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旱型高粱开花前期和后期应对水分亏缺的生理调节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艳秋 张飞 +3 位作者 朱凯 卢峰 邹剑秋 张志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4,共8页
[目的]本研究探索了辽粘R-6开花前和开花后期这一生长阶段的抗旱性和生理作用机理,为高粱抗旱育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抗旱型高粱辽粘R-6和不抗旱型高粱辽3518R为材料,在抗旱棚中采用盆栽方式,设置对照(CK)和土壤水分含量为26%(ST1)... [目的]本研究探索了辽粘R-6开花前和开花后期这一生长阶段的抗旱性和生理作用机理,为高粱抗旱育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抗旱型高粱辽粘R-6和不抗旱型高粱辽3518R为材料,在抗旱棚中采用盆栽方式,设置对照(CK)和土壤水分含量为26%(ST1)、22%(ST2)、18%(ST3)、14%(ST4)4个干旱胁迫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辽粘R-6在遭遇干旱逆境时,可减缓根系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延缓叶片叶绿素的下降,以保持较高的持绿性;净光合速率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下降,但辽粘R-6可通过气孔导度调节减弱这一影响;另外,辽粘R-6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调节对维持干旱逆境下的机体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脯氨酸渗透调节也是其具有较强抗旱性的重要原因。[结论]辽粘R-6为花期前后均抗旱的高粱种质,其可通过协调光合、抗氧化、渗透调节等生理过程应对干旱逆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水分亏缺 光合 抗氧化 渗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南部不同产区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蛋白质差异及抗病性评价分析
2
作者 李月婷 陈爱国 +4 位作者 李兆波 孟未来 崔晓光 黄超 吴禹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6期124-129,共6页
为探究发掘野生大豆优异种质资源对大豆育种和抗逆基因挖掘的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辽宁南部6个野生大豆重要分布区(县区)48个采集点共计51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蛋白质和感病率差异评价。结果表明,从辽宁省南部6个野生大豆资源主要分布区的采... 为探究发掘野生大豆优异种质资源对大豆育种和抗逆基因挖掘的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辽宁南部6个野生大豆重要分布区(县区)48个采集点共计51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蛋白质和感病率差异评价。结果表明,从辽宁省南部6个野生大豆资源主要分布区的采集点中选出高蛋白质试点11个、低蛋白质试点9个,东港市长安镇王家堡采集点蛋白质最高,较蛋白质含量平均值高20.16%;在感病率方面从48个试点中筛选出7个高感病率取样点和8个低感病率取样点,瓦房店市交流岛街道前哨感病性最低,为0。蛋白质与感病率的相关性在不同生态区表现存在差异,庄河市感病率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区域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辽南地区6个野生大豆主要产区蛋白质含量和抗病性存在差异,同时在同一生态区不同生境下各采集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筛选出11个高蛋白质采集点和8个低感病率采集点,东港市和金州区采集的材料其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感病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种质资源 蛋白质 抗病性 辽宁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复配对海南高粱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飞 王艳秋 +4 位作者 朱凯 李德坤 卢峰 邹剑秋 张志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92,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除草剂复配对高粱田杂草防控效果和对高粱幼苗的损伤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5种除草剂处理在海南地区进行了杂草防效及对高粱幼苗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莠去津、二氯喹啉酸、氯吡嘧磺隆复配(H1+H2+H3)和莠去津、... [目的]探究不同除草剂复配对高粱田杂草防控效果和对高粱幼苗的损伤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5种除草剂处理在海南地区进行了杂草防效及对高粱幼苗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莠去津、二氯喹啉酸、氯吡嘧磺隆复配(H1+H2+H3)和莠去津、二氯喹啉酸、氯吡嘧磺隆、二甲四氯(H1+H2+H3+H4)复配可综合防除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科杂草,株数防效可达87%以上,干物重总防效均可达88%以上。同时这2种除草剂处理对幼苗损伤相对较小,伤苗率均低于10%,减少幼苗叶绿素和干物重的下降幅度,缓解杂草对高粱产量的影响。[结论]此2种除草剂处理可有效解决海南地区高粱田杂草为害问题,而莠去津、二氯喹啉酸、氯吡嘧磺隆复配(H1+H2+H3)节药减污,可作为海南高粱田杂草防除的重要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除草剂 幼苗损伤 除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粱品种碳代谢相关酶、SPS基因表达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洪超 商靖 +6 位作者 吕鑫 逄洪波 王兰兰 李雪梅 马莲菊 王艳秋 李玥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65,共7页
为探讨不同高粱品种碳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和SPS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以辽粘3号、辽杂11号、辽糯12号、辽杂53号4个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高粱叶片和抽穗期、成熟期高粱籽粒碳代谢相关酶(SS、SPS、SSS... 为探讨不同高粱品种碳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和SPS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以辽粘3号、辽杂11号、辽糯12号、辽杂53号4个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高粱叶片和抽穗期、成熟期高粱籽粒碳代谢相关酶(SS、SPS、SSS、ADPG-ppase、UDPG-ppase)的活性,并比较分析4个高粱品种叶片及籽粒SPS基因表达的差异,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从生理和基因角度选育出具有优良品质的高粱品种。分析结果发现,抽穗期、成熟期辽粘3号高粱叶片的SS、SPS、SSS、UDPG-ppase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高粱品种;成熟期辽粘3号高粱籽粒的SS、SPS、SSS、ADPG-ppase、UDPG-ppase活性也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对4个高粱品种的SPS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苗期、抽穗期、成熟期辽粘3号高粱叶片的SPS基因表达量均为最高,抽穗期、成熟期高粱籽粒SPS基因表达量表现为辽糯12号>辽粘3号>辽杂53号>辽杂11号。综上所述,辽粘3号高粱品种叶片和籽粒在各个时期的碳代谢相关酶活性比较高,并且苗期、抽穗期、成熟期辽粘3号高粱叶片SPS基因相对表达量也相对较高,辽粘3号高粱籽粒SPS基因相对表达量仅次于辽糯12号,所以辽粘3号高粱品种可作为高粱生产中的首选品种,对筛选高质量的高粱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碳代谢相关酶 SPS基因表达 酶活性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