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液体萃取剂辅助分离甲醇-乙腈共沸物的研究
1
作者 韩英娜 董雅叻 +2 位作者 李文秀 李丽 张弢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5,共7页
为实现甲醇-乙腈共沸体系的高效分离,以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盐([HMIM][NTF_(2)])为萃取剂,探究甲醇-乙腈-[HMIM][NTF_(2)]三元物系在101.325 kPa下的等压气液相平衡(VLE)行为。结果表明,当[HMIM][NTF_(... 为实现甲醇-乙腈共沸体系的高效分离,以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盐([HMIM][NTF_(2)])为萃取剂,探究甲醇-乙腈-[HMIM][NTF_(2)]三元物系在101.325 kPa下的等压气液相平衡(VLE)行为。结果表明,当[HMIM][NTF_(2)]的摩尔分数为0.0395时,体系不再共沸,甲醇和乙腈得到有效分离;同时,离子液体摩尔分数的增加可提高甲醇相对于乙腈的相对挥发度。通过NRTL模型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利用过量焓、高斯和Aspen Plus对分离机理过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平衡 甲醇 乙腈 离子液体 NRTL Aspen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萃取精馏分离甲醇-乙腈共沸物
2
作者 韩英娜 李丽 +3 位作者 张林子 安金泽 李文秀 张弢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0-668,共9页
为实现甲醇-乙腈共沸体系的高效分离,本文选取N-辛基吡啶六氟磷酸盐([Opy][PF_(6)])为萃取剂,在101.325kPa下对甲醇-乙腈-[Opy][PF_(6)]三元物系进行等压气液相平衡的测定,获得了三元体系等压气液相平衡(VLE)数据,探究离子液体对甲醇-... 为实现甲醇-乙腈共沸体系的高效分离,本文选取N-辛基吡啶六氟磷酸盐([Opy][PF_(6)])为萃取剂,在101.325kPa下对甲醇-乙腈-[Opy][PF_(6)]三元物系进行等压气液相平衡的测定,获得了三元体系等压气液相平衡(VLE)数据,探究离子液体对甲醇-乙腈气液相平衡的影响,将实验数据与非随机双液(NRTL)模型相关联,得到二元相互作用参数。通过过量焓、高斯分析解释分离机理,结果表明[Opy][PF_(6)]的加入可提高甲醇相对于乙腈的相对挥发度,[Opy][PF_(6)]的含量增加使盐析效果更明显,NRTL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Aspen Plus软件中的NRTL模型关联这些数据,发现当[Opy][PF_(6)]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45时,体系不再共沸,使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萃取精馏流程并优化工艺参数,得到萃取精馏过程的最佳操作条件。模拟结果可作为下一步萃取精馏实验和流程设计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乙腈 萃取精馏 离子液体 Aspen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士凤 谭哲 +3 位作者 申延明 刘东斌 樊丽辉 白净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7-1391,1396,共6页
水合物法溶液分离是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本文概述了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指出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的优缺点。重点回顾了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废水处理、果汁浓缩、生化分离等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尽管水合物海水淡化已... 水合物法溶液分离是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本文概述了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指出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的优缺点。重点回顾了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废水处理、果汁浓缩、生化分离等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尽管水合物海水淡化已经有工业化的报道,但是水合物生成压力较高,分离过程能耗较大,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合物法废水处理仅局限于制浆废水回收方面;水合物果汁浓缩以及生化分离方面的研究表明水合物法对于高附加值产品分离十分有效。分析表明,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在上述应用过程中存在水合物生成压力大、水合物结晶夹带浓缩液等问题,指出未来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的研究方向为寻找更加有效的水合物生成气体以及在高附加值产品分离回收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分离 水溶液 脱盐 果汁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甲醇共沸体系分离及工业流程优化
4
