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评价卵圆孔未闭形态特征及相关左心房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戚一名 赵含章 +4 位作者 孙雪纯 崔春生 陈火元 丁明岩 孙丹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7-800,共4页
卵圆孔未闭(PFO)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疾病,也是多种临床疾病的重要原因,形态特征及心房结构与功能改变影响其预后。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诊断PFO,而一系列超声新技术还可获取较常规参数更为敏感的指标,早期检出PFO所致左心房功能改变。本文围... 卵圆孔未闭(PFO)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疾病,也是多种临床疾病的重要原因,形态特征及心房结构与功能改变影响其预后。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诊断PFO,而一系列超声新技术还可获取较常规参数更为敏感的指标,早期检出PFO所致左心房功能改变。本文围绕超声心动图及其新技术评价PFO形态特征及相关左心房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 未闭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负荷斑点追踪成像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颖 赵含章 +4 位作者 李静 丁明岩 冀威 矫妮 朱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81-585,590,共6页
目的应用运动负荷斑点追踪成像评价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探讨非梗阻性HCM患者运动负荷状态下左心室适应性改变能力。资料与方法选取38例非梗阻性HCM患者(HCM组),另取43名年龄和性别与HCM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 目的应用运动负荷斑点追踪成像评价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探讨非梗阻性HCM患者运动负荷状态下左心室适应性改变能力。资料与方法选取38例非梗阻性HCM患者(HCM组),另取43名年龄和性别与HCM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检查,分别于静息期、峰值期在心尖三腔、四腔、两腔切面测得左心室长轴应变(LVGLS)、左心室应变率(LVSR),左心室二尖瓣短轴、乳头肌短轴、心尖短轴切面测得左心室圆周应变(LVGCS),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静息期LVGLS[(-21.92±1.39)%比(-17.19±1.66)%]、LVSR[(-1.21±1.11)/S比(-0.95±0.15)/S],峰值期LVGLS[(-28.52±1.47)%比(-18.78±1.83)%]和LVSR[(-1.74±0.15)/S比(-1.15±0.18)/S]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期LVGCS[(-20.91±2.07)%比(-23.45±2.15)%]和峰值期LVGCS[(-26.62±1.38)%比(-28.15±2.01)%]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CM组LVGLS变化率[(8.33±4.69)%比(22.96±5.78)%]、LVSR变化率[(16.94±9.59)%比(29.91±7.07)%]及LVGCS变化率[(16.46±8.08)%比(21.37±7.69)%]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评价非梗阻性HCM患者运动负荷状态下左心室功能情况和其适应性改变能力,为左心室功能和运动耐力的评价提供准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被引量:1
3
作者 段续微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1-432,共2页
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维持性慢性肾衰血液透析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国外研究证实,80%以上这样的患者会出现心血管并发症。超声心动图能早期检测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及功... 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维持性慢性肾衰血液透析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国外研究证实,80%以上这样的患者会出现心血管并发症。超声心动图能早期检测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对CRF患者的心血管状况进行评估,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含章 唐力 朱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8-840,84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测值(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3个亚组,同期非高血压患者56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血浆hs-CRP测定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hs...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测值(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3个亚组,同期非高血压患者56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血浆hs-CRP测定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hs-CRP均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血浆高hs-CRP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高血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Ⅲ级患者的hs-CRP均值高于Ⅰ级和Ⅱ级者(P〈0.05);高血压组hs-CRP均值、高hs-CRP检出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呈正相关(r=0.325,P=0.004;r=0.279,P=0.02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s-CRP测值(OR=1.128,95%CI1.678~3.986,P〈0.01)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s-CRP测值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hs-CRP测值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高血压 颈动脉硬化 斑块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室双出口合并二尖瓣闭锁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丽娟 朱芳 +2 位作者 丁明岩 孙丹丹 赵含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12-1912,共1页
