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东地区一个高产优质栗园
1
作者 贺业宽 杨呈军 +2 位作者 周薇 张颖 李体智 《北方果树》 2009年第3期55-56,共2页
丹东市宽甸县古楼子乡大蒲石河村王海悦栽植板栗树0.80hm^2,其中大树O.53hm^2,最大树龄120多年,小树0.27hm^2,树龄9年。大树株行距10m×10m,由于有些树已死,在树空补植了一些小树。小树株行距3m×4~5m,2000年定植,2... 丹东市宽甸县古楼子乡大蒲石河村王海悦栽植板栗树0.80hm^2,其中大树O.53hm^2,最大树龄120多年,小树0.27hm^2,树龄9年。大树株行距10m×10m,由于有些树已死,在树空补植了一些小树。小树株行距3m×4~5m,2000年定植,2006年高接,品种有‘大丰’‘大国’‘金华’‘出云’、59号、49号。2007年产栗果345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优质 丹东地区 栗园 株行距 板栗树 蒲石河 宽甸县 丹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地区板栗蛀果害虫及其防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颖 周薇 李体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9年第5期52-52,共1页
栗树是丹东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丹东地区加大了栗树推广,现已发展到150万亩,年产量4000万千克,板栗已成为丹东地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蛀果害虫直接影响板栗品质和贮藏。据调查,栗园蛀果率一般为10%... 栗树是丹东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丹东地区加大了栗树推广,现已发展到150万亩,年产量4000万千克,板栗已成为丹东地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蛀果害虫直接影响板栗品质和贮藏。据调查,栗园蛀果率一般为10%~20%。栗果被蛀食后,失去发芽能力和食用价值,在贮藏保鲜过程中导致板栗大量霉烂变质。为了使生产的栗果高产、优质、无公害,我们对栗树蛀果害虫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现将对生产危害较重的几种主要蛀果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蛀果害虫 丹东地区 防治试验 板栗 农业结构调整 贮藏保鲜 生产危害 经济林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栗无公害生产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清 李体智 +3 位作者 范桂兰 毛立仁 贺业宽 吴斌 《北方果树》 2006年第3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无公害生产技术 丹东市 板栗 天然屏障 地貌格局 辽宁省 日本栗 东南部 主产区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地区板栗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宝海 李成杰 +2 位作者 张升 吴斌 李体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7年第4期46-47,共2页
丹东市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分布最广、涉及面最大的致富项目。全市现有栗园150万亩,栗树6000多万株,年产量3000多万千克。全市所有乡镇均有栗树分布,其中面积超过5000亩的乡镇有13个,超过万亩的乡镇有38个。宽甸县被列... 丹东市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分布最广、涉及面最大的致富项目。全市现有栗园150万亩,栗树6000多万株,年产量3000多万千克。全市所有乡镇均有栗树分布,其中面积超过5000亩的乡镇有13个,超过万亩的乡镇有38个。宽甸县被列为全国板栗基地县,凤城市被列为全国经济林示范县,东港市被列为全省板栗基地县。栗树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最佳的树种,它可以绿化荒山、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栽培栗树具有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市场广阔的特点。栽植栗树可以繁荣农村经济,使农民脱贫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发展对策 生产现状 丹东地区 农民脱贫致富 栽培历史 资源丰富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黑木耳驯化试验初报
5
作者 曹玉谦 张善才 +1 位作者 迟峰 张兵 《中国食用菌》 1996年第2期14-16,共3页
本试验通过对11个野生黑木耳菌株的驯化栽培,初步迭出了07号优良菌株。该菌林每立方米耳木产木耳21.0千克,比对照(19.7千克)高1.3千克,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与其它10个菌株相比差异极显著。在质量和抗逆性方面分... 本试验通过对11个野生黑木耳菌株的驯化栽培,初步迭出了07号优良菌株。该菌林每立方米耳木产木耳21.0千克,比对照(19.7千克)高1.3千克,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与其它10个菌株相比差异极显著。在质量和抗逆性方面分别护近和优于对照.更优于其它菌株。试验表明,利用本地区野生黑木耳资源筛迭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驯化 栽培 辽宁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地区金福菇栽培试验初报
6
作者 张印 《中国林副特产》 2005年第6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栽培 金福菇 试验初报 丹东地区 珍稀食用菌 东北地区 国内外市场 巨大口蘑 保健价值 供不应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树施用持力硼、硼砂和速乐硼的研究初报
7
作者 李体智 贺业宽 +1 位作者 高蕊 张颖 《北方果树》 2013年第4期10-11,共2页