作者 吴高民 李文秀 +2 位作者 马帅 肖孟杰 张弢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为了有效地分离丙酮-甲醇共沸混合物实现工业化应用,在101.3 kPa下测定了[BMMIM][Ac](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醋酸盐)作为萃取剂的三元气液相平衡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会使体系产生显著的盐析效应。丙酮-甲醇物系的相对挥... 为了有效地分离丙酮-甲醇共沸混合物实现工业化应用,在101.3 kPa下测定了[BMMIM][Ac](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醋酸盐)作为萃取剂的三元气液相平衡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会使体系产生显著的盐析效应。丙酮-甲醇物系的相对挥发度随着体系中离子液体摩尔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当离子液体摩尔分数达到一定时共沸现象消失。分析实验数据并关联NRTL模型,得到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和最小打破共沸所需离子液体摩尔分数为0.019 7,利用Gaussian 09软件在分子水平上计算出两两分子间相互作用能来探究分离机理。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丙酮-甲醇体系进行了萃取精馏过程模拟,在保证塔顶产品丙酮和甲醇产率摩尔分数均为99.99%的条件下优化最佳工艺参数。表明以[BMMIM][Ac]为萃取剂萃取精馏丙酮-甲醇共沸物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 甲醇 气液相平衡 高斯软件 Aspen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最低共沸点难分离物系变压精馏分离 被引量:8
5
作者 纪智玲 王志恒 +5 位作者 廖丽华 李文秀 张志刚 于三三 范俊刚 李双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85-88,共4页
变压精馏是根据物系压力改变引起液体混合物共沸点组成变化,进而使共沸物系得以分离的一种有效分离方法。具有最低共沸点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分离难题。本文在热力学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四氢呋喃与乙醇、环己烷与苯混合物... 变压精馏是根据物系压力改变引起液体混合物共沸点组成变化,进而使共沸物系得以分离的一种有效分离方法。具有最低共沸点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分离难题。本文在热力学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四氢呋喃与乙醇、环己烷与苯混合物这类典型的最低共沸液体混合物的变压精馏可行性,提出变压精馏分离四氢呋喃-乙醇液体混合物工艺流程,以NRTL-RK为物性计算方法,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变压精馏分离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及模拟,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常压塔和8atm高压塔组成的双塔流程中变压精馏能将四氢呋喃-乙醇最低共沸混合物进行较好的分离,指出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可为具有最低共沸点液体混合物分离工艺的建立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共沸(混合)物 变压精馏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呋喃-乙醇变压精馏分离 被引量:5
6
作者 纪智玲 王志恒 +5 位作者 李文秀 于三三 张志刚 李双明 范俊刚 张弢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24,共5页
共沸混合物分离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分离难题。变压精馏是根据物系压力改变而使液体混合物共沸点组成发生变化,进而使共沸物系得以分离的一种有效分离方法。在热力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四氢呋喃-乙醇液体混合物变压精馏分离双塔工艺流程。... 共沸混合物分离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分离难题。变压精馏是根据物系压力改变而使液体混合物共沸点组成发生变化,进而使共沸物系得以分离的一种有效分离方法。在热力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四氢呋喃-乙醇液体混合物变压精馏分离双塔工艺流程。以NRTL-RK为物性计算方法,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变压精馏分离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及模拟,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常压塔和0.8 MPa高压塔组成的双塔流程中变压精馏可将四氢呋喃-乙醇最低共沸混合物进行较好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共沸物 变压精馏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疏水SiO2膜及CH4/CO2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志刚 王鑫 +2 位作者 刘冰心 汪星星 李文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151,共4页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代替部分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有机模板剂,通过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疏水性的SiO_2膜。采用BET、DTG、IR、SEM及接触角测试仪等对膜材料进行表征,并进行了...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代替部分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有机模板剂,通过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疏水性的SiO_2膜。采用BET、DTG、IR、SEM及接触角测试仪等对膜材料进行表征,并进行了CH_4/CO_2分离性能及稳定性的评价。结果表明,疏水基团引入到SiO_2膜材料中,水接触角达到108.8°,膜材料具备良好的疏水性及稳定性,且模板剂的加入使膜材料孔结构更加发达,气体的渗透通量和透过选择性增大,更适合CH_4/CO_2气体分离。在压差80kPa时,CH_4渗透通量最大达到2.45×10-7 mol/(m2·s·Pa),CH_4/CO_2气体的分离因子最大达到2.67,高于Knudsen扩散理想分离因子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膜 疏水性 模板剂 气体分离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精馏分离苯-异丙醇共沸体系的模拟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文秀 陈金玲 张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214,共4页