患儿男,14岁,咳嗽、发热1天,体温最高38.2℃;10年前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单心室,未接受手术治疗。查体:瘦弱,脊柱侧弯,胸廓畸形,口唇及手指末端轻微发绀;体温38.2℃,呼吸90次/分,血压100/70 mmHg,静息态下血氧饱和度95%,活动后91%。胸部CT... 患儿男,14岁,咳嗽、发热1天,体温最高38.2℃;10年前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单心室,未接受手术治疗。查体:瘦弱,脊柱侧弯,胸廓畸形,口唇及手指末端轻微发绀;体温38.2℃,呼吸90次/分,血压100/70 mmHg,静息态下血氧饱和度95%,活动后91%。胸部CT:双肺透过度低,心脏增大,心包及胸腔少量积液,肺动脉及其分支增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双出口 二尖瓣闭锁 心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状室间隔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明岩 朱芳 赵含章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技术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女不同性别之间室间隔形态的差异,探讨S状室间隔的发生率与性别是否存在相互关联,并分析其对左心室流出道内径( LVOTD)及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血流速度( LVOTS)...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技术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女不同性别之间室间隔形态的差异,探讨S状室间隔的发生率与性别是否存在相互关联,并分析其对左心室流出道内径( LVOTD)及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血流速度( LVOTS)的影响。方法对25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像分析,测量室间隔厚度、形态、LVOTD及LVOTS,其中241例确诊为S状室间隔,并按性别分组。结果在24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S状室间隔患者中,女性148例,占61.4%;男性93例,占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P=0.000);男女LVO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3.6) mm 比(21.8±3.0) mm,t =0.092,P =0.008];男女 LVOT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0±37.3)cm/s比(140.5±40.1)cm/s,t=0.334,P=0.221]。结论 S状室间隔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应进一步了解其原因,指导临床合理预防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S状室间隔 左心室流出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累及心脏1例
7
作者 郭丽娟 朱芳 丁明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4-64,共1页
患者男,66岁,因"胸闷、气短3~4年,加重10天"就诊。患者5年前因睾丸原发性淋巴瘤行睾丸切除术。查体:血压92/47mmHg,心率141次/分,心律绝对不齐。超声心动图:双心房增大,右心房近房间隔、下腔静脉口处见一大小约8.2cm×6.2... 患者男,66岁,因"胸闷、气短3~4年,加重10天"就诊。患者5年前因睾丸原发性淋巴瘤行睾丸切除术。查体:血压92/47mmHg,心率141次/分,心律绝对不齐。超声心动图:双心房增大,右心房近房间隔、下腔静脉口处见一大小约8.2cm×6.2cm×8.0cm混合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超声心动描记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叶肺动脉瓣伴重度狭窄一例
8
作者 丁明岩 朱芳 +1 位作者 李强 刘莹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6期472-472,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儿女,6岁。近4年出现活动后喜蹲位,气短,发绀,并逐渐加重。曾在当地医院听诊发现心脏杂音未进一步诊治。查体:体温36.4℃,心率110~./min,血压100/70mmHg,口唇及指甲发绀。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4级以上收缩... 1临床资料 患儿女,6岁。近4年出现活动后喜蹲位,气短,发绀,并逐渐加重。曾在当地医院听诊发现心脏杂音未进一步诊治。查体:体温36.4℃,心率110~./min,血压100/70mmHg,口唇及指甲发绀。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4级以上收缩期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狭窄 肺动脉瓣 超声心动图检查 收缩期杂音 右心房 临床资料 心脏杂音 心室增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脂肪性错构瘤一例
9
作者 丁明岩 朱芳 +4 位作者 矫妮 赵含章 冀威 张慧慧 李浩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1期75-76,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4岁,因“反复心慌、心悸半年,加重3 d”入院。患者近半年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心慌、心悸,偶有活动后胸闷、气短和头晕,可自行缓解。入院前3 d上述症状加重,在外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考虑为左心室粘液瘤,为进一步诊治...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4岁,因“反复心慌、心悸半年,加重3 d”入院。患者近半年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心慌、心悸,偶有活动后胸闷、气短和头晕,可自行缓解。入院前3 d上述症状加重,在外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考虑为左心室粘液瘤,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查体:体温36.5℃,呼吸15次/min,脉搏84次/min,血压145/95 mm 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 脂肪性错构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罕见右心房占位1例
