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改进灰色聚类法的丹东市地下水质量评价
被引量:
2
1
作者
曲子良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9年第2期23-25,共3页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以及实验室测试相关项目选取了18项典型指标,并对丹东市地下水质量状况利用改进的灰色聚类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由于参评指标较多使得评价存在较大的偏差,无法真实反映实际状况,对此修正改进了原有方法。结果表明:...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以及实验室测试相关项目选取了18项典型指标,并对丹东市地下水质量状况利用改进的灰色聚类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由于参评指标较多使得评价存在较大的偏差,无法真实反映实际状况,对此修正改进了原有方法。结果表明:丹东市地下水质大部分地区处于良好状态,部分区域如城镇周围、人口密集的城区、排污河道两侧等水质较差;该评价结果与野外污染源调查结果基本保持一致,研究结果可为丹东市地下水环境治理规划和水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聚类法
地下水
丹东市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子河干流总氮与氨氮水质参数反演及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吴奇
宫福征
+3 位作者
白伟桦
史凯丰
王丽学
陈福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7-1028,共12页
太子河是辽宁省的重要水系之一。随着对水体环境的日益重视,太子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逐年好转,其研究方向逐渐由“治理为主”转向“监控为主、治理为辅”,提升太子河水质参数监测的时效性成为更为紧迫的任务。为了对太子河总氮(TN)和氨氮(N...
太子河是辽宁省的重要水系之一。随着对水体环境的日益重视,太子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逐年好转,其研究方向逐渐由“治理为主”转向“监控为主、治理为辅”,提升太子河水质参数监测的时效性成为更为紧迫的任务。为了对太子河总氮(TN)和氨氮(NH_(4)^(+)-N)水质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基于太子河流域2014—2019年10个监测断面的数据,通过剖析Landsat 8遥感影像不同波段反射率的组合与监测断面实测水质数据的线性关系,结合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化,建立了TN和NH_(4)^(+)-N浓度的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并反演了2014—2019年太子河干流TN和NH_(4)^(+)-N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构建的BP神经网络优化模型预测效果较好,TN和NH_(4)^(+)-N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77和0.550,均方根误差(RMSE)为1.464和0.667 mg·L^(-1),适用于对流域TN和NH_(4)^(+)-N的反演。2014—2019年TN和NH_(4)^(+)-N水质参数整体趋势向好,NH_(4)^(+)-N浓度处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标准,TN浓度常年处于Ⅴ类水质标准。太子河流域TN和NH_(4)^(+)-N浓度空间差异性较大,上游区域水质较好,中游区域水质明显下降,下游小林子至唐马寨区域水质较差。综上所述,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优化的太子河流域水质反演是可行的,对时空两个尺度的反演结果可信且时效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模型
遥感
总氮
氨氮
太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东市爱河流域水沙输移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林磊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年第5期13-14,共2页
为探究丹东市爱河流域水沙输移变化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数理统计法,依据石城、梨树沟、龙湾、草河4个水文站1965—2020年泥沙和径流数据分析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丹东市爱河流域输沙量和径流量年际、年内分布具有...
为探究丹东市爱河流域水沙输移变化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数理统计法,依据石城、梨树沟、龙湾、草河4个水文站1965—2020年泥沙和径流数据分析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丹东市爱河流域输沙量和径流量年际、年内分布具有较大差异,多年Cv值小于1,达到弱变异状态;石城站、梨树沟站的来水来沙同源呈显著相关,龙湾站、草河站来水来沙异源呈不显著相关;水沙输移变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高于降水,输沙量减少与水利工程密切相关,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河流输沙量和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输移
数理统计
影响因素
爱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东市降水量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林磊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年第6期6-7,共2页
根据丹东市1958—2020年4处雨量站监测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和P-Ⅲ型曲线计算分析丹东市降水量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丹东市年际降水量变化相对稳定,多年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年内主要集中于6~9月;丹东市多年平均降水量966.7 ...
