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推拿疗法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跃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141-142,共2页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采用小儿推拿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9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辅助使用小儿推拿法治疗。对比两组患...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采用小儿推拿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9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辅助使用小儿推拿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6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IL-17为(43.58±5.25)pg/ml、IL-6为(226.35±12.55)pg/ml,对照组IL-17为(43.05±5.87)pg/ml、IL-6(214.68±13.05)pg/ml;治疗后,观察组IL-17为(26.54±2.51)pg/ml、IL-6为(132.57±8.96)pg/ml,对照组IL-17为(33.02±2.38)pg/ml、IL-6(172.84±9.34)pg/ml;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L-17、IL-6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L-17、IL-6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14,P<0.05)。结论辅助使用小儿推拿法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进行治疗,可实现对炎症因子水平的有效控制,确保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 小儿推拿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麻杏石甘汤对于急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林慧洋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麻杏石甘汤分析急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4例急性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经过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 目的研究中药麻杏石甘汤分析急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4例急性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经过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2.34±0.44)d、咳嗽消失时间(5.31±1.34)d、痰液消失时间(4.78±1.21)d均短于对照组的(3.52±0.34)、(6.39±1.46)、(6.21±1.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与对照组的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通过麻杏石甘汤治疗急性肺炎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急性肺炎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宏儒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6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上对中央型肺癌进行诊断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8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均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和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胸部CT)检查,最后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对纤维支气管镜和胸部CT检查的准确率进行对比... 目的研究临床上对中央型肺癌进行诊断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8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均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和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胸部CT)检查,最后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对纤维支气管镜和胸部CT检查的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 86例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后,确诊鳞状细胞癌56例(65.12%),未分化癌25例(29.07%),腺癌5例(5.81%)。纤维支气管镜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86%(52/56)、92.00%(23/25)、60.00%(3/5),总诊断准确率为90.70%(78/86);胸部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21%(41/56)、56.00%(14/25)、40.00%(2/5),总诊断准确率为66.28%(57/86)。两种检查方法腺癌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状细胞癌诊断准确率、未分化癌诊断准确率、总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中央型肺癌的过程中,纤维支气管镜是胸部CT检查所不能取代的一类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中央型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4期96-97,共2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的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26例。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的致病因素。结果继续出血患者血肿形态不规则22例,未继续出血患者5例;继续出...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的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26例。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的致病因素。结果继续出血患者血肿形态不规则22例,未继续出血患者5例;继续出血患者卒中病史23例,未继续出血患者8例;继续出血患者慢性肝病史7例,未继续出血患者0例;继续出血患者长期饮酒20例,未继续出血患者12例;继续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及服用抗凝剂10例,未继续出血患者2例。继续出血与血肿形态不规则、既往有卒中病史、慢性肝病史、长期饮酒、凝血功能障碍及服用抗凝剂等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结论临床上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发生是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其相关因素有血肿的形态、既往有卒中病史、慢性肝病史、长期饮酒、凝血功能障碍及服用抗凝剂等,对于继续出血的患者应该尽快治疗,同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减少对患者的伤害,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继续出血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进行治疗,比较... 目的分析并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92±2.31),低于对照组的(16.72±3.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本治愈30例,显著进步15例,治疗进步3例,无变化2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基本治愈18例,显著进步15例,治疗进步8例,无变化6例,恶化5例,总有效率为63.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选择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更好,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注射用丹参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病急重症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宏儒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6期83-84,共2页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病急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间质性肺病急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辅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病急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间质性肺病急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辅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及肺容量、气体交换、弥散量及运动后气体交换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分别为(71.45±2.34)mm Hg(1mm Hg=0.133 k Pa)、(38.24±1.24)mm Hg、(345.54±10.38),均优于对照组的(38.54±1.57)mm Hg、(43.57±1.77)mm Hg、(214.72±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容量、弥散量、气体交换、运动后气体交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间质性肺疾病急重症患者借由糖皮质素进行治疗,能针对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进行有效改善,在稳定病情的同时,促进其恢复,对于改善该部分患者生活质量同样具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间质性肺病 急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宏儒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期77-79,共3页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低分子肝素进...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5.12±0.23)mPa·s、(1.65±0.18)mPa·s、(5.89±0.89)g/L,对照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5.15±0.23)mP·s、(1.63±0.14)mPa·s、 a(5.79±0.64)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3.92±0.16)mPa·s、(0.92±0.18)mPa·s、(3.85±0.23)g/L,对照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4.25±0.27)mPa·s、(1.15±0.24)mPa·s、(4.34±0.21)g/L,研究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95、5.027、10.317,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7%高于对照组的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开展治疗时选用低分子肝素,能够取得良好的整体疗效,值得将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术后辅助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8
作者 李兴斗 何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6X期108-108,共1页
重型颅脑伤GCS3-8分的死亡率在35%左右。开颅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术及按Mashall降颅压措施,颅内压仍然显著升高者,治疗上十分困难。重型颅脑损伤常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开颅术后创面渗血流散到蛛网膜下腔,两种原因所产生的血... 重型颅脑伤GCS3-8分的死亡率在35%左右。开颅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术及按Mashall降颅压措施,颅内压仍然显著升高者,治疗上十分困难。重型颅脑损伤常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开颅术后创面渗血流散到蛛网膜下腔,两种原因所产生的血性脑脊液引起脑血管痉挛,导致脑缺血、脑水肿而造成恶性高颅压,以及血性脑脊液导致的脑梗死、脑积水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开颅手术 腰大池持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