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HP耦合TOPSIS的煤矿安全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50
1
作者 贾宝山 尹彬 +1 位作者 王翰钊 李守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9-105,共7页
为客观评价煤矿安全现状,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及时排查,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耦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以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从人、物、环境和管理等4个方面选取影响矿井安全的20个评价指标,并根... 为客观评价煤矿安全现状,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及时排查,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耦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以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从人、物、环境和管理等4个方面选取影响矿井安全的20个评价指标,并根据指标临界值构建安全现状级别评判标准;其次,基于AHP法确定各层指标重要度,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同时利用TOPSIS方法计算得出样本贴近度矩阵;最后,将权重与贴近度结合,确定出矿井安全现状等级。以义马煤业某矿为例,利用AHP-TOPSIS模型计算得出矿井安全现状等级,同时根据计算结果逆序分析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现状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AHP)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状态的突变理论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贾宝山 尹彬 +2 位作者 王翰钊 李守国 耿晓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104,共7页
为准确反映矿井事故发生的跳变过程,并对矿井安全状态作出客观评价,构建煤矿安全状态的突变评价模型。首先,以辩证唯物主义、轨迹交叉理论及突变原理为指导,构建煤矿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底层指标参数进行无量纲处理;然后,根据... 为准确反映矿井事故发生的跳变过程,并对矿井安全状态作出客观评价,构建煤矿安全状态的突变评价模型。首先,以辩证唯物主义、轨迹交叉理论及突变原理为指导,构建煤矿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底层指标参数进行无量纲处理;然后,根据不同突变类型归一化公式及突变评价规则,借助Matlab逐级求得突变隶属函数值,参照安全状态等级评价标准确定安全状态级别;最后以11个矿井数据为样本进行安全状态评价,并将计算结果与模糊可变识别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种模型评价结果总体保持一致,突变评价模型指标计算值与近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统计分析结果更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现状 突变理论 轨迹交叉理论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边坡对浅埋煤层工作面动载矿压规律研究
3
作者 王翰钊 王继仁 +3 位作者 贾宝山 皮子坤 李守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4-18,229,共6页
针对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52304工作面穿过三不拉露天煤矿时出现强烈的动载矿压显现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物理相似模拟以及现场测试等方法,建立了工作面过露天边坡段时的力学模型,推导了工作面过露天煤矿边坡时支架工作阻力的计算方法,并... 针对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52304工作面穿过三不拉露天煤矿时出现强烈的动载矿压显现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物理相似模拟以及现场测试等方法,建立了工作面过露天边坡段时的力学模型,推导了工作面过露天煤矿边坡时支架工作阻力的计算方法,并对大柳塔矿52304大采高工作面动载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工作面过露天煤矿边坡段时,破断块体间水平推力和剪切力随坡角增大而增大,随坡高增大而线性增大;工作面过露天煤矿坑底时,主关键层和亚关键层均形成稳定铰接结构;在坡角为60°,坡高为45 m情况下,工作面过露天煤矿边坡时主关键层结构发生滑落失稳,并导致亚关键层亦失稳,理论分析以及物理模拟与现场实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浅埋煤层 动载矿压 露天煤矿边坡 关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接矩阵图的连通性判定准则 被引量:18
4
作者 贾进章 刘剑 宋寿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利用图论和集合论的知识,对节点邻接矩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有向图和无向图的连通性判定准则及图中任意两节点间不连通的判定准则;对路径及节点邻接矩阵的概念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数学描述;确定了路径的极限长度。文中提出的图的连通性判... 利用图论和集合论的知识,对节点邻接矩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有向图和无向图的连通性判定准则及图中任意两节点间不连通的判定准则;对路径及节点邻接矩阵的概念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数学描述;确定了路径的极限长度。文中提出的图的连通性判定准则具有程序思想简单、逻辑性强、方便快捷的优点,对于图的连通性判定、连通块的划分等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图 无向图 连通性 判定准则 邻接矩阵图 矿山安全 通风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成藏动态模拟实验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红岩 刘洪林 +2 位作者 孙宇 李贵中 李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6,202,共4页
