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绿视率和NDVI的城市街道景观分析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苏雷 陈伟峰 +2 位作者 李俊英 周燕 樊磊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4,共9页
街道景观空间对市民健康和城市风貌具有重要影响。既往研究中常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绿视率(GVI)来分别代表二维和三维的绿色指标,但对二者的指标相关性研究甚少。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语义分割方法分析百度街景计算代表性街道的G... 街道景观空间对市民健康和城市风貌具有重要影响。既往研究中常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绿视率(GVI)来分别代表二维和三维的绿色指标,但对二者的指标相关性研究甚少。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语义分割方法分析百度街景计算代表性街道的GVI,利用GF-1卫星数据计算NDVI,比较分析城市街道的GVI和NDVI指标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中山市中心城区各代表街道GVI指标参差不齐,从8.06%到36.00%,其中石岐街道兴中道GVI最高;2)各街道观测点的NDVI均值随着缓冲区尺度的增加也随之呈现出不同变化,NDVI均值具有强烈的尺度敏感性;3)50 m GVI和DNVI均值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832。在此基础上分析街道景观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优化建议,为城市街景评估、空间优化、景观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GVI) 街景地图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深度学习 景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鸢尾属植物种子吸水及发芽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冰 毕晓颖 郑洋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37,共4页
对单花鸢尾(Iris.uniflora)、细叶单花鸢尾(I.uniflora var.caricina)和矮紫苞鸢尾(I.ruthencia var.nana)种子吸水规律进行测定,并研究温度和光照对这3种鸢尾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鸢尾种子生活力均为99.0%;种子含水量均... 对单花鸢尾(Iris.uniflora)、细叶单花鸢尾(I.uniflora var.caricina)和矮紫苞鸢尾(I.ruthencia var.nana)种子吸水规律进行测定,并研究温度和光照对这3种鸢尾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鸢尾种子生活力均为99.0%;种子含水量均在6.0%以上,其中矮紫苞鸢尾种子含水量最多,为7.5%;种子吸水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分急剧吸水期、稳定吸水期和饱和吸水期3个阶段;3种鸢尾种子在变温35℃/25℃下发芽率最高,均达到了80%以上;光照能促进对3种鸢尾种子萌发,在光照24 h下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比黑暗24 h下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种子 吸水 变温处理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滨海公路降噪林带模式研究
3
作者 赵彦博 阎文志 闫红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8-40,共3页
在对滨海公路噪声污染进行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文献研究成果,设计出不同声环境功能区降噪林带的基本模式:1类、2类、3类和4a类功能区的林带宽度分别为90、53、24和5 m,平均木胸径15 cm,等边三角形交错式栽植,株距分别为:3.04、3.0... 在对滨海公路噪声污染进行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文献研究成果,设计出不同声环境功能区降噪林带的基本模式:1类、2类、3类和4a类功能区的林带宽度分别为90、53、24和5 m,平均木胸径15 cm,等边三角形交错式栽植,株距分别为:3.04、3.02、2.93和2.32 m。该模式不仅为滨海公路的全线绿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同类型的道路绿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噪 林带 模式 滨海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亚洲百合品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及花粉生活力测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艳 贺卫丽 雷家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06-1810,共5页
为研究四倍体亚洲百合品种花粉生活力低的原因,本试验以3个四倍体亚洲百合品种布鲁拉诺(Brunello,2n=4x=48)、瓦迪索(Val Di Sole,2n=4x=48)、穿梭(Tresor,2n=4x=48)为试材,采用卡宝品红染色常规压片法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观察... 为研究四倍体亚洲百合品种花粉生活力低的原因,本试验以3个四倍体亚洲百合品种布鲁拉诺(Brunello,2n=4x=48)、瓦迪索(Val Di Sole,2n=4x=48)、穿梭(Tresor,2n=4x=48)为试材,采用卡宝品红染色常规压片法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观察,并对其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四倍体亚洲百合品种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较多异常现象,包括在后期Ⅰ、后期Ⅱ和末期Ⅱ出现滞后染色体,在末期Ⅰ出现染色体桥,在后期Ⅱ出现分裂不同步、不均等分离,在末期Ⅰ、四分体时期出现微核,以及出现了三核四分体等。品种布鲁拉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频率为10.22%、穿梭为21.48%、瓦迪索为33.15%。布鲁拉诺的花粉生活力明显高于其它2个品种,为81.03%,穿梭为66.03%,瓦迪索为48.81%。花粉母细胞减数过程中存在的异常现象可能是导致四倍体亚洲百合品种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为百合多倍体育种及无花粉新品种选育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百合 四倍体 减数分裂 花粉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花色野鸢尾形态性状变异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罗刚军 肖月娥 +6 位作者 徐文姬 毕晓颖 李卉 廉笑音 于凤扬 郑洋 雷家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6-272,共7页
对3种花色野鸢尾进行形态性状变异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蓝紫色花野鸢尾的变异系数为10.47%~65.16%,黄色花野鸢尾的变异系数为4.46%~45.95%,白色花野鸢尾的变异系数为3.95%~55.43%。蓝紫色、黄色和白色3种花色野鸢尾的颜色差异明... 对3种花色野鸢尾进行形态性状变异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蓝紫色花野鸢尾的变异系数为10.47%~65.16%,黄色花野鸢尾的变异系数为4.46%~45.95%,白色花野鸢尾的变异系数为3.95%~55.43%。蓝紫色、黄色和白色3种花色野鸢尾的颜色差异明显;开花时间分别为15:00、14:00、16:00,闭合时间分别为19:30、19:00、20:00;3种花色野鸢尾的分蘖数和种子数差异不显著,花冠幅、外花被长、内花被宽、果实长等13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蓝紫色花野鸢尾的核型公式为2n=2x=32=12sm+20m,核型类型为1B;黄色花野鸢尾的核型公式为2n=2x=32=6sm+26m,核型类型为1A;白色花野鸢尾的核型公式为2n=2x=32=8sm+24m,核型类型为2B;黄色花野鸢尾的核型为国内、外首次报道。探讨了3种花色野鸢尾的亲缘关系,初步推测黄色花和白色花为蓝紫色花的种内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鸢尾 变异 核型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