通过COSMO-RS软件计算,选择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HMIM]Ac)作为萃取精馏分离苯-异丙醇的共沸物合适的萃取剂。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模拟苯-异丙醇共沸体系的连续萃取精馏过程。对两塔连续萃取精馏工艺过程,使用灵敏... 通过COSMO-RS软件计算,选择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HMIM]Ac)作为萃取精馏分离苯-异丙醇的共沸物合适的萃取剂。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模拟苯-异丙醇共沸体系的连续萃取精馏过程。对两塔连续萃取精馏工艺过程,使用灵敏度分析工具优化,得出当回流比为1. 4、溶剂比为0. 365时,产品苯的纯度为99. 99%,异丙醇的纯度为99. 99%。此结果可为苯-异丙醇共沸体系的萃取精馏过程工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O-RS ASPEN Plus 萃取精馏 异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阳离子醋酸类离子液体作萃取剂分离丙酸甲酯-甲醇共沸体系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顺民 张亲亲 +3 位作者 辛华 吴天照 宋廷贺 张志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2-309,共8页
采用COSMOthermX软件从27种阳离子和26种阴离子组成的702种离子液体(ILs)中筛选出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醋酸盐([BMMIM][Ac])、1-乙基-2,3-二甲基咪唑醋酸盐([EMMIM][Ac])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为萃取剂,在101.3 kPa下... 采用COSMOthermX软件从27种阳离子和26种阴离子组成的702种离子液体(ILs)中筛选出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醋酸盐([BMMIM][Ac])、1-乙基-2,3-二甲基咪唑醋酸盐([EMMIM][Ac])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为萃取剂,在101.3 kPa下,测定了丙酸甲酯+甲醇体系及丙酸甲酯+甲醇+IL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数据,并使用NRTL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三种ILs的加入对丙酸甲酯产生明显的盐析作用,ILs的摩尔分数越大,盐析效果越明显;[EMIM][Ac],[EMMIM][Ac],[BMMIM][Ac]最小打破共沸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0748,0.0660,0.0631。过量焓分析结果表明,三种ILs与甲醇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可提高丙酸甲酯相对于甲醇的相对挥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甲酯 甲醇 萃取精馏 离子液体 NRTL模型 过量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MO-RS模型筛选离子液体萃取分离正辛烷-噻吩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俊刚 李迎朝 +1 位作者 孟月 李文秀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8-1115,共8页
基于COSMO-RS模型,计算和分析了26种阳离子和21种阴离子所组成的546种离子液体(IL),并研究了IL对于正辛烷(OC)-噻吩(TS)物系的萃取分离能力。通过对阴、阳离子萃取选择性及表面电荷密度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萃取剂1,3-二甲基咪唑磷酸二氢... 基于COSMO-RS模型,计算和分析了26种阳离子和21种阴离子所组成的546种离子液体(IL),并研究了IL对于正辛烷(OC)-噻吩(TS)物系的萃取分离能力。通过对阴、阳离子萃取选择性及表面电荷密度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萃取剂1,3-二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MMIM][H_(2)PO_(4)])。采用静电势和电荷分析、相互作用能分析、弱相互作用分析等,探讨了萃取过程物质间相互作用机理。对于以[MMIM][H_(2)PO_(4)]为萃取剂分离OC-TS物系的连续萃取流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MMIM][H_(2)PO_(4)]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够达到深度萃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正辛烷 噻吩 COSMO-RS模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三丁基甲基醋酸铵为萃取剂萃取精馏分离乙酸乙酯-乙醇共沸物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鑫 范雪莹 +2 位作者 王丽达 李文秀 张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3-468,共6页
