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侧隙的齿轮系统齿面磨损故障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高洪波 李允公 刘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21-226,共6页
根据齿面磨损、偏心和轴承的振动等会引起齿轮系统齿侧间隙时变这一特性,提出了基于动态侧隙的齿轮系统齿面磨损故障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动态啮合刚度、动态齿侧间隙、摩擦、偏心等因素建立了单级齿轮传动系统六自由度啮合耦合型动力学模... 根据齿面磨损、偏心和轴承的振动等会引起齿轮系统齿侧间隙时变这一特性,提出了基于动态侧隙的齿轮系统齿面磨损故障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动态啮合刚度、动态齿侧间隙、摩擦、偏心等因素建立了单级齿轮传动系统六自由度啮合耦合型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全齿均匀磨损和偏心磨损故障的仿真方法,并对含故障齿轮系统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齿轮实验台对齿侧间隙增大的磨损故障进行了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齿轮系统传递误差、振动冲击状态和振动剧烈程度等会随齿面磨损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变化,为齿面磨损故障的监测与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侧隙 磨损故障 动力学 传递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冲击响应字典稀疏表示的齿轮系统侧隙故障特征提取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洪波 刘杰 李允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6-91,共6页
为了从齿轮系统振动信号中提取由于齿侧间隙故障产生的瞬态冲击成分,提出了基于稀疏表示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将特征提取转化为稀疏字典的构造和稀疏表示系数的求解。根据侧隙故障瞬态冲击的响应特性,提出采用与其更相似的系统实测冲击... 为了从齿轮系统振动信号中提取由于齿侧间隙故障产生的瞬态冲击成分,提出了基于稀疏表示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将特征提取转化为稀疏字典的构造和稀疏表示系数的求解。根据侧隙故障瞬态冲击的响应特性,提出采用与其更相似的系统实测冲击响应构造稀疏字典,继而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优化求解稀疏表示向量,获得表征瞬态冲击发生时刻的稀疏系数,并重构故障冲击序列。通过冲击成分的包络解调分析,进一步获得瞬态冲击的调制频率。仿真和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取齿轮系统齿侧间隙故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特征提取 稀疏表示 实测冲击响应 齿侧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铁-货车联运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 被引量:26
3
作者 周晓晔 崔瑶 +2 位作者 何亮 马小云 王思聪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117,共7页
为应对配送车辆引起道路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地铁与货车联合运输.在不改变地铁运行方案的前提下,利用地铁非高峰时段开展货物配送;考虑地铁剩余运能、货车容量、最大行驶距离、客户服务时间窗等限制条件,以配送距离最短为优化目标,... 为应对配送车辆引起道路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地铁与货车联合运输.在不改变地铁运行方案的前提下,利用地铁非高峰时段开展货物配送;考虑地铁剩余运能、货车容量、最大行驶距离、客户服务时间窗等限制条件,以配送距离最短为优化目标,构建基于地铁-货车联运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通过地铁配送路径设计不规则二维矩阵编码结构,使用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以某市地铁货物运输为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实用性、有效性.结果表明,地铁-货车联合配送距离短,在客户时间窗范围内送达比例高,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路径优化 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 地铁配送 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铣削高强度钢刀具磨损有限元仿真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于晓琳 吕诚凯 +3 位作者 黄树涛 许立福 张玉璞 赵萍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4,共6页
高强度钢作为难加工材料的一种,对其进行高效加工一直是工业难题。本文使用DEFORM-3D有限元仿真软件,选用不同铣削用量,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模拟了高强度钢的铣削过程,分析了刀具磨损形貌特征,得出了铣削用量对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通过... 高强度钢作为难加工材料的一种,对其进行高效加工一直是工业难题。本文使用DEFORM-3D有限元仿真软件,选用不同铣削用量,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模拟了高强度钢的铣削过程,分析了刀具磨损形貌特征,得出了铣削用量对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刀具前刀面不同磨损程度区域取点并绘制铣削温度曲线图得出结论:刀具磨损程度越剧烈,铣削温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钢 铣削用量 刀具磨损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数学形态谱的齿轮箱轴承故障特征提取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洪波 刘杰 李允公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1-838,共8页
