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圆圆 刘金义 +4 位作者 战金伟 卜鹏图 肖尧 高慧淋 冯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9,209,共10页
以辽东山区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为对象,设置30块不同立地条件样地,调查分析红松生长、林下灌草和土壤养分水分等特性,选取乔木层碳储量、土壤养分维持、土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生产力和木材生产等生态功能,利用平均值法量化其多... 以辽东山区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为对象,设置30块不同立地条件样地,调查分析红松生长、林下灌草和土壤养分水分等特性,选取乔木层碳储量、土壤养分维持、土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生产力和木材生产等生态功能,利用平均值法量化其多功能性,探讨不同功能间的协同-权衡关系和驱动多功能性的主要因子,以期为红松人工林的持续健康经营提供支撑。结果表明,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多功能性指数在0.38~0.78,随林龄增加而显著上升。不同功能间以权衡关系占据主导地位;10龄红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生产力和木材生产三者之间权衡度为0、10、34龄和43龄土壤养分维持功能与其他功能间权衡度最高。红松活枝下高、优势木高、坡度、坡位、土壤C∶N、C∶K和N∶K是影响红松人工林多功能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实现红松人工林的森林多功能性,在造林时立地条件尽量选择小坡度、阴坡和低坡位,营林过程中应避免高强度修枝,注重林下生物多样性保育,加强修枝剩余物和凋落物管理,必要时进行林地施肥,促进林分因子、地形因子和土壤养分间的协调发展,推动红松人工林持续健康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森林多功能性 平均值法 协同-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木施肥研究进展
2
作者 陆爱君 杨圆圆 +3 位作者 于世河 郑颖 王浩 冯健 《辽宁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56-60,共5页
苗木品质关系森林服务功能的实现,培育优质壮苗一直是林业生产中的关键性问题。施肥简单易行且效应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苗木管理措施。如何发挥肥料作用保证苗木养分供应且避免肥料污染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依据苗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 苗木品质关系森林服务功能的实现,培育优质壮苗一直是林业生产中的关键性问题。施肥简单易行且效应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苗木管理措施。如何发挥肥料作用保证苗木养分供应且避免肥料污染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依据苗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制定出适宜的施肥策略是其中的关键。基于以上背景,从施肥效应、施肥方案制定和其他管理措施方面入手,重点关注肥料种类和施肥量等问题,以期促进苗木施肥工作并培育优质苗木,进而促进森林生产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木品质 肥料种类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筛选蒙古栎压条繁育体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颜廷武 王克瀚 +3 位作者 刘洪柳 李光 陈若楠 冯健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6,共10页
蒙古栎是集用材、园林绿化及橡实利用于一身的优良树种。其无性繁育技术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完善蒙古栎无性繁育技术体系,满足生产上对苗木的需求,建立蒙古栎压条繁育技术。以2年生蒙古栎的嫩枝为穗材,用不同质量... 蒙古栎是集用材、园林绿化及橡实利用于一身的优良树种。其无性繁育技术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完善蒙古栎无性繁育技术体系,满足生产上对苗木的需求,建立蒙古栎压条繁育技术。以2年生蒙古栎的嫩枝为穗材,用不同质量浓度和种类的外源生长物质、不同基质及压条方式处理,以蒙古栎压条苗的生长量、生物量及生根性状为评价指标,采用隶属函数的综合评价法筛选处理组合。不同处理蒙古栎压条苗的生长量、生物量及生根性状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苗高和地径均值分别为69.2 cm和7.0 mm;叶干质量、茎干质量、根干质量和单株生物量均值分别为11.20、15.70、0.21、27.70 g;生根率、偏根率、根长、根粗和根数均值分别为7.4%、80.6%、11.6 cm、1.6 mm和2.9条。蒙古栎压条苗在不同处理间的显著差异为筛选较优组合提供可能,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处理进行排序,最终筛选出26~#处理、13~#处理、24~#处理、11~#处理和7~#处理5个处理为蒙古栎压条繁育较优处理,其中,26~#处理的生根率、偏根率、根数、根长和根粗生根性状分别为27.6%、72.1%、3.5条、14.4 cm和1.5 mm,除根粗指标外,其他指标均优于参试处理均值,生根率、根数和根长分别是参试处理均值的3.73、1.21、1.24倍;其苗高和地径等生长量指标分别为90.2 cm和8.7 mm,分别是参试处理均值的1.30、1.24倍;其根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0.28、31.8、19.3、51.3 g,分别是参试处理均值的1.33、2.03、1.72、1.85倍。结果表明,基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筛选试验中最优组合为26~#处理,基质为河沙和园土等体积比混合基质,压条方式为直立压条,同时使用铁丝进行横缢,外源生长物质采用IBA-K(2000 mg/L)。