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侯丹 丁锐 +3 位作者 李双异 邵永东 邢贺满 汪景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4-107,共4页
根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和辽宁省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本文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建立了辽宁省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进行了评价与潜力分析,并提出了提高... 根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和辽宁省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本文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建立了辽宁省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进行了评价与潜力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措施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 集约利用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贾树海 沈玉玉 +3 位作者 薛卫疆 刘宝良 马月 王晋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6-348,共3页
通过对辽宁省沿海经济带2000—2007年建设用地的产出投入比和边际产出率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该区域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并对建设用地持续扩张的态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用地的扩张总体上符合经济发展对土地... 通过对辽宁省沿海经济带2000—2007年建设用地的产出投入比和边际产出率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该区域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并对建设用地持续扩张的态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用地的扩张总体上符合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规律,但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建设用地边际产出率的变化趋势说明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确立刺激了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利用效率 辽宁省 沿海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确保辽宁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3
作者 靳洪武 杨忠臣 周连敏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1-22,共2页
确保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土地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出来的,是贯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土地管理工作总目标.我省人均耕地仅为0.083公顷,比全国人... 确保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土地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出来的,是贯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土地管理工作总目标.我省人均耕地仅为0.083公顷,比全国人均耕地平均水平少0.01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3,任务十分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土地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整理工作 辽宁省 发展战略目标 土地管理工作 人均耕地 基本国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野 侯迪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3年第3期16-17,共2页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现象,不论从外营力,还是从侵蚀速度、强度及所造成的危害来看,它都与原地貌状况下的自然水土流失存在着显著差别。这就要求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机理、特征、流失量的变化实施全过程的...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现象,不论从外营力,还是从侵蚀速度、强度及所造成的危害来看,它都与原地貌状况下的自然水土流失存在着显著差别。这就要求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机理、特征、流失量的变化实施全过程的监控。随着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工作中新的、实际问题也在逐渐显现。通过对辽宁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监测 问题 解决思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农业发展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策略
5
作者 孙鹏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1,共2页
一、辽宁水资源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水资源的基本特点,一是总量不足,人均与亩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数的1/3左右.二是水资源地区分布与人口、耕地的匹配程度较差.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较大,易造成旱涝灾害.全省地下... 一、辽宁水资源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水资源的基本特点,一是总量不足,人均与亩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数的1/3左右.二是水资源地区分布与人口、耕地的匹配程度较差.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较大,易造成旱涝灾害.全省地下水可开采量的64%集中在下辽河平原区,其他地区则相对较贫乏.三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较高,但仍不能满足需求.四是大部分河流水体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矛盾.目前,辽宁省水资源面临着地表水污染严重,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制约着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辽宁省"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到2005年全省总需水量将达到170亿立方米,2010年达到190亿立方米."十五"末期预计总供水能力可达到166亿立方米,缺水4亿立方米;"十一五"供水能力将达到188.5亿立方米,缺水1.5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和今后十年,辽宁省的农作物布局和工业布局将受到水资源量和地区分布的严重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持续利用 农业发展 水资源开发 基本特点 水资源量 地区分布 匹配程度 分配不均 地表径流 年际变化 旱涝灾害 辽河平原 利用程度 满足需求 水体污染 资源浪费 社会发展 辽宁省 地下水 平均数 开采量 水污染 人口 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北票首次发现初鸟类化石-东方吉祥鸟 被引量:9