以三丁基甲基醋酸铵([N_(4,4,4,1)][AC])为萃取剂,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共沸体系。在101.3 kPa下测定了二元共沸体系(乙酸乙酯+乙醇)和三元体系(乙酸乙酯+乙醇+[N_(4,4,4,1)][AC])的气液相平衡数据。通过Aspen Plus软件中NRTL模型关联... 以三丁基甲基醋酸铵([N_(4,4,4,1)][AC])为萃取剂,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共沸体系。在101.3 kPa下测定了二元共沸体系(乙酸乙酯+乙醇)和三元体系(乙酸乙酯+乙醇+[N_(4,4,4,1)][AC])的气液相平衡数据。通过Aspen Plus软件中NRTL模型关联这些数据,发现当[N_(4,4,4,1)][AC]摩尔分数达到0.022时,系统不再共沸;以年化成本最小为要求对操作参数进行流程模拟优化,得到萃取精馏过程的最佳操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平衡 乙酸乙酯 乙醇 离子液体 NRTL模型 Aspen Plu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乙酯-乙腈-离子液体三元混合物气液相平衡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孟杰 李文秀 +2 位作者 马帅 安金泽 张弢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为有效分离乙酸乙酯-乙腈共沸混合物,对含有离子液体的共沸体系进行了研究。在101.3 kPa下,对乙酸乙酯-乙腈-[N_(1,1,1,1)][NTF_(2)](四甲基铵双[(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亚胺盐)或乙酸乙酯-乙腈-[N_(2.2.2.2)][NTF_(2)](四乙基铵双[(三氟甲... 为有效分离乙酸乙酯-乙腈共沸混合物,对含有离子液体的共沸体系进行了研究。在101.3 kPa下,对乙酸乙酯-乙腈-[N_(1,1,1,1)][NTF_(2)](四甲基铵双[(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亚胺盐)或乙酸乙酯-乙腈-[N_(2.2.2.2)][NTF_(2)](四乙基铵双[(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亚胺盐)三元物系的等压气液相平衡数据进行测定,探讨了2种离子液体对乙酸乙酯-乙腈的气液相平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会使体系产生显著的盐析效应。乙酸乙酯-乙腈物系的相对挥发度随着体系中离子液体的摩尔分数增大而增大,当离子液体达到一定摩尔分数时共沸现象消失。分析实验数据并关联NRTL模型得到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计算出2种离子液体最小打破共沸所需摩尔分数分别为0.019和0.035,使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工艺流程并优化工艺参数,使用高斯软件计算三元组分各个分子间相互作用能进行机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酯 乙腈 离子液体 NRTL Aspen Plus 高斯软件 相互作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碳酸甲乙酯-离子液体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
13
作者 王洋洋 林童 +3 位作者 丛志锋 房鸿 张志刚 张亲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在常压、303.15 K条件下,以离子液体(IL)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EMIM][DHP])、1-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PMIM][DHP])、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BMIM][DHP])为萃取剂,测定了乙醇-碳酸甲乙酯(EMC)-IL体系的液液相平衡(L... 在常压、303.15 K条件下,以离子液体(IL)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EMIM][DHP])、1-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PMIM][DHP])、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BMIM][DHP])为萃取剂,测定了乙醇-碳酸甲乙酯(EMC)-IL体系的液液相平衡(LLE)数据,分别计算了不同IL对乙醇-EMC体系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并研究了IL对乙醇-EMC共沸体系相平衡行为的影响。采用Aspen Plus软件中的NRTL模型对乙醇-EMC-IL体系的LLE数据进行模型关联,得到相应的非随机参数和二元相互作用参数,为IL萃取分离乙醇-EMC的工艺设计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以[EMIM][DHP],[PMIM][DHP],[BMIM][DHP]为萃取剂分离乙醇-EMC共沸体系的选择性系数均大于1,3种ILs都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其中,[EMIM][DHP]的选择性系数最高;采用NRTL模型关联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均方根偏差小于5%,表明NRTL模型关联乙醇-EMC-ILs三元体系的LLE数据准确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甲乙酯 乙醇 离子液体 溶剂萃取 相平衡 分配系数 NRT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正己烷+异丙醇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
14
作者 于晓环 李雨霖 +3 位作者 凌盈 张志刚 张亲亲 辛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6-831,共6页