研究结果为完善蒙古栎压条育苗提供支撑,为其他树种压条育苗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压条繁育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枣猕猴桃黄酮降血糖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赫亮 姚佳琪 +3 位作者 刘怡菲 祝儒刚 陈罡 马妍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为探究软枣猕猴桃黄酮的降血糖作用,该研究对小鼠进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和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小鼠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即空白对照组、高脂高糖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黄酮低剂量组、黄酮中剂量组... 为探究软枣猕猴桃黄酮的降血糖作用,该研究对小鼠进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和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小鼠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即空白对照组、高脂高糖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黄酮低剂量组、黄酮中剂量组和黄酮高剂量组。通过灌胃二甲双胍和不同剂量的软枣猕猴桃黄酮溶液,60 d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肝脏葡萄糖激酶mRNA表达量以及葡萄糖激酶活性。结果表明,与高脂高糖模型组相比,黄酮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小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3种软枣猕猴桃黄酮剂量组均可促进肝脏葡萄糖激酶mRNA表达量,并显著提高葡萄糖激酶活性。该研究为软枣猕猴桃黄酮作为调节糖代谢功能成分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黄酮 Ⅱ型糖尿病 降血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白桦遗传改良研究进展Ⅱ——生物技术在白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鹤 肖尧 +2 位作者 任玉东 杨圆圆 冯健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50-53,共4页
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对林木遗传改良工作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通过详细阐述分子标记技术在白桦遗传多样性探索、桦树亲缘关系解析及遗传图谱构建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介绍单基因克隆、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基因文库设立、... 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对林木遗传改良工作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通过详细阐述分子标记技术在白桦遗传多样性探索、桦树亲缘关系解析及遗传图谱构建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介绍单基因克隆、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基因文库设立、基因功能鉴定以及基因编辑等基因工程技术在白桦育种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航天诱变与化学诱变等在白桦诱变育种中的有效实施,旨在为白桦遗传改良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基因工程 分子标记 基因编辑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白桦遗传改良研究进展Ⅰ——传统育种技术在白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6
作者 陆爱君 杨圆圆 +2 位作者 孙丽娟 吴树成 冯健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48-50,78,共4页
林木遗传改良能够选育和繁殖优良林木品种,对于森林生产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白桦是优良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在用材、绿化和生态防护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为推动白桦良种创制和利用,从种源收集与评价、优良家系筛选、杂交育种、... 林木遗传改良能够选育和繁殖优良林木品种,对于森林生产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白桦是优良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在用材、绿化和生态防护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为推动白桦良种创制和利用,从种源收集与评价、优良家系筛选、杂交育种、倍性育种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白桦传统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总结了强化育种技术在白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以期促进白桦的良种选育和新种质创制工作,推动人工林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遗传改良 家系 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森林碳汇市场潜力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姜韬 赵济川 +3 位作者 胡博 尚晶 王琦 刘红民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53-56,共4页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落地实施,各地相继出台了减排降耗方案,均围绕《气候框架公约》的3种减排机制制定。