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耐密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月明 叶雨盛 +3 位作者 陈珣 李哲 刘志新 石清琢 《辽宁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17-20,共4页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9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高密组玉米区域试验的15个玉米杂交组合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百粒重>穗长>穗位高>出籽率>株高>空秆率>倒伏率>秃尖...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9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高密组玉米区域试验的15个玉米杂交组合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百粒重>穗长>穗位高>出籽率>株高>空秆率>倒伏率>秃尖长>倒折率。百粒重、穗长、穗位高、出籽率、株高等因素与产量的关联度较高,与产量的关系较密切,对产量影响较大。百粒重和穗长是辽宁省中晚熟高密玉米杂交种选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辽宁省选育中晚熟耐密玉米品种时,应在保证适当的百粒重和果穗长度的前提下,注重选育株高、穗位合理,出籽率高,空秆率低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中晚熟 密植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中熟玉米杂交种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晶 李非 +2 位作者 李月明 陈珣 叶雨盛 《辽宁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27-30,共4页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0年参加辽宁省中熟玉米区域试验的10个玉米杂交组合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百粒重、行粒数、出籽率、空秆率、穗长、秃尖长、穗粗和倒折率。百粒重、行粒数...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0年参加辽宁省中熟玉米区域试验的10个玉米杂交组合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百粒重、行粒数、出籽率、空秆率、穗长、秃尖长、穗粗和倒折率。百粒重、行粒数、出籽率、空秆率、穗长等因素与产量的关联度较高,对产量影响较大。百粒重和行粒数是辽宁省中熟玉米杂交种选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选育中熟玉米品种时,应在保证适当百粒重和果穗长度的前提下,注重选育出籽率高,空秆率低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中熟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Alternaria sp.真菌菌丝提取物对玉米种子发芽促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晓颖 高颖 +4 位作者 贾东贝 李冰宇 丛玲 王娜 杨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9-42,共4页
从健康的野生山枣根部分离得到1株真菌,经分子鉴定其为支链孢属Alternaria sp.并且对其进行液体培养到生长期后,菌丝体用4层纱布滤出,40℃烘干,研磨后用乙醇浸提3次,合并滤液,并测定其菌丝醇提取物的浓度,配成1、10、100μg/mL的浓度,... 从健康的野生山枣根部分离得到1株真菌,经分子鉴定其为支链孢属Alternaria sp.并且对其进行液体培养到生长期后,菌丝体用4层纱布滤出,40℃烘干,研磨后用乙醇浸提3次,合并滤液,并测定其菌丝醇提取物的浓度,配成1、10、100μg/mL的浓度,进行玉米种子催芽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1、10μg/mL的醇提取物,均可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指数,而浓度为100μg/mL的醇提取物则会降低玉米种子发芽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提取物 玉米 发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真菌代谢产物吲哚乙酸含量 被引量:6
4
作者 马晓颖 贾东贝 +3 位作者 李冰宇 杨涛 王红 肇莹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9-441,共3页
建立真菌代谢产物吲哚乙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具体探讨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酸碱度,检测波长、有机添加剂及操作电压、进样时间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2B4O7-NaH2PO4(Na2B4O7浓度为20 mmol/L)为缓冲液,在进样时... 建立真菌代谢产物吲哚乙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具体探讨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酸碱度,检测波长、有机添加剂及操作电压、进样时间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2B4O7-NaH2PO4(Na2B4O7浓度为20 mmol/L)为缓冲液,在进样时间20 s、检测波长200 nm、分离高压30 kV、pH值9.0的碱性条件下可以检测吲哚乙酸含量,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50.0 mg/mL,回归方程为y=11 460x-1 226,相关系数r为0.999 92,检出限为0.1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乙酸 真菌 高效毛细管电泳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的适宜培养基条件及药剂筛选 被引量:5
5
作者 关天舒 朱茂山 杨涛 《辽宁农业科学》 2005年第2期14-15,共2页
6种不同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木霉Th1,以MSA、MDA培养基培养产孢量较大,而PDA等其他培养基上的木霉产孢量较小。11种杀菌剂对2株木霉菌的抑菌试验表明:Th1对多菌灵、万霉灵、斯克、甲基托布津非常敏感,对施佳乐、链霉素、氯霉素敏感性差,无... 6种不同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木霉Th1,以MSA、MDA培养基培养产孢量较大,而PDA等其他培养基上的木霉产孢量较小。11种杀菌剂对2株木霉菌的抑菌试验表明:Th1对多菌灵、万霉灵、斯克、甲基托布津非常敏感,对施佳乐、链霉素、氯霉素敏感性差,无抑菌圈。Th2 对多菌灵、万霉灵、甲基托布津则非常敏感,对斯克、腈菌唑、施佳乐、百菌清敏感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产孢 抑菌 杀菌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可降解豆粕生产无异味大豆肽的一株菌株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娜 崔薇薇 +2 位作者 肇莹 石新辉 杨涛 《辽宁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53-54,共2页
