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弓长岭铁矿区大理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43
1
作者 李厚民 刘明军 +5 位作者 李立兴 杨秀清 陈靖 姚良德 洪学宽 姚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97-3512,共16页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西北部发现的含磁铁矿白云质大理岩为与条带状硅铁建造整合产出的原始沉积成因碳酸盐岩。本文对该大理岩及其蚀变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碳氧同位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大理岩主要化学组成CaO为30.15%~34.3...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西北部发现的含磁铁矿白云质大理岩为与条带状硅铁建造整合产出的原始沉积成因碳酸盐岩。本文对该大理岩及其蚀变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碳氧同位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大理岩主要化学组成CaO为30.15%~34.32%,MgO为9.86%~11.95%,FeOT为6.76%~15.82%;与平均显生宙石灰岩相比,弓长岭大理岩除Pb、Mn富集外,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明显亏损;与后太古代平均澳大利亚沉积岩(PAAS)相比,弓长岭大理岩稀土元素总量低,明显正铕异常,铈负异常不明显;弓长岭大理岩δ13CV-PDB为-7.0‰~-6.0‰,Y/Ho比值既不同于海水也不同于陆源碎屑。这些特征显示大理岩形成于缺氧的海洋环境,物质来源与海底喷气热液活动有关。大理岩的沉积表明当时海水的酸碱条件已达中性-弱碱性,有利于铁胶体沉淀成矿。大理岩层不仅易于发生构造变形,而且贫铁矿形成富铁矿时迁出的硅质交代大理岩形成了阳起石岩,同时大理岩还为热液交代形成石榴石岩、绿泥石岩和镁铁闪石岩等蚀变岩提供了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岩 主量元素 微量及稀土元素 碳同位素 富铁矿 辽宁弓长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鞍本地区铁矿床黄铁矿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明军 李厚民 +4 位作者 于仕祥 许宗宪 姚良德 文屹 赵洪振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1-1832,共12页
本文利用Re-Os同位素体系(ICP-MS方法)对1件辉钼矿和10件黄铁矿样品进行定年。1件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为(2376±37)Ma,10件黄铁矿获得了3组Re-Os年龄:1(2567±36)Ma^(2540±37)Ma(模式年龄);2(2237±112)Ma(模式年龄);... 本文利用Re-Os同位素体系(ICP-MS方法)对1件辉钼矿和10件黄铁矿样品进行定年。1件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为(2376±37)Ma,10件黄铁矿获得了3组Re-Os年龄:1(2567±36)Ma^(2540±37)Ma(模式年龄);2(2237±112)Ma(模式年龄);3(1572±140)Ma(等时线年龄)。(2376±37)Ma的辉钼矿形成于古元古代,是目前中国已知最老的辉钼矿年龄之一,其成矿物质来自地壳,(2237±112)Ma的黄铁矿属于热液成因,其成矿物质来自地壳,(2376±37)Ma^(2237±112)Ma的Re-Os年龄代表了一次重要的热液改造事件;(2567±36)Ma^(2540±37)Ma的黄铁矿是原始沉积形成的,是目前中国已知最老的黄铁矿年龄,该年龄代表了2.5Ga形成BIF的地质事件;(1572±140)Ma的黄铁矿形成于中元古代,具有明显的壳源特征,该年龄代表了一次较晚期的热液改造事件。这些年龄为确定鞍本地区铁矿的热液活动时间提供了新的重要证据,对深入认识区域成矿规律和探讨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测年 黄铁矿 辉钼矿 条带状铁建造 鞍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地区土地复垦方案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研究——以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镇田丰铜矿土地复垦方案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建华 何芳军 +1 位作者 索赟 杨培奇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3期173-173,共1页
辽东地区是辽宁省矿产资源重点分布区,分布有大小矿山2000多个,每年更换采矿许可证的矿山有200多个,因此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也是辽东地区的重点。但辽东地区属于低山丘陵区,夏季降雨比较充沛,土地复垦方案中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是难点也... 辽东地区是辽宁省矿产资源重点分布区,分布有大小矿山2000多个,每年更换采矿许可证的矿山有200多个,因此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也是辽东地区的重点。但辽东地区属于低山丘陵区,夏季降雨比较充沛,土地复垦方案中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是难点也是重点。作者以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镇田丰铜矿土地复垦方案为例,对土地复垦方案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进行科学论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地区 土地复垦方案 水土保持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长岭铁矿二矿区蚀变岩中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2
4
作者 李厚民 刘明军 +4 位作者 李立兴 杨秀清 姚良德 陈靖 姚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05-1217,共13页