10
作者 郭丽娟 朱芳 丁明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19-119,共1页
患者男,80岁,因气短2月,水肿20天,体温升高4天入院。本次入院诊断为:冠心病、心房颤动、肺炎、胸腔积液、脑梗死。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系统明显扩大,右心房左右径50mm,上下径61mm,右心房内见一条索样回声摆动,此异物呈双线样平行强回声... 患者男,80岁,因气短2月,水肿20天,体温升高4天入院。本次入院诊断为:冠心病、心房颤动、肺炎、胸腔积液、脑梗死。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系统明显扩大,右心房左右径50mm,上下径61mm,右心房内见一条索样回声摆动,此异物呈双线样平行强回声带,总长度约11~12cm,宽约1cm,舒张期经三尖瓣口进入右心室,收缩期返回右心房,扭曲呈蛇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主动脉根部形态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雪纯 丁明岩 +4 位作者 孙丹丹 赵含章 张慧慧 李颖 朱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320-324,共5页
目的:使用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后主动脉根部与封堵器之间的接触方式及主动脉根部的形态改变。方法:选取行经导管ASD封堵术的37例患者,根据主动脉侧边缘长度将ASD组分为主动脉侧边缘≥... 目的:使用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后主动脉根部与封堵器之间的接触方式及主动脉根部的形态改变。方法:选取行经导管ASD封堵术的37例患者,根据主动脉侧边缘长度将ASD组分为主动脉侧边缘≥5 mm组17例和主动脉侧边缘<5 mm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心尖四腔心测量缺损最大直径、封堵器直径。使用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在ASD封堵术当天和术后1天测量两组的主动脉窦左右径、前后径、左室流出道速度及主动脉瓣速度,评估封堵器与主动脉根部的接触方式。结果:ASD封堵术后,主动脉边缘<5 mm组比主动脉边缘≥5 mm组缺损最大直径、封堵器直径及封堵器直径/房间隔总长度更大(P=0.010、P=0.013、P=0.018)。主动脉边缘<5 mm组比主动脉边缘≥5 mm组封堵器与主动脉根部更容易呈连续接触(P=0.028)。主动脉边缘<5 mm组在舒张末期主动脉窦部前后径较术前增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收缩中期主动脉窦部前后径较术前没有明显变化(P>0.05);左室流出道速度、主动脉瓣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动脉边缘≥5 mm组的主动脉窦前后径、左右径、左室流出道速度及主动脉瓣速度较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D封堵术后主动脉边缘缺损患者的封堵器更容易与主动脉根部呈连续接触且更易对主动脉根部形态造成影响。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以更立体、全面的评估ASD封堵术后主动脉根部的形状及与封堵器的接触方式,更好的为临床随访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主动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巨大肺栓塞1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绍卿 朱芳 +3 位作者 丁明岩 赵含章 冀威 郭丽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11-1911,共1页
患者男,80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短,伴咳嗽咳痰,时有黄痰,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间质性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Ⅰ型呼吸衰竭、冠心病、心功能Ⅲ级”,接受药物治疗后好转出院,于家中吸氧治疗;近1个月来气短症状进行... 患者男,80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短,伴咳嗽咳痰,时有黄痰,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间质性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Ⅰ型呼吸衰竭、冠心病、心功能Ⅲ级”,接受药物治疗后好转出院,于家中吸氧治疗;近1个月来气短症状进行性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喜侧卧,伴周身水肿,遂来我院就诊,初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咳嗽咳痰,白痰居多,饮食差,每日尿量约500~700 ml。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40次/分,呼吸14次/分,血压126 mmHg/76 mmHg,呼吸音弱,心律齐。心电图:V4-V5导联ST段下移0.05 mV,可见室性早搏。床旁超声心动图:右心系统扩大且右心室壁心肌搏动减弱,左心室短轴切面呈“D”字型(图1A),重度肺高压;主肺动脉内径44 mm,左肺动脉内径25.5 mm,右肺动脉内径23.9 mm,主肺动脉延续至右肺动脉内可见大小约69.3 mm×24.7 mm混合附加回声(图1B),边界尚清,稍有活动度,下腔静脉回流障碍,内径25 mm,塌陷率<50%,少量心包积液。根据超声表现综合考虑: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间质性肺炎;肺栓塞。因患者突发心室颤动,除颤后转入ICU监护治疗,予溶栓治疗2天后,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提示,主肺动脉延续至右肺动脉内占位大小由69.3 mm×24.7 mm减小至62.0 mm×21.0 mm,肺动脉高压由重度变为中度。8天后复查床旁超声心动图,占位大小减小至59.7 mm×31.7 mm(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诊断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