特征提取是实现故障模式识别的关键环节。针对传统数学形态谱在计算速度及故障模式区分能力上的不足,将数学形态腐蚀运算引入到形态谱计算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数学形态谱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可以表征信号不同分析尺度下的形态特征,进... 特征提取是实现故障模式识别的关键环节。针对传统数学形态谱在计算速度及故障模式区分能力上的不足,将数学形态腐蚀运算引入到形态谱计算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数学形态谱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可以表征信号不同分析尺度下的形态特征,进而区分信号所反映的运行状态。引入仿真信号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数学形态谱相比,改进的数学形态谱可以有效地区分机械设备的不同故障状态,稳定性强、计算速度更快。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参数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实测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齿轮箱 滚动轴承 特征提取 数学形态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硬度Mg-5Al-2Sn-5Ca镁合金在铸态与热处理后的蠕变行为 被引量:4
6
作者 热焱 邱克强 +4 位作者 李东和 丁韧 王梅 徐慧 徐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076-12082,共7页
本工作借鉴MRI230D合金的设计思路,通过添加Al、Ca、Sn等元素,采用普通铸造工艺制备了一种新型的Mg-5Al-2Sn-5Ca镁合金。使用XRD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表征,采用图像处理显微维氏硬度计和蠕变试验机测试合金在铸态与热处理... 本工作借鉴MRI230D合金的设计思路,通过添加Al、Ca、Sn等元素,采用普通铸造工艺制备了一种新型的Mg-5Al-2Sn-5Ca镁合金。使用XRD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表征,采用图像处理显微维氏硬度计和蠕变试验机测试合金在铸态与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由α-Mg、Al 2Ca、Mg 2Ca、CaMgSn相组成;铸态及经热处理后(热处理态)的合金晶界处均分布着连续的骨架状相,具有较高的维氏硬度,且热处理态合金的晶粒内部有微小颗粒状相析出;在520℃,该合金才发生相变,说明合金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分别在50 MPa/200℃下对铸态合金和热处理态合金进行蠕变试验,结果发现,相比于铸态合金,经热处理后合金的总蠕变时间延长至540 h,蠕变总量降低了0.001%,但在100 h时的蠕变量减少了0.030%。对比其他研究者的蠕变数据可知,在相同条件下,该铸态合金的蠕变性能远优于MRI153镁合金;热处理后的合金在50 MPa/200℃的蠕变断裂时间也长于A380铝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 热处理 镁合金 骨架状相 显微维氏硬度 蠕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铣加工精密薄壁零件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高杉 安勇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3-155,共3页
根据精密薄壁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制造工艺方法,提出数控铣薄壁零件的过程中,利用UG软件建模并自动编程生成薄壁的加工程序,采用以铣代磨的方法加工薄壁,铣薄壁时以砂布卷代替数控铣刀。合理运用刃具及工具,以卧铣刀加心棒与BT40刀头配合... 根据精密薄壁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制造工艺方法,提出数控铣薄壁零件的过程中,利用UG软件建模并自动编程生成薄壁的加工程序,采用以铣代磨的方法加工薄壁,铣薄壁时以砂布卷代替数控铣刀。合理运用刃具及工具,以卧铣刀加心棒与BT40刀头配合铣环形齿,并采用宏程序方法编制螺纹加工程序。对工艺路线进行的合并调整,简化工序。经过实践并测量结果分析,该加工方案可行。同时放大了数控设备的开发空间,为今后新机研制过程中,实现薄壁铣齿的加工奠定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零件 密封环形齿 螺纹 磨削 数控工艺 数控铣的放大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铁-货车联运的动态配送选点-路径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崔瑶 周晓晔 何亮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共11页
为应对传统动态需求下单一车辆配送成本高、时效差等问题,通过共享地铁剩余运能将地铁网络融入城市末端配送网,提出基于地铁和货车联运的动态选点-路径问题。从联合运输配送成本最小化角度出发,考虑动态需求、客户服务时间窗、多转运点... 为应对传统动态需求下单一车辆配送成本高、时效差等问题,通过共享地铁剩余运能将地铁网络融入城市末端配送网,提出基于地铁和货车联运的动态选点-路径问题。从联合运输配送成本最小化角度出发,考虑动态需求、客户服务时间窗、多转运点接送等因素,构建地铁转运点选择、货车调度以及接运配送路径的两阶段动态选点-路径整体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征,设计“初始阶段+动态阶段”的两阶段启发式算法,将Mark-Sweep算法和蚁群算法相结合求初始解,再设计双层启发式集成算法求动态解,为提高算法的求解质量和效率,外层遗传算法采用矩阵编码结构并通过截取掩码方式改进交叉变异算子,内层蚁群算法采用关键值编码结构并改进多点接送概率选择操作,通过内外层信息交互实现选点和路径的集成优化。最后结合不同算例验证模型与算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地铁和货车联合运输开展动态配送,不仅能有效提高配送时效性和精准度,而且能使配送成本降低约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联合运输 动态配送 选点-路径问题 双层启发式集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