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行工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马世骁 孟凡祥 +2 位作者 黄理清 徐万红 张国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对并行工程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并行工程的含义,论述了并行工程特点及实施过程,分析了实施并行工程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并行工程定义。将并行工程基本原理应用于科学仪器共用网络体系结构建立和设计中,说明了并行工程的应用... 对并行工程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并行工程的含义,论述了并行工程特点及实施过程,分析了实施并行工程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并行工程定义。将并行工程基本原理应用于科学仪器共用网络体系结构建立和设计中,说明了并行工程的应用过程和应用技巧。论述了应用并行工程实施科学仪器共用网络建设的特点和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工程 体系结构 科学仪器 共用网络体系 先进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分析脑脊液中脂肪酸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昕权 陈桂莲 +1 位作者 高嵩 关紫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8-249,共2页
用气相色谱分析脑脊液中脂肪酸,作为辅助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一种手段,国内未见报道。我们初次应用此法于临床,分析由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所致脑膜炎的初次脑脊液(7份)及病程中复查脑脊液(8份)中脂肪酸变化,... 用气相色谱分析脑脊液中脂肪酸,作为辅助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一种手段,国内未见报道。我们初次应用此法于临床,分析由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所致脑膜炎的初次脑脊液(7份)及病程中复查脑脊液(8份)中脂肪酸变化,同时与正常脑脊液(10份)对照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脂肪酸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Al金属粉末机械合金化X-射线分析
3
作者 张玉梅 程力智 +6 位作者 孙道智 董心权 熊湘沅 何开元 李义尧 由健 孙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1年第6期348-350,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成份的Co-Al混合金属粉末经不同时间强力球磨后的x-射线衍射谱,并研究了退火对经50h球磨的Co_(70)Al_(30)粉的x-射线衍射谱的影响。结果表明,Co-Al混合粉经10h球磨后可形成CoAl化合物;Co含量在50~70(at)%的Co-Al混合粉... 本文研究了不同成份的Co-Al混合金属粉末经不同时间强力球磨后的x-射线衍射谱,并研究了退火对经50h球磨的Co_(70)Al_(30)粉的x-射线衍射谱的影响。结果表明,Co-Al混合粉经10h球磨后可形成CoAl化合物;Co含量在50~70(at)%的Co-Al混合粉经40~70h球磨可形成非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粉末 机械合金化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伪温和黄边病毒的提纯技术研究
4
作者 张志群 王兰 +2 位作者 娄莉青 吴元华 韦石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41-43,共3页
本研究比较了多种提纯方法,提出一个较理想的草莓伪温和黄边病毒(SPMYEV)提纯程序。病UC-4草莓叶经PEG沉淀,蔗糖垫层差速离心,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可获得相当纯的病毒制剂。紫外检测呈典型的核蛋白吸收曲线,A260... 本研究比较了多种提纯方法,提出一个较理想的草莓伪温和黄边病毒(SPMYEV)提纯程序。病UC-4草莓叶经PEG沉淀,蔗糖垫层差速离心,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可获得相当纯的病毒制剂。紫外检测呈典型的核蛋白吸收曲线,A260nm/A280nm=1.21,病毒得率为7-10mg/kg病叶,病毒粒子电镜下观察,长670nm,宽12~1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伪温和黄边病毒 病毒粒子 提纯 植物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物分析方法探讨
5
作者 程光荣 张尔志 +1 位作者 曹淑兰 王玉珏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61-62,共2页
Metal Organic Compounds(e.g.metal soap) is composed with metal and orgnic compound. It is difficult to analyse by only organic MS owing to its high melting point and low volatility. Combining organic MS, IR,and X-diff... Metal Organic Compounds(e.g.metal soap) is composed with metal and orgnic compound. It is difficult to analyse by only organic MS owing to its high melting point and low volatility. Combining organic MS, IR,and X-diffractometer, The analysis well be rapid effectively and accur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物 X射线衍射 测定 有机质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单分散纳米Al(OH)_3先驱沉淀物 被引量:13
6
