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的经典型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质沉积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樊露 葛永桂 +1 位作者 辛岳 王玉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6-537,共2页
经典型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质沉积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指血液成分降解产物含铁血黄素呈线样沉积在幕下及脊髓表面,伴或不伴幕上大脑半球受累。其典型三联征包括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部分患者可出现痴... 经典型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质沉积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指血液成分降解产物含铁血黄素呈线样沉积在幕下及脊髓表面,伴或不伴幕上大脑半球受累。其典型三联征包括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部分患者可出现痴呆[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中枢神经系统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性 小脑共济失调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内分水岭梗死与颈内动脉串联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于金梅 王玉洁 +2 位作者 辛岳 田英 张碧莹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576-58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内分水岭梗死与颈内动脉(ICA)串联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55例经头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证实为内分水岭梗死患者,均行颅外段ICA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颅内血管MR血管成像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55例内...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内分水岭梗死与颈内动脉(ICA)串联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55例经头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证实为内分水岭梗死患者,均行颅外段ICA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颅内血管MR血管成像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55例内分水岭梗死患者分为单发内分水岭梗死(IWSI)组和伴有同侧皮质分水岭梗死的内分水岭梗死(C-IWSI)组,分析两种类型内分水岭梗死与ICA串联狭窄的关系。结果 (1)55例内分水岭梗死中,包括IWSI组24例(43.6%),C-IWSI组31例(56.4%)。病灶侧血管狭窄:ICA 20例(36.4%,其中颅外段11例,颅内段17例),大脑中动脉(MCA)44例(80.0%),ICA串联狭窄15例(27.3%)。(2)病灶侧ICA串联狭窄:IWSI组2例(颅内段ICA+MCA 2例);C-IWSI组13例(颅外段ICA+颅内段ICA+MCA 4例,颅外段ICA+颅内段ICA 1例,颅外段ICA+MCA 2例,颅内段ICA+MCA6例)。(3)与IWSI组相比,C-IWSI组患者病灶侧ICA狭窄、ICA串联狭窄发生率均较高[分别为54.8%(17例)比12.5%(3例),41.9%(13例)比8.3%(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6),其中颅外段和颅内段ICA狭窄发生率均高于IWSI组[35.5%(11例)比0,45.2%(14例)比12.5%(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和0.009)。结论不同类型内分水岭梗死ICA串联狭窄发生率不同,伴有同侧皮质分水岭梗死的内分水岭梗死患者,常伴有颈内动脉串联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内分水岭梗死 颈内动脉狭窄 大脑中动脉狭窄 颈内动脉串联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卵圆中心小梗死临床及影像学的对比性研究
3
作者 张碧莹 王健 王玉洁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0-233,271,共5页
目的通过与基底节区小梗死比较,阐明半卵圆中心小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发病1周内入院的MR扩散加权成像轴面上显示半卵圆中心小梗死的患者46例,以157例基底节区小梗死作为对照... 目的通过与基底节区小梗死比较,阐明半卵圆中心小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发病1周内入院的MR扩散加权成像轴面上显示半卵圆中心小梗死的患者46例,以157例基底节区小梗死作为对照,比较分析半卵圆中心小梗死与基底节区小梗死的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资料的差异。结果半卵圆中心小梗死的平均年龄为(69±12)岁,其中男27例。基底节区小梗死的平均年龄为(66±11)岁,其中男98例。半卵圆中心小梗死与基底节区小梗死患者的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资料比较:高血压[63.0%(29例)比43.3%(68例),P=0.018]、冠心病[4.3%(2例)比17.8%(28例),P=0.042]、心房颤动[15.2%(7例)与5.7%(9例),P=0.036]、单侧肢体无力[17.4%(8例)比6.4%(10例),P=0.02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2(1,3)分比3(2,5)分,P=0.002]、梗死灶直径[(6±3)mm与(10±3 mm),P<0.01]、同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4.3%(2例)比24.2%(38例),P=0.006]、伴发对侧颅内动脉狭窄[4.3%(2例)比17.8%(28例),P=0.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基底节区小梗死比较,半卵圆中心小梗死的心房颤动患病率较高,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轻,梗死灶直径较小,同侧MCA狭窄及伴发对侧颅内动脉狭窄患病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卵圆中心小梗死 临床特征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偏侧舞蹈症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脑梗死一例 被引量:6