通过COSMO-RS模型筛选出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乙酸盐([EMIM][TFA])、1-乙基-3-甲基咪唑二氰胺盐([EMIM][DCA])、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EMIM][DEP])三种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分离正己烷-异丙醇体系。在303.15 K、101.3 kPa下,测... 通过COSMO-RS模型筛选出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乙酸盐([EMIM][TFA])、1-乙基-3-甲基咪唑二氰胺盐([EMIM][DCA])、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EMIM][DEP])三种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分离正己烷-异丙醇体系。在303.15 K、101.3 kPa下,测定正己烷+异丙醇+[EMIM][DCA]/[EMIM][TFA]/[EMIM][DEP]的三元液液相平衡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出选择性与分配系数,分析离子液体各自的分离性能。通过Othmer-Tobias,Bachman,Hand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Aspen Plus v11流程模拟软件中NRTL模型进行数据关联拟合,获得均方根偏差(RMSD)和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模拟结果表明,选择性与分配系数均大于1,说明三种离子液体均可作为萃取剂;方程的回归系数均大于0.95,说明实验数据可靠;得到RMSD均小于3%,说明模拟计算数据能较好地关联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液液相平衡 正己烷 异丙醇 NRT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Ag改性13X分子筛的制备及其燃油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范俊刚 刘文娟 +2 位作者 张志刚 许天行 李文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486-2489,共4页
通过金属硝酸盐溶液浸渍离子交换并结合焙烧的方式,制备负载Ag+改性13X分子筛,并考查其在燃油吸附脱硫中的应用。比较负载不同金属离子改性13X分子筛对模拟燃油中噻吩的吸附脱除能力,确定了对13X分子筛吸附脱硫能力影响依序为Ag+>Ni ... 通过金属硝酸盐溶液浸渍离子交换并结合焙烧的方式,制备负载Ag+改性13X分子筛,并考查其在燃油吸附脱硫中的应用。比较负载不同金属离子改性13X分子筛对模拟燃油中噻吩的吸附脱除能力,确定了对13X分子筛吸附脱硫能力影响依序为Ag+>Ni 2+>Zn2+>Fe3+,结果符合软硬酸碱理论。分析了焙烧条件对载银改性分子筛吸附脱硫能力的影响,确定最优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6h。对Ag(Ⅰ)-13X进行SEM、XRD、BET等表征,结果表明改性过程没有明显改变分子筛原本的多孔结构。通过对比13X分子筛改性前后对模拟汽油的填充床吸附实验,表明载银改性后,分子筛吸附剂的脱硫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制备 改性 表征 吸附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改性活性炭对模拟汽油中苯并噻吩的吸附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志刚 马研研 +2 位作者 范俊刚 孙向乐 李文秀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2,共6页
用硝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对改性前后活性炭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改性前后活性炭对模拟汽油中苯并噻吩的吸附平衡及动力学行为。采用Freundlich、Langmuir、Sips和BET吸附模型分别对改性前后活性炭吸附苯并噻吩的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 用硝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对改性前后活性炭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改性前后活性炭对模拟汽油中苯并噻吩的吸附平衡及动力学行为。采用Freundlich、Langmuir、Sips和BET吸附模型分别对改性前后活性炭吸附苯并噻吩的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用准一阶、准二阶、混阶和修正的准n阶速率方程对其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BET和Sips吸附模型对改性前活性炭吸附苯并噻吩的吸附等温线拟合度最高,Sips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改性后的拟合度最高;改性前后活性炭对苯并噻吩的吸附均以物理吸附为主,改性后活性炭表面活性位的异质化程度增加,对苯并噻吩的亲和力增强。修正的准n阶速率方程对活性炭吸附苯并噻吩动力学的拟合度最高。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密度是决定其吸附容量的主要因素,改性后活性炭对苯并噻吩的吸附容量提高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硝酸改性 苯并噻吩 吸附平衡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平衡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范俊刚 李志超 +2 位作者 王欢 姚伟松 李文秀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632-635,共4页
