活性显著下降13%,T-AOC活性显著升高1.8倍。研究结果表明Se(Ⅳ)比Se(Ⅵ)生物可利用性更高,硒累积导致斑马鱼组织发生氧化胁迫,试验为进一步从抗氧化系统的角度研究硒暴露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抗氧化系统 过氧化氢酶 总抗氧化能力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基生物炭的制备与活化方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子音 赵传起 +4 位作者 刘欢 张华 张帆 邵冰 杨悦锁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446-451,共6页
以典型人工湿地植物芦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直接碳化、KOH活化和CO_2活化等方式制备高吸附性能的芦苇基生物炭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SEM)、BET比表面积、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方法分析了生物炭材料的表面、孔隙等物理化学特征.活... 以典型人工湿地植物芦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直接碳化、KOH活化和CO_2活化等方式制备高吸附性能的芦苇基生物炭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SEM)、BET比表面积、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方法分析了生物炭材料的表面、孔隙等物理化学特征.活化后的生物炭内部结构疏松、多孔,KOH活化碳材料的BET比表面积最高达965.31m^2·g^(-1)(650-K),而CO_2活化碳材料最高达到1 038.19m^2·g^(-1)(900-C),与碳化材料相比,分别提高了231.05倍和248.56倍,活化效果非常显著.利用制备的芦苇基生物炭吸附亚甲基蓝污染物(MB),650-K和900-C的吸附容量分别高达595.79和443.83mg·g^(-1),相比于碳化的生物炭,分别提高了139.47和91.08倍,650-K对于MB的去除率高达99.29%,吸附效果显著提高.与传统的湿地植物废弃物处置方式相比,本研究中制备生物炭材料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资源化 生物炭材料 活化方式 亚甲基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强化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磊 郑重 +5 位作者 魏春飞 赵勇娇 单连斌 许丹宇 季民 王睿 《中国沼气》 2018年第6期9-13,共5页
文章利用铁碳微电进行解强化污泥厌氧消化。实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能够促进污泥的水解酸化,提高乙酸和丁酸的产量,水解酸化相关生物酶的活性提高了16.7%~60.0%。经过30天的厌氧消化,甲烷产量提高了37.8%,VSS分解率提高了9.8%,脱氢酶... 文章利用铁碳微电进行解强化污泥厌氧消化。实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能够促进污泥的水解酸化,提高乙酸和丁酸的产量,水解酸化相关生物酶的活性提高了16.7%~60.0%。经过30天的厌氧消化,甲烷产量提高了37.8%,VSS分解率提高了9.8%,脱氢酶活性提高了15.1%,辅酶F420浓度提高了66.7%。因此,铁碳微电解更有利于污泥厌氧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剩余污泥 铁碳微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泥的关键指标分析——以沈阳辖区内5家医院为例
9
作者 许增贵 《节能与环保》 2019年第7期67-68,共2页
本文通过对分布在沈阳辖区内的5家医院(包括2家三级甲等医院和3家市级医院)干污泥样品的采集,对样品中的重金属、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肠道致病菌等关键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符合污泥控制标准,当污泥含水率降到60%以下,可... 本文通过对分布在沈阳辖区内的5家医院(包括2家三级甲等医院和3家市级医院)干污泥样品的采集,对样品中的重金属、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肠道致病菌等关键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符合污泥控制标准,当污泥含水率降到60%以下,可以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但栅渣、沉淀污泥、化粪池污泥按照标准属于危险废物,应送至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污水 医院污泥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基介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抗生素的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欢 李子音 +2 位作者 马军冠 赵传起 杨悦锁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189-194,共6页
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CaO、聚丙烯酰胺(PAM)、壳聚糖(CAS)等药剂作为造孔添加剂,制备了污泥基介孔碳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SEM)、BET比表面积、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等表征方法分析了材料的物理、化学特征.利用... 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CaO、聚丙烯酰胺(PAM)、壳聚糖(CAS)等药剂作为造孔添加剂,制备了污泥基介孔碳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SEM)、BET比表面积、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等表征方法分析了材料的物理、化学特征.利用制备的SMCs吸附磺胺嘧啶类抗生素(SDZ),通过考察pH值、吸附时间、污染物浓度等影响因素,研究碳材料对SDZ的吸附性能,评估了污泥基介孔碳材料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弱酸性条件有利于SDZ的吸附;SMCs对SDZ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SMCs对SDZ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说明SDZ在碳材料的表面属于多层均质的吸附,且易于在SMCs表面吸附.与传统的污泥处置方式相比,本研究中制备SMCs材料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资源化 絮凝剂 介孔碳材料 磺胺嘧啶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食物网的河流生物完整性评价——以辽河干流为例
11
作者 王迪 曲波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7,共7页
明确辽河干流生物完整性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可为干流生物完整性恢复提供数据支撑。基于河流生物完整性内涵,从食物网复杂性和生物保有指数2个方面构建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对辽河干流... 明确辽河干流生物完整性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可为干流生物完整性恢复提供数据支撑。基于河流生物完整性内涵,从食物网复杂性和生物保有指数2个方面构建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对辽河干流进行生物完整性评价。通过对比2012年与2015年评价结果发现,2015年辽河干流生物完整性总体评价为“差”,其中食物网复杂性总体评价为“良”,生物保有指数总体评价为“差”。与2012年相比,2015年辽河干流生物完整性有所好转但改善不显著,其中食物网复杂性有明显改善的点位共计13个,占评价区域的76.47%;生物保有指数有所提升,但除福德店外均不显著。对比2012年与2015年营养链和物种丰度结果,2015年营养链与物种丰度明显高于2012年,说明辽河干流食物网络复杂度增加,生物完整性有所提高。结合辽河干流食物网变化情况,得出影响辽河干流生物完整性的主要因素为生物保有率降低导致高营养级物种缺失和营养链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完整性 食物网 生物保有指数 营养级 辽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