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水溶性防锈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琳 薛守庆 郑艳秋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5期3501-3502,3509,共3页
以噻二唑为原料合成了取代噻二唑酸,再由取代噻二唑酸与二乙醇胺发生酰化反应合成新型的噻二唑型防锈剂,并考察温度对加成反应的影响。采用防锈试验和静态失重法等测得所合成的防锈剂在腐蚀介质中的缓释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该类防锈剂缓... 以噻二唑为原料合成了取代噻二唑酸,再由取代噻二唑酸与二乙醇胺发生酰化反应合成新型的噻二唑型防锈剂,并考察温度对加成反应的影响。采用防锈试验和静态失重法等测得所合成的防锈剂在腐蚀介质中的缓释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该类防锈剂缓释效果明显,产率高,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缓释剂 性能 噻二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甲基-2-巯基-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钱建华 朱江丽 郑艳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5-68,共4页
以5-甲基-2-巯基-1,3,4-噻二唑(MMTD)和水杨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新的噻二唑衍生物——水杨酸硫代-(5-甲基-1,3,4-噻二唑)酯(TM)。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液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热重分析评价产物的热稳定... 以5-甲基-2-巯基-1,3,4-噻二唑(MMTD)和水杨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新的噻二唑衍生物——水杨酸硫代-(5-甲基-1,3,4-噻二唑)酯(TM)。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液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热重分析评价产物的热稳定性,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TM在菜籽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品TM的热分解温度为225.6℃,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合成产品TM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可作为油品的抗磨减摩添加剂,当添加量(w)为0.6%时,其抗磨减摩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基-2-巯基-1 3 4-噻二唑 水杨酸 菜籽油 热稳定性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腐减摩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琳 朱江丽 邢锦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89-1093,共5页
以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为原料,经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噻二唑衍生物2-苄基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简称TM),利用FTIR、元素分析、液相色谱和质谱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TM,且纯度大于90.0%... 以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为原料,经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噻二唑衍生物2-苄基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简称TM),利用FTIR、元素分析、液相色谱和质谱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TM,且纯度大于90.0%。采用热重分析测试了TM的热稳定性,TM热分解温度为232℃,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腐蚀性实验结果表明,TM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将TM作为多功能润滑油添加剂添加到基础油中,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TM的摩擦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TM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当添加量为0.6%(w)时,抗磨减摩效果最佳;在较宽载荷范围(100~500 N)内,添加0.6%(w)TM的加剂油的摩擦系数和钢球的磨斑直径较基础油均有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二唑衍生物 抗腐减摩 润滑油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共掺杂Ti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邢锦娟 彭亮亮 +2 位作者 冉林涛 钱建华 许家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4-277,共4页
以硫脲作为N、S源,尿素作为水解调节剂,水热合成了N/S-TiO_2催化剂。采用XRD、SEM、XPS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产品分散后,以质量浓度为0.02g·L^(-1)的甲基橙水溶液为模拟污染物,采用UV-vis光谱,多点BET分析及光催化实验研究了... 以硫脲作为N、S源,尿素作为水解调节剂,水热合成了N/S-TiO_2催化剂。采用XRD、SEM、XPS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产品分散后,以质量浓度为0.02g·L^(-1)的甲基橙水溶液为模拟污染物,采用UV-vis光谱,多点BET分析及光催化实验研究了所得产品的光催化活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S以+6价形式进入TiO_2晶格取代Ti形成Ti-O-S键,N通过取代晶格中的O形成O-Ti-N键而改变了TiO_2能带结构。当煅烧温度为500℃时,水热合成出的产品结晶度较高,粒径较小,约17nm左右。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紫外灯照射时间达到1.5h时,N/S-TiO_2催化剂降解甲基橙溶液基本完成,脱色率达到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N S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氮杂环类衍生物对铜缓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琳 彭丹 +2 位作者 张艳萍 张强 钱建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4-238,共5页
