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子齐 梁茂新 +1 位作者 梁丽喆 李国信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48,共4页
通过比较分析《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6版)》《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医内科学》统编教材等,以及学... 通过比较分析《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6版)》《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医内科学》统编教材等,以及学术界近20年有关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文献,确认权威文献之间、学术界之间、权威文献与学术界之间均存在较大出入,中医辨证严重失范。故剖析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重新辨证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辨证规范 中医辨证 思路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肺并治方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丽 李忠卓 +2 位作者 臧思源 张继伟 左韬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1,I0008-I0014,共11页
目的研究肝肺并治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组,分为肝肺并治方高剂量组(A)、肝肺并治方中剂量组(B)、肝肺并治方低剂量组(C)、模型组(D)和空白组(E),每组6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 目的研究肝肺并治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组,分为肝肺并治方高剂量组(A)、肝肺并治方中剂量组(B)、肝肺并治方低剂量组(C)、模型组(D)和空白组(E),每组6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 solution,TNBS)配合乙醇建立UC大鼠模型。不同干预因素灌胃后取大鼠肠内容物,采用16S rRNA方法进行菌群测序。结果各组大鼠肠内容物门水平优势菌种为厚壁菌(Firmicutes)和拟杆菌(Bacteroidetes),造模后厚壁菌数量降低,而拟杆菌数量增加,肝肺并治方干预可增加厚壁菌数量,降低杆菌数量,其中中药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α多样性的检测,测序深度逐渐增加,对应的曲线逐渐趋于平缓;β多样性的距离矩阵与PCoA分析图中B组与E组的差异最小。各组大鼠肠内容物组成,门水平、种水平、属水平中药中剂量组与空白组最为相近,放线菌门(p__Actinobacteria)在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肝肺并治方可纠正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肠道菌群分布,使其趋于正常大鼠菌群,其中肝肺并治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肺并治方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靶点网络的抗感合剂干预急性肺损伤大鼠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黄赫 管仲莹 +8 位作者 王德成 朱竟赫 靖博宇 张瑜 刘小虎 关铁发 范英兰 甘雨 赵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7-1460,共14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究抗感合剂干预急性肺损伤(ALI)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预测抗感合剂(Kanggan mixture,KGM)干预ALI的靶基因和主要通路;脂多糖(LPS)诱导ALI大鼠模型,运用micro-CT评估活体大鼠体内肺损伤程度,实...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究抗感合剂干预急性肺损伤(ALI)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预测抗感合剂(Kanggan mixture,KGM)干预ALI的靶基因和主要通路;脂多糖(LPS)诱导ALI大鼠模型,运用micro-CT评估活体大鼠体内肺损伤程度,实验验证KGM对ALI大鼠的干预作用机制。结果结果显示从KGM中共筛选出190种化学成分、预测出KGM干预ALI的579个潜在靶点,通路204条。抗感合剂中的核心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白桦脂醇、羽扇豆酮,通过作用于TP53、AKT1、SRC、EP300和STAT3等靶点,调控FoxO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展现出抗病毒、抗炎及免疫调节的能力,对急性肺损伤具有干预作用。micro-CT结果提示,抗感合剂可改善ALI大鼠肺纹理增强以及肺损伤,且(吸气相-呼气相)末端肺体积上升。HE和W/D比值结果表明,KGM可改善肺组织损伤,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P<0.01),血细胞分析结果显示抗感合剂可使ALI大鼠血液WBC(白细胞计数)和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减少(P<0.01),淋巴细胞增加(P<0.05)。实时定量PCR、WES和免疫组化结果提示,KGM可减少ALI大鼠肺组织TP53、AKT1、SRC、EP300和STAT3 mRNA表达量、蛋白分布和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抗感合剂对急性肺损伤有一定干预作用,主要通过核心靶点STAT3、EP300、SRC、AKT1、TP53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合剂 网络药理学 MICRO-CT 急性肺损伤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b小鼠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
4
作者 赵奕 冯秀芝 +5 位作者 王智民 陈怡然 杨潇 任艳玲 柳京池 曹文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开展的现代药物、中药及相关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以期为今后本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B小鼠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动物模型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邹晓琳 刘子玉 +3 位作者 王智民 宋囡 高天舒 杨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2,共3页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仍未明晰,临床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仍有欠缺,网络药理学通过分析药物、靶点及疾病之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关系,目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仍未明晰,临床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仍有欠缺,网络药理学通过分析药物、靶点及疾病之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关系,目前已被应用于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指导。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研究,阐明单药或者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生物过程及通路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此外,总结网络药理学的不足,以期中医药可以通过此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桥本甲状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消毒丹对流感病毒感染“升清降浊”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刘光华 张文涵 +4 位作者 吴振起 刘玉婷 曲根生 赵健翔 赵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5,I0006,I0007,共7页
