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藻酸钠/南极磷虾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的分子作用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9
1
作者 吴静 郭静 +2 位作者 杨利军 张森 宫玉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3,共7页
为提高海藻酸钠/南极磷虾蛋白(SA/AKP)复合纤维的强度,采用聚乙烯醇(PVA)共混改性,并用湿法纺丝制备改性海藻酸钠纤维。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复合纤维基本结构,并用二阶导数和高斯拟合分峰表征复合体系中氢键的作用,同时分析了... 为提高海藻酸钠/南极磷虾蛋白(SA/AKP)复合纤维的强度,采用聚乙烯醇(PVA)共混改性,并用湿法纺丝制备改性海藻酸钠纤维。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复合纤维基本结构,并用二阶导数和高斯拟合分峰表征复合体系中氢键的作用,同时分析了改性后复合纤维表面形貌、结晶性能、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A/AKP/PVA复合体系中氢键的类型和含量,随PVA增多自由羟基的数量由1.2%增加到3.6%,分子间氢键数量由57.8%减少到54.8%,而体系分子内氢键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复合纤维表面沟槽变细且分布更加均匀。随PVA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的结晶度降低,力学性能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PVA含量为3.5%时,其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2.43 c N/d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蛋白 海藻酸钠 湿法纺丝 聚乙烯醇 复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离子交联海藻酸盐复合相变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狄纯秋 郭静 +2 位作者 管福成 相玉龙 单继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62,共9页
为制备多功能性海藻酸盐复合纤维,以海藻酸钠(SA)和丝素蛋白(SF)、月桂酸-棕榈酸二元低共熔混合物(LA-PA)为原料,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制备Zn^(2+)-Ca^(2+)、Cu^(2+)-Ca^(2+)、Sr^(2+)-Ca^(2+)双金属离子交联海藻酸盐复合相变纤维。利用红... 为制备多功能性海藻酸盐复合纤维,以海藻酸钠(SA)和丝素蛋白(SF)、月桂酸-棕榈酸二元低共熔混合物(LA-PA)为原料,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制备Zn^(2+)-Ca^(2+)、Cu^(2+)-Ca^(2+)、Sr^(2+)-Ca^(2+)双金属离子交联海藻酸盐复合相变纤维。利用红外光谱和高斯拟合研究了复合相变纤维的氢键作用,考察了双金属离子交联体系对复合相变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Ca^(2+)交联体系,双金属离子交联体系分子内氢键含量增加,分子间氢键含量减少,纤维的断裂强度随β-折叠链结构含量增加而提高;Zn^(2+)-Ca^(2+)、Cu^(2+)-Ca^(2+)复合相变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纤维的最大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分别为26.19和36.71℃,最大相变焓为25.95 J/g,且经50次热循环后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差异较小,具有良好的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棕榈酸二元低共熔物 海藻酸钠 丝素蛋白 湿法纺丝 复合相变纤维 蓄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氧化纤维素/南极磷虾蛋白复合抗菌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跃 郭静 +2 位作者 殷聚辉 赵秒 宫玉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4-40,共7页
为改善纤维素/磷虾蛋白(C/AKP)复合纤维的可降解性和抗菌性,在原液中加入氧化纤维素(DAC)制备C/DAC/AKP纺丝原液,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分别在H2SO4/Na2SO4/ZnSO4和H2SO4/Na2SO4/KAl(SO4)2凝固浴中凝固后制得复合纤维,研究了DAC及凝固浴组分... 为改善纤维素/磷虾蛋白(C/AKP)复合纤维的可降解性和抗菌性,在原液中加入氧化纤维素(DAC)制备C/DAC/AKP纺丝原液,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分别在H2SO4/Na2SO4/ZnSO4和H2SO4/Na2SO4/KAl(SO4)2凝固浴中凝固后制得复合纤维,研究了DAC及凝固浴组分对纤维分子间作用、体外降解、抑菌以及热稳定等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凝固浴中,相比于C/AKP复合纤维,C/DAC/AKP复合纤维体系内分子间氢键含量从24.26%增加至32.96%,热稳定性提高7.5%,降解性也有所改善;凝固浴中KAl(SO4)2的加入会提高纤维的分子间氢键以及热稳定性,同时C/AKP和C/DAC/AKP复合纤维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在生物材料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南极磷虾蛋白 氧化纤维素 湿法纺丝 抗菌性 抗菌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交联海藻酸钠/磷虾蛋白复合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芮 郭静 +2 位作者 杨云明 张森 于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3,共7页
针对海藻酸钠/磷虾蛋白(SA/AKP)复合纤维在盐溶液中溶胀问题,利用硼酸与复合纤维交联反应制备了耐盐性SA/AKP复合纤维。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复合纤维的化学结构、热性能和结晶性,考察... 针对海藻酸钠/磷虾蛋白(SA/AKP)复合纤维在盐溶液中溶胀问题,利用硼酸与复合纤维交联反应制备了耐盐性SA/AKP复合纤维。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复合纤维的化学结构、热性能和结晶性,考察了交联度和纤维形态的关系,评价了纤维力学性能与交联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硼酸与海藻酸钠的羟基反应产生了B—O键;随着交联时间的延长、交联温度的升高,SA/AKP复合纤维的溶胀度降低,并在交联时间为30 min、交联温度为80℃以后趋于平衡,此时溶胀度由未交联纤维的136.99%降低到82.30%,纤维的耐盐性明显提升,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18 cN/dtex;交联纤维的断裂强度随着交联温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未交联纤维与交联纤维表面存在纵向的沟槽结构,交联纤维经过盐溶液处理,表面仍具有沟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磷虾蛋白 复合纤维 硼酸 耐盐性 交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藻酸钠/磷虾蛋白的支架材料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殷聚辉 郭静 +3 位作者 王艳 曹政 管福成 刘树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3-59,共7页