6
作者 季强 季鑫鑫 +5 位作者 尤海鲁 姬书安 张鸿斌 张建平 袁崇喜 王丽霞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3-736,共14页
本文记述了辽宁北票义县组一件新的初鸟类(Avialae)化石,这是继中华神州鸟(Shenzhouraptor sinensis Ji et al,2002)之后初鸟类化石的又一发现.它以上下颌无齿而具角质喙、胸骨发达且具龙骨突、前肢显著长于后肢等特征与始祖鸟(Archaeop... 本文记述了辽宁北票义县组一件新的初鸟类(Avialae)化石,这是继中华神州鸟(Shenzhouraptor sinensis Ji et al,2002)之后初鸟类化石的又一发现.它以上下颌无齿而具角质喙、胸骨发达且具龙骨突、前肢显著长于后肢等特征与始祖鸟(Archaeopteryx)不同,以后肢第Ⅰ趾爪已反转而与其它3趾对握等特征与神州鸟相区别,该化石被命名为东方吉祥鸟(新属、新种)(Jixiangornis orientalisgen.et sp.nov.)中国辽西新近发现的中华神州鸟和东方吉祥鸟(新属、新种)目前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真正具有角质喙和飞行能力的原始鸟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化石 东方吉祥鸟 辽宁北票 早白垩世 义县组 初鸟类 鸟类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盐渍化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42
7
作者 孙博 解建仓 +2 位作者 汪妮 王天平 李春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0-184,共5页
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下盐渍化土壤蒸发量、不同生育期各土层的含水率及含盐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后,盐渍化土壤蒸发量比对照低,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蒸发量逐渐减少,当秸秆覆盖量为0.75 kg/m2(C2)时,日蒸发量减少... 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下盐渍化土壤蒸发量、不同生育期各土层的含水率及含盐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后,盐渍化土壤蒸发量比对照低,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蒸发量逐渐减少,当秸秆覆盖量为0.75 kg/m2(C2)时,日蒸发量减少幅度平缓,趋于稳定。与对照相比,秸秆覆盖量为1.05 kg/m2(C1),0.75 kg/m2(C2),0.45 kg/m2(C3),0.15 kg/m2(C4)时的蒸发抑制率依次为80.54%、79.01%、62.45%、37.93%。随着秸秆覆盖量增加,不同生育期,各土层含水率逐渐增加,当秸秆覆盖量达到0.75 kg/m2(C2)时,各土层含水率达到最佳状态。根据整个生育期的监测结果,不同秸秆覆盖量处理具有明显抑制盐分表聚的作用,当秸秆覆盖量达到0.75 kg/m2(C2)时,各土层含盐量降低效果最佳,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是0-10 cm土层,含盐量降低趋势最大。因此,采用秸秆覆盖地表改良盐渍化土壤,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抑制了盐渍化土壤可溶性盐分的表聚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耕地面积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土壤蒸发 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盐量 蒸发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开发对辽河三角洲地区苇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冷延慧 郭书海 +3 位作者 聂远彬 孙铁珩 周群 孙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32-435,共4页
通过现场样品采集与分析,对盘锦苇田环境内芦苇的叶龄指数、生长量、纤维素、木质素、戊糖及纤维素长等进行了研究,以土壤-水-植物系统为研究对象,定量和半定量地分析了苇田地区的污染状况,说明影响芦苇产量的原因。结果表明,石油污染... 通过现场样品采集与分析,对盘锦苇田环境内芦苇的叶龄指数、生长量、纤维素、木质素、戊糖及纤维素长等进行了研究,以土壤-水-植物系统为研究对象,定量和半定量地分析了苇田地区的污染状况,说明影响芦苇产量的原因。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对苇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但不是芦苇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石油开发的各种地面工程造成了严重的景观破碎化现象,破坏了湿地的原有生境,是造成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苇田减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生态环境 湿地生态系统 景观破碎化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盐渍化土壤水盐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孙博 解建仓 +3 位作者 汪妮 朱记伟 张建龙 李春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51,共4页
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处理对盐渍化土壤蒸发量、含水率及含盐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秸秆覆盖量增加,土壤蒸发量逐渐减少,当秸秆覆盖量为7 500 kg/hm2时,日蒸发量减少幅度趋于稳定。(2)秸秆覆盖量为10 500,7 500,4 500,1 50... 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处理对盐渍化土壤蒸发量、含水率及含盐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秸秆覆盖量增加,土壤蒸发量逐渐减少,当秸秆覆盖量为7 500 kg/hm2时,日蒸发量减少幅度趋于稳定。(2)秸秆覆盖量为10 500,7 500,4 500,1 500 kg/hm2时,蒸发抑制率依次为80.54%,79.01%,62.45%,37.93%。(3)随着秸秆覆盖量增加,不同土层含水率逐渐增加。当秸秆覆盖量为7 500 kg/hm2时,0—10 cm土层含水率达到最大值,比对照实验增加了9.28%;0—10 cm土层含盐量下降幅度最大,含盐量减少了3.21%。因此,秸秆覆盖盐渍土壤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抑制盐渍化土壤可溶性盐分的表聚作用,对改良盐渍化土壤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土壤蒸发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盐量 蒸发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典型耕地棕壤养分状况及变化趋势的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依艳丽 郭琳琳 +3 位作者 丁文博 贾振文 王义 亓鑫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82,共5页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市东陵区和苏家屯区典型耕地棕壤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养分等级作空间分布图,从而更好反映该地区养分丰缺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沈阳地区耕地棕壤氮素含量处于较丰富等...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市东陵区和苏家屯区典型耕地棕壤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养分等级作空间分布图,从而更好反映该地区养分丰缺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沈阳地区耕地棕壤氮素含量处于较丰富等级,速效磷含量为(23.57±14.94)mg·kg-1,与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比呈大幅度上升趋势,而速效钾含量为(76.10±26.81)mg·kg-1,下降幅度达29.54%,缺乏较严重,有机质含量和CEC处于中等水平。土壤中各养分均处于中等变异强度,不同养分空间分布状况有较大差异。土壤pH值平均为5.61,有酸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壤 养分现状 养分分级 空间分布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岳建伟 王斌 +3 位作者 刘国华 蔡洪春 周玉才 余广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63,共4页