根据丹东市1958—2020年4处雨量站监测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和P-Ⅲ型曲线计算分析丹东市降水量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丹东市年际降水量变化相对稳定,多年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年内主要集中于6~9月;丹东市多年平均降水量966.7 mm,折合水资源量144.8亿m~3,各分区降水量处于950.2~980.5 mm,各分区降水量相差较小,研究成果可以为丹东市降水预测及水资源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空间分布
时序变化
丹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东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5
作者
宁作鹏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9年第2期18-20,共3页
从区域水资源发展、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协调等方面构建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然后对丹东市2010—2016年水资源利用水平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丹东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整体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评价结...
从区域水资源发展、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协调等方面构建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然后对丹东市2010—2016年水资源利用水平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丹东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整体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评价结果与丹东市水资源利用变化实际状况具有较高的吻合度;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自然生态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可从水资源管理、水体质量以及开源节流等方面提高可持续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综合指数法
可持续利用
丹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水体水质检测中总氮浓度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
1
6
作者
姜东岩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4期42-43,共2页
总氮是反映水库、河湖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之一,对其实施准确的测定有着重要意义。对总氮浓度及其不确定度来源利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样浓度为0.9681 mg/L情况下,考虑到受仪器测量重复性、曲线拟合以及标准溶液配制...
总氮是反映水库、河湖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之一,对其实施准确的测定有着重要意义。对总氮浓度及其不确定度来源利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样浓度为0.9681 mg/L情况下,考虑到受仪器测量重复性、曲线拟合以及标准溶液配制等因素影响测定总氮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088 mg/L,其中总氮标准溶液是影响不确定度最主要的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总氮浓度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爱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7
作者
曲峰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5期23-25,共3页
采用水系分维值和SWAT模型计算分析爱河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及其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将爱河流域划分成46个子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400 hm^(2);SWAT模型验证期和率定期的氮磷、径流模拟值Nash系数均高于0.61,决定系...
采用水系分维值和SWAT模型计算分析爱河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及其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将爱河流域划分成46个子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400 hm^(2);SWAT模型验证期和率定期的氮磷、径流模拟值Nash系数均高于0.61,决定系数R 2高于0.84,说明SWAT模型的适用性较好;爱河年径流量与总磷、总氮年污染负荷的正相关系数高达0.92、0.88;总磷、总氮年内丰水期污染负荷占比分别为72.86%、68.70%,非点源污染主要集中于丰水期;耕地单位面积总磷、总氮污染负荷分别为0.70×10^(3)kg/(km^(2)·a)和24.16×10^(3)kg/(km^(2)·a),明显高于其它用地类型,说明爱河流域总磷、总氮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河流域
SWAT模型
非点源污染
水系分维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爱河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估
8
作者
王振辉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3期68-70,共3页
为了适应新时期河长制和河湖健康管理工作要求,从社会服务功能可持续性和生物、化学、形态结构及水文完整性角度综合评估爱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爱河流域水生态总体达到健康等级,其中爱河干流略高于支流评分;生态状况达到亚...
为了适应新时期河长制和河湖健康管理工作要求,从社会服务功能可持续性和生物、化学、形态结构及水文完整性角度综合评估爱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爱河流域水生态总体达到健康等级,其中爱河干流略高于支流评分;生态状况达到亚健康~健康等级主要与生物、水文完整性较差有关,功能状况达到健康等级主要与社会服务功能可持续性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河流域
水生态健康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爱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
9
作者
姜东岩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3期31-33,共3页
根据爱河流域的环境数据、生物多样性、基础地力和其它威胁相关资料,从生物群落、栖息地、连通性以及水文情势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爱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完整性利用捕捞指标、入侵指标、栖息地比例相似P_(SI)指数、综合连通系数和变化...
根据爱河流域的环境数据、生物多样性、基础地力和其它威胁相关资料,从生物群落、栖息地、连通性以及水文情势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爱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完整性利用捕捞指标、入侵指标、栖息地比例相似P_(SI)指数、综合连通系数和变化范围法RVA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爱河流域栖息地、连通性、水文情势属性均达到差状态,河流水质、生物群落属性为较优和一般状态,爱河支流有富营养化风险;应结合流域生态现状、特征及五大关键生态属性建立完整性评价体系,综合应用P SI指数、连通系数、RVA可以准确计算指标阈值,考虑鱼类生态学习性差异还需长期监测完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
完整性评价
爱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生态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
34
10
作者
姜东岩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9年第2期15-17,共3页
基于DPSIR模型,从流域生态安全与河流开发保护的角度构建了生态指标体系,深入分析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然后分别从5个方面分析了各生态要素,在详细分析了各属性层指标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了19项要素。基于各空间尺度效应和水利工...
