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调查搜集与豆象抗性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胡亮亮 黄宇宁 +8 位作者 薛仁风 陈天晓 曹榕 宋倩楠 王素华 葛维德 王丽侠 程须珍 陈红霖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1-440,共10页
针对辽宁省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濒危情况日趋严重的问题,对辽宁省14个市的36个区(县)开展了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的抢救性搜集,并对搜集的资源进行了豆象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野生小豆Vigna angularis var.nipponensis主要分布于辽... 针对辽宁省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濒危情况日趋严重的问题,对辽宁省14个市的36个区(县)开展了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的抢救性搜集,并对搜集的资源进行了豆象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野生小豆Vigna angularis var.nipponensis主要分布于辽中和辽东地区,尤其是在辽东沿海区域,而近缘野生种Vigna radiata var.sublobata和Vigna minima则主要分布于辽西地区;共搜集到262份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种质资源;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导致辽宁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濒危的主要原因;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在生长习性、茎秆、荚色和粒色等方面与栽培小豆Vigna angularis var.angularis具有明显差异。此外,本研究还对搜集的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进行了豆象抗性鉴定,筛选出2份高抗豆象和1份抗豆象资源,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的抗豆象小豆资源。本研究结果为我国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的珍稀濒危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为小豆抗豆象育种提供了珍贵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小豆 近缘野生种 种质资源 调查搜集 豆象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中西部地区小豆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分析的研究
2
作者 黄宇宁 薛仁风 +3 位作者 陈剑 赵阳 葛维德 丰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7期96-102,共7页
为阐明辽宁地区小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地位,本研究对分离自辽宁省沈阳、锦州、阜新和朝阳4个地区小豆根瘤的64株菌进行系统分析。采用IGS-PCR RFLP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持家基因(atpD、recA和glnII)... 为阐明辽宁地区小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地位,本研究对分离自辽宁省沈阳、锦州、阜新和朝阳4个地区小豆根瘤的64株菌进行系统分析。采用IGS-PCR RFLP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持家基因(atpD、recA和glnII)和结瘤基因(nodC)的系统发育分析等对分离的根瘤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所有根瘤菌菌株被划分为5种IGS酶切类型,表现出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选取的15个代表菌株鉴定为根瘤菌属和慢生根瘤菌。持家基因的多位点序列分析又进一步鉴定为3个种群,分别是Rhizobium fabae、Bradyrhizobium yuanmingense和Bradyrhizobium liaoningense,其中Bradyrhizobium liaoningense是主导类群。结瘤基因(nodC)系统发育分析明确了小豆属于互接种族,其根瘤菌能与Phaseolus、Vicia及Glycine等属的植物共生结瘤,这表明小豆根瘤菌的结瘤基因具有较好的多样性。本研究不仅明确了辽宁地区小豆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还筛选出适宜当地的优势种群,为开发适合东北地区小豆生产的专用型高效微生物菌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根瘤菌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辽宁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辽宁省农业实施“3655”节水灌溉工程中发展龙头产业——优质小麦生产的建议
3
作者 孙连庆 《辽宁农业科学》 1998年第6期24-26,共3页
1998年6月24日,辽宁省政府讨论通过了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辽宁省农业“3655”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这是我省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一项宏伟的农业工程。是我省抗旱减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1998年6月24日,辽宁省政府讨论通过了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辽宁省农业“3655”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这是我省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一项宏伟的农业工程。是我省抗旱减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战略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小麦 3655工程 节水灌溉工程 农业工程
全文增补中
辽宁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的现状与设想
4
作者 陈国勋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6-29,共4页
本文概述了辽宁省进行大规模品种资源征集情况,到1985年全省共搜集保存有32种大田作物6207份品种资源。文章还重点论述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的设想。
关键词 农作物 品种资源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春红 王迪 +5 位作者 姚兴东 王海英 赵明哲 吴俊江 宋书宏 谢甫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9-225,共7页