在丹东的气候条件下,土施持力硼、硼砂和叶面喷施速乐硼,可以减少栗树空苞率和增加产量。对20年生以下的栗树,可以每株土施持力硼10g,或每平方米树冠投影施入硼砂20g,或喷施速乐硼1000倍液。土施硼砂的有效时间为3-4年。
关键词 栗树 空苞率 硼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基因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林同 刘宽余 +1 位作者 王志英 于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9,共6页
介绍了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LdMNPV)的基因组结构、UDP -转葡糖基酶基因、增强子基因 (en hancin基因 )、蛋白激酶基因 (vPK基因 )、多角体蛋白 (polyhedrin)基因、PE基因、P39-衣壳基因、DNA聚合酶基因(DNApol)、2 5KFP基因以及LdMNP... 介绍了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LdMNPV)的基因组结构、UDP -转葡糖基酶基因、增强子基因 (en hancin基因 )、蛋白激酶基因 (vPK基因 )、多角体蛋白 (polyhedrin)基因、PE基因、P39-衣壳基因、DNA聚合酶基因(DNApol)、2 5KFP基因以及LdMNPV的同源区 (hrs)的结构和功能。这些基因或同源区的编码产物有的作为结构组分存在于包含体中 ,有的作为调节因子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参与病毒DNA的复制和基因表达的调节 ,有的负责协调病毒与虫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用于外源基因表达的LdMNPV的基因工程的实例 ,阐明了在害虫的防治领域 ,构建LdMNPV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是LdMNPV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基因 害虫防治 森林害虫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抗落针病优树能力测定及表型综合判别 被引量:2
9
作者 贾云 陈中东 张华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6-84,共9页
自1984年以来,在辽宁省东部山区调查大面积红松落针病林分的基础上,选出人工红松抗落针病优树17株。利用抗病优树及不同程度感病的针叶制浸汁培养基,定量接种病原菌(Lophodermium maximum)。研究结果表明:抗病能力与对照比差异极显著,... 自1984年以来,在辽宁省东部山区调查大面积红松落针病林分的基础上,选出人工红松抗落针病优树17株。利用抗病优树及不同程度感病的针叶制浸汁培养基,定量接种病原菌(Lophodermium maximum)。研究结果表明:抗病能力与对照比差异极显著,利用判别函数对抗病优树进行综合判别,比经验选择有着更合理的严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落叶病 落针病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力硼、速乐硼和硼砂对板栗结实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体智 贺业宽 +2 位作者 杨成军 邹念梁 祝晓光 《北方果树》 2009年第3期12-12,共1页
板栗是我市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全市种植面积为10万hm^2。栽培栗树能繁荣农村经济,使农民脱贫致富,还可以绿化荒山、涵养水源。近年来,有些栗树品种空苞率日趋加重,影响栗果产量和栗农增收。本试验拟通过对板栗施用持力硼、速乐硼和... 板栗是我市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全市种植面积为10万hm^2。栽培栗树能繁荣农村经济,使农民脱贫致富,还可以绿化荒山、涵养水源。近年来,有些栗树品种空苞率日趋加重,影响栗果产量和栗农增收。本试验拟通过对板栗施用持力硼、速乐硼和硼砂。探讨其对板栗结实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乐硼 板栗 硼砂 结实 农民脱贫致富 经济林树种 种植面积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榆花楸育苗及造林技术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邹新军 邹念梁 《林业科技情报》 2006年第4期7-8,共2页
作者通过对水榆花楸育苗和造林的实际操作和观测,总结出一套水榆花楸育苗和造林的技术,供广大林业工作者育苗造林上参考。
关键词 育苗 造林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菇优良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玉谦 张善才 +2 位作者 迟峰 张印 赵玉良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0,共3页
本试验对 6个不同滑菇品种进行了菌丝体生长和制种观察 ;在栽培试验过程中进行了多点小试和中试 ,初选出Ph0 8号和Ph0 6号两个品种。Ph0 8的单盘产量比CK1高出 2 5 8% ,比CK2 高出 35 3% ;Ph0 6的单盘产量比CK1高出 2 1 5 % ,比CK2 高... 本试验对 6个不同滑菇品种进行了菌丝体生长和制种观察 ;在栽培试验过程中进行了多点小试和中试 ,初选出Ph0 8号和Ph0 6号两个品种。Ph0 8的单盘产量比CK1高出 2 5 8% ,比CK2 高出 35 3% ;Ph0 6的单盘产量比CK1高出 2 1 5 % ,比CK2 高出 30 6 %。它们均属早生品种 ,适合辽宁地区的气候特点 ,在幼菇期菌盖呈半球形、桔红色、附着的粘液多 ,菌柄比对照短 ,菇体健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菇 优良品种 筛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冻害与安全越冬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在山 李体智 《北方果树》 2011年第5期33-34,共2页
在调节种植结构、加速农民奔小康过程中,许多农民把栽植果树作为致富的出路之一。但是,有些人由于求富心切,忽视了气候条件,采取了越界栽植,或没有做到适地适树,每当遇到特殊气候,如低温或冬季气候干燥,常常导致某些果树发生冻害,