根据调查,江西省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主要是降雨,因此,通过总结前人关于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应用降雨资料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报预警的预警流程,并建立预警及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管理海量滑坡、地质... 根据调查,江西省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主要是降雨,因此,通过总结前人关于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应用降雨资料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报预警的预警流程,并建立预警及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管理海量滑坡、地质、地貌、降雨等数据及地质灾害的文档等资料。系统基于WebGIS技术,实现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图的发布、信息查询、空间定位、空间叠加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反馈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预警预报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煤田晚二叠世含煤系统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朱志敏 陈岑 尹中山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4-108,共5页
为了更加有效地对煤炭及其相关的油气资源评价和环境保护,对川南煤田进行了含煤系统分析。通过对该煤田地质特征和煤层成因史分析,确定了二叠世煤层的沉积环境、含煤地层格架及含煤性、煤层硫含量和煤阶。结果表明,川南煤田可划分出4个... 为了更加有效地对煤炭及其相关的油气资源评价和环境保护,对川南煤田进行了含煤系统分析。通过对该煤田地质特征和煤层成因史分析,确定了二叠世煤层的沉积环境、含煤地层格架及含煤性、煤层硫含量和煤阶。结果表明,川南煤田可划分出4个含煤系统:含煤系统A,包括龙潭组C25—C21煤层,主要分布于古叙矿区;含煤系统B,包括龙潭组C20—C11煤层,主要分布于古叙矿区;含煤系统C,包括长兴组C10—C5煤层,主要分布于南广、芙蓉和筠连矿区;含煤系统D,包括长兴组C4—C1煤层,主要分布南广、芙蓉和筠连矿区。其中,古叙矿区含煤系统B和南广、芙蓉、筠连矿区含煤系统C的煤及煤层气丰度高,应作为未来煤及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优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系统 川南煤田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利用交易收益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博 汪妮 +2 位作者 解建仓 张建龙 李春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应用博弈理论研究了再生水利用交易中,污水处理厂供水企业和用水户双方所获得的最优经济收益。根据供水企业和用水者在再生水利用市场交易上的行为特征,建立了双方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在纳什均衡条件下,污水处理厂... 应用博弈理论研究了再生水利用交易中,污水处理厂供水企业和用水户双方所获得的最优经济收益。根据供水企业和用水者在再生水利用市场交易上的行为特征,建立了双方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在纳什均衡条件下,污水处理厂与用水户对再生水交易的行动策略方法,从而得出污水处理厂供水企业和用水户双方各自满意的最优收益,并用算例阐明了建模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收益 博弈模型 纳什均衡 动态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吉隆地区高喜马拉雅新近纪冷却剥露——来自裂变径迹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明 王岸 +3 位作者 刘超 王国灿 李涛 Garver John I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2,共7页
裂变径迹年代学测试表明,吉隆地区高喜马拉雅约30km的南北剖面上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介于13~2.4Ma之间,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介于1.9~0.6Ma之间;在空间上,裂变径迹年龄与高程及纬度都具有正相关关系。综合区域热年代学资料,裂变径迹年代学... 裂变径迹年代学测试表明,吉隆地区高喜马拉雅约30km的南北剖面上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介于13~2.4Ma之间,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介于1.9~0.6Ma之间;在空间上,裂变径迹年龄与高程及纬度都具有正相关关系。综合区域热年代学资料,裂变径迹年代学数据揭示出研究区高喜马拉雅经历了3个阶段的冷却剥露过程:①中新世中期至约13Ma,藏南拆离系(STDS)大规模伸展拆离作用引发的高喜马拉雅岩石区域性的构造剥露;②中新世晚期伴随STDS韧性变形的结束,缓慢冷却剥露阶段;③上新世前后,5.8~2.7Ma以来,快速并不断加速的冷却剥露作用。综合对比研究区构造地貌特征及热年代学空间格局,提出上新世以来高喜马拉雅快速并加速的剥露作用,是由流域以河流切蚀为代表的地表作用过程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 裂变径迹 吉隆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松树南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11
15
作者 肖晓林 陈岑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7,共7页
青海松树南沟金矿床位于北祁连山环太平洋型俯冲带(缝合带),产于印支~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附近。通过矿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金矿经历了加里东期火山作用阶段和华力西-印支期岩浆侵入作用阶... 青海松树南沟金矿床位于北祁连山环太平洋型俯冲带(缝合带),产于印支~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附近。通过矿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金矿经历了加里东期火山作用阶段和华力西-印支期岩浆侵入作用阶段,但矿床的最终形成与晚华力西—印支期陆内碰撞造山产生的大规模剪切构造—流体活动使原有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富集和沉淀成矿有关,可归类为造山斑岩型金矿床,已探明储量达中型规模,具良好的成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斑岩型金矿 地球化学 矿床地质特征 松树南沟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释放速率与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强 隗公臣 +6 位作者 吕东 孙鹏 衣文平 倪小会 徐秋明 李丽霞 曹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3,共6页