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5-巯基-1-甲基四唑(MMT)和1-(2-二甲基氨基乙基)-1H-5巯基四氮唑(MTZ)2种四氮唑化合物在1mol/L 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电化学结果表明,缓蚀剂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铜电极的腐蚀... 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5-巯基-1-甲基四唑(MMT)和1-(2-二甲基氨基乙基)-1H-5巯基四氮唑(MTZ)2种四氮唑化合物在1mol/L 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电化学结果表明,缓蚀剂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铜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提高铜的耐腐蚀性能,且2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为MTZ>MMT。量化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两种缓蚀剂均以平行于铜表面的方式吸附在金属表面,并且MTZ比MMT具有更强的反应活性和更稳定的吸附性能。两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的理论评价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腐蚀 缓蚀剂 极化曲线 量化计算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油超声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琳 朱江丽 +2 位作者 沈德芬 邢锦娟 钱建华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1,共3页
以菜籽油和甲醇为反应原料,以KNO3/Al2O3为催化剂,采用超声波法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超声波频率、醇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最佳条件:超声波频率为30kHz,醇油物质的量比为7∶1,催化剂用量为... 以菜籽油和甲醇为反应原料,以KNO3/Al2O3为催化剂,采用超声波法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超声波频率、醇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最佳条件:超声波频率为30kHz,醇油物质的量比为7∶1,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2.0%。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为94%。所得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均符合德国的生物柴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生物柴油 超声波 固体碱催化剂 酯交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咔唑的荧光探针对铜(Ⅱ)离子的荧光增强识别(英文) 被引量:6
7
作者 汤立军 赵国有 王楠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46-951,共6页
由3-甲酰基-9-乙基咔唑和吡啶2-甲酰肼缩合制备了一种基于咔唑的结构简单的探针分子1。探针1在CH3CN-H2O(9/1,v/v,HEPES 0.02 mol·dm-3,pH=7.0)溶液中对Cu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表现为荧光增强。除了Co2+具有轻微干扰外,其他金属... 由3-甲酰基-9-乙基咔唑和吡啶2-甲酰肼缩合制备了一种基于咔唑的结构简单的探针分子1。探针1在CH3CN-H2O(9/1,v/v,HEPES 0.02 mol·dm-3,pH=7.0)溶液中对Cu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表现为荧光增强。除了Co2+具有轻微干扰外,其他金属离子如Ni2+,Hg2+,Ba2+,Mg2+,Ag+,K+,Ce3+,Mn2+,Pb2+,Na+,Sr2+,Zn2+,Cd2+,Cr3+和Fe3+对Cu2+的识别无显著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化学传感器 咔唑 铜(II)离子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镍晶的制备及其在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钱建华 阴翔宇 许家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4-617,共4页
在水热条件下,以β-环糊精为修饰剂、水合肼为还原剂,还原二水合乙酰丙酮镍前体制备了海绵状纳米镍晶,并采用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以油酸为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镍晶进行表面修饰,以提高其油溶性及分散性;利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对添加了改... 在水热条件下,以β-环糊精为修饰剂、水合肼为还原剂,还原二水合乙酰丙酮镍前体制备了海绵状纳米镍晶,并采用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以油酸为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镍晶进行表面修饰,以提高其油溶性及分散性;利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对添加了改性纳米镍晶的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对经过摩擦实验的钢球表面进行形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改性纳米镍晶的基础油的减磨和抗磨性能有很大的提高,改性纳米镍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降低油品的摩擦系数,当改性纳米镍晶的质量分数为1.5%时,油品的摩擦学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镍晶 Β-环糊精 水合肼 摩擦学性能 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自组装分子膜对45#钢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琳 郑艳秋 +1 位作者 邢锦娟 钱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3-815,共3页
合成了2-辛巯基苯并噻唑化合物,运用IR、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自组装技术在钢片表面制备有机分子膜。采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自组装膜在1 mol/LHCl中对钢片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衍... 合成了2-辛巯基苯并噻唑化合物,运用IR、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自组装技术在钢片表面制备有机分子膜。采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自组装膜在1 mol/LHCl中对钢片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缓蚀剂自组装膜对钢片有良好的缓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 缓蚀剂 分子自组装膜 失重法 电化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噻二唑衍生物对铜缓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建华 苏红玉 +2 位作者 彭丹 张强 刘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8-522,共5页