关键词 果树冻害 安全越冬 种植结构 气候条件 适地适树 特殊气候 冬季气候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玲花育苗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邹新军 邹念梁 +2 位作者 邓践 王宏宇 张引婷 《中国林副特产》 2008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育苗技术 城乡园林绿化 卵形成 野茉莉科 观赏价值 观赏树种 社会发展 小乔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段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业宽 周传震 +3 位作者 赵玉良 张弛 张华有 孙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7年第4期42-43,共2页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judac(bull.)Quel.]属于木腐菌类,不能象植物那样自己制造营养,生长发育所需的碳源和氮源完全依靠菌丝体分泌胞外酶分解基质而获得。黑木耳在自然情况下能耐.40℃的严寒;夏季36℃以上的酷暑对其生...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judac(bull.)Quel.]属于木腐菌类,不能象植物那样自己制造营养,生长发育所需的碳源和氮源完全依靠菌丝体分泌胞外酶分解基质而获得。黑木耳在自然情况下能耐.40℃的严寒;夏季36℃以上的酷暑对其生长极为不利。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菌,菌丝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氧气量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又因子实体是一种胶质菌,能从自然环境中吸收大量的水分来维持其生命,木耳内的含水量过大会因通气性不良而使菌丝体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所以黑木耳是一种怕涝、不怕旱的真菌。知道了黑木耳的特性,在栽培黑木耳时就可以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求获得最佳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黑木耳 生长发育过程 段木 自然环境 菌丝体 最佳效益 酶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蓝莓夏季修剪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体智 贺业宽 +1 位作者 迟峰 王晓峰 《北方果树》 2012年第5期16-16,共1页
蓝莓,学名越桔,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或小灌木,适合温室栽培。果实及加工品具有解除眼睛疲劳、增强心脏功能、延缓神经衰弱等多种功效,发展前景广阔。北方利用温室栽培蓝莓,果实可以提早上市,效益比露地增加二三倍,有的时候会... 蓝莓,学名越桔,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或小灌木,适合温室栽培。果实及加工品具有解除眼睛疲劳、增强心脏功能、延缓神经衰弱等多种功效,发展前景广阔。北方利用温室栽培蓝莓,果实可以提早上市,效益比露地增加二三倍,有的时候会更高,因此发展较快。由于温室栽培蓝莓起步较晚,有关温室蓝莓修剪的报道较少。因此我们进行了温室蓝莓不同树形和不同时间的修剪试验.旨在为商业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栽培 夏季修剪 蓝莓 试验初报 常绿灌木 眼睛疲劳 心脏功能 神经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一年生枝修剪反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体智 贺业宽 +2 位作者 朱立志 周玲君 袁莹 《北方果树》 2009年第6期14-15,共2页
蓝莓.学名越桔,为杜鹃花科越桔属小浆果类果树。蓝莓果实及其加工产品具有延缓神经衰弱。解除眼睛疲劳。增强心脏功能和抗癌的独特功效。因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和全球第三代水果。
关键词 修剪反应 一年生枝 蓝莓 联合国粮农组织 第三代水果 杜鹃花科 神经衰弱 加工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铃花播种育苗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迟峰 丁文琴 《防护林科技》 2005年第z1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玉铃花 湿沙 白云木 种子 繁殖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华花楸育苗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践 邹念梁 +2 位作者 王宏宇 张弛 邹新军 《中国林副特产》 2007年第5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百华花楸 育苗技术 落叶小乔木 半圆形 蔷薇科 小叶 楔形 锯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港市板栗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廷玉 邓吉庆 +1 位作者 高德贵 李体智 《北方果树》 2010年第2期43-44,共2页
东港市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南部,南临黄海。境内南部为平原区,北部为低山丘陵区。属温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最高气温38.8℃,最低气温-26.7℃,年降水量891mm,无霜期150d。雨热同季,光照充足。秋季温差大,适于发... 东港市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南部,南临黄海。境内南部为平原区,北部为低山丘陵区。属温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最高气温38.8℃,最低气温-26.7℃,年降水量891mm,无霜期150d。雨热同季,光照充足。秋季温差大,适于发展板栗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生产 东港市 生产现状 低山丘陵区 季风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