利用活性炭纤维(ACF)吸附法处理含苯酚模拟废水,通过间歇静态吸附,测定了室温下苯酚初始浓度及吸附剂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该吸附等温过程,苯酚在ACF表面发生多分子层物理吸附;苯酚由溶液主体传递... 利用活性炭纤维(ACF)吸附法处理含苯酚模拟废水,通过间歇静态吸附,测定了室温下苯酚初始浓度及吸附剂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该吸附等温过程,苯酚在ACF表面发生多分子层物理吸附;苯酚由溶液主体传递到ACF表面为传质控制步骤。利用超声碱洗方式再生饱和吸附剂,再生后ACF对苯酚吸附容量保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苯酚 吸附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及酸处理改性对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范俊刚 陈仁燕 +3 位作者 田心瑶 李平 张志刚 李文秀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1-687,共7页
将稻壳炭化后经KOH浸泡及焙烧活化制得稻壳活性炭,再利用超声波辅助AgNO_3溶液浸渍及HNO_3酸处理,制得改性稻壳活性炭。采用XRD、SEM、BET、FT-IR等手段表征样品,利用含噻吩模拟油填充床实验,研究改性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并利用吸... 将稻壳炭化后经KOH浸泡及焙烧活化制得稻壳活性炭,再利用超声波辅助AgNO_3溶液浸渍及HNO_3酸处理,制得改性稻壳活性炭。采用XRD、SEM、BET、FT-IR等手段表征样品,利用含噻吩模拟油填充床实验,研究改性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并利用吸附模型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AgNO_3浸渍并焙烧后形成Ag微晶颗粒分散于活性炭表面,HNO_3酸处理会增加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数量;改性后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能力增加,4种活性炭的吸附脱硫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Ag-HNO_3-AC、HNO_3-AC、Ag-AC、RH-AC;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准n阶动力学吸附模型、Weber-Morris内扩散模型能较好地说明改性稻壳活性炭吸附噻吩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活性炭 改性 脱硫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离子液体乙腈-正丙醇体系的等压汽液平衡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文秀 张琦 +1 位作者 张亲亲 张志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8-44,共7页
常压(101.3 k Pa)下,测定了如下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乙腈-正丙醇-氯化1-苄基-3-甲基咪唑([Bz MIM][Cl])、乙腈-正丙醇-溴化1-苄基-3-甲基咪唑([Bz MIM][Br])、乙腈-正丙醇-溴化1-己基-3-甲基咪唑([HMIM][Br]),考察了3种离子液体对乙腈-... 常压(101.3 k Pa)下,测定了如下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乙腈-正丙醇-氯化1-苄基-3-甲基咪唑([Bz MIM][Cl])、乙腈-正丙醇-溴化1-苄基-3-甲基咪唑([Bz MIM][Br])、乙腈-正丙醇-溴化1-己基-3-甲基咪唑([HMIM][Br]),考察了3种离子液体对乙腈-正丙醇体系相平衡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离子液体都能够提高乙腈对正丙醇的相对挥发度,3种离子液体提高相对挥发度的顺序为[Bz MIM][Cl]>[Bz MIM][Br]>[HMIM][Br]。用NRTL模型对测得的汽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关联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乙腈 正丙醇 相对挥发度 汽液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合剂对溶胶凝胶制备纳米铜及其催化性能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双明 刘慧 +3 位作者 王文平 纪智玲 李文秀 于三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72,共5页
为研究络合剂对纳米铜粉体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分别以柠檬酸、葡萄糖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铜.考察了两种络合剂对制备过程以及产物结构的影响,通过催化苯氧化合成苯酚的反应考察制得的纳米铜粉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 为研究络合剂对纳米铜粉体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分别以柠檬酸、葡萄糖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铜.考察了两种络合剂对制备过程以及产物结构的影响,通过催化苯氧化合成苯酚的反应考察制得的纳米铜粉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葡萄糖为络合剂制得的纳米铜(G-Cu)平均粒径较小(30 nm),比表面积为5.203 m2/g,在催化苯制苯酚反应时,具有较高的苯转化率(50.30%),但对苯酚的选择性较差;而柠檬酸为络合剂制得的纳米铜(C-Cu)平均粒径为55 nm,比表面积19.517 m2/g,催化苯转化率为21.95%,选择性为38.46%.此外,通过对溶胶凝胶法制备机理分析可知,在形成的胶体结构中,柠檬酸和葡萄糖中的羧基和羟基分别与铜离子进行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铜 络合剂 粉体结构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