该文针对碳排放交易所交易碳排放权(ET)机制,从国内外碳汇交易现状、碳汇计量方法和影响森林碳汇交易因素等方面进行全面...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落地实施,各地相继出台了减排降耗方案,均围绕《气候框架公约》的3种减排机制制定。该文针对碳排放交易所交易碳排放权(ET)机制,从国内外碳汇交易现状、碳汇计量方法和影响森林碳汇交易因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未来辽宁碳汇交易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森林碳汇 交易 蓄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胡桃楸次生林垂直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莉莉 赵济川 +3 位作者 汪成成 刘红民 胡博 高英旭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96,共6页
以辽东山区胡桃楸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冠光竞争高法将胡桃楸次生林划分为上、中、下3个林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林层的树种组成、径级结构、空间结构特征等。结果表明:上、中、下3个林层平均树高分别为14.86~17.02、11.18~12.77 m... 以辽东山区胡桃楸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冠光竞争高法将胡桃楸次生林划分为上、中、下3个林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林层的树种组成、径级结构、空间结构特征等。结果表明:上、中、下3个林层平均树高分别为14.86~17.02、11.18~12.77 m和7.33~8.01 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层树高间差异极显著,分层效果较好。上林层为林分蓄积量主要贡献层,占林分总蓄积量61.86%~78.7%;其次为中林层,下林层最少。各林层径级分布曲线不同,下林层径级分布呈反“J”曲线,中林层呈左偏单峰曲线,上林层为多峰曲线。林分整体处于中度混交向强度混交的过渡状态,3块标准地上、中林层的混交度平均值分别为0.512、0.574,为中度混交,下林层平均混交度为0.671,接近强度混交,各林层平均混交度表现为随垂直高度的降低而增大。标准地1和标准地3为聚集分布,标准地2属于随机分布。随林层垂直高度的降低,林分聚集度和竞争指数均有所增加。从林分的垂直结构判断胡桃楸次生林的林分结构相对稳定,其未来的演替方向可能为以落叶松和胡桃楸为优势种的针阔混交林或者以胡桃楸、蒙古栎和花曲柳为优势种的阔叶混交林,下林层的更新能力较差,应采取人工措施促进其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次生林 垂直结构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枣猕猴桃黄酮体外抗氧化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月婵 姚佳琦 +3 位作者 黄夏 李艳杰 祝儒刚 陈罡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6-19,73,共5页
软枣猕猴桃果实富含多糖、黄酮、VC等多种活性成分,为探究软枣猕猴桃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效用,该研究测定了软枣猕猴桃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黄酮对DPPH... 软枣猕猴桃果实富含多糖、黄酮、VC等多种活性成分,为探究软枣猕猴桃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效用,该研究测定了软枣猕猴桃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黄酮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均在70%以上,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软枣猕猴桃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50为1.87 mg·m^(-1),在2~10 mg·m^(-1)抑制活性呈现一定的质量浓度依赖性。通过抑制动力学试验可知,软枣猕猴桃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机制为竞争性抑制,且抑制作用是可逆的。该研究为今后软枣猕猴桃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黄酮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栎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世河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49-52,共4页