目前我国大豆供需矛盾突出,近80%的大豆依赖进口,开展玉米-大豆条带复合种植,即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获得一定产量的大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选用紧凑型玉米品种(良玉88、铁研58、东单6531)和耐荫型大豆品种(辽豆32... 目前我国大豆供需矛盾突出,近80%的大豆依赖进口,开展玉米-大豆条带复合种植,即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获得一定产量的大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选用紧凑型玉米品种(良玉88、铁研58、东单6531)和耐荫型大豆品种(辽豆32、沈农8号、辽豆15)为试验材料,组配良玉88-辽豆32﹑良玉88-沈农8号、良玉88-辽豆15、东单6531-辽豆32、铁研58-辽豆32五个组合,进行带状复合种植,以期从中选择出适合于辽宁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组合方式。结果表明:良玉88-辽豆32组合玉米大豆总产量最高,其次为东单6531-辽豆32组合和铁研58-辽豆32组合。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应选择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优势的大豆品种,选择穗行数和行粒数有优势的玉米品种。综合考虑玉米和大豆性状的组合,良玉88-辽豆32组合的综合性状较好,是适宜辽宁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小麦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分析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禹 刘冠求 +1 位作者 李兆波 孙连庆 《辽宁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方差分析、Ebehart-Russell回归分析、Shukla和AMMI等4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辽宁省2006年参加国家春小麦东北早熟组区域试验的新品种(品系)进行了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辽99鉴162丰产性和稳产性都高,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航麦9... 采用方差分析、Ebehart-Russell回归分析、Shukla和AMMI等4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辽宁省2006年参加国家春小麦东北早熟组区域试验的新品种(品系)进行了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辽99鉴162丰产性和稳产性都高,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航麦96号、辽春18号丰产性好,稳产性一般,具有较大的推广空间;沈免2059丰产性较好,稳产性较差,推广中要注重引种试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丰产性 稳产性 分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大豆新老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文斌 孙贵荒 刘晓丽 《辽宁农业科学》 2001年第1期11-15,共5页
将辽宁省 1990年以后育成并审定的大豆品种称为新品种 ,1989年以前育成审定的称为老品种。对新老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 ,通过分析 1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 ,研究其遗传变异度。结果表明 ,新老品种的产量以及与产量相... 将辽宁省 1990年以后育成并审定的大豆品种称为新品种 ,1989年以前育成审定的称为老品种。对新老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 ,通过分析 1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 ,研究其遗传变异度。结果表明 ,新老品种的产量以及与产量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存在很大差异 ,差异较大的是分枝荚数 ,其次是 3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新品种比老品种在籽粒抗病虫性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辽宁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育成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遗传改进的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文斌 孙贵荒 孙恩玉 《辽宁农业科学》 2001年第3期35-37,共3页
对建国以来辽宁省育成的 4 6个大豆品种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对2 0世纪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及 90年代育成的大豆品种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脂总量的年代间变异情况、省内不同地区间育... 对建国以来辽宁省育成的 4 6个大豆品种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对2 0世纪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及 90年代育成的大豆品种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脂总量的年代间变异情况、省内不同地区间育成品种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2 0世纪 50年代到 90年代后期各年代之间育成品种的脂肪含量无明显差异 ,蛋白质含量年代间有较大幅度增长 ,蛋脂总量也依蛋白质含量的增长而增长 ;但省内不同地区间育成品种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脂总量的水平却有所不同 ,铁丰系列品种的平均脂肪含量较高 ;丹豆系列品种和辽豆系列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水平较高。说明年代间品质性状有所改进 ,蛋白质含量的改进幅度较大 ;地区间的差异主要是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 ,不同的选育目标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遗传改进 辽宁 育种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甘薯主要病害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0
9
作者 潘家荃 崔亮 孟令文 《辽宁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61-63,共3页
阐述了辽宁省甘薯主要病害的为害症状、发生特点及导致病害发生的关键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辽宁省甘薯产业的病害防治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辽宁省 甘薯 病害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陆娣 付雪娇 岳铭鉴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57-59,共3页
辽宁省是我国粳稻的主要产区,水稻作为辽宁省的重要农作物,对辽宁省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辽宁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辽宁省未来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辽宁省 水稻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小麦区应以发展强筋、中筋小麦品种为主体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连庆 付祥胜 +1 位作者 闫春风 吴禹 《辽宁农业科学》 2001年第5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辽宁 小麦产区 强筋品种 中筋品种 品种生产布局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大豆杂交育成品种的亲本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艳秋 孙贵荒 《辽宁农业科学》 2000年第3期16-18,共3页
辽宁省自 1 95 6年开始大豆杂交育种以来 ,共审定杂交育成大豆品种 46个 ,涉及到原始亲本 42个 ,其中辽宁地方品种 1 7个 ,外省品种 (系 ) 2 1个 ,国外引进材料 4个。有 6个原始亲本由其衍生出品种数在 1 0个以上 ,最多的是丰地黄 (30... 辽宁省自 1 95 6年开始大豆杂交育种以来 ,共审定杂交育成大豆品种 46个 ,涉及到原始亲本 42个 ,其中辽宁地方品种 1 7个 ,外省品种 (系 ) 2 1个 ,国外引进材料 4个。有 6个原始亲本由其衍生出品种数在 1 0个以上 ,最多的是丰地黄 (30个 )和熊岳小粒黄 (2 7个 )。近 1 0年来杂交育成的 1 8个品种中 ,涉及原始亲本 32个 ,比 1 96 7~ 1 977年增加 1 7个 ,其中杂交品系占 47.2 % ,杂交育成品种占 36 .1 % ,亲本三交组合和复交组合方式逐渐增多 ,单交组合逐渐减少 ,国外引种资源在亲本中的比例有所上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杂交育种 品种 原始亲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马铃薯生产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令文 崔亮 《辽宁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55-56,共2页