国外的富铁矿(TFe含量超过50%)主要来自长期稳定的古老克拉通上早前寒武纪铁建造(BIF)经过后期风化淋滤作用形成的赤铁矿石。虽然我国的华北克拉通等古老地块也发育早前寒武纪BIF,并经历了强烈的变质变形改造,但是由于地块活动... 国外的富铁矿(TFe含量超过50%)主要来自长期稳定的古老克拉通上早前寒武纪铁建造(BIF)经过后期风化淋滤作用形成的赤铁矿石。虽然我国的华北克拉通等古老地块也发育早前寒武纪BIF,并经历了强烈的变质变形改造,但是由于地块活动性强导致缺乏充分风化淋滤作用的条件,因而赤铁富矿很少,铁矿石以TFe含量30%左右的沉积变质型磁铁贫矿为主。辽宁弓长岭铁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部,是一个大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总体以磁铁矿贫矿石为主,但其二矿区的磁铁富矿(TFe含量大于50%)达大型规模,是我国唯-的大型沉积变质型磁铁富矿。弓长岭二矿区富铁矿是条带状铁建造沉积后受后期叠加改造作用形成的,富矿体成矿时发生了强烈的围岩蚀变,形成以石榴石和镁铁闪石为特征矿物的蚀变岩.这种富含石榴石的蚀变岩在区域上乃至全国的沉积变质型磁铁矿矿床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表明其与磁铁矿富矿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该蚀变岩中与镁铁闪石、绿泥石、石英、钛铁矿共生有热液锆石。本文从该蚀变岩中分选出了锆石,锆石呈他形至半自形粒状,在阴极发光(CL)图像上呈多孔状、斑块状、补丁状,明暗极不均匀,可见不明显的环带;锆石内包体在背散射图像上呈暗色,长条状或片状自形晶,主要由MgO、FeO、SiO2、Al2O2组成,为绿泥石、铝直闪石和镁铁闪石;锆石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表明,Hf含量为10672×10^-6 -11822×10^-6,Y为12.58×10^-6-19.41×10^-6,Th为0.32×10^-6-1.48×10^-6,U为425×10^-6-663×10^-6,Th/U为0.001-0.003,Ti为1.63×10^-6-3.7×10^-6,∑REE为10.37×10^-6-20.15×10^-6,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配分曲线上轻稀土强烈亏损,中、重稀土富集,重稀土较平坦,有弱的铕正异常,这些特点表明该锆石为与蚀变岩和富铁矿同时形成的热液成因锆石。利用SHRIMPU-Pb定年方法对该热液锆石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的上交点年龄为1850±16Ma,MSWD=2.1;10个测点加权平均年龄为1840±7Ma,MSWD=1.6。该年龄代表了富含石榴石的蚀变岩的成岩年龄,因而也可能代表了富铁矿石的形成年龄,因此推测磁铁富铁矿的形成是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在1.9-1.8Ga时华北克拉通基底隆升与裂谷-非造山岩浆事件所产生的热液交代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U—Pb年龄 热液锆石 富铁矿 富含石榴石蚀变岩 条带状铁建造 辽宁弓长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区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5
作者 温守钦 李仁锋 +2 位作者 任群智 周洪清 金成洙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12-517,共6页
岫岩县是辽宁省东部山地地质灾害最为典型的地区,存在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多种地质灾害。本文应用大量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所收集的各种资料,建立Access数据库,并在GIS软件平台上运用投影转换功能,将数据库文件转换为具有属性的图... 岫岩县是辽宁省东部山地地质灾害最为典型的地区,存在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多种地质灾害。本文应用大量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所收集的各种资料,建立Access数据库,并在GIS软件平台上运用投影转换功能,将数据库文件转换为具有属性的图形文件,并得到地质灾害分布图;将研究区进行网格剖分后,对已矢量化的各图层及灾害点文件叠加运算,得到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等值线图。分区的结果揭示了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质灾害 区划 岫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鞍山-本溪地区铁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硫、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秀清 李厚民 +6 位作者 李立兴 马玉波 陈靖 刘明军 姚通 陈伟十 姚良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17-1931,共15页
鞍山-本溪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铁矿集区,分布有诸多大型、特大型铁矿床,并且产出有弓长岭二矿区大型和齐大山、南芬中型磁铁富矿床。贫铁矿体与变质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等围岩呈层状或似层状产于太古宙花岗岩中,富铁矿体(TFe>50%)呈层状... 鞍山-本溪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铁矿集区,分布有诸多大型、特大型铁矿床,并且产出有弓长岭二矿区大型和齐大山、南芬中型磁铁富矿床。贫铁矿体与变质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等围岩呈层状或似层状产于太古宙花岗岩中,富铁矿体(TFe>50%)呈层状或透镜体状产于贫铁矿体和围岩及其附近的断裂带中,并可见明显的热液蚀变现象。为了探讨鞍本地区富铁矿的成因,为指导找富矿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对比研究了鞍本地区贫铁矿石和富铁矿石中流体包裹体、硫同位素和氢氧同位素特征。