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辽西建昌盆地九佛堂组珍稀化石层的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
7
1
作者
段冶
张立君
+1 位作者
张立军
胡东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613,共8页
为研究热河生物群的鸟类、爬行类和被子植物的早期演化、辐射迁移、生物多样性及其协同进化,笔者在建昌盆地测制了九佛堂组剖面,并系统采集了以珍稀化石为重点的生物化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九佛堂组自下而上分为第一段至第三段,其中...
为研究热河生物群的鸟类、爬行类和被子植物的早期演化、辐射迁移、生物多样性及其协同进化,笔者在建昌盆地测制了九佛堂组剖面,并系统采集了以珍稀化石为重点的生物化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九佛堂组自下而上分为第一段至第三段,其中九佛堂组第一段西店层含鸟类、爬行类和龟类等珍稀化石,尚见介形类化石Cypridea decorosa,C.jianchanensis,Yumenia jianchanensis,Limnocypridea slundensis,L.levigata,L.rara等,表明该层的介形类化石与喀左九佛堂小孤山—烧锅地剖面及朝阳县波罗赤小北山—黄道营子剖面的九佛堂组第一段下部介形类化石组合面貌基本一致,其所在层位亦应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分与对比
珍稀化石层
九佛堂组
辽西
建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大型霸王龙类化石的发现(英文)
被引量:
15
2
作者
季强
姬书安
张立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69-1374,共6页
一件包括部分头骨、下颌、肠骨等的不完整兽脚类恐龙骨架发现于辽宁喀左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中,估计身体全长可达9-10m。其前颌骨主体部分高、肠骨外侧面具显著的直立的嵴等特征表明该化石应归霸王龙类。它以外鼻孔大、上颌骨背缘前部略内...
一件包括部分头骨、下颌、肠骨等的不完整兽脚类恐龙骨架发现于辽宁喀左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中,估计身体全长可达9-10m。其前颌骨主体部分高、肠骨外侧面具显著的直立的嵴等特征表明该化石应归霸王龙类。它以外鼻孔大、上颌骨背缘前部略内凹、上颌骨孔向前达眶前窝前缘、腹缘与眶前窝腹缘存在较大距离等特征不同于晚白垩世的霸王龙科分子,故被命名为一新属种——喀左中国暴龙(Sinotyrannus kazuoensis gen.etsp.nov.),或许代表了最早的霸王龙科类型。该属种是已知个体最大的前晚白垩世霸王龙类,也是辽西及周边地区热河生物群中个体最大的兽脚类恐龙。它的发现不仅表明东亚是霸王龙类最主要的演化地区之一,而且为探讨霸王龙科的起源、热河生物群的组成与生态系统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霸王龙类
九佛堂组
早白垩世
辽宁喀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东太子河流域晚石炭世刺毛类生长形态与礁体建造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邓
张永利
+7 位作者
巩恩普
关长庆
王君
黄文韬
苗卓伟
阮氏梅香
陈强
李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09-2321,共13页
晚石炭世莫斯科期刺毛类(Chaetetids)是重要的造礁生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并建造礁体。中国已报道的刺毛类礁主要分布在辽东太子河流域,产在上石炭统本溪组海相灰岩中。刺毛类生长形态多样,有层状、板状、丘状、分枝状和柱状,主要以...
