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性聋小鼠耳蜗带状突触损伤特点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魏薇 杨丽辉 +4 位作者 熊伟 柳柯 马秀岚 龚树生 杜政德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性聋耳蜗带状突触数量在耳蜗各回的变化特点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方法根据年龄将C57BL/6J小鼠分为1月龄组和12月龄组(每组12只),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Response, ABR)检测两组小鼠听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 目的研究老年性聋耳蜗带状突触数量在耳蜗各回的变化特点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方法根据年龄将C57BL/6J小鼠分为1月龄组和12月龄组(每组12只),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Response, ABR)检测两组小鼠听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小鼠耳蜗带状突触数量,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小鼠耳蜗Ucp2蛋白的表达。结果和1月龄小鼠相比较,12月龄小鼠ABR阈值在8kHz显著升高(t=12.226, P<0.01),在16kHz和32kHz阈值均超过90dB SPL;12月龄小鼠在90dB SPL声强下ABR I波幅值在8kHz显著降低(t=5.102, P<0.01);12月龄小鼠耳蜗带状突触数量在耳蜗顶回(t=10.230, P<0.01)、中回(t=3.386, P<0.05)和底回(t=17.076, P<0.01)均显著减少,其中耳蜗底回数量减少最明显;12月龄小鼠耳蜗Ucp2蛋白水平显著增加(t=11.429, P<0.01)。结论在小鼠老化的过程中,耳蜗底回的带状突触最容易损伤丢失,其次是耳蜗顶回和中回,线粒体Ucp2可能在耳蜗带状突触损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耳蜗带状突触 解偶联蛋白2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嗓音的计算机测试及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志明 宋辉 +1 位作者 柴亮 杨式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88-190,共3页
目的 研究正常成人在四种发育方式下各声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应用电子计算机语言分析系统对20 ~50 岁男女各30 例正常成人分别用真声最低音、舒适音、真声最高音、假声最高音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 男女性的四种发音方式中,... 目的 研究正常成人在四种发育方式下各声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应用电子计算机语言分析系统对20 ~50 岁男女各30 例正常成人分别用真声最低音、舒适音、真声最高音、假声最高音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 男女性的四种发音方式中,真声最高音最优,依次为舒适音、假声最高音、真声最低音,发舒适音和真声最低音时男女间Jitter 值有差异。结论 正常成人四种发音方式的声音质量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嗓音评价 声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