应用一株能产生蛋白酶的真菌,进行大豆蛋白的降解,产生低分子大豆肽。通过各种分析技术对降解过程中与大豆蛋白相关的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包括蛋白酶含量、蛋白酶酶活、大豆肽含量以及分布等。结果显示,此菌种产生的蛋白酶,能够降解大... 应用一株能产生蛋白酶的真菌,进行大豆蛋白的降解,产生低分子大豆肽。通过各种分析技术对降解过程中与大豆蛋白相关的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包括蛋白酶含量、蛋白酶酶活、大豆肽含量以及分布等。结果显示,此菌种产生的蛋白酶,能够降解大豆蛋白,产生大豆肽,主要分布在2000 Da左右,口感好,无异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肽 可降解 必需氨基酸平衡 氨基酸组成 菌株 异味 生产 豆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因分离的抑制消减杂交PCR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志莹 杨立国 +2 位作者 肖军 肇莹 陈珣 《辽宁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在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和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各不相同。因此,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差异是非常必要的。近几年发展起来了一些克隆表达基因的方法(SH,DD,RDA,SSH等)。SSH报道于1996年,该法是以抑制PCR... 在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和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各不相同。因此,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差异是非常必要的。近几年发展起来了一些克隆表达基因的方法(SH,DD,RDA,SSH等)。SSH报道于1996年,该法是以抑制PCR为基础将检测子cDNA标准化与消减杂交相结合所形成的。本文详细阐明了SSH的原理以及操作规则,相对于以上其他方法SSH有一些优点,例如假阳性低,重复性强,灵敏度低和操作繁琐,并对其在植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消减杂交(SSH) 基因克隆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入碱蓬总DNA的番茄抗盐后代耐盐生理指标的研究
8
作者 肖军 任志莹 +2 位作者 陈珣 王红 范秀伟 《辽宁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30-32,共3页
选取导入碱蓬总DNA抗盐变异后代A1、A2,用0.0%、0.1%、0.2%、0.3%、0.4%不同浓度的NaC 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15 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A1、A2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相对电解质渗出... 选取导入碱蓬总DNA抗盐变异后代A1、A2,用0.0%、0.1%、0.2%、0.3%、0.4%不同浓度的NaC 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15 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A1、A2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叶片水势、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值明显低于对照,而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脯氨酸 可溶性糖 相对电解质渗出率 过氧化物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杂交种新陈种子不同活力测定方法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陈新华 陈珣 +3 位作者 张雪 肖军 任志莹 那颖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128-129,133,共3页
对玉米杂交种新陈种子各种活力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和田间出苗率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大小为:老化试验>TTCH含量法>活力指数Ⅱ>活力指数Ⅰ>标准发芽实验>四唑染色法>电导率法。老化试验测定结果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 对玉米杂交种新陈种子各种活力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和田间出苗率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大小为:老化试验>TTCH含量法>活力指数Ⅱ>活力指数Ⅰ>标准发芽实验>四唑染色法>电导率法。老化试验测定结果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系数最大,可以作为玉米杂交种活力测定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新陈种子 活力测定方法 田间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标记用于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彤 叶雨盛 +4 位作者 曾桂萍 陈徇 李哲 戴保威 王晓琳 《辽宁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32-35,共4页
利用SSR标记对19个喀斯特山区常用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杂种优势类划分。从90对引物中共筛选出46个能够稳定扩增的多态性引物,这46对引物共扩增出190条具有遗传多态性的条带,平均每个位点监测到的等位基因数... 利用SSR标记对19个喀斯特山区常用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杂种优势类划分。从90对引物中共筛选出46个能够稳定扩增的多态性引物,这46对引物共扩增出190条具有遗传多态性的条带,平均每个位点监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4.13个,变化范围为2~8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于0.291~0.861之间,平均为0.623。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93~0.521,平均为0.342。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19个喀斯特山区常用玉米自交系划分为3个类群,分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研究表明SSR标记可以进行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喀斯特山区地方玉米种质与温带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存在异质性,是温带玉米育种不可多得的异源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SSR标记 喀斯特山区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