晚石炭世莫斯科期刺毛类(Chaetetids)是重要的造礁生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并建造礁体。中国已报道的刺毛类礁主要分布在辽东太子河流域,产在上石炭统本溪组海相灰岩中。刺毛类生长形态多样,有层状、板状、丘状、分枝状和柱状,主要以板状覆盖沉积物的方式造礁。研究区刺毛类礁中刺毛类生长形态及其所主导的生物群落在垂向上变化明显,由此将礁体的建造划分为三个阶段:(1)定殖阶段:刺毛类较少,生长方式单一,多以层状形态生长在棘屑滩上。层状刺毛类体积小,抗浪能力较弱,很难在其周围创造水流平缓的可供其他底栖生物生存的环境。因而该阶段群落生物种类单一,数量稀少;(2)繁盛阶段:刺毛类丰富,生长形态多样,以板状、分枝状和丘状为主。板状刺毛类单独形成的礁骨架,或与分枝状和丘状刺毛类组合起来的礁骨架,都能在其周围一定范围营造适宜底栖生物生存的环境,因此该阶段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高;(3)衰退阶段:刺毛类很少,多为薄层状,断续生长在棘屑组成的基底上。薄层状刺毛类很脆弱,基本失去改善周围环境的能力,因此该阶段群落生物多样性很低。以上分析说明刺毛类生长形态的变化可以影响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演化。生物群落的演化过程就是礁体建造的过程。从刺毛类生长形态的角度研究礁体建造过程,为分析由具有多种生长形态的造礁生物建造的生物礁的成礁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毛类
生长形态
礁体建造
晚石炭世
太子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西喀左大型霸王龙类恐龙的产出层位和埋藏环境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立军
姬书安
张立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60,共8页
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发现了个体巨大的霸王龙类化石,本文对化石点周边进行了实地地质调查和地层剖面测量,通过所测量的剖面与大城子盆地代表性剖面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含该霸王龙类化石的层位为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一段。此外...
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发现了个体巨大的霸王龙类化石,本文对化石点周边进行了实地地质调查和地层剖面测量,通过所测量的剖面与大城子盆地代表性剖面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含该霸王龙类化石的层位为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一段。此外,还对地层沉积与埋藏环境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这一大型霸王龙类接近原地在河流心滩处被埋藏、进而逐渐形成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霸王龙类恐龙(喀左中国暴龙)
埋藏环境
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喀左)
早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西建昌盆地九佛堂组珍稀化石层的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
7
1
作者
段冶
张立君
张立军
胡东宇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
资源
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东北亚地学研究中心
辽宁省化石资源保护管理局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613,共8页
基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GPMR200603)
辽宁省教育厅科技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08S214)资助
文摘
为研究热河生物群的鸟类、爬行类和被子植物的早期演化、辐射迁移、生物多样性及其协同进化,笔者在建昌盆地测制了九佛堂组剖面,并系统采集了以珍稀化石为重点的生物化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九佛堂组自下而上分为第一段至第三段,其中九佛堂组第一段西店层含鸟类、爬行类和龟类等珍稀化石,尚见介形类化石Cypridea decorosa,C.jianchanensis,Yumenia jianchanensis,Limnocypridea slundensis,L.levigata,L.rara等,表明该层的介形类化石与喀左九佛堂小孤山—烧锅地剖面及朝阳县波罗赤小北山—黄道营子剖面的九佛堂组第一段下部介形类化石组合面貌基本一致,其所在层位亦应相当。
关键词
划分与对比
珍稀化石层
九佛堂组
辽西
建昌盆地
Keywords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Precious fossil-bearing beds
Jiufotang Formation
Western Liaoning
Jianchang Basin
分类号
P53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大型霸王龙类化石的发现(英文)
被引量:
15
2
作者
季强
姬书安
张立军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层古生物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化石资源保护管理局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69-1374,共6页
基金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ject, 2006CB701405)
the China Geological Survey(1212010911038)
文摘