贫铁矿石(磁铁石英岩和假象赤铁石英岩)石英中含有大量的孤立分布负晶形气体包裹体(Ⅰc类包裹体),富铁矿石石英中主要以液体包裹体(Ⅰb类包裹体)为主,可见含子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贫铁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变化范围为-6.5‰~11.8‰,平均值为0.4‰,富铁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变化范围较大,为-7‰~14.4‰,平均值为2.0‰;贫铁矿石中磁铁矿δ18 O变化范围为3.4‰~10.4‰,平均值为7.1‰,石英δ18 O变化范围为11.8‰~15.1‰,平均值为13.4‰,富铁矿石中磁铁矿δ18 O变化范围为-1.4‰~6.5‰,平均值为2.3‰,富铁矿石中石英δ18 O变化范围为9.6‰~15.8‰,平均值为13.6‰,δD变化范围为-129‰^-75‰,平均值为-104‰。富铁矿石中石英流体包裹体、黄铁矿δ34S和磁铁矿δ18 O部分继承了贫铁矿石的特征,但是显示更多的后期热液特征,暗示鞍本地区富铁矿石是在贫铁矿石的基础上受后期热液改造形成的。富铁矿石中石英的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其热液流体主要为混合岩化热液,富铁矿的形成可能为去硅富铁模式,同时也可能有铁质活化再转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山-本溪 条带状铁建造 富铁矿 流体包裹体 硫同位素 氢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明军 李厚民 +6 位作者 李立兴 杨秀清 姚良德 洪学宽 陈靖 姚通 白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9-1002,共14页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富铁矿体在空间上与由石榴子石、角闪石、绿泥石等矿物组成的交代岩关系密切,显示与热液活动相关。根据交代岩中矿物共生组合、交代岩与矿体的穿插交代关系等特征,将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富矿成矿过程分为早期热液交代...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富铁矿体在空间上与由石榴子石、角闪石、绿泥石等矿物组成的交代岩关系密切,显示与热液活动相关。根据交代岩中矿物共生组合、交代岩与矿体的穿插交代关系等特征,将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富矿成矿过程分为早期热液交代阶段、晚期热液交代阶段和石英脉阶段。对这3个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测定对象中的流体包裹体类型相似,主要有富液相、富气相及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等类型。但它们的均一温度和盐度有明显差别,早期热液交代阶段石英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340-398℃,盐度主要集中于0.88%-6.3%和33.5%-40.6%两个区间,成矿流体以富CO2的CO2-CH4-H2O的中低盐度、中高温热液流体为主,并混有含石盐子矿物的高盐度、中高温热液流体,有大量磁铁矿富矿形成;晚期热液交代阶段石英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230-280℃,盐度主要集中于0.88%-4.96%,该阶段成矿流体为含CO2的CO2-H2O±CH4的中低温、低盐度热液流体,是富矿的较重要成矿阶段;石英脉阶段石英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150-180℃,盐度主要集中于1.06%-2.07%,该阶段流体为含CO2-H2O的低盐度、低温的热液流体,与富矿的形成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条带状铁建造 交代岩 热液交代 流体包裹体 弓长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柞栏杖子BIF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陈靖 李厚民 +5 位作者 罗迪柯 李立兴 杨秀清 刘明军 姚通 胡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929,共11页
冀东地区柞栏杖子BIF出露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朱杖子岩群变质岩中。铁矿石主要由石英和磁铁矿组成,还含有少量透闪石和黑云母。主量元素主要为Si O2、Fe2O3和Fe O,其次为少量的Ca O和Mg O。较低的Al2O3含量、极低的Ti O2含量和高场... 冀东地区柞栏杖子BIF出露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朱杖子岩群变质岩中。铁矿石主要由石英和磁铁矿组成,还含有少量透闪石和黑云母。主量元素主要为Si O2、Fe2O3和Fe O,其次为少量的Ca O和Mg O。较低的Al2O3含量、极低的Ti O2含量和高场强元素(HFSE)暗示,铁矿石中陆源碎屑物质含量很低。铁矿石的稀土元素含量较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特征为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较明显的Eu正异常、轻微的Y正异常及较高的Y/Ho值的稀土元素特征,类似于高温热液和海水的混合热液,暗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海水和高温热液。对柞栏杖子BIF矿体夹层黑云斜长变粒岩进行SHRIMP锆石U-Pb定年,207Pb/206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572±8Ma(MSWD=5.8),可代表柞栏杖子BIF的形成年龄。综合前人研究,认为冀东地区变质级别不同的BIF物质来源相同、形成年代相近,BIF的变质可能和2500Ma左右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发生的地幔岩浆底侵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 柞栏杖子 SHRIMP锆石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以辽宁省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何芳军 张建华 索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548-7548,7550,共2页