基于DPSIR模型,从流域生态安全与河流开发保护的角度构建了生态指标体系,深入分析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然后分别从5个方面分析了各生态要素,在详细分析了各属性层指标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了19项要素。基于各空间尺度效应和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的分析,构建了结构体系框架,并利用频度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选取了36项典型指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水利工程多层次、多维度的特征,在水利工程各规划设计阶段与不同空间尺度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DPSIR模型
规划设计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凌河流域降水量时序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月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年第5期15-17,共3页
为了能够合理分配大凌河流域内水资源,采用极差法、集中期和不均匀系数法计算分析流域内年均降水量及其年内分配情况,应用M-K秩次相关法、斯波曼秩次相关法和线性回归法检验年降水量变化显著性。结果表明:大凌河流域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
为了能够合理分配大凌河流域内水资源,采用极差法、集中期和不均匀系数法计算分析流域内年均降水量及其年内分配情况,应用M-K秩次相关法、斯波曼秩次相关法和线性回归法检验年降水量变化显著性。结果表明:大凌河流域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主要发生在6-9月;年际降水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变化趋向稳定,平水期时间短,丰、枯水期周期为1-11 a和1-10 a,从东北向西南降水量递增;经检验,流域降水量时序变化具有较高的精度,为掌握流域内降水量发展规律及其水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一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时序变化
水文要素
大凌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锦凌水库上游小流域生态建设效果评价
被引量:
2
12
作者
林青森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1年第3期37-38,共2页
以锦凌水库上游为例,有效结合非点源污染和暴雨径流模型科学评价小流域生态建设效果。通过模拟分析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和各场次降雨径流过程,探讨了锦凌水库污染防控及水文过程受上游小流域生态建设的影响,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山水林...
以锦凌水库上游为例,有效结合非点源污染和暴雨径流模型科学评价小流域生态建设效果。通过模拟分析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和各场次降雨径流过程,探讨了锦凌水库污染防控及水文过程受上游小流域生态建设的影响,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山水林湖田一体化修复和水源地保护提供指导。结果表明:①溶解态和吸附态N、P负荷所占比例,随着场次雨量的增加呈不断减少与逐渐增大的趋势;②流域内居民点的垃圾入网率和垃圾处理率达到小城镇级别,可以削减30.41%、31.25%生活N、P污染负荷,林地现有施肥量的减少能够削减44.25%、50.19%农业生产N、P污染负荷;③溶解态N、P负荷受各频次暴雨的影响程度低于吸附态N、P负荷,生态修复措施对削减污染负荷发挥着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暴雨径流
生态建设
锦凌水库
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沿海地区缺水区可利用水资源量计算研究
被引量:
2
13
作者
林青森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8年第2期39-41,共3页
一般情况下沿海城市具有较为充足的水资源,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仍面临着严峻的缺水问题。在详细分析沿海地区水资源开采利用状况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可利用水资源量为主要参数指标,并对其计算方法以及可利用水资源量的概念型定义展开详细...