蒙古栎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是集用材、生态、能源和景观绿化于一体的多用途树种,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该文对蒙古栎播种育苗、嫁接、扦插和组培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蒙古栎育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蒙古栎苗木生产实... 蒙古栎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是集用材、生态、能源和景观绿化于一体的多用途树种,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该文对蒙古栎播种育苗、嫁接、扦插和组培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蒙古栎育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蒙古栎苗木生产实践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嫁接 扦插 组培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育模式下日本落叶松林灌草和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圆圆 于世河 +4 位作者 卜鹏图 陆爱君 王占伟 郑颖 冯健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5,共14页
探讨不同培育模式日本落叶松林灌草、土壤养分特征,以期为人工林的营建和持续健康经营提供参考。以辽东山区现有典型培育模式下的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林,即日本落叶松-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带状混交林(文中记为DZ)、日本落... 探讨不同培育模式日本落叶松林灌草、土壤养分特征,以期为人工林的营建和持续健康经营提供参考。以辽东山区现有典型培育模式下的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林,即日本落叶松-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带状混交林(文中记为DZ)、日本落叶松-白桦-日本桤木(Alnus japonica)块状混交林(文中记为KZ)及日本落叶松纯林(CK)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林下灌草组成、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特征及其影响林下灌草分布和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培育模式下日本落叶松林灌草组成丰富,灌草总数表现为DZ>KZ>CK;草本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S_(P))、以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基础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_(SP))、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_(W))和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基础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_(SW))表现为CK>KZ>DZ,灌木层S_(P)、J_(SP)、J_(SW)表现为DZ>CK>KZ,但总体上差异不显著。日本落叶松林土壤养分含量和C∶N、C∶P和N∶P有所差异,利用乘除法并结合土壤元素含量判定土壤养分表现为DZ>CK>KZ。影响不同培育模式下落叶松林灌草分布和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是影响草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硝态氮和铵态氮是影响灌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单株材积是影响草本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而土壤C∶N是影响灌木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日本落叶松-白桦带状混交培育模式林下灌草数量、灌木多样性,土壤养分条件和木材蓄积优于其他2种培育模式;可结合影响不同培育模式日本落叶松林灌草组成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分类进行森林经营,协调灌草多样性、林分因子和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促进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林健康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育模式 灌草多样性 土壤养分 典范对应分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大孤家红松种子园无性系评价与选优研究
12
作者 杨圆圆 于世河 +3 位作者 冯健 战金伟 王悦 卜鹏图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5年第5期8-14,I0001,共8页
以大孤家红松种子园55个红松无性系为材料,探究生长和种实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估算遗传参数,开展优良无性系评价与选优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红松无性系各性状间均具有极显著差异;生长和种实性状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4.43%~16.85%和3... 以大孤家红松种子园55个红松无性系为材料,探究生长和种实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估算遗传参数,开展优良无性系评价与选优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红松无性系各性状间均具有极显著差异;生长和种实性状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4.43%~16.85%和3.06%~45.87%,表型变异系数为5.02%~18.91%和3.25%~56.13%,重复力为0.54~0.79和0.44~0.98;选优性状的遗传和表型变异系数均值为17.96%和22.03%,重复力均值为0.77,具有高变异性和高重复力特性;各选优性状间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利用隶属函数法以10%的入选率选育出的6个优良果材兼用无性系遗传增益为2.15%(种仁千粒质量)~169.62%(单株种子质量),均值高达4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生长 种实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日本落叶松母树种子球果和形质特征的影响
