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地区迁飞黏虫种群动态与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钟涛 范唯艳 +1 位作者 许国庆 赵彤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为揭示沈阳和岫岩地区迁飞黏虫种群动态规律,本研究利用高空探照灯对迁入和迁出黏虫种群进行了监测,基于气象数据对2017-2018年沈阳和岫岩地区黏虫蛾发生时间、峰期和虫源性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黏虫灾害预防和异地测报提供参考。结果表... 为揭示沈阳和岫岩地区迁飞黏虫种群动态规律,本研究利用高空探照灯对迁入和迁出黏虫种群进行了监测,基于气象数据对2017-2018年沈阳和岫岩地区黏虫蛾发生时间、峰期和虫源性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黏虫灾害预防和异地测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辽宁地区黏虫蛾发生主要有2个峰期,一代蛾均为外地迁入种群,二代蛾羽化后随气流迁出。沈阳和岫岩两地均位于我国黏虫蛾南北往返迁飞路径之上。沈阳地区监测到黏虫蛾首发日期为5月11日,迁入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峰期出现在5月底至6月上旬末;二代蛾迁出时期从7月上旬持续至8月上旬结束;三代蛾发生期不规整,8月中旬至9月中旬均有黏虫蛾上灯活动。岫岩地区监测的一代蛾发生期为5月底至6月上旬,迁出时期从7月中旬至8月中旬。降雨等气象活动是导致辽宁地区三代黏虫高发的重要原因,黏虫高发风险是东北北部地区种群南迁过境辽宁时相继迫降和本地外迁受阻种群共同繁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 种群动态 诱集监测 种群虫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品种抗病性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杨 苗则彦 +1 位作者 李颖 白元俊 《辽宁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38-44,共7页
番茄病害严重威胁保护地番茄生产,主要包括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灰霉病、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番茄溃疡病等。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抗病育种过程中对候选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尤为重要。... 番茄病害严重威胁保护地番茄生产,主要包括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灰霉病、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番茄溃疡病等。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抗病育种过程中对候选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番茄抗病性鉴定方法及主要成果,为番茄抗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布局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病害 品种抗病性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光诱集成虫防控花生蛴螬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安福涛 许国庆 +1 位作者 陈彦 王兴亚 《辽宁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77-78,共2页
蛴螬是花生的重要地下害虫,东北大黑鳃金龟是蛴螬中的最重要一种,危害隐蔽,防治难。对危害花生的蛴螬优势种东北大黑鳃金龟的光谱诱集结果表明,360~400 nm的光波对其有很好的诱集效果,利用太阳能诱虫灯进行田间防控,效果与施用吡虫啉... 蛴螬是花生的重要地下害虫,东北大黑鳃金龟是蛴螬中的最重要一种,危害隐蔽,防治难。对危害花生的蛴螬优势种东北大黑鳃金龟的光谱诱集结果表明,360~400 nm的光波对其有很好的诱集效果,利用太阳能诱虫灯进行田间防控,效果与施用吡虫啉药剂相当,花生果荚被害率被控制在3%以下,明显比空白对照低,产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东北大黑鳃金龟 光谱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花生田东北大黑鳃金龟周年动态与幼虫取食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钟涛 范唯艳 许国庆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3-650,共8页
为摸清沈阳花生田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的发生数量,明确幼虫的取食为害水平,本研究采用诱虫灯对花生田内栖息的东北大黑鳃金龟害虫开展了多年的监测,并将诱集到的成虫带回室内饲养观察,研究其卵的发育和幼虫取食... 为摸清沈阳花生田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的发生数量,明确幼虫的取食为害水平,本研究采用诱虫灯对花生田内栖息的东北大黑鳃金龟害虫开展了多年的监测,并将诱集到的成虫带回室内饲养观察,研究其卵的发育和幼虫取食量变化。结果表明,东北大黑鳃金龟每年均有两个上灯活动高峰,不同年度间金龟的始现期存在差异,上灯虫量在不同年度间呈多寡交替的特征;降雨对东北大黑鳃金龟的上灯活动产生较大影响,雨天金龟基本不上灯。东北大黑鳃金龟3龄幼虫期长达329.8±1.80 d,其取食量随取食时间的增加符合正态分布,食物利用率(ECI)达1.32%±0.339%,幼虫3龄末期体重达到最大,但化蛹后随最后一次蜕皮又损失部分体重。东北大黑鳃金龟是沈阳花生田的重要害虫,以3龄幼虫取食幼苗造成的危害损失最大。金龟出土活动与环境温度和降雨发生均有密切关系。利用诱虫灯在6-7月集中诱杀金龟,可有效地减轻下一年蛴螬的危害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黑鳃金龟 诱虫灯 花生田 发生动态 取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包衣一次性防治大豆苗期病虫药剂试验与示范 被引量:3
5
作者 安福涛 林淑敏 +3 位作者 钟涛 赵彤华 徐蕾 许国庆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75-78,共4页
为探索一次性施药防治大豆主要病虫害(蛴螬、叶甲、大豆蚜、大豆病毒病),达到了减药、增效、增产目的,采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防治大豆病虫害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400 g/100kg种子处理即... 为探索一次性施药防治大豆主要病虫害(蛴螬、叶甲、大豆蚜、大豆病毒病),达到了减药、增效、增产目的,采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防治大豆病虫害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400 g/100kg种子处理即可有效防治大豆叶甲类害虫,保苗率达到97.5%以上;田间大豆蚜虫发生期推迟30 d以上,使得大豆蚜虫发生高峰期蚜量达不到防治指标(250头/株);种子处理直接高效防控蚜虫并间接防控蚜虫传播病毒病效果可达71.36%。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400 g/100kg种子处理的示范区减少杀虫剂用药量53.33%,大豆产量247.35 kg,增产5.40%,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苗期 主要病虫害 防控技术 试验与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城地区温室蔬菜灰霉病菌对6种药剂的抗药性检测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杨 孙柏欣 +1 位作者 陈乐 苗则彦 《辽宁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42-44,共3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辽宁省海城地区温室蔬菜灰霉病菌进行6种药剂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灰霉病菌对嘧霉胺表现高抗,建议生产上暂停使用;对腐霉利、啶酰菌胺、咯菌腈的EC_(50)最高值及平均值较已报道数值均有提高,应加强抗药检测及治...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辽宁省海城地区温室蔬菜灰霉病菌进行6种药剂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灰霉病菌对嘧霉胺表现高抗,建议生产上暂停使用;对腐霉利、啶酰菌胺、咯菌腈的EC_(50)最高值及平均值较已报道数值均有提高,应加强抗药检测及治理。对氟啶胺和氟吡菌酰胺的EC_(50)范围分别为0.013~0.066μg/ml和0.027~5.434μg/ml,平均EC_(50)分别为0.035μg/ml和0.963μg/ml,对氟啶胺和氟吡菌酰胺均表现敏感,可做为主要防治药剂科学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 抗药性检测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