一般情况下沿海城市具有较为充足的水资源,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仍面临着严峻的缺水问题。在详细分析沿海地区水资源开采利用状况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可利用水资源量为主要参数指标,并对其计算方法以及可利用水资源量的概念型定义展开详细的分析。然后以辽宁省锦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缺水区可通过扩大调蓄能力、提高水功能达标率以及加大过境水资源开采利用等途径大幅提高可利用水资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利用水资源量
计算方法
影响因子
缺水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爱河流域单站点下渗实验与分析
14
作者
张弘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5年第3期18-19,共2页
对于一次降雨过程,其径流量的大小除了与降雨量有关,土壤下渗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据统计,土壤下渗损失量约占总降雨量的30%,干旱地区甚至高达50%。因此,研究每个地区的土壤下渗速率,对于更好地利用水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
对于一次降雨过程,其径流量的大小除了与降雨量有关,土壤下渗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据统计,土壤下渗损失量约占总降雨量的30%,干旱地区甚至高达50%。因此,研究每个地区的土壤下渗速率,对于更好地利用水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爱河流域梨树沟水文站进行土壤入渗试验,了解该地区土壤入渗规律。并且利用测得数据,分析计算,确定一条单站点下渗曲线,率定其参数,拟合下渗经验公式,进而分析全流域下渗规律,为计算流域降雨产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下渗曲线
下渗率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进灰色聚类法的丹东市地下水质量评价
被引量:
2
1
作者
曲子良
机构
辽宁省丹东水文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9年第2期23-25,共3页
文摘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以及实验室测试相关项目选取了18项典型指标,并对丹东市地下水质量状况利用改进的灰色聚类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由于参评指标较多使得评价存在较大的偏差,无法真实反映实际状况,对此修正改进了原有方法。结果表明:丹东市地下水质大部分地区处于良好状态,部分区域如城镇周围、人口密集的城区、排污河道两侧等水质较差;该评价结果与野外污染源调查结果基本保持一致,研究结果可为丹东市地下水环境治理规划和水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灰色聚类法
地下水
丹东市
质量评价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子河干流总氮与氨氮水质参数反演及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吴奇
宫福征
白伟桦
史凯丰
王丽学
陈福江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辽宁省
水文
局
河库管理服务中心
辽宁省丹东水文局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7-102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907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693863)
辽宁省科学研究经费项目(LJKMZ20221005)。
文摘
太子河是辽宁省的重要水系之一。随着对水体环境的日益重视,太子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逐年好转,其研究方向逐渐由“治理为主”转向“监控为主、治理为辅”,提升太子河水质参数监测的时效性成为更为紧迫的任务。为了对太子河总氮(TN)和氨氮(NH_(4)^(+)-N)水质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基于太子河流域2014—2019年10个监测断面的数据,通过剖析Landsat 8遥感影像不同波段反射率的组合与监测断面实测水质数据的线性关系,结合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化,建立了TN和NH_(4)^(+)-N浓度的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并反演了2014—2019年太子河干流TN和NH_(4)^(+)-N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构建的BP神经网络优化模型预测效果较好,TN和NH_(4)^(+)-N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77和0.550,均方根误差(RMSE)为1.464和0.667 mg·L^(-1),适用于对流域TN和NH_(4)^(+)-N的反演。2014—2019年TN和NH_(4)^(+)-N水质参数整体趋势向好,NH_(4)^(+)-N浓度处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标准,TN浓度常年处于Ⅴ类水质标准。太子河流域TN和NH_(4)^(+)-N浓度空间差异性较大,上游区域水质较好,中游区域水质明显下降,下游小林子至唐马寨区域水质较差。综上所述,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优化的太子河流域水质反演是可行的,对时空两个尺度的反演结果可信且时效性较强。
关键词
机器学习模型
遥感
总氮
氨氮
太子河
Keywords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remote sensing
total nitrogen
ammonia nitrogen
Taizi River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东市爱河流域水沙输移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林磊
机构
辽宁省丹东水文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年第5期13-14,共2页
文摘
为探究丹东市爱河流域水沙输移变化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数理统计法,依据石城、梨树沟、龙湾、草河4个水文站1965—2020年泥沙和径流数据分析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丹东市爱河流域输沙量和径流量年际、年内分布具有较大差异,多年Cv值小于1,达到弱变异状态;石城站、梨树沟站的来水来沙同源呈显著相关,龙湾站、草河站来水来沙异源呈不显著相关;水沙输移变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高于降水,输沙量减少与水利工程密切相关,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河流输沙量和径流量。
关键词
水沙输移
数理统计
影响因素
爱河流域
分类号
X15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东市降水量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林磊
机构
辽宁省丹东水文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年第6期6-7,共2页