目的通过甘露消毒丹(Ganlu Xiaodu Micropill,GXM)对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IV)感染小鼠能量代谢及视黄酸诱导基因I(Retinoicacid-inducible gene I,RIG-I)/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MAVS)/... 目的通过甘露消毒丹(Ganlu Xiaodu Micropill,GXM)对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IV)感染小鼠能量代谢及视黄酸诱导基因I(Retinoicacid-inducible gene I,RIG-I)/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MAVS)/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的调节机制,探究其“升清降浊”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9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XM组、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ivir)组。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进行IV感染模型处理,于造模第7天进行小鼠旷场实验后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电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细胞细胞器病理改变;q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65,NF-κB p65)、MAVS、RIG-1、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肺组织中MAVS、NF-κB、RIG-1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LDH、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IV感染后,小鼠肺泡结构破坏严重,存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毛细血管扩张;肺组织超微结构破坏,肺泡结构断裂,细胞器数目减少,部分线粒体外膜及嵴减少或消失模糊;各组小鼠的行走总路程和行走平均速度显著减少(P<0.05);小鼠肺组织中RIG-1、NF-κB p65、MAVS、LDH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小鼠血清中IL-6、IFN-β、LDH含量升高,血清IL-10含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GXM组小鼠的行走总路程和行走平均速度均呈显著性增加,Oseltamivir组行走平均速度显著升高,Oseltamivir组小鼠的平均速度明显低于GXM组(P<0.05);RIG-1、NF-κB p65、MAVS、LDHA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血清中IL-6、IFN-β、LDH含量降低,血清中IL-10水平升高(P<0.05),两治疗组给药后变化趋势一致,其中GXM组肺组织RIG-I mRNA表达下降明显,Oseltamivir组小鼠血清中IL-6、IFN-β改善明显(P<0.05)。结论GXM具有调节IV感染后小鼠炎症因子表达和能量代谢的作用,可能通过RIG-I/MAVS/NF-κB信号通路实现调控IV感染的“升清降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甘露消毒丹 升清降浊 能量代谢 RIG-1/MAVS/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哮喘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子齐 梁丽喆 李国信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1-166,共6页
哮喘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高发性疾病,控制率低且具有一定的致死风险。目前改善哮喘的激素类西药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因此,找寻新的治疗手段已经势在必行。近年来,中医药凭借自身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以及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在哮喘治疗中... 哮喘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高发性疾病,控制率低且具有一定的致死风险。目前改善哮喘的激素类西药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因此,找寻新的治疗手段已经势在必行。近年来,中医药凭借自身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以及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在哮喘治疗中成为热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作为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经典通路,对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自噬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复方及制剂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焦亡、调控免疫细胞优势应答、调节自噬、减少气道重塑等作用,达到改善哮喘病程的目的。近年来此方面研究成果更新迅速,为便于广大学者全面把握其研究现状,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就目前中医药治疗哮喘的最新机制研究加以综述,以期为科研、临床以及新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PI3K/AKT 中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络理论研究电刺激腧穴改善肛门病术后疼痛的疗效与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剑 王春晓 +5 位作者 刘德龙 袁和学 曹丹 陈萌 于永铎 殷志韬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经络理论指导的电刺激止痛穴位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疗效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肛门病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受试者术后遵医嘱采用镇痛类药物治... 目的观察基于经络理论指导的电刺激止痛穴位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疗效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肛门病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受试者术后遵医嘱采用镇痛类药物治疗,研究组60例采用电针治疗联合镇痛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治疗前及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变化。电刺激治疗采取腧穴分别为长强、秩边、承山、束骨、支沟和合谷,观察期为7 d。