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沟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以辽宁省兴城市为例
1
作者 王福禄 朱春荣 +2 位作者 计保权 吴兴华 田志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57-1458,共2页
介绍了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治理开发模式的内涵,全面阐述了该模式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发展灌溉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②高效利用雨洪资源,解决人畜饮水问题;③发展舍饲养殖,带动各业开发。取得... 介绍了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治理开发模式的内涵,全面阐述了该模式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发展灌溉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②高效利用雨洪资源,解决人畜饮水问题;③发展舍饲养殖,带动各业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壑 综合治理模式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兴城头道沟小流域特色水土保持治理途径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宏宇 王福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6年第3期28-29,共2页
辽宁省兴城市头道沟流域石质山区特色水土保持治理的特色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沟壑多功能特色治理开发模式与当地生态景观建设相结合,沟壑特色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为当地建设景观步道、凉亭、塘坝营造出大面积水域,使当地生态景观得到改善... 辽宁省兴城市头道沟流域石质山区特色水土保持治理的特色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沟壑多功能特色治理开发模式与当地生态景观建设相结合,沟壑特色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为当地建设景观步道、凉亭、塘坝营造出大面积水域,使当地生态景观得到改善;2)特色治理与传统综合治理相结合,沟壑特色水土保持治理在沟壑的纵向布局上从沟头到沟道的沿线步步设防、层层拦蓄,在特色沟壑治理的同时,大搞传统综合治理工程,包括坡面水土保持工程,造林工程,果树梯台田,封禁治理;3)与当地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相结合,当地果园发展迅速,生态景观的改善促进当地特色旅游产业得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壑治理 特色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及效益简析
3
作者 王福禄 计保权 +1 位作者 吴兴华 田志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8-189,共2页
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治理开发模式是兴城市水土保持站建立的一种新型沟壑治理模式,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石质山区如何开展沟壑治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快速发展经济开创了一条新路。介绍了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治理开发模式的内涵,全面阐... 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治理开发模式是兴城市水土保持站建立的一种新型沟壑治理模式,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石质山区如何开展沟壑治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快速发展经济开创了一条新路。介绍了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治理开发模式的内涵,全面阐述了该模式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和效益。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灌溉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2)高效利用雨洪资源,解决人畜饮水问题;3)发展舍饲养殖,带动各业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壑 多功能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道沟小流域老果园梯化改造及效益
4
作者 王福禄 寇德军 +2 位作者 龙桂华 王承江 田志凤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3-54,共2页
兴城市二道沟小流城位于辽西走廊的建昌、绥中、兴城三县交界处,属石质低山区,流城面积13.34k m^(2)。海找高程76.8~617.4m。流域内沟壑纵横。10°~25°的坡面占总面积的31.3%,大于25°的坡面占37.6%,年土壤侵蚀模数达3200t... 兴城市二道沟小流城位于辽西走廊的建昌、绥中、兴城三县交界处,属石质低山区,流城面积13.34k m^(2)。海找高程76.8~617.4m。流域内沟壑纵横。10°~25°的坡面占总面积的31.3%,大于25°的坡面占37.6%,年土壤侵蚀模数达3200t/km^(2):这里年均降水量605mm。蒸发量1485mm。降水量中的55%集中在7、8两个月。春、秋干旱十分严重,有十年九旱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梯田改造 二道沟小流域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