文摘
根据丹东市1958—2020年4处雨量站监测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和P-Ⅲ型曲线计算分析丹东市降水量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丹东市年际降水量变化相对稳定,多年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年内主要集中于6~9月;丹东市多年平均降水量966.7 mm,折合水资源量144.8亿m~3,各分区降水量处于950.2~980.5 mm,各分区降水量相差较小,研究成果可以为丹东市降水预测及水资源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降水量
空间分布
时序变化
丹东市
分类号
P333.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东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5
作者
宁作鹏
机构
辽宁省丹东水文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9年第2期18-20,共3页
文摘
从区域水资源发展、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协调等方面构建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然后对丹东市2010—2016年水资源利用水平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丹东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整体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评价结果与丹东市水资源利用变化实际状况具有较高的吻合度;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自然生态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可从水资源管理、水体质量以及开源节流等方面提高可持续利用水平。
关键词
水资源
综合指数法
可持续利用
丹东市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水体水质检测中总氮浓度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
1
6
作者
姜东岩
机构
辽宁省丹东水文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4期42-43,共2页
文摘
总氮是反映水库、河湖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之一,对其实施准确的测定有着重要意义。对总氮浓度及其不确定度来源利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样浓度为0.9681 mg/L情况下,考虑到受仪器测量重复性、曲线拟合以及标准溶液配制等因素影响测定总氮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088 mg/L,其中总氮标准溶液是影响不确定度最主要的分量。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总氮浓度
不确定度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爱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7
作者
曲峰
机构
辽宁省丹东水文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5期23-25,共3页
文摘
采用水系分维值和SWAT模型计算分析爱河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及其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将爱河流域划分成46个子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400 hm^(2);SWAT模型验证期和率定期的氮磷、径流模拟值Nash系数均高于0.61,决定系数R 2高于0.84,说明SWAT模型的适用性较好;爱河年径流量与总磷、总氮年污染负荷的正相关系数高达0.92、0.88;总磷、总氮年内丰水期污染负荷占比分别为72.86%、68.70%,非点源污染主要集中于丰水期;耕地单位面积总磷、总氮污染负荷分别为0.70×10^(3)kg/(km^(2)·a)和24.16×10^(3)kg/(km^(2)·a),明显高于其它用地类型,说明爱河流域总磷、总氮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
关键词
爱河流域
SWAT模型
非点源污染
水系分维值
分类号
X5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爱河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估
8
作者
王振辉
机构
辽宁省丹东水文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3期68-70,共3页
文摘
为了适应新时期河长制和河湖健康管理工作要求,从社会服务功能可持续性和生物、化学、形态结构及水文完整性角度综合评估爱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爱河流域水生态总体达到健康等级,其中爱河干流略高于支流评分;生态状况达到亚健康~健康等级主要与生物、水文完整性较差有关,功能状况达到健康等级主要与社会服务功能可持续性较高有关。
关键词
爱河流域
水生态健康
评价分析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爱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
9
作者
姜东岩
机构
辽宁省丹东水文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3期31-33,共3页
文摘
根据爱河流域的环境数据、生物多样性、基础地力和其它威胁相关资料,从生物群落、栖息地、连通性以及水文情势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爱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完整性利用捕捞指标、入侵指标、栖息地比例相似P_(SI)指数、综合连通系数和变化范围法RVA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爱河流域栖息地、连通性、水文情势属性均达到差状态,河流水质、生物群落属性为较优和一般状态,爱河支流有富营养化风险;应结合流域生态现状、特征及五大关键生态属性建立完整性评价体系,综合应用P SI指数、连通系数、RVA可以准确计算指标阈值,考虑鱼类生态学习性差异还需长期监测完善评价方法。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
完整性评价
爱河流域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生态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
34
10
作者
姜东岩
机构
辽宁省丹东水文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9年第2期15-17,共3页
文摘
基于DPSIR模型,从流域生态安全与河流开发保护的角度构建了生态指标体系,深入分析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然后分别从5个方面分析了各生态要素,在详细分析了各属性层指标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了19项要素。基于各空间尺度效应和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的分析,构建了结构体系框架,并利用频度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选取了36项典型指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水利工程多层次、多维度的特征,在水利工程各规划设计阶段与不同空间尺度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
