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述和叙述之外──辽宁省近年长篇小说创作管窥
1
作者 周立民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52,共10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叙述 创作 写作者 精神 自然 信仰 信徒 敬畏 轻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中岁月,海上心情──辽宁NOVEL:世纪之交的语境与文本
2
作者 高海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3-61,共9页
关键词 国别文学 文学写作 文本 地域 相对独立 时代 对话 精英 条件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不读”,还是作家“必读”——论“文学性”视角下研究与创作的关系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诗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7,共7页
讨论文学性问题,首先需要避开一个误区,即“本质”层面的文学性经常无法也无需言说,文学界讨论的文学性常是“策略”上的文学性,即通过“建构”文学评价标准来表达对创作、研究发展方向的意见。这即是强调研究的当下性,让研究与文学现... 讨论文学性问题,首先需要避开一个误区,即“本质”层面的文学性经常无法也无需言说,文学界讨论的文学性常是“策略”上的文学性,即通过“建构”文学评价标准来表达对创作、研究发展方向的意见。这即是强调研究的当下性,让研究与文学现场相互影响、结合。今天讨论文学性问题的大背景,就是以文学史研究为主体的当代文学研究,与文学现场关系渐远。本文从学术史入手,梳理从1980年代到20世纪当代文学研究逐渐“历史化”的过程中,文学研究与现场如何逐渐分离,并在最后提出,今天若想让文学研究重拾当下性,与现场创作再度结合,一是要以“文本细读”的方法探究“潜结构”“潜叙事”,二是在“文化史框架”中,在广义的“叙事性艺术”范畴内观照当代尤其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史,在更宽广的文学性视野中定位文学研究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 历史化 文化史框架 叙事性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网络文学生产的时空逻辑与审美生成 被引量:4
4
作者 韩传喜 楚艳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3,F0003,共10页
文学审美的变革总是伴随着文本生产与传播的速度、距离和范围的调整,体现出媒介载体所赋予的时空逻辑的深刻渗透。以媒介时空为背景,网络文学生成的具体程式及伴随的审美体验发生了新的变化。从时间维度来看,在媒介时间压缩、加速和分... 文学审美的变革总是伴随着文本生产与传播的速度、距离和范围的调整,体现出媒介载体所赋予的时空逻辑的深刻渗透。以媒介时空为背景,网络文学生成的具体程式及伴随的审美体验发生了新的变化。从时间维度来看,在媒介时间压缩、加速和分割的运动过程中,网络文学表现出碎片化叙事、共享式创作及弹性化生产等特征。从空间维度来看,网络文学借助虚拟、多维、流动的网络空间来承载故事,展现出巨量化的内容、复合性的符号及动态性的结构,构建起开放且多元的文本空间。在新的时空框架内,网络文学的审美追求呈现出时态的现场感和动态感以及空间场景的复合性与互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数字媒介 时间 空间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碎片上 被引量:4
5
作者 丁宗皓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6,共7页
关键词 现代化 诗歌 果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东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文化重塑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充闾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对于地域文化的研究 ,应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文化观 ,兼顾地理环境、社会、民族和历史传统诸因素对于文化的影响 ,寻求地域文化向现代转化与进行文化重塑的路径 ,以满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要求。关东文化应在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推动民间... 对于地域文化的研究 ,应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文化观 ,兼顾地理环境、社会、民族和历史传统诸因素对于文化的影响 ,寻求地域文化向现代转化与进行文化重塑的路径 ,以满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要求。关东文化应在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推动民间传统文化创新的基础上 ,切实整合文化资源 ,把地方的文化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 ,实现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关东文化 民间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澜独老成”--《离离原上草》的艺术特色
7
作者 王充闾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0-93,共4页