结果在术后疼痛治疗前和治疗后8 h和12 h,对照组与研究组疼痛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治疗后24 h时,对照组与研究组的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治疗后48 h和首次排便时,研究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治疗后7 d,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相近(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IL-6和TNF-α水平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未见下降趋势(P>0.05);在第3、7天时间点IL-6显著下降并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3天时,研究组患者TNF-α显著下降(P<0.05),7 d时仍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络理论指导下电刺激治疗联合口服镇痛类药物对肛门病术后疼痛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减轻排便时疼痛感,并显著降低炎性因子含量,对肛门病术后疼痛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肛门病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0年辽宁省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建波 黄志强 +4 位作者 张立军 王有刚 张宏邈 李鹏 盛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86-188,共3页
目的:了解全省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现状。方法:调查填表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结果:2008--2010年全省有乡镇卫生院分别为981、1040、997家,其中,医疗保险定点情况分别为45.3%、47.3%、48.3%;新农合覆盖面分别为93.3%、90.... 目的:了解全省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现状。方法:调查填表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结果:2008--2010年全省有乡镇卫生院分别为981、1040、997家,其中,医疗保险定点情况分别为45.3%、47.3%、48.3%;新农合覆盖面分别为93.3%、90.8%、95.9%。中医科的设置为60.4%、57.8%、63.0%;中药房的设置为51.9%、52.3%、54.1%。执业医师(助理)总数分别为10328人、11030人、11477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助理)分别占15.4%、,15.1%,15.6%。总收入分别为116255、141106、164542万元,其中,中医药收入分别占10.6%、10.5%、10.3%。总门诊量分别为1035、1197、1410万人次;处方总量分别为924、1049、1148万张,其中,中药处方分别占21.3%、21.3%、22.6%。设备总值为分别为38083、46551、103237万元。结论,从全省乡镇卫生院调查情况看,3年来变化最明显的是设备总值明显增长,而在中医科、中药房设置比例、中药处方比例,中医药收入比例及中医类人员比例等体现中医药服务能力指标上均无明显变化,辽宁省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还很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农村服务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溃结方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舒郁平 余丹琪 +5 位作者 荣越 唐丽利 孟凡艳 陶弘武 李娜 柳越冬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103,I0036-I0038,共9页
目的观察优化溃结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磷酸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和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and serthreonine protein 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三硝基苯磺酸... 目的观察优化溃结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磷酸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和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and serthreonine protein 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构建大鼠UC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优化溃结方组、柳氮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组、优化溃结方+柳氮磺胺砒啶组,优化溃结方给药浓度为0.738 g/mL,SASP给药浓度为0.024 g/mL。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以蒸馏水3 mL/次,每日2次灌胃,其余各组均以相应药物灌胃早晚各1次。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21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切片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结肠组织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结肠HE染色切片中结肠黏膜结构严重受损,排列紊乱,隐窝细胞丢失,黏膜肌层遍布炎症细胞,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增加(P<0.05),血清IL-1β含量增加(P<0.05),IL-10含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优化溃结方组、SASP组、优化溃结方+SASP组干预后结肠组织PI3K、p-PI3K、AKT、p-AKT蛋白(P<0.05),血清IL-1β含量减少(P<0.05),IL-10含量增加(P<0.05),其中优化溃结方+SASP组效果最佳。结论优化溃结方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IL-1β分泌,增加IL-10表达,从而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重塑结肠结构,减轻炎症反应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溃结方 溃疡性结肠炎 PI3K/AKT信号通路 IL-1Β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超重/肥胖的临床试验注册特征分析
11
作者 梅茹梦 臧凝子 +4 位作者 宫成军 高天舒 杨潇 战丽彬 李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99-3009,共11页
目的 系统梳理分析中医药防治超重/肥胖的临床试验注册特征与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两个临床试验一级注册平台检索提取中医药防治临床试验超重/肥胖注册信息,检索时间从各注册中心建立至2024年12月3... 目的 系统梳理分析中医药防治超重/肥胖的临床试验注册特征与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两个临床试验一级注册平台检索提取中医药防治临床试验超重/肥胖注册信息,检索时间从各注册中心建立至2024年12月31日注册的超重/肥胖临床试验,并对注册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26项临床研究,招募总样本量为25165人,年注册量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研究类型以干预性研究为主,主要结局指标为人体测量指标、代谢类指标,目前仅有2项试验完全满足WHO临床试验注册国际标准条目。结论 对整体注册信息进行了质量评价,总体试验注册质量有待提高,规范化、透明化、全面性程度较差,注册地区分布不均衡,且中医证候相关指标亟需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临床试验注册 中医药 循证医学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胃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
