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癌患者术前睡眠状况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孙光为 杨学彬 +6 位作者 刘盈 于方舟 董晓梅 王寅寅 陈美旭 郭娇 邢承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术前睡眠状况及其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为改善大肠癌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经病理证实为大肠癌的患者107例,应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汉密尔顿抑郁量...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术前睡眠状况及其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为改善大肠癌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经病理证实为大肠癌的患者107例,应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SES)、医学应对问卷(MCMQ)、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艾森克人格问卷(EPQ)、Wang-Baker脸谱疼痛强度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手术前睡眠状况及其与心理社会诸多因素的关系。结果手术前患者失眠发生率为22.43%(24/107),失眠在人口学特征与临床特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抑郁程度、焦虑程度、社会支持、回避、屈服、幸福度及EPQ-N在失眠与否的分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抑郁程度、焦虑程度与EPQ-P对失眠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P<0.05)。结论手术前大肠癌患者失眠程度与抑郁、焦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抑郁 焦虑 社会支持 自尊 应对方式 幸福度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综合医院焦虑障碍患病率及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秦晓霞 王威 +4 位作者 金秋 艾丽 李岳玲 董光辉 刘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99-901,共3页
目的了解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和焦虑患者的特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23家综合医院调查,共调查5750例内科门诊患者。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为筛查工具,对筛查高、中、低危险组按比例进... 目的了解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和焦虑患者的特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23家综合医院调查,共调查5750例内科门诊患者。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为筛查工具,对筛查高、中、低危险组按比例进行诊断工具《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科研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CID-I/P),以确定患病率。结果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躯体疾病所致焦虑障碍患病率为0·468;任何焦虑障碍(非躯体疾病所致)现患率为4·92%,未特定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2·91%),其次为广泛性焦虑障碍(1·51%)。焦虑障碍者的特征为分居/离婚、年龄≥45岁、受过高等教育、高收入者多。结论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焦虑障碍患病率较高,多为分居/离婚、年龄≥45岁、受过高等教育、高收入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患病率 特征 医院 综合 门诊部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不同级别综合医院内科与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患病率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艾丽 秦晓霞 +4 位作者 王威 金秋 李岳玲 刘力 董光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33-735,共3页
目的了解沈阳市不同级别综合医院内科和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沈阳市23家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7448例年龄≥15岁的内科及中医科门诊患者。调查员在患者就医前使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 目的了解沈阳市不同级别综合医院内科和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沈阳市23家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7448例年龄≥15岁的内科及中医科门诊患者。调查员在患者就医前使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为筛查工具,将调查样本分为精神疾病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使用《美国精神疾病与行为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四版)科研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CID-I/P)对筛选高、中、低危险组100%、40%、10%的患者进行SCID诊断。结果一级综合医院内科门诊任何抑郁障碍患病率显著高于二级医院(RR=1.30);中医科门诊二级医院任何抑郁障碍患病率低于一级医院和三级医院(RR=2.09、0.52)。结论内科和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一级医院患病率最高,三级医院重型抑郁障碍最多。应该加强初级医院抑郁障碍的防治工作,三级医院是重型抑郁障碍的防治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患病率 内科门诊 中医科门诊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递质变化的脑电超慢涨落仪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何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89-890,共2页
目的应用脑电超慢涨落仪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的水平。方法应用脑电超慢涨落仪的生物化学物质振荡的原理,测定神经递质震荡的频率与周期,在脑电超慢波中记录该物质周期的次数,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各种神经递质的水平。应用明尼... 目的应用脑电超慢涨落仪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的水平。方法应用脑电超慢涨落仪的生物化学物质振荡的原理,测定神经递质震荡的频率与周期,在脑电超慢波中记录该物质周期的次数,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各种神经递质的水平。应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人格测定。结果(1)两组受测者γ-氨基丁酸(GABA)、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和熵值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受测者MMPI中癔病(Hy)、妄想狂(Pa)、精神分裂症(Sc)和社会内向(Si)评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受测者EPQ中精神质(P)和内外向(E)得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递质GABA和ACH水平降低,DA水平和熵值增高,提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活动的无序状态,故可用脑电超慢波涨落仪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变化。(2)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为明显的精神质、孤僻怪异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神经递质 脑电超慢涨落仪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