关键词 《离离原上草》 艺术特色 轰动效应 知名学者 长篇小说 彭定安 震撼性 成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丽萍:“解放儿童的文学”
8
作者 晓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5-197,共3页
关键词 儿童文学奖 文学作家 李丽萍 长篇童话 长篇小说 文学刊物 个人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创作八议
9
作者 王充闾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9年第5期1-5,共5页
一、'散文无文'现象日趋严重,应该引起疗救的注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们主体意识增强了,个性化突出,普遍存在着表达、交流、倾诉的冲动,散文自然成为首选形式。这确实是好事;但也同时出现了散文体裁和写作队伍的泛化,致使许多... 一、'散文无文'现象日趋严重,应该引起疗救的注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们主体意识增强了,个性化突出,普遍存在着表达、交流、倾诉的冲动,散文自然成为首选形式。这确实是好事;但也同时出现了散文体裁和写作队伍的泛化,致使许多作品丧失了文学属性。作为文学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创作 散文写作 主体意识 个性化 历史题材 文学作品 文学形式 历史时期 艺术加工 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中发现新的文学资源——“民族文化传统与当代文学发展高峰论坛”纪要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荣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6,共6页
2017年5月21日,由《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辽宁省重点研究基地“文艺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民族文化传统与当代文学发展高峰论坛”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作家协会的数十位批... 2017年5月21日,由《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辽宁省重点研究基地“文艺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民族文化传统与当代文学发展高峰论坛”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作家协会的数十位批评家、作家齐聚沈城,交流思想,观点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作家评论》 民族文化传统 高峰论坛 文学发展 文学资源 沈阳师范大学 纪要 发展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充闾创作心路探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作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1-155,共5页
王充闾早期散文创作显现出经世致用的“为政者言”的印迹 ,到《清风白水》开始了审美、悦己的创化 ;经过《春宽梦窄》,到《面对历史的苍茫》,特别是《沧桑无语》,作家已完全从一个自由的美学理想的高度叩问生命价值 ,追索人生意义。作... 王充闾早期散文创作显现出经世致用的“为政者言”的印迹 ,到《清风白水》开始了审美、悦己的创化 ;经过《春宽梦窄》,到《面对历史的苍茫》,特别是《沧桑无语》,作家已完全从一个自由的美学理想的高度叩问生命价值 ,追索人生意义。作家这种创作心路上的新的领悟使其终于换骨出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充闾 散文创作 美学理想 创作心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象点击
12
作者 吴福辉 张新颖 +1 位作者 晓宁 张丽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辽宁人民出版社 彗星 印象 谢六逸 才子 梁遇春 朱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水与时进──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
13
作者 刘兆林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纪念活动 文艺理论 文艺创作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哭苏里先生
14
作者 李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1-32,共2页
中国电影百年纪念日快到的时候,他却像一块陨石,留下了搬不动的悲哀。沈阳是他工作的最后一个驿站,热爱他的500多名沈阳观众,还未从他演讲的感动中走出来,三天后,他却与世长辞了。苏里,这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闪光的名字。一位电影史学家... 中国电影百年纪念日快到的时候,他却像一块陨石,留下了搬不动的悲哀。沈阳是他工作的最后一个驿站,热爱他的500多名沈阳观众,还未从他演讲的感动中走出来,三天后,他却与世长辞了。苏里,这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闪光的名字。一位电影史学家曾说:“他是共和国第一代著名导演,是新中国一位伟大的电影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电影导演 刘三姐 电影理论 新中国 电影观众 共和国 中国电影 作品 游击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啊,太艺术——冯骥才《艺术家们》阅读札记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立民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3期72-82,共11页
