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血肿与纤溶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孙伟 姜艳辉 +4 位作者 刘勇 曲红梅 宋晓萍 王丽惠 程旭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91-393,397,共4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血肿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变,及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100例,其中迟发血肿51例,非迟发血肿49例;依据GCS评分,分为轻型组:13~15分58...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血肿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变,及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100例,其中迟发血肿51例,非迟发血肿49例;依据GCS评分,分为轻型组:13~15分58例;中型组:9~12分32例;重型组:3~8分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患者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水平变化,并设同期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颅脑损伤轻、中重型患者PT、APTT、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D—D、FDP水平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LT、F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损伤程度呈负相关。结论: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血肿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凝血与纤溶异常,异常程度与颅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临床检测凝血与纤溶指标可作为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开颅血肿清除术 迟发血肿 纤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