一件包括部分头骨、下颌、肠骨等的不完整兽脚类恐龙骨架发现于辽宁喀左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中,估计身体全长可达9-10m。其前颌骨主体部分高、肠骨外侧面具显著的直立的嵴等特征表明该化石应归霸王龙类。它以外鼻孔大、上颌骨背缘前部略内凹、上颌骨孔向前达眶前窝前缘、腹缘与眶前窝腹缘存在较大距离等特征不同于晚白垩世的霸王龙科分子,故被命名为一新属种——喀左中国暴龙(Sinotyrannus kazuoensis gen.etsp.nov.),或许代表了最早的霸王龙科类型。该属种是已知个体最大的前晚白垩世霸王龙类,也是辽西及周边地区热河生物群中个体最大的兽脚类恐龙。它的发现不仅表明东亚是霸王龙类最主要的演化地区之一,而且为探讨霸王龙科的起源、热河生物群的组成与生态系统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大型霸王龙类
九佛堂组
早白垩世
辽宁喀左
Keywords
large tyrannosauroid Jiufotang Formation Early Cretaceous Kazuo western Liaoning
分类号
Q915.8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东太子河流域晚石炭世刺毛类生长形态与礁体建造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邓
张永利
巩恩普
关长庆
王君
黄文韬
苗卓伟
阮氏梅香
陈强
李骁
机构
东北大学地质系
辽宁省化石资源保护管理局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09-2321,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02018
41572004)
+1 种基金
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110042120043)
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N120401001)资助的成果
文摘
晚石炭世莫斯科期刺毛类(Chaetetids)是重要的造礁生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并建造礁体。中国已报道的刺毛类礁主要分布在辽东太子河流域,产在上石炭统本溪组海相灰岩中。刺毛类生长形态多样,有层状、板状、丘状、分枝状和柱状,主要以板状覆盖沉积物的方式造礁。研究区刺毛类礁中刺毛类生长形态及其所主导的生物群落在垂向上变化明显,由此将礁体的建造划分为三个阶段:(1)定殖阶段:刺毛类较少,生长方式单一,多以层状形态生长在棘屑滩上。层状刺毛类体积小,抗浪能力较弱,很难在其周围创造水流平缓的可供其他底栖生物生存的环境。因而该阶段群落生物种类单一,数量稀少;(2)繁盛阶段:刺毛类丰富,生长形态多样,以板状、分枝状和丘状为主。板状刺毛类单独形成的礁骨架,或与分枝状和丘状刺毛类组合起来的礁骨架,都能在其周围一定范围营造适宜底栖生物生存的环境,因此该阶段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高;(3)衰退阶段:刺毛类很少,多为薄层状,断续生长在棘屑组成的基底上。薄层状刺毛类很脆弱,基本失去改善周围环境的能力,因此该阶段群落生物多样性很低。以上分析说明刺毛类生长形态的变化可以影响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演化。生物群落的演化过程就是礁体建造的过程。从刺毛类生长形态的角度研究礁体建造过程,为分析由具有多种生长形态的造礁生物建造的生物礁的成礁机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刺毛类
生长形态
礁体建造
晚石炭世
太子河流域
Keywords
Chaetetids
Growth form
Reef buildup
Late Carboniferous
Taizi River Basin
分类号
Q91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西喀左大型霸王龙类恐龙的产出层位和埋藏环境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立军
姬书安
张立君
机构
辽宁省化石资源保护管理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基金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科技专项(编号KJ-2008-0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编号民2006CB701405)项目的成果
文摘
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发现了个体巨大的霸王龙类化石,本文对化石点周边进行了实地地质调查和地层剖面测量,通过所测量的剖面与大城子盆地代表性剖面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含该霸王龙类化石的层位为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一段。此外,还对地层沉积与埋藏环境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这一大型霸王龙类接近原地在河流心滩处被埋藏、进而逐渐形成化石。
关键词
大型霸王龙类恐龙(喀左中国暴龙)
埋藏环境
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喀左)
早白垩世
Keywords
large tyrannosauroid dinosaur(Sinotyrannus kazuoensis)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taphonomic environment
Harqin Left Mongol Autonomous County (Kazuo County)
western Liaoning
Early Cretaceous
分类号
Q91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辽西建昌盆地九佛堂组珍稀化石层的划分与对比
段冶
张立君
张立军
胡东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大型霸王龙类化石的发现(英文)
季强
姬书安
张立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辽东太子河流域晚石炭世刺毛类生长形态与礁体建造的研究
王邓
张永利
巩恩普
关长庆
王君
黄文韬
苗卓伟
阮氏梅香
陈强
李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辽西喀左大型霸王龙类恐龙的产出层位和埋藏环境
张立军
姬书安
张立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