水资源平衡分析是进行土地整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摸清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资源状况,才能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区进行科学规划,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合理的协调统一和效益的最大化。以辽宁省某土地整理项... 水资源平衡分析是进行土地整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摸清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资源状况,才能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区进行科学规划,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合理的协调统一和效益的最大化。以辽宁省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水资源平衡分析的要点和方法作了详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规划设计 水资源 平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市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娄新刚 康志勇 刘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5-68,共4页
鞍山市区环境地质问题相对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已发生过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而且还存在着数条活动断裂,城市周边西鞍山、东鞍山、大孤山、眼前山、齐大山五座铁矿山也分布在活动断裂带或其附近,矿山地质环境与城市地区环境... 鞍山市区环境地质问题相对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已发生过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而且还存在着数条活动断裂,城市周边西鞍山、东鞍山、大孤山、眼前山、齐大山五座铁矿山也分布在活动断裂带或其附近,矿山地质环境与城市地区环境交织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通过对鞍山市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分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值,应用评价模型对海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把鞍山市区地质环境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质量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鞍山市区 评价模型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海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娄新刚 孙艳荣 邹孔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2-85,共4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建立了海城市空间数据库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地形坡度、工程地质岩组、岩土体结构类型、地下水位、植被发育情况、月平均降雨量、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因素,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建立了海城市空间数据库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地形坡度、工程地质岩组、岩土体结构类型、地下水位、植被发育情况、月平均降雨量、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因素,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值;应用评价模型对海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把海城市地质环境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质量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地质环境 评价模型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类矽卡岩的岩石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明军 李厚民 +4 位作者 李立兴 杨秀清 姚良德 洪学宽 陈靖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7-1076,共10页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鞍山式沉积变质型富铁矿床。不同于鞍山—本溪地区其他贫铁矿床,弓长岭铁矿二矿区富铁矿体的附近分布有大量的类矽卡岩,这些类矽卡岩与富铁矿体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本文在野外和岩相学研究的基础...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鞍山式沉积变质型富铁矿床。不同于鞍山—本溪地区其他贫铁矿床,弓长岭铁矿二矿区富铁矿体的附近分布有大量的类矽卡岩,这些类矽卡岩与富铁矿体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本文在野外和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弓长岭二矿区类矽卡岩的岩相学、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类矽卡岩可分为石榴石岩、绿泥石岩、含石榴石绿泥石岩、含磁铁矿阳起石岩四种类型;类矽卡岩矿物中石榴石端员组分以铁铝榴石为主,角闪石属于钙角闪石系列中的透闪石,绿泥石属于蠕绿泥石。类矽卡岩和富铁矿是由热液交代改造磁铁贫矿形成的,二者是同一期热液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矽卡岩 富铁矿床 矿物学特征 弓长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司家营BIF铁矿流体包裹体及氧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靖 李厚民 +5 位作者 李立兴 杨秀清 刘明军 姚通 胡彬 张进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3-1268,共16页