13
作者 王骞春 战金伟 +4 位作者 杨圆圆 李光 卜鹏图 陈若楠 冯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以日本落叶松1.5代和2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施用N肥、P肥、K肥,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调查并分析了施肥处理对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球果和种子特性的影响,有效提高落叶松种子园种子产量,满足生产上对落叶松良种的需求。结果表明:从球果形质... 以日本落叶松1.5代和2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施用N肥、P肥、K肥,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调查并分析了施肥处理对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球果和种子特性的影响,有效提高落叶松种子园种子产量,满足生产上对落叶松良种的需求。结果表明:从球果形质特征上看,施肥可显著促进日本落叶松1.5代和2代种子园单果质量、球果纵径和横径的增加,其中,1.5代种子园中,“N(0.4 kg/株)+P(0.6 kg/株)+K(0.6 kg/株)”处理的单果质量和球果纵径最大,分别达到4.01g和3.14cm,分别为CK的1.79倍和1.37倍,“N(0.2kg/株)+P(0.6kg/株)+K(0.4kg/株)”处理的球果横径最大,达到2.26cm,为CK的1.1倍;2代种子园中,“N(0.2 kg/株)+P(0.8 kg/株)+K(0.6 kg/株)”处理的单果质量、球果纵径和横径等指标均较高,分别达到8.23g、3.74 cm和2.58 cm。从种子形质特征上看,施肥对日本落叶松1.5代、2代种子园种子形质指标的影响有限,施肥仅对1.5代种子园种子纵径、横径和侧径及2代种子园千粒质量有显著影响。较高的K肥和适量的N肥施用量有利于球果和种子的增大,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施肥较优方案为N肥0.4 kg/株、P肥0.6 kg/株、K肥0.6 k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球果 种子形质 种子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蒙古栎压条生长和生根性状的影响
14
作者 颜廷武 王克瀚 +3 位作者 朱健 李光 陈若楠 冯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以蒙古栎当年生枝条为穗材,采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外源生长物质、不同基质及不同压条方式作为试验处理,测定并分析穗材生长量、生物量和生根性状,旨在筛选最优外源生长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基质组成及压条方式。结果表明:吲哚丁酸钾和ABT1... 以蒙古栎当年生枝条为穗材,采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外源生长物质、不同基质及不同压条方式作为试验处理,测定并分析穗材生长量、生物量和生根性状,旨在筛选最优外源生长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基质组成及压条方式。结果表明:吲哚丁酸钾和ABT1对蒙古栎压条穗材生根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存在一定差异。10000 mg/L ABT1的根、茎、叶和单株等生物量分别是5000 mg/L吲哚丁酸钾的4.07倍、1.57倍、1.29倍和1.48倍,生根率、生根量和最长根长分别是5^(#)处理的1.9倍、3.16倍和1.47倍,偏根率仅为38.79%。因此ABT1更适宜作为蒙古栎压条穗材生根的促进剂,其10000 mg/L浓度处理穗材时,生根率、生根量和最长根长分别达到了23.84%、7.05条和16.71 cm。14^(#)处理的株高、地径、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单株生物量、生根率、最长根长和偏根率等指标均优于其他基质处理,为蒙古栎压条较适宜的基质。横缢处理组均生根,而非横缢处理组均不生根,表明横缢对蒙古栎压条穗材生根非常重要。采用直立压条方式的株高、地径、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单株生物量、生根率、生根量和最长根粗等指标均高于倒伏压条方式,直立压条为蒙古栎适宜压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压条繁育 外源生长物质 基质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1年生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影响初探
15
作者 卜鹏图 张砚辉 +3 位作者 战金伟 于世河 王浩 冯健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落叶松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为满足生产上对落叶松良种的需求,该研究采用不同^(60)Co-γ辐照剂量辐照长白落叶松混系种子,相同^(60)Co-γ辐照剂量(20 Gy)辐照落叶松不同家系种子,播种后统计出苗率,测定苗高、地径和侧枝数... 落叶松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为满足生产上对落叶松良种的需求,该研究采用不同^(60)Co-γ辐照剂量辐照长白落叶松混系种子,相同^(60)Co-γ辐照剂量(20 Gy)辐照落叶松不同家系种子,播种后统计出苗率,测定苗高、地径和侧枝数等生长指标,分析^(60)Co-γ辐照剂量对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以期建立快速获得落叶松良种的方法。结果表明,1年生落叶松苗高、地径、侧枝数和出苗率分别为15.68~22.39 cm、0.28~0.42 cm、1.03~4.01个和7.7%~37.52%,且总体表现为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其中,20 Gy和30 Gy处理的苗高、地径、侧枝数和出苗率与对照较接近。不同家系在^(60)Co-γ辐照处理后,苗高、地径、侧枝数和出苗率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来源于家系本身的生长特性,另一方面来源于^(60)Co-γ辐照处理。该研究为后续采用^(60)Co-γ辐照处理来创制落叶松良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长白落叶松 苗高 地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材差异对刺龙牙水培产量的影响