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5-巯基-2-氨基-1,3,4噻二唑(AMT)和5-甲基-2-氨基-1,3,4噻二唑(MATD)在硫-乙醇溶液中对金属铜的缓蚀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缓蚀剂的加入有效降低了铜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抑制了铜电极的腐蚀,两种... 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5-巯基-2-氨基-1,3,4噻二唑(AMT)和5-甲基-2-氨基-1,3,4噻二唑(MATD)在硫-乙醇溶液中对金属铜的缓蚀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缓蚀剂的加入有效降低了铜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抑制了铜电极的腐蚀,两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为AMT>MATD。量化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了缓蚀剂分子的活性位点和在铜(111)面的吸附形态。两种缓蚀剂的缓释效率的理论评价与电化学测试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二唑衍生物 缓蚀剂 极化曲线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自组装膜对铜的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红玉 刘琳 +1 位作者 张强 钱建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93-1297,共5页
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铜表面制备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缩4-甲酰苯甲酸(A)缓蚀膜。通过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该席夫碱膜在3wt.%Na Cl溶液中对金属铜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自组装分子膜能有效抑制铜片的腐蚀,当浓度为15 mmol·L... 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铜表面制备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缩4-甲酰苯甲酸(A)缓蚀膜。通过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该席夫碱膜在3wt.%Na Cl溶液中对金属铜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自组装分子膜能有效抑制铜片的腐蚀,当浓度为15 mmol·L-1,组装时间为6 h时缓蚀效果最佳,高达97.11%。量化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了缓蚀剂分子的活性位点和在Cu(111)面的吸附形态。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的理论评价与电化学测试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自组装膜 缓蚀性能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苯并噻唑基-4-甲氧基苯腙自组装膜对45#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琳 郑艳秋 +1 位作者 钱建华 邢锦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81-83,共3页
合成了2-苯并噻唑基-4-甲氧基苯腙,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液质联用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自组装技术在钢片表面形成了2-苯并噻唑基-4-甲氧基苯腙自组装膜,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并采用静态失重试验和电化学... 合成了2-苯并噻唑基-4-甲氧基苯腙,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液质联用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自组装技术在钢片表面形成了2-苯并噻唑基-4-甲氧基苯腙自组装膜,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并采用静态失重试验和电化学分析手段研究了2-苯并噻唑基-4-甲氧基苯腙自组装膜在1mol/L HCl中对45#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自组装溶液浓度的增加和自组装时间的延长,2-苯并噻唑基-4-甲氧基苯腙自组装膜的缓蚀效率逐渐增大。当自组装溶液浓度为0.1mol/L、时间为18h时,缓蚀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噻唑基4-甲氧基苯腙 自组装膜 静态失重法 电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二唑型缓蚀剂缓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琳 彭丹 +3 位作者 张艳萍 刘娇 张强 钱建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81,共4页
利用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TD)在硫-乙醇溶液中对金属银、铜的缓蚀性能,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DMTD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行为和缓蚀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DMTD在50mg/L的硫-... 利用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TD)在硫-乙醇溶液中对金属银、铜的缓蚀性能,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DMTD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行为和缓蚀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DMTD在50mg/L的硫-乙醇溶液中,对金属银、铜均起到较好的缓蚀作用。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当缓蚀剂DMTD浓度达到50mg/L时,缓蚀效率可以达到92.3%。表面分析技术表明,缓蚀剂的加入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膜,明显抑制了腐蚀速率。