作者 英宏 李继光 +3 位作者 赵志江 李晓东 修稚萌 孙旭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研究了以硝酸铝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单分散纳米Al(OH)3 先驱沉淀物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通常的物料等速滴加方法得到的Al(OH)3 沉淀物或颗粒粗大、或尺寸分布范围宽·发明了变速滴加制备单分散纳米A... 研究了以硝酸铝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单分散纳米Al(OH)3 先驱沉淀物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通常的物料等速滴加方法得到的Al(OH)3 沉淀物或颗粒粗大、或尺寸分布范围宽·发明了变速滴加制备单分散纳米Al(OH)3 先驱沉淀物的工艺,即首先通过缓慢滴加将0-2 mol·L-1Al(NO3)3 溶液的pH 值调整到5-5 ,然后以25 ml·min -1 的速度向Al(NO3)3 溶液中快速滴加浓度为4-5 mol·L- 1 的NH4OH 溶液,获得了颗粒尺寸小于5 nm ,尺寸均匀的Al(OH)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 单分散 先驱沉淀物 沉淀法 氢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结物晶析法选择分离辛夷挥发油中1,8-桉叶素 被引量:12
7
作者 郭文生 郭放 +5 位作者 佟健 常键 蔡云平 刘成雁 侯冬岩 回瑞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3-885,F012,共4页
We used 1,1,6,6-tetraphenylhexa-2,4-diyne-1,6-diol(A) as the host molecule to selectively recognize the component 1,8-cineole(B) in the volatile oil of Flos Magnoliae(Xin Yi). The inclusion compound(A+B) was f... We used 1,1,6,6-tetraphenylhexa-2,4-diyne-1,6-diol(A) as the host molecule to selectively recognize the component 1,8-cineole(B) in the volatile oil of Flos Magnoliae(Xin Yi). The inclusion compound(A+B) was formed as crystalline, and the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means of IR, (()1H NMR),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with the 1∶2 molar ratios of the host to the guest. The component 1,8-cineole(B) was selectively isolated from the inclusion compound(A+B) by Kugelrohr vaccum technology, and then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IR, ()1H NMR and ()13C NMR. The whole components in the volatile oil of Flos Magnoliae(Xin Yi) and the isolation effect of 1,8-cineole isolated from inclusion crystals were analyzed by GC and GC-M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indicate that the good isolation effect is given by the inclusion method, with purity and yield of the component 1,8-cineole(B) separated from the volatile oil of Flos Magnoliae are 100% and 8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识别 包结化合物 辛夷挥发油 1 8-桉叶素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结物晶析法分离小茴香挥发油中茴香醚 被引量:2
8
作者 常怀春 杨常春 +8 位作者 王秀梅 王洪波 佟键 苏长安 郭文生 蔡云萍 马明扬 程光荣 吕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用 GC-MS方法测定了小茴香挥发油的全组分 ,以 1 ,1 ,6,6-四苯基 -2 ,4 -己二炔 -1 ,6-二醇作为主体分子 ,选择性地将小茴香挥发油中的茴香醚作为客体 ,与之形成超分子包结物晶体 .采用 IR,粉末 XRD,1H NMR确定了包结物的形成及其主客... 用 GC-MS方法测定了小茴香挥发油的全组分 ,以 1 ,1 ,6,6-四苯基 -2 ,4 -己二炔 -1 ,6-二醇作为主体分子 ,选择性地将小茴香挥发油中的茴香醚作为客体 ,与之形成超分子包结物晶体 .采用 IR,粉末 XRD,1H NMR确定了包结物的形成及其主客体分子摩尔比为 2∶ 1 ,利用 Kugelrohr真空蒸馏技术将茴香醚从包结物晶体中分离出来 .用 IR,1H NMR,MS等方法 ,确定了被分离出化学组分的结构为反式茴香醚 .用 GC方法测定了选择分离挥发油化学组分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分离挥发油化学组分选择性高 ,速度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醚 小茴香 挥发油 分离 包结化合物法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并行工程及其应用实例 被引量:9
9
作者 马世骁 张国忠 +2 位作者 徐万红 吴志刚 史秋梅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年第4期110-112,共3页
文章对并行工程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并行工程的含义,论述了并行工程原理、特点及实施过程,分析了实施并行工程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并行工程明确的定义。将并行工程基本原理应用于科学仪器共用网络体系结构建立和设计中,说明了并... 文章对并行工程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并行工程的含义,论述了并行工程原理、特点及实施过程,分析了实施并行工程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并行工程明确的定义。将并行工程基本原理应用于科学仪器共用网络体系结构建立和设计中,说明了并行工程的应用过程和应用技巧。论述了应用并行工程实施科学仪器共用网络建设的特点和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工程 科学仪器 设计 体系结构 网络 先进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人参茎叶中糖含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关紫烽 王兰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61-163,共3页