4
作者 葛永桂 郭婷婷 +1 位作者 王健 王玉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6,共2页
偏侧舞蹈症是以单侧、快速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屈曲、伸直、转动等舞蹈样运动,可累及身体任意部位,以肢体远端为主。引起舞蹈症的病因除遗传性疾病外,还包括脑卒中、感染、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及药物等。其中,脑卒... 偏侧舞蹈症是以单侧、快速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屈曲、伸直、转动等舞蹈样运动,可累及身体任意部位,以肢体远端为主。引起舞蹈症的病因除遗传性疾病外,还包括脑卒中、感染、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及药物等。其中,脑卒中是成人非遗传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但舞蹈症却是脑卒中的罕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症 脑梗死 卒中 颅内动脉疾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大脑中动脉狭窄后侧支循环建立的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葛永桂 郭婷婷 王玉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213,共3页
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或闭塞是最常见的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占后者的70%左右。MCA狭窄或闭塞患者脑梗死范围和预后与其供血区域之间不平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这与侧支循环状态有关。研究表明,良好侧支循环... 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或闭塞是最常见的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占后者的70%左右。MCA狭窄或闭塞患者脑梗死范围和预后与其供血区域之间不平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这与侧支循环状态有关。研究表明,良好侧支循环可降低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后出血转化风险、提高血管内治疗后再通率、减小梗死病灶的大小及有效改善临床预后^[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中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侧支循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梗死模式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照 王玉洁 +1 位作者 辛岳 郭婷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97-201,共5页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的脑梗死模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磁共振血管成像确诊为MCA狭窄。将MCA狭窄分为轻、中、重度,依据DWI显示的梗死模式,分别观...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的脑梗死模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磁共振血管成像确诊为MCA狭窄。将MCA狭窄分为轻、中、重度,依据DWI显示的梗死模式,分别观察小穿支动脉梗死(SPAI)、大穿支动脉梗死(LPAI)、皮质支供血区梗死(PI)、分水岭梗死(BZI)和大面积梗死(LTI)。结果①56例MCA狭窄患者中,SPAI 12例,LPAI 4例,PI 9例,LTI 1例,BZI 30例。②在BZI中前BZI 6例,后BZI 4例,内BZI 20例。③MCA轻、中、重度狭窄者中,以BZI最多,分别为39.1%(9/23)、41.2%(7/17),和87.5%(14/16),且在BZI模式中,又以内BZI最多,分别为26.1%(6/23)、29.4%(5/17),和56.3%(9/16)。结论在伴有MCA狭窄的患者中,脑梗死模式以BZI为主。而BZI中,又以内BZI最常见,其中MCA重度狭窄患者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中动脉狭窄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发作性右上肢麻木无力为临床特征的脑淀粉样发作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彩虹 葛永桂 +1 位作者 仇建婷 王玉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8-649,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1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肢麻木无力1周入院。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麻木,麻木由右手拇指向其余四指顺次蔓延,迅速播散至手掌、前臂、右侧面部;伴右上肢无力,表现为抬举费力,不能持物,自觉右侧面部鼓腮漏气、...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1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肢麻木无力1周入院。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麻木,麻木由右手拇指向其余四指顺次蔓延,迅速播散至手掌、前臂、右侧面部;伴右上肢无力,表现为抬举费力,不能持物,自觉右侧面部鼓腮漏气、语言笨拙,持续20~30min自行缓解。入院前1周内共发作3次,每次发作症状均相似,缓解期表现正常。既往患高血压20余年,自行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在140~150/70mm Hg(1mm Hg=0.133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感觉减退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脱髓鞘疾病 脑出血 脑淀粉样血管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