阐述了辽宁省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科研投入,研发专用型品种;加快现有专用型优良马铃薯品种及配套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的推广;加强马铃薯品牌及示范基地建设;完善脱毒种薯繁... 阐述了辽宁省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科研投入,研发专用型品种;加快现有专用型优良马铃薯品种及配套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的推广;加强马铃薯品牌及示范基地建设;完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及储藏加工基地建设,研究探索加快辽宁省马铃薯产业科学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马铃薯 技术瓶颈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娣 付雪娇 王岩 《辽宁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66-68,共3页
辽宁省是东北大豆重要产区,大豆品质好、单产水平高。文中从辽宁大豆品种选育情况、栽培模式、产后加工情况梳理了辽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辽宁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种植效益低、专用品种少、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加... 辽宁省是东北大豆重要产区,大豆品质好、单产水平高。文中从辽宁大豆品种选育情况、栽培模式、产后加工情况梳理了辽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辽宁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种植效益低、专用品种少、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推动辽宁省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大豆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小杂粮区域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桂华 《辽宁农业科学》 2003年第5期29-30,共2页
依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适宜小杂粮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为实现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化,贸工农产供销加一条龙,增强我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发展辽宁省种植小杂粮的主要、次要、零散3个杂粮种植带(即辽宁西... 依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适宜小杂粮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为实现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化,贸工农产供销加一条龙,增强我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发展辽宁省种植小杂粮的主要、次要、零散3个杂粮种植带(即辽宁西部八县、北部二县、东部部分县)及发展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小杂粮产业 区域划分 发展 种植带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辽宁省国家菜用(鲜食)春播大豆区域试验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艳秋 陈应志 蔡淑平 《大豆科技》 2009年第5期24-26,共3页
以2008年国家菜用(鲜食)春播大豆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为材料,试验分析了在辽宁种植的参试品种(系)的农艺性状、鲜荚性状、鲜荚产量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11个品种(系)从播种到鲜荚采摘生育日数为104~149 d,株高为41.3~141.9 cm,主茎... 以2008年国家菜用(鲜食)春播大豆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为材料,试验分析了在辽宁种植的参试品种(系)的农艺性状、鲜荚性状、鲜荚产量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11个品种(系)从播种到鲜荚采摘生育日数为104~149 d,株高为41.3~141.9 cm,主茎节数为10.3~20.8个,单株荚重32.4~55.5 g,标准荚数(两粒荚)178~247个/kg,标准荚长4.3~5.7 cm,荚宽1.2~1.4 cm,百粒鲜重49.4~72.5 g,鲜荚产量10 035~14 769 kg/hm2,百粒干重21.9~34.5 g,籽粒产量2 386~3 333 kg/hm2,有6个品种(系)为菜用大豆类型,适合在沈阳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农艺性状 鲜荚性状 鲜荚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07年辽宁省审定普通玉米蛋白品质及饲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丽 杨镇 《辽宁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33-35,共3页
对2004~2007年辽宁省审定的148个普通玉米新品种的粗蛋白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辽宁省审定的绝大多数玉米品种粗蛋白含量介于10%~12%;有近76%品种可作为一级饲料玉米;2005年选育的盛单216及2007年选育的世宾6和桥景337... 对2004~2007年辽宁省审定的148个普通玉米新品种的粗蛋白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辽宁省审定的绝大多数玉米品种粗蛋白含量介于10%~12%;有近76%品种可作为一级饲料玉米;2005年选育的盛单216及2007年选育的世宾6和桥景337为优质饲料普通玉米品种,其可降低饲料加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粗蛋白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种植对辽宁省大豆品种生育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丽杰 王可珍 +2 位作者 曹永强 宋书宏 孙旭刚 《大豆科技》 2009年第5期34-35,共2页
2007—2008年,辽宁省育成的高产大豆品种在陕西关中平原进行了麦后夏播试验。结果表明,其生育期缩短,植株变矮,但由于百粒重显著高于当地对照品种而获得较高产量。其中,辽豆18号表现为生态适应性好,高产、稳产,适宜在该地区夏播种植。
关键词 陕西 大豆品种 夏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芝麻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燕 《辽宁农业科学》 2002年第5期32-32,共1页
对编入全国芝麻品种资源目录的 1 80份芝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筛选出特高油分含量、高蛋白含量芝麻资源各 2份 ,高产、抗病、不裂蒴等优异资源 9份。列出了特殊优异资源名录并提出利用设想。
关键词 辽宁 芝麻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1980-2000年大豆品种育成审定概况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丽杰 孙恩玉 隋国民 《大豆通报》 2002年第3期15-16,共2页
本文对辽宁省 1 980 -2 0 0 0年大豆品种育成及审定情况进行了详细总结 。
关键词 辽宁 大豆 品种 育成 审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