通过对人参茎叶的提取和衍生处理后,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人参茎叶中单糖的含量,测定出人参茎叶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该方法操作简便,可为人参质量的评价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人参茎叶 人参单糖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在科学仪器共用网络设计中的应用
11
作者 马世骁 徐万红 +2 位作者 张国忠 周宇 林青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年第6期37-38,共2页
概述了PDM的发展过程和应用范围,分析了PDM的体系结构及其功能,从PDM的实施步骤、实施阶段、实施层次等方面讨论了PDM的实施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PDM工具及技术平台的选用和数据管理,完成了科学仪器共用网络设计与建设,证明了应... 概述了PDM的发展过程和应用范围,分析了PDM的体系结构及其功能,从PDM的实施步骤、实施阶段、实施层次等方面讨论了PDM的实施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PDM工具及技术平台的选用和数据管理,完成了科学仪器共用网络设计与建设,证明了应用PDM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仪器 网络 设计 PDM 体系结构 产品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CP-AES技术测定胆管胆色素结石粉及其难溶部分中的元素组分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美雯 于汉芹 +2 位作者 於素清 戴显伟 何魁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6-78,共3页
用ICP-AES技术研究了胆石粉的处理过程,选择了合适的实验条件,并做了精密及回收率实验。为21例结石粉及其难溶部分进行了元素测定。计算了残留元素百分比,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有用数据。
关键词 胆结石 元素分析 ICP-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快速测定工业硅中杂质元素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曹海宁 王志嘉 +2 位作者 赵婷 刘睿 王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74-275,共2页
关键词 工业硅 杂质元素 测定 ICP-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TiB_2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合金化合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义尧 肖璇 孙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8,共4页
NiAl/TiB2纳米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室温球磨元素粉末而合成。其反应生成机理属于爆炸反应生成模式,并包含着两个独立的化学反应,即Ni+Al→NiAl,Ti+2B→TiB2。巨大的生成热是反应进行的驱动力。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机械合金化 N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法生产多烯脂肪酸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志群 吴艳英 +2 位作者 王兰 孙君燕 张晓静 《粮食与油脂》 2000年第1期16-17,共2页
本试验研究了发酵法生产多烯脂肪酸的过程,试验在5L自动控制发酵罐中进行。菌体收率为4.9g/100mL,菌体内脂肪含量为38.6%,经分析,脂肪中含有亚油酸、γ—亚麻酸和α—亚麻酸等多烯脂肪酸。其中γ—亚麻酸含量为1... 本试验研究了发酵法生产多烯脂肪酸的过程,试验在5L自动控制发酵罐中进行。菌体收率为4.9g/100mL,菌体内脂肪含量为38.6%,经分析,脂肪中含有亚油酸、γ—亚麻酸和α—亚麻酸等多烯脂肪酸。其中γ—亚麻酸含量为12.7%,α—亚麻酸含量为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多烯脂肪酸 Γ-亚麻酸 Α-亚麻酸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以PAN为指示剂EDTA络合-铜盐返滴定法测定铝的终点判别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敏娟 刘睿 张蓓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2-174,共3页
研究了以 PAN为指示剂 ,硫酸铜为回滴剂的 EDTA络量法测定铝的终点判别的影响因素 ,并根据试验中所接触到样品组成不同、铝量及干扰离子不同等条件 ,对终点的影响作了进一步探讨 ,得出终点判断依据为 EDTA∶ Cu2 +∶ Al3+之间的摩尔比... 研究了以 PAN为指示剂 ,硫酸铜为回滴剂的 EDTA络量法测定铝的终点判别的影响因素 ,并根据试验中所接触到样品组成不同、铝量及干扰离子不同等条件 ,对终点的影响作了进一步探讨 ,得出终点判断依据为 EDTA∶ Cu2 +∶ Al3+之间的摩尔比为 1∶ (0 .2~ 0 .3)∶ (0 .7~ 0 .8)之间 ,且服从 n EDTA=n C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络合 铜盐返滴定 PAN 终点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7
作者 张志群 王玉珏 许有德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4-64,F003,共2页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栽培技术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