司家营BIF是冀东地区最大的铁矿床,赋存于一套绿帘-角闪岩相变质的新太古代变质岩中,可划分出5个演化期次,分别为沉积期、绿帘-角闪岩相变质期、褶皱变形期、韧性剪切和热液蚀变期以及抬升氧化期。其中绿帘-角闪岩相变质期形成的条... 司家营BIF是冀东地区最大的铁矿床,赋存于一套绿帘-角闪岩相变质的新太古代变质岩中,可划分出5个演化期次,分别为沉积期、绿帘-角闪岩相变质期、褶皱变形期、韧性剪切和热液蚀变期以及抬升氧化期。其中绿帘-角闪岩相变质期形成的条纹状阳起磁铁石英岩以及韧性剪切和热液蚀变期形成的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块状磁铁石英岩和黄铁矿石英脉的石英中广泛发育流体包裹体,可分为次生包裹体(Ⅰ类)、假次生包裹体(Ⅱ类)、原生包裹体(Ⅲ类)、含子矿物包裹体(Ⅳ类)和含CO2三相包裹体(Ⅴ类)。分布于条纹状磁铁石英岩石英-1中Ⅱ和Ⅲ类包裹体以及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石英-1Ⅴ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352~560℃、流体压力为0.11—0.20GPa、盐度为0.4%-3.3%NaCleqv,流体温压特征可代表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分布于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块状磁铁石英岩和黄铁矿石英脉石英-2中Ⅱ和Ⅲ类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53—211.8℃,盐度为0.5%~22.6%NaCleqv,条纹状磁铁石英岩中磁铁矿-1的δ^18O值为1.4‰~2.8‰,条带状和块状磁铁石英岩中磁铁矿-2的δ^18O值为1.7‰-6.2‰。流体包裹体和氧同位素特征表明低温热液流体是铁矿床发生“去硅富铁”的主要原因;在不同类型矿石的石英中均产出有较多的气液两相和赤铁矿共生的Ⅰ类包裹体,可反映抬升氧化期流体特征,均一温度介于117~223℃,盐度集中分布于0.4%~5.0%NaCleqv,较低的氧化作用是司家营BIF无法形成假象赤铁矿-细板状赤铁矿型富铁矿体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家营BIF 流体包裹体 富铁矿 冀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齐大山铁矿矿山复垦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辛馨 胡克 文屹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117,共4页
齐大山铁矿是鞍山市城区周边已开发的五大铁矿山之一,矿山开采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而齐大山矿山复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齐大山铁矿废弃地的复垦模式为林、园、灌、草、渔相结合,可以精炼... 齐大山铁矿是鞍山市城区周边已开发的五大铁矿山之一,矿山开采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而齐大山矿山复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齐大山铁矿废弃地的复垦模式为林、园、灌、草、渔相结合,可以精炼地概括为:平为园林,水利为牧,坡为灌草,低为渔塘。齐大山矿山复垦模式的总结为我国金属矿山复垦提供了实践例证,也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模式 铁矿山 土地利用方式 鞍山齐大山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鞍本地区铁质活化再富集成因富铁矿的成矿时代——齐大山铁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证据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明军 曾庆栋 +4 位作者 李厚民 李立兴 文屹 姚良德 高业舜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7-249,共13页
中国与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有关的磁铁富矿集中分布在辽宁鞍本地区,主要由条带状铁建造经过后期热液改造而成,有去硅富铁和铁质活化再富集2种成因,前者以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的富铁矿为代表,富铁矿的成矿时代为1.84 Ga左右;后者以齐... 中国与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有关的磁铁富矿集中分布在辽宁鞍本地区,主要由条带状铁建造经过后期热液改造而成,有去硅富铁和铁质活化再富集2种成因,前者以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的富铁矿为代表,富铁矿的成矿时代为1.84 Ga左右;后者以齐大山铁矿床樱桃园矿区的富铁矿(樱桃园富铁矿)为代表,但是该富铁矿的成矿时代还不清楚。为了探讨铁质活化再富集型富铁矿的成矿时代,笔者对齐大山铁矿区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该矿区的辉钼矿有3种产出方式:第一种产于花岗伟晶岩中,呈巨晶辉钼矿集合体;第二种为蚀变岩中石英透镜体边部薄膜状辉钼矿;第三种产于混合花岗岩中的石英脉中,呈浸染状产出。第一种辉钼矿的年龄(2503±33)Ma^(2538±36)Ma,代表了条带状铁建造铁质活化再富集形成富铁矿的主要时期,形成于2.5 Ga左右的华北克拉通发生岩浆、变质作用与克拉通化时期,钼来自地壳,佐证了新太古代末华北克拉通的第一次克拉通化主要是壳内物质的重组;第二种辉钼矿的年龄为(2088±28)Ma,其成矿物质来自地壳,佐证了华北克拉通2.3~1.95 Ga的裂谷-俯冲-增生-碰撞的陆内造山事件也主要是壳内物质的重组;第三种辉钼矿的年龄为(1834±28)Ma^(1853±29)Ma,与弓长岭二矿区"去硅富铁"型富铁矿的成矿时代一致,其成矿物质来自地壳,但混有地幔组分,佐证了1.85~1.65 Ga的华北克拉通基底抬升、镁铁质岩墙群侵入、裂陷槽和裂谷形成有地幔物质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RE-OS同位素测年 辉钼矿 富铁矿 条带状铁建造 辽宁齐大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矿石及类矽卡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明军 李厚民 +3 位作者 薛春纪 姚良德 文屹 许宗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89-1903,共15页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的矿石可分为较富和较贫两种类型,其中富矿的边部分布有大量的类矽卡岩,包括石榴石岩、绿泥石岩、含石榴石绿泥石岩、含磁铁矿阳起石岩等,说明富矿的形成与热液活动有关。