量化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了缓蚀剂分子的活性位点和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二唑 极化曲线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自组装膜对铜缓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建华 张蕾 +1 位作者 刘琳 王晓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2-643,653,共3页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席夫碱,在铜片表面制备了席夫碱的自组装分子膜。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席夫碱自组装膜对铜片的缓蚀效果,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1 mol/L HCl腐蚀后铜片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席夫碱对铜有一定的...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席夫碱,在铜片表面制备了席夫碱的自组装分子膜。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席夫碱自组装膜对铜片的缓蚀效果,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1 mol/L HCl腐蚀后铜片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席夫碱对铜有一定的缓蚀效果,自组装膜在1 mol/L的盐酸溶液中缓蚀效率达到85.3%。自组装膜的缓蚀效率与浓度有关,浓度高的自组装膜对铜片的缓蚀作用明显高于低浓度的自组装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自组装 电化学 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单分子膜成膜形貌及其缓蚀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琳 楚茂阳 +1 位作者 邢锦娟 钱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3期3059-3062,共4页
新工艺方法在玻璃基体表层及银片表面制备出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自组装单分子膜(MPS-SAM),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玻璃基体薄膜形貌,使用自动椭圆偏振测厚仪SGC-2测出其膜厚;运用金相显微镜观测出银片表面形貌变化并结合触... 新工艺方法在玻璃基体表层及银片表面制备出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自组装单分子膜(MPS-SAM),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玻璃基体薄膜形貌,使用自动椭圆偏振测厚仪SGC-2测出其膜厚;运用金相显微镜观测出银片表面形貌变化并结合触针式粗糙度测量仪得出其膜厚范围;同时通过塔菲尔曲线(Tafel)对银片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装溶液的成膜形貌与致密性受组装时间的影响很大且在金属与非金属表面的成膜时间大不相同;银片表面组装膜形貌的变化决定其缓蚀性能、稳定性和致密性等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效能 自组装单分子膜 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矿相TiO_2纳米纤维制备与摩擦学性能
16
作者 刘琳 阴翔宇 +1 位作者 张月 钱建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7-161,共5页
采用简便且可重复性较好的碱熔法制备锐钛矿相TiO2,采用简便的表面修饰技术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得到TiO2纳米纤维,并采用XRD、SEM和FT-IR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利用四球摩擦试验机考察其作为油品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T... 采用简便且可重复性较好的碱熔法制备锐钛矿相TiO2,采用简便的表面修饰技术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得到TiO2纳米纤维,并采用XRD、SEM和FT-IR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利用四球摩擦试验机考察其作为油品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TiO2纳米纤维为锐钛矿相结构,结晶度和纯度较高,而且在油品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TiO2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并能够很好地提高油品承载能力,当其加入量为1.5%(质量分数)时,抗磨减摩以及提高承载能力的效果最好。这些特性使得锐钛矿相TiO2纳米纤维有望在未来成为绿色润滑油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 表面修饰 TiO2纳米纤维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的化学传感体系对草酸根的比色识别(英文)
17
作者 汤立军 乌迪 +1 位作者 温馨 代鑫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5,共6页
制备了一种基于2,7-萘二酚衍生物的双核锌配合物Zn-2L,在水溶液中(HEPES 0.01 mol·dm3,pH=7.4)Zn2L与指示剂邻苯二酚紫(PV)构筑成一种比色化学传感体系(CE)。该化学传感体系对草酸根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作用,向CE溶液中加入草酸... 制备了一种基于2,7-萘二酚衍生物的双核锌配合物Zn-2L,在水溶液中(HEPES 0.01 mol·dm3,pH=7.4)Zn2L与指示剂邻苯二酚紫(PV)构筑成一种比色化学传感体系(CE)。该化学传感体系对草酸根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作用,向CE溶液中加入草酸根引起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除丙二酸根对草酸根的识别具有轻微干扰外,其他二元酸离子包括邻苯二甲酸根,间苯二甲酸根,对苯二甲酸根,丁二酸根,戊二酸根,己二酸根对草酸根的识别无明显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根 识别 化学传感体系 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掺杂ZnO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刘琳 王玲玲 +2 位作者 何国庆 邢锦娟 钱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4247-4249,共3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运用提拉技术在普通玻璃衬底上镀制出掺Mg2+的ZnO薄膜。通过测前驱物的热重-差热(TG-DTA)分析了前驱物的失水和分解的温度分别为100℃和280℃。采用显微照片和粗糙度照片可以看到薄膜质地均匀、致密。通过紫外-可见透... 通过溶胶-凝胶法,运用提拉技术在普通玻璃衬底上镀制出掺Mg2+的ZnO薄膜。通过测前驱物的热重-差热(TG-DTA)分析了前驱物的失水和分解的温度分别为100℃和280℃。采用显微照片和粗糙度照片可以看到薄膜质地均匀、致密。通过紫外-可见透射光谱(UV-VIS)可以看出掺镁ZnO薄膜的透过率在80%左右,具有较高的透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ZNO薄膜 提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