水利工程
DPSIR模型
规划设计
体系结构
分类号
TV2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凌河流域降水量时序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月
机构
辽宁省丹东水文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年第5期15-17,共3页
文摘
为了能够合理分配大凌河流域内水资源,采用极差法、集中期和不均匀系数法计算分析流域内年均降水量及其年内分配情况,应用M-K秩次相关法、斯波曼秩次相关法和线性回归法检验年降水量变化显著性。结果表明:大凌河流域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主要发生在6-9月;年际降水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变化趋向稳定,平水期时间短,丰、枯水期周期为1-11 a和1-10 a,从东北向西南降水量递增;经检验,流域降水量时序变化具有较高的精度,为掌握流域内降水量发展规律及其水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一定支持。
关键词
降水量
时序变化
水文要素
大凌河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锦凌水库上游小流域生态建设效果评价
被引量:
2
12
作者
林青森
机构
辽宁省丹东水文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1年第3期37-38,共2页
文摘
以锦凌水库上游为例,有效结合非点源污染和暴雨径流模型科学评价小流域生态建设效果。通过模拟分析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和各场次降雨径流过程,探讨了锦凌水库污染防控及水文过程受上游小流域生态建设的影响,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山水林湖田一体化修复和水源地保护提供指导。结果表明:①溶解态和吸附态N、P负荷所占比例,随着场次雨量的增加呈不断减少与逐渐增大的趋势;②流域内居民点的垃圾入网率和垃圾处理率达到小城镇级别,可以削减30.41%、31.25%生活N、P污染负荷,林地现有施肥量的减少能够削减44.25%、50.19%农业生产N、P污染负荷;③溶解态N、P负荷受各频次暴雨的影响程度低于吸附态N、P负荷,生态修复措施对削减污染负荷发挥着显著成效。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暴雨径流
生态建设
锦凌水库
小流域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沿海地区缺水区可利用水资源量计算研究
被引量:
2
13
作者
林青森
机构
辽宁省丹东水文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8年第2期39-41,共3页
文摘
一般情况下沿海城市具有较为充足的水资源,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仍面临着严峻的缺水问题。在详细分析沿海地区水资源开采利用状况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可利用水资源量为主要参数指标,并对其计算方法以及可利用水资源量的概念型定义展开详细的分析。然后以辽宁省锦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缺水区可通过扩大调蓄能力、提高水功能达标率以及加大过境水资源开采利用等途径大幅提高可利用水资源量。
关键词
可利用水资源量
计算方法
影响因子
缺水区域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爱河流域单站点下渗实验与分析
14
作者
张弘
机构
辽宁省丹东水文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5年第3期18-19,共2页
文摘
对于一次降雨过程,其径流量的大小除了与降雨量有关,土壤下渗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据统计,土壤下渗损失量约占总降雨量的30%,干旱地区甚至高达50%。因此,研究每个地区的土壤下渗速率,对于更好地利用水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爱河流域梨树沟水文站进行土壤入渗试验,了解该地区土壤入渗规律。并且利用测得数据,分析计算,确定一条单站点下渗曲线,率定其参数,拟合下渗经验公式,进而分析全流域下渗规律,为计算流域降雨产流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土壤下渗曲线
下渗率
土壤含水量
分类号
P334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改进灰色聚类法的丹东市地下水质量评价
曲子良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太子河干流总氮与氨氮水质参数反演及时空变化研究
吴奇
宫福征
白伟桦
史凯丰
王丽学
陈福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丹东市爱河流域水沙输移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磊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丹东市降水量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分析
林磊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丹东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宁作鹏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水体水质检测中总氮浓度不确定度评定
姜东岩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爱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曲峰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爱河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估
王振辉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爱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
姜东岩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生态指标体系研究
姜东岩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9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大凌河流域降水量时序变化特征研究
陈月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锦凌水库上游小流域生态建设效果评价
林青森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沿海地区缺水区可利用水资源量计算研究
林青森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爱河流域单站点下渗实验与分析
张弘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