类矽卡岩及两类矿石的微量元素相对原始...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的矿石可分为较富和较贫两种类型,其中富矿的边部分布有大量的类矽卡岩,包括石榴石岩、绿泥石岩、含石榴石绿泥石岩、含磁铁矿阳起石岩等,说明富矿的形成与热液活动有关。类矽卡岩及两类矿石的微量元素相对原始地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但Sr、Hf相对亏损;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总量较低,具有相似的PAAS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左倾型,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和弱Ce负异常。从较贫铁矿石、较富铁矿石到类矽卡岩稀土元素总量呈逐渐上升趋势,结合野外地质特征,说明较富铁矿石和类矽卡岩在继承了较贫铁矿石的稀土配分模式的基础上可能又叠加了热液中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因此弓长岭铁矿床出露的类矽卡岩、较富铁矿石可能是由热液交代改造原始沉积的较贫铁矿石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状硅铁建造 类矽卡岩 热液交代 地球化学 辽宁弓长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市铁矿山排岩场生态环境治理方案与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震 索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在综合分析了鞍山市铁矿山排岩场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适应性分析。在总结以往矿山环境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铁矿山排岩场生态环境治理所采取的治理方案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生态环境 植被恢复 适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市大孤山黄岭子排岩场复垦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索贇 姜震 康志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95-97,共3页
以鞍山市大孤山黄岭子排岩场斜坡为对象,开展了复垦技术的研究,重点采用工程措施,包括降坡、坡表面水平沟开挖、回填改良营养土、种植适宜排岩场生长的植物、施用苗木保护高效吸水树脂等,达到全面绿化排岩场斜坡的目的。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大孤山铁矿 排岩场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地滑石矿表土养分和物理状况特征分析——以辽宁大石桥市官屯镇大岭村滑石矿为例
19
作者 周宏清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5期20-22,共3页
文章以辽宁大石桥市官屯镇大岭村滑石矿为例,分析了滑石矿未损毁和已损毁前后的土壤养分和物理性质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损毁后所剥离的表土堆场的土壤化学养分较之未损毁前明显下降,土壤物理性质变差。因此,在土地复垦中可通过... 文章以辽宁大石桥市官屯镇大岭村滑石矿为例,分析了滑石矿未损毁和已损毁前后的土壤养分和物理性质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损毁后所剥离的表土堆场的土壤化学养分较之未损毁前明显下降,土壤物理性质变差。因此,在土地复垦中可通过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养分状况,借以提高植被恢复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 滑石矿 表土养分 物理状况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毗邻铁矿的景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维 高雅玲 +3 位作者 康志勇 李仁峰 王硕 吴慧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2-86,共5页
采用三酸联合消煮法和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毗邻铁矿的千山景区土壤重金属的总量和形态分布,同时通过对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研究了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土壤中镉、铜含量均超过了国家自然风景区所需达到的土壤环境... 采用三酸联合消煮法和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毗邻铁矿的千山景区土壤重金属的总量和形态分布,同时通过对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研究了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土壤中镉、铜含量均超过了国家自然风景区所需达到的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的上限,两者分别是一级标准的2.45~4.65倍和1.1~1.95倍,个别区域铅、锌也有超标;土壤中镉以残渣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58.16%~83.17%和3.39%~22.91%,铜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76.67%~88.82%和3.75%~20.38%,铅、锌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植物吸收的重金属不仅包括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还包括了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来的铁锰氧化物态和有机结合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开采 重金属 化学形态 生物有效性 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