12
作者 韩康 姜鸿 +3 位作者 邸子真 陈妍 于永铎 吕冠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49,I0004,共5页
目的建立和胃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和胃止痛颗粒方中柴胡、延胡索两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和胃止痛颗粒中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和专属性好,阴性供试液无干扰;芍药苷在0.202... 目的建立和胃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和胃止痛颗粒方中柴胡、延胡索两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和胃止痛颗粒中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和专属性好,阴性供试液无干扰;芍药苷在0.202~1.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加样回收率均值为100.92%,RSD为1.8%。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此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止痛颗粒 质量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柴胡 白芍 延胡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薤白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郜贺 胡锦浩 +2 位作者 董波 石岩 白长川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0-95,共6页
薤白的皂苷类成分及相关提取物可通过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损伤、保护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等多方面作用有效改善冠心病的发生发展,PI3K/AKT/mTOR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一条重要的相关信号通路。... 薤白的皂苷类成分及相关提取物可通过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损伤、保护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等多方面作用有效改善冠心病的发生发展,PI3K/AKT/mTOR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一条重要的相关信号通路。薤白复方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血管保护、抗缺血缺氧损伤等作用。通过总结国内外与薤白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有关的文献,有利于为其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薤白 机制 冠心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归丸在骨关节炎疾病中作用的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
14
作者 于智同 关雪峰 +2 位作者 魏巍 张宇 谢雨馨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4-220,I0018,共8页
骨关节炎不仅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常见退行性关节疾病,同时也是中医学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在针对早期骨关节炎即(K-L)分期1~2期患者群体的治疗中,传统中成药右归丸因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安全有效的抗炎、镇痛以及防止软骨降解... 骨关节炎不仅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常见退行性关节疾病,同时也是中医学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在针对早期骨关节炎即(K-L)分期1~2期患者群体的治疗中,传统中成药右归丸因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安全有效的抗炎、镇痛以及防止软骨降解等作用,从而被部分临床医生纳入常规使用,以降低非甾体抗炎类、软骨保护类等现代一线骨关节炎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最终达到控制骨关节炎进展的目的。中医学认为右归丸具有温补肾阳、填精补遗之功效,但现代研究中却缺乏右归丸对于骨关节炎的治疗机制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介导作用,从而导致右归丸的临床使用受到限制。故文章就右归丸在骨关节炎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作用的相关信号通路做一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骨关节炎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罗瑞娟 柳越冬 +2 位作者 潘海鸥 陶弘武 王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1,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对其治疗国际医学领域迄今仍是一个难题。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从调节肺肠菌群、影响炎症通路、调节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肺-肠轴...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对其治疗国际医学领域迄今仍是一个难题。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从调节肺肠菌群、影响炎症通路、调节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肺-肠轴”概念阐释的肺-肠联系进一步诠释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科学性。此理论指导下衍生出从肺论治、从肠论治及肺肠合治等不同的溃疡性结肠炎治法。今后有待进一步从多分子、多细胞等层面挖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成分、药理学机制和作用靶点等,完善优化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溃疡性结肠炎 作用机制 肺-肠轴 从肺论治 从肠论治 肺肠合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低、中危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松兴 张聪 马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社区低、中危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质辨识及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8例低中危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随机分为干预组116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常规控制体重、限盐、戒烟、限酒、改善生... 目的:观察社区低、中危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质辨识及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8例低中危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随机分为干预组116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常规控制体重、限盐、戒烟、限酒、改善生活方式的宣教和监督控制,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增加中医药干预方法。