16
作者 王睿照 朱健 +2 位作者 刘洪柳 孙艺哲 颜廷武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1-14,共4页
刺龙牙嫩芽味美香甜、清嫩醇厚、野味浓郁,被誉为“山野菜之王”。然而其野生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研发一种方便快捷、易于推广且操作性强的刺龙牙栽培技术显得尤为迫切。以辽东山区2种刺龙牙穗材为试材,探讨穗材品种、茎杆长... 刺龙牙嫩芽味美香甜、清嫩醇厚、野味浓郁,被誉为“山野菜之王”。然而其野生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研发一种方便快捷、易于推广且操作性强的刺龙牙栽培技术显得尤为迫切。以辽东山区2种刺龙牙穗材为试材,探讨穗材品种、茎杆长度及梢径对刺龙牙水培生产过程及产量的影响,旨在寻找适合水培生产的刺龙牙穗材指标,提升水培生产效率。结果表明:品种2较品种1开始采摘提前约1.8 d;茎杆长度越长,发芽时间越早,且发芽时间相对集中,从而更早开始采摘,采摘时间更长,采摘次数更多;同样,茎杆越细,发芽时间也越早,且结束发芽时间更早,发芽时间更为集中。此外,刺龙牙穗材水培嫩芽的单根产量达到(18.9±6.2)g,且品种2的水培嫩芽产量高于品种1。当茎杆长度控制在30~60 cm、梢径在10~16 mm范围内时,茎杆长度和梢径均与水培嫩芽产量呈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龙牙 穗材 水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侵染对油松的生理生化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建国 王建军 +3 位作者 马静怡 姜旭 周志权 石峰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为研究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感染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后针叶内一些生理生化物质的变化规律,以5 a生油松盆栽苗为对象,在接种松材线虫后0,5,10,20,30 d测定油松针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 为研究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感染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后针叶内一些生理生化物质的变化规律,以5 a生油松盆栽苗为对象,在接种松材线虫后0,5,10,20,30 d测定油松针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接种松材线虫后,油松针叶POD活性整体表现为较低水平,接种后5,20 d处理组P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AT活性在接种后30 d显著高于对照组;SOD活性呈现先小幅下降后逐渐升高的趋势,接种后30 d达到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AL活性呈现出持续升高趋势,且在接种后20 d和30 d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接种后10 d达到峰值,在接种后10 d和20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甜菜碱含量总体呈现较高水平,接种后5 d,处理组甜菜碱含量达到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黄酮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接种后20 d和30 d,处理组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油松幼苗被松材线虫侵染时多种防御酶活性及生理生化物质会发生动态变化,诱导植株产生防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油松 抗氧化酶 生理生化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科罗拉多蓝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于世河 郑颖 +1 位作者 孟凡金 刘欢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1-36,53,共7页
以科罗拉多蓝杉种子为材料,采用6个浓度[0(ck)、0.2%、0.4%、0.6%、0.8%、1.0%]的中性盐(NaCl、Na 2SO 4)和碱性盐(Na 2CO 3、NaHCO 3)胁迫处理,测定胁迫后蓝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及幼苗长等指标,分析... 以科罗拉多蓝杉种子为材料,采用6个浓度[0(ck)、0.2%、0.4%、0.6%、0.8%、1.0%]的中性盐(NaCl、Na 2SO 4)和碱性盐(Na 2CO 3、NaHCO 3)胁迫处理,测定胁迫后蓝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及幼苗长等指标,分析盐碱胁迫对蓝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Na 2SO 4和Na 2CO 3、NaHCO 3胁迫,对蓝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及幼苗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各处理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均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0~1.0%)而下降,而相对盐害率则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低浓度(0.2%~0.4%)中性盐和低浓度(0.2%)碱性盐胁迫对蓝杉种子萌发及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当中性盐胁迫浓度≥0.6%、碱性盐胁迫浓度≥0.4%时,明显抑制蓝杉种子的正常萌发及生长。