本文是对冯骥才长篇新作《艺术家们》的评论,这部作品是作者带有强烈自我特征的特殊写作,是具有古典情怀向古典致敬的作品。小说发掘了非主流的画坛隐者的精神价值,批判了艺术面临的商业化危机,对艺术家在时代和生活中的处境做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 冯骥才 《艺术家们》 商业化 古典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忘了教育农民
16
作者 朱振山 《村委主任》 2015年第7期34-35,共2页
一 这一段经历我终生难忘。 不经意间我做了一任村官,尽管时间不是很长,却是一次心灵的历险。这段经历之后,我不仅感到自己的幼稚贫乏,更觉得自以为熟知的乡村是一个纷纭复杂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文章里描绘得那样温情脉咏,也没... 一 这一段经历我终生难忘。 不经意间我做了一任村官,尽管时间不是很长,却是一次心灵的历险。这段经历之后,我不仅感到自己的幼稚贫乏,更觉得自以为熟知的乡村是一个纷纭复杂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文章里描绘得那样温情脉咏,也没有影视中渲染得那样纯洁善良。如果你不是身临其境,就没有权利对这个世界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教育 世界 描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影徂,千载心在——记巴金与王元化
17
作者 周立民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3-98,共6页
本文通过新发现的两封王元化书信和众多相关史料,勾勒巴金与王元化的交往过程和诸多细节,从王元化对于巴金《随想录》的推重和二人携手推动文化建设的良苦用心中,能够看出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范。作者认为:巴金和王元化交往的密切,不... 本文通过新发现的两封王元化书信和众多相关史料,勾勒巴金与王元化的交往过程和诸多细节,从王元化对于巴金《随想录》的推重和二人携手推动文化建设的良苦用心中,能够看出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范。作者认为:巴金和王元化交往的密切,不仅仅是私人情谊,更多是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同声相惜、同气相求。在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大潮和1990年代商品经济的巨浪中,巴金和王元化在很多问题上有着一致的见解,他们也是上海最有探索精神和道德勇气的思想家,其精神遗产值得重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王元化 书信 《随想录》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想录》与新时期文学的精神复苏
18
作者 周立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3-161,共9页
巴金晚年重要作品《随想录》,既是新时期文学的产物,又是它的催化剂,促动了新时期文学的精神复苏。在以往研究中,对于《随想录》在新时期文学生成和发展中的历史贡献估计不足。本文通过还原《随想录》写作时的历史氛围,在具体的历史情境... 巴金晚年重要作品《随想录》,既是新时期文学的产物,又是它的催化剂,促动了新时期文学的精神复苏。在以往研究中,对于《随想录》在新时期文学生成和发展中的历史贡献估计不足。本文通过还原《随想录》写作时的历史氛围,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将《随想录》与同时代作品进行比较,论述它在摆脱以往的文风对文学束缚、讲真话的文学意义和对新时期文学的精神启蒙作用,以及巴金通过《随想录》的写作对于新时期文学探索的支持等方面的历史贡献和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随想录》 新时期文学 精神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午烽火鸭绿江
19
作者 宋占方 李淑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5-192,共8页
序幕在主题音乐声中,黎明之时,俯视辽东地区,巍峨的崇山峻岭,葱茏茂密的绿色森林,缓缓流动的鸭绿江水碧波浩渺似一条玉带,绵延起伏的虎山长城似一条盘绕山中的巨龙,火红的太阳冉冉升起,金色的霞光辐射开来,放出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 鸭绿江 烽火 辽东地区 光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荤油拌饭
20
作者 侯艳杰 《农家科技》 2020年第6期54-54,共1页
小时候,乡下生活困难,人们肚里几乎没什么油水。七九年我出生以后,实行包产到户,光是能填饱肚子这一项就比父辈们不知强了多少,谁还敢奢望大鱼大肉呢。至于糖和水果,只有过年才能吃到。春天上树擅榆钱儿、挖野菜,夏天满野地扒麻果籽、... 小时候,乡下生活困难,人们肚里几乎没什么油水。七九年我出生以后,实行包产到户,光是能填饱肚子这一项就比父辈们不知强了多少,谁还敢奢望大鱼大肉呢。至于糖和水果,只有过年才能吃到。春天上树擅榆钱儿、挖野菜,夏天满野地扒麻果籽、河沟里抓蛤蟆,秋天摘黑天天、高粱地打乌米,冬天去河里凿冰吃,啃冻豆包是我们同时代孩子无一例外的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产到户 黑天天 小时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