随访1年。结果:痰湿质(26.32%),阴虚质(21.05%)是低中危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体质;干预后平和质增加;干预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有下降(P<0.05),其中,干预组的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控制率均有提高(P<0.05),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体质类型对社区低、中危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药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低、中危高血压病病人的中医体质状态,同时有助于控制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中危高血压 体质辨识 中医药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跃海 李秋华 +1 位作者 霍焰 庞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218-220,共3页
目的为了全面系统研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防治,对新冠肺炎预防及诊疗方案和知名中医专家观点进行归纳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查阅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的诊疗方案,知名中医院士及专家临床等公开... 目的为了全面系统研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防治,对新冠肺炎预防及诊疗方案和知名中医专家观点进行归纳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查阅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的诊疗方案,知名中医院士及专家临床等公开发表的观点,整合归纳总结,进行述评。结果该病属于中医"温疫""瘟病""疫疠"的范畴,疾病早期的患者多为轻型,多为素体脾虚患者,以感受湿邪疫毒之气为主,常多见湿重,对于寒湿还是湿热为患,有一定的分歧。治疗上以调理肺脾,健脾祛湿为主。疾病中期的患者,多考虑为素体内热或者湿郁化热,湿毒热充斥肺脏,损伤肺络,治疗以清化湿热为主。如果病情进展,内陷心包,出现坏病,内闭外脱。需要中医"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急救。治疗后的恢复期患者常表现为脾虚湿盛,气阴两伤,需要益气养阴,健脾利湿。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以"湿"邪为主,感受疫戾之气为其病机,而脾肺是主要病位。治疗上,化湿是贯穿治疗始终,全程都要固护脾胃阳气,勿伤中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湿邪 中医 诊疗方案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秀炜 周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326-329,共4页
慢性肾衰竭(CRF)为临床常见病,近年来中医在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就近年来中医对CRF的治疗概况从辨证论治、中成药治疗、中药针剂治疗、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药浴或足浴、针灸治疗、穴位注射治疗、其... 慢性肾衰竭(CRF)为临床常见病,近年来中医在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就近年来中医对CRF的治疗概况从辨证论治、中成药治疗、中药针剂治疗、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药浴或足浴、针灸治疗、穴位注射治疗、其他疗法、综合治疗共9个方面进行总结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近5年痰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德成 管仲莹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73-77,共5页
了解住院患者痰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回顾性分析辽宁省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3878份痰标本感染菌鉴定结果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药敏试验结果。采用法国梅里埃V... 了解住院患者痰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回顾性分析辽宁省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3878份痰标本感染菌鉴定结果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药敏试验结果。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并对从门诊和住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785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痰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8.9%,其次为真菌。在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0.2%。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英、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酯)、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唑啉的耐药性较高,每年的耐药率均高于95%。而对于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则出现较低的耐药性,5年的耐药率均低于5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辽宁省近5年痰培养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很大的比例。铜绿假单胞菌易产生多重耐药性,必须加强耐药性监测,为临床提供最新的耐药性资料,以便更好地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同时也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培养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革兰阴性菌 阿米卡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规范化治疗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微 杨秀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785-1787,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规范化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按血肌酐不同水平选择不同治疗途径,分成中药口服组、中药口服加中药保留灌肠组、中药口服加灌肠加结肠透析组各30例,中药口服按照中医辨证本... 目的:探讨中医规范化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按血肌酐不同水平选择不同治疗途径,分成中药口服组、中药口服加中药保留灌肠组、中药口服加灌肠加结肠透析组各30例,中药口服按照中医辨证本虚标实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结果: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Bun、血Scr均降低,Ccr均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结肠透析多途径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