当碱性盐浓度≥0.8%时,蓝杉种子各萌发、生长指标均为0,种子遭受盐害程度达到100%。由此可知,碱性盐比中性盐对蓝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蓝杉种子正常萌发、幼苗生长的NaCl、Na 2SO 4浓度阈值为0.2%~0.4%,Na 2CO 3、NaHCO 3浓度阈值为0.2%,过高盐碱浓度会显著抑制蓝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甚至死亡。说明蓝杉种子可以抵御低浓度盐碱的侵害,对盐碱胁迫具有一定的微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罗拉多蓝杉 种子萌发 盐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物候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健 战金伟 +4 位作者 杨圆圆 李光 陈若楠 曹颖 赫亮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63,共9页
为探究施肥对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物候期的影响,选取落叶松1.5代和2代种子园母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比例和剂量的N肥、P肥和K肥作为试验处理,观测并分析母树芽膨大、芽展叶、芽封顶、雄花花蕾出现及雄花开花等物候相。结果表明,施肥对... 为探究施肥对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物候期的影响,选取落叶松1.5代和2代种子园母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比例和剂量的N肥、P肥和K肥作为试验处理,观测并分析母树芽膨大、芽展叶、芽封顶、雄花花蕾出现及雄花开花等物候相。结果表明,施肥对芽膨大影响较小,各处理间主枝芽膨大主要集中在4月18日—4月20日;施肥对芽展叶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主枝芽开始展叶主要集中在4月26日—4月30日,主枝芽完全展叶主要集中在5月20日—5月24日;施肥处理对芽开始封顶有一定影响,主枝芽开始封顶主要于8月17日—27日;主枝芽完全封顶主要集中在8月26日—9月9日;施肥对生长期同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间生长期从131 d到143 d不等。雄花开花始期主要集中在4月13日—4月18日,不同处理间开花始期相差5 d;雄花开花盛期主要集中在4月16日—4月22日,不同处理间开花盛期相差6 d;雄花开花末期主要集中在4月19日—4月26日,不同处理间开花末期相差7 d。施肥对花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处理间花期从6 d到8 d不等。极差分析表明,无论是生长类物候,还是开花类物候,不同种类肥料对其影响的由大到小顺序为N肥、P肥、K肥,施用中量N肥和P肥,高量K肥有利于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生长及开花。研究结果为落叶松种子园合理施肥,促进落叶松母树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种子园 施肥 生长期 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蒙古栎近熟林林分结构特征及优化调控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莉莉 汪成成 +4 位作者 赵济川 刘红民 王建军 刘怡菲 高英旭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1-6,67,共7页
为实现天然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以辽东山区蒙古栎近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探讨林分的树种组成、蓄积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并运用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结构化经营理论,提出林分结构优化调控方法,并评价其优化效果。结果表明:(1)... 为实现天然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以辽东山区蒙古栎近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探讨林分的树种组成、蓄积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并运用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结构化经营理论,提出林分结构优化调控方法,并评价其优化效果。结果表明:(1)该群落共有乔木树种11种,蒙古栎为该群落的优势树种,紫椴、花曲柳和色木槭为该群落的伴生种;(2)小、中、大径木蓄积结构比为0.2︰2.3︰5,小径木蓄积量严重不足,大径木和特大径木蓄积量过大;(3)在林分空间结构方面,角尺度、混交度和Hegyi竞争指数分别为0.547、0.547和2.820,林分整体呈聚集分布,中度混交状态,林木之间竞争激烈,生长空间不足,与理想林分结构存在一定差距;(4)经优化调控后林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角尺度降低9.51%,混交度提高9.54%,Hegyi竞争指数降低12.08%,开敞度提高12.74%。由此可见,林分结构优化调控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林分结构,释放林木之间竞争压力,为保留木创造更多生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结构 优化调控 蒙古栎近熟林 蓄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