应用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适用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氮素释放速率,并基于一级化学反应、采用田间试验数据构建了氮素释放预测方程。结果显示: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累积释放量与土壤含... 应用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适用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氮素释放速率,并基于一级化学反应、采用田间试验数据构建了氮素释放预测方程。结果显示: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累积释放量与土壤含水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75 d左右的时候,在22%土壤含水量下其氮素释放达到了85%-90%,14%土壤含水量下达到了60%-82%,6%土壤含水量下达到了35%-42%。同时,田间试验结果也说明了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瞬时释放速率受降雨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显著;在降雨后或土壤含水量高的情况下,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的释放速率加快。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参等方式构建了以土壤含水量为主要因子的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释放预测方程,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程度较好,决定系数达到了0.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 半干旱气候 氮素释放速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ross算法的矿井复杂风网可视化解算系统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臣良 题正义 赵铁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25-27,共3页
为了提高矿井复杂风网的解算精度和效率,为通风系统分析和优化调节提供基础的技术参数,在通风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并改进了Cross解算模型,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图形处理和数据库技术,研究了可视化解算系统的架构和功能组成。... 为了提高矿井复杂风网的解算精度和效率,为通风系统分析和优化调节提供基础的技术参数,在通风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并改进了Cross解算模型,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图形处理和数据库技术,研究了可视化解算系统的架构和功能组成。系统不仅能够实现风路属性信息的维护与查询,而且可以完成通风网络图的生成与管理,快速、高精度的解算能力和完善的综合分析功能使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实用价值,可以为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网络 Cross算法 可视化解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矿区地下水污染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于新 马志抒 +1 位作者 金速 于颖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3-95,共3页
文章根据抚顺矿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水质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矿区地下水水质演变规律。针对1991年、2004年水质实际状况,对该区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分级,并综合评价了地下水水质。研究了地下水质污染机理、污染因子变化规律、水化学类... 文章根据抚顺矿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水质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矿区地下水水质演变规律。针对1991年、2004年水质实际状况,对该区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分级,并综合评价了地下水水质。研究了地下水质污染机理、污染因子变化规律、水化学类型变化规律,并提出地下水污染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 抚顺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流域土壤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分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綦巍 王恩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226,共5页
以辽河流域表层土壤54项元素的测试指标为依据,利用自组织特征影射(SOM)神经网络和C-均值将辽河流域分成A、B、C、D、E 5个区域.A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N和P含量充足,各种微量元素含量均衡且有较高的含量水平,土壤肥沃.B区土壤中的大多... 以辽河流域表层土壤54项元素的测试指标为依据,利用自组织特征影射(SOM)神经网络和C-均值将辽河流域分成A、B、C、D、E 5个区域.A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N和P含量充足,各种微量元素含量均衡且有较高的含量水平,土壤肥沃.B区土壤中的大多数元素平均含量整体均衡,略低于A区土壤,但高于C区.C区土壤的硅、钾含量高,但多数元素和微量含量低,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含量低,是极度贫瘠的土地.D区是滨海高卤族元素地球化学区,土壤元素含量的总体特征是卤族元素Br、Cl和I的含量很高,是全国土壤背景值的几倍至上百倍.E区土壤受人为因素影响,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主要沿交通干线分布在大中城市地区,污染强度及面积与城市规模有相关性.该研究对辽河流域人体健康、经济作物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地球化学 辽河流域 表层土壤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分区 神经网络 C-均值聚类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地农民出路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7
20
作者 龚丹 陈瑜琦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5,共2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周边的农地被大量征用的现象不可避免,由征地所引起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如:失地农民集体上访事件频繁发生;在经济上出现了新的贫民阶层,影响社会的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在这些问题中最根本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周边的农地被大量征用的现象不可避免,由征地所引起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如:失地农民集体上访事件频繁发生;在经济上出现了新的贫民阶层,影响社会的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在这些问题中最根本的环节是几千万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本文结合河南省商丘市的具体情况,分析失地农民艰难处境,并结合一些成功的经验,对探寻失地农民出路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出路问题 集体上访事件 城市化进程 社会问题 问题提出 农民出路 商丘市 河南省 经济 加快 征用 农地 城镇 征地 处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