为提高海藻酸钠基支架材料的强度和生物相容性,以海藻酸钠(SA)和磷虾蛋白(AKP)构成聚电解质复合体系,通过低温诱导相分离-化学交联法制备SA/AKP支架材料,比较不同质量分数SA/AKP溶液制备的支架材料的结构形态、力学性能、孔隙率、透气... 为提高海藻酸钠基支架材料的强度和生物相容性,以海藻酸钠(SA)和磷虾蛋白(AKP)构成聚电解质复合体系,通过低温诱导相分离-化学交联法制备SA/AKP支架材料,比较不同质量分数SA/AKP溶液制备的支架材料的结构形态、力学性能、孔隙率、透气性、吸水性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在SA/AKP溶液质量分数为4%时,支架孔径在20~96μm之间,孔径大小均一,形状规整;支架材料的孔隙率、透气性、液体吸收性随SA/AKP溶液质量分数增加而降低,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SA/AKP溶液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在质量分数为4%时,支架材料的孔隙率为86.4%,透气率为58.9%,且具有较高的强度与伸长;支架材料的细胞毒性等级为0级,具有优异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磷虾蛋白 低温诱导相分离 支架材料 生物相容性 医用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海藻酸钠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孙范忱 郭静 +1 位作者 于跃 张森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9,29,共6页
针对聚羟基脂肪酸酯(P(3HB-co-4HB))和海藻酸钠(SA)常规情况下难共溶的问题,以P(3HB-co-4HB)为原料,SA为改性剂,三氯甲烷/水为溶剂,烷基糖苷(APG)为乳化剂,通过共混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3HB-co-4HB)/SA纳米纤维膜。借助红外光谱仪、... 针对聚羟基脂肪酸酯(P(3HB-co-4HB))和海藻酸钠(SA)常规情况下难共溶的问题,以P(3HB-co-4HB)为原料,SA为改性剂,三氯甲烷/水为溶剂,烷基糖苷(APG)为乳化剂,通过共混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3HB-co-4HB)/SA纳米纤维膜。借助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P(3HB-co-4HB)/SA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分子间作用力、热性能和形貌;利用细胞毒性和细胞共培养测试表征了P(3HB-co-4HB)/SA纳米纤维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P(3HB-co-4HB)/SA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发生改变,当添加SA质量分数为6%时,静电纺纳米纤维具有均一的形貌,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500 nm,孔隙率为74%,细胞毒性等级为0级,P(3HB-co-4HB)和S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海藻酸钠 纳米纤维 生物相容性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浓度与海藻酸钠/磷虾蛋白复合体系性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静 郭静 +2 位作者 张森 宫玉梅 张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01-1708,共8页
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海藻酸钠/磷虾蛋白(SA/AKP)复合纤维,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SA/AKP复合体系的氢键相互作用,用X射线衍射仪、流变仪及SEM研究了盐(NaCl)浓度对复合体系的结晶、流动性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A/... 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海藻酸钠/磷虾蛋白(SA/AKP)复合纤维,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SA/AKP复合体系的氢键相互作用,用X射线衍射仪、流变仪及SEM研究了盐(NaCl)浓度对复合体系的结晶、流动性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A/AKP复合体系中存在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的强度随复合材料中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盐浓度的增加导致SA/AKP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增加,流动黏度先降低后增加,力学性能先增加后降低.SA/AKP纤维的SEM照片显示结晶的盐与纤维分离,并且复合纤维表面沟槽结构逐渐减少,表面更加致密光滑.AKP在SA/AKP复合体系中呈完全取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磷虾蛋白复合纤维 共混体系 湿法纺丝 盐(氯化钠)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瓜尔胶超细纳米纤维及其性能
8
作者 张一航 郭静 +3 位作者 管福成 张欣 李政 张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9-167,共9页
为制备直径小于100 nm的瓜尔胶(GG)狭义纳米纤维,解决其难以静电纺丝的问题,以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EHDAB)为表面活性剂、氯化钙(CaCl2)为强电解质,静电纺制备了GG纳米纤维。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悬滴法、电导率仪和旋转流变仪考察了EH... 为制备直径小于100 nm的瓜尔胶(GG)狭义纳米纤维,解决其难以静电纺丝的问题,以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EHDAB)为表面活性剂、氯化钙(CaCl2)为强电解质,静电纺制备了GG纳米纤维。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悬滴法、电导率仪和旋转流变仪考察了EHDAB和CaCl2质量分数对纺丝液表面张力、电导率和黏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座滴法和琼脂平皿扩散法分别表征了纳米纤维的形貌、水接触角和抗菌性。结果表明,CaCl2可以显著增大溶液电导率、强化电场力、提高纺丝效率;随EHDAB和CaCl2质量分数增加,表面张力和黏度整体呈降低趋势;GG,EHDAB和CaCl2质量比为0.9∶0.2∶0时,纤维平均直径最小,为40 nm;纳米纤维膜的最大拉伸强度为9MPa,最小接触角为23°,亲水性好且具有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尔胶 静电纺丝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超细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