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耕地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庆春 徐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对辽宁省主要土壤类型耕地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化验。结果表明,若按低于临界值上限统计,38.9%的土壤缺锌,73.4%的土壤缺硼,80.4%的土壤缺钼。而有效锰含量丰富。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有效含量 耕作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农田投入增加效益下降状况的初步分析
2
作者 李实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3-33,37,共2页
以田块为单元,按地域分异规律,在我省东部山地、半岛丘陵辽中平原、辽西丘陵和滨海农业区,选择536个田块共2418亩农田为监测点,进行投入产出监测。投入包括:种籽、化肥、农肥、农药、除草剂、地膜、农电、农机、人工、畜工,其中化肥、... 以田块为单元,按地域分异规律,在我省东部山地、半岛丘陵辽中平原、辽西丘陵和滨海农业区,选择536个田块共2418亩农田为监测点,进行投入产出监测。投入包括:种籽、化肥、农肥、农药、除草剂、地膜、农电、农机、人工、畜工,其中化肥、农药、除草剂为折纯量,人工、畜工以工日为单位,无论是自家的还是外雇的,都按当地雇工价格折合金额。产出为主产物、副产物之和。1989年监测结果表明:农田市投入呈低水平增长,亩产出波动上升,亩效益出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农田 投入 生产效益 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坐标分析方法在农业生态区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广志 梁文举 李海洋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8-60,64,共4页
主坐标分析是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用较少的主坐标对分类单元进行有效地排序并使损失的信息最小。本文以沈阳南郊苏家屯区为例,探讨了主坐标分析方法在农业生态区划中的应用。在农业生态区划中应用主坐标分析方法,较之... 主坐标分析是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用较少的主坐标对分类单元进行有效地排序并使损失的信息最小。本文以沈阳南郊苏家屯区为例,探讨了主坐标分析方法在农业生态区划中的应用。在农业生态区划中应用主坐标分析方法,较之应用聚类分析方法更具有直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 区划 主坐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国内外持续农业发展的几种模式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天文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5-47,共3页
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转折点。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是走“石油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即大量投入“石化产品”(机械、燃料、化肥、农药等),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飞跃到一个新水平。但以无机能源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在推进农业... 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转折点。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是走“石油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即大量投入“石化产品”(机械、燃料、化肥、农药等),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飞跃到一个新水平。但以无机能源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在推进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同时,潜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破场生态平衡、病虫害增加、成本提高、收益率下降等严重问题,而其根本症结是“石油农业”破坏了农业系统内良好的有机循环机制,过分依赖石化能源,削弱了生物问自然力的自我调控,目前正在探求替代“石油农业”的途径。总的趋向是随着高新技术应用逐步改善“石油农业”,努力寻求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生产无污染的优质健康食品,但是由于发展持续农业的条件不同,农业生产水平存在差距,面临的挑战各异,要解决的难题也不一样,所以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也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模式 持续发展模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农业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梯度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文举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1年第1期14-18,共5页
本文根据沈阳市107个乡镇的资料,采用主分量分析方法对沈阳市农业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梯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理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以沈阳市区为中心的环状分布梯度格局,依次分成城市型、近郊型、远郊型... 本文根据沈阳市107个乡镇的资料,采用主分量分析方法对沈阳市农业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梯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理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以沈阳市区为中心的环状分布梯度格局,依次分成城市型、近郊型、远郊型和农村型农业生态系统;并结合空间分布梯度规律探讨了不同类型农业生态系统发展战略问题,旨在对城乡结合部农业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地方政府领导决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空间分布梯度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改造中低产田是提高辽宁粮食产量的关键
6
作者 朱天文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0-22,共3页
开发改造中低产田是提高辽宁粮食产量的关键朱天文一、粮食发展目标及增声潜力根据省有关部门初步预计,到2000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到1600万吨,粮食产量将达到1750万吨,比1995年增加25%,到2010年,粮... 开发改造中低产田是提高辽宁粮食产量的关键朱天文一、粮食发展目标及增声潜力根据省有关部门初步预计,到2000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到1600万吨,粮食产量将达到1750万吨,比1995年增加25%,到2010年,粮食产量将达到1900万吨,比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粮食产量 中低产田 粮食生产 粮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郊区农业生态系统类型分区初探
7
作者 梁文举 《生态经济》 1990年第4期12-15,共4页
沈阳位于东经123°20′——123°45′,北纬 41°10′——42°16′之间.地处辽宁省中部辽河、浑河的冲积平原,为松辽平原的南端.全市农村土地总面积8422.3km^2。其中低山丘陵面积占15.5%,平原占71%,水域占11.6%。沈阳... 沈阳位于东经123°20′——123°45′,北纬 41°10′——42°16′之间.地处辽宁省中部辽河、浑河的冲积平原,为松辽平原的南端.全市农村土地总面积8422.3km^2。其中低山丘陵面积占15.5%,平原占71%,水域占11.6%。沈阳市郊农业行政区划包括四区(苏家屯、东陵、新城子、于洪)、二县(新民、辽中)。1987年全市有107个乡镇,48.9万户;农村总人口205.8万人,人均耕地3.38亩;有劳力769857人,其中第一产业劳力占63.2%,第二产业占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生态系统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开展县级农业监测工作的几点看法
8
作者 李庆春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49,共3页
对开展县级农业监测工作的几点看法李庆春全省及县级大规模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于1984年已基本完成,在随后的几年中,省、县两级通过应用资源调查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发展规划和部门规划研究工作,使资源调查成果得到... 对开展县级农业监测工作的几点看法李庆春全省及县级大规模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于1984年已基本完成,在随后的几年中,省、县两级通过应用资源调查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发展规划和部门规划研究工作,使资源调查成果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农业资源监测 农业信息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土壤肥料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巍 贺光 《辽宁农业科学》 2000年第5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辽宁 种植业结构调整 土壤肥料工作 基础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