以高温、高压岩心测试分析技术为基础,充分考虑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特性,嫁接常规天然气成藏模拟技术,建立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煤层气成藏模拟实验装置,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系统温度、压力变化对煤层气保存的影响,游离气的扩散、运... 以高温、高压岩心测试分析技术为基础,充分考虑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特性,嫁接常规天然气成藏模拟技术,建立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煤层气成藏模拟实验装置,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系统温度、压力变化对煤层气保存的影响,游离气的扩散、运移、散失,不同水动力对煤层气保存的影响,地层水流动对煤层气的溶失,确立这些影响煤层气保存的主要因素的工作都可以依靠煤层气成藏模拟试验装置得以实现,并最终进行量化分析、级别划分,建立煤层气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拟 煤层气保存 煤层气成藏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系统稳定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贾进章 刘剑 宋寿森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3年第6期10-11,22,共3页
合理的通风系统是搞好通风的前提,通风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矿井安全生产及其经济效益。对通风系统稳定性进行定量的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通风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给出了某条风路风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风量变化值的理论计算式,指... 合理的通风系统是搞好通风的前提,通风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矿井安全生产及其经济效益。对通风系统稳定性进行定量的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通风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给出了某条风路风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风量变化值的理论计算式,指出角联分支的存在对通风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合灵敏度数值分析和计算,提出了基于灵敏度的通风系统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以实例形式对通风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定量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系统 稳定性 数值分析 灵敏度 影响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自燃煤层煤巷自燃防治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韦涌清 贾宝山 刘继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3-464,共2页
以晓南矿707综采面实际情况,分析了易自燃煤层煤巷(高顶、高冒处及巷间煤柱)自燃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介绍了对煤巷高顶处,采用调风、导风等技术措施防止自燃的发生和蔓延,对巷道间煤柱则采取包帮、充填、压注凝胶等技术措施延缓和阻止了... 以晓南矿707综采面实际情况,分析了易自燃煤层煤巷(高顶、高冒处及巷间煤柱)自燃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介绍了对煤巷高顶处,采用调风、导风等技术措施防止自燃的发生和蔓延,对巷道间煤柱则采取包帮、充填、压注凝胶等技术措施延缓和阻止了煤柱的自然,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易自燃厚煤层防治煤巷自燃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自燃煤层 煤巷自燃 煤炭自燃 防治技术 矿井火灾 矿井安全 链式反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L球形装置的镁粉爆炸压力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项国 王继仁 刘天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8-511,共4页
为研究镁粉爆炸最大压力与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特性参数变化规律,使用20 L球形粉尘爆炸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镁粉粒径为6μm时,爆炸最大压力为1 MPa,最大压力上升速率为425.17 MPa·s-1.镁粉粒径达到173μm时,镁粉爆炸... 为研究镁粉爆炸最大压力与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特性参数变化规律,使用20 L球形粉尘爆炸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镁粉粒径为6μm时,爆炸最大压力为1 MPa,最大压力上升速率为425.17 MPa·s-1.镁粉粒径达到173μm时,镁粉爆炸最大压力降低到了0.46 MPa,相应的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降低为9.28 MPa·s-1.镁粉爆炸最大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随粒径增大都呈现出减小的趋势.预计粒径大于173μm时,镁粉可能失去爆炸性.镁粉粒径在47μm到75μm区间减小对爆炸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影响作用很大.随着初始温度从15℃逐渐升高到35℃,镁粉爆炸最大压力数据从0.56MPa升高到0.91MPa,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数据从10.78MPa·s-1升高到67.75 MPa·s-1,表明初始温度对爆炸特性参数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粉爆炸 20L球形装置 压力特性 压力上升速率 粒径 初始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煤洗选的发展与工艺选择 被引量:9
9
作者 于尔铁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2,4,共3页
论述了动力煤选煤厂的特点,着重讨论了大粒级煤的分选工艺,认为动筛跳汰机的应用前景看好,复合式干法选煤将获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动力煤 洗选工艺 动筛跳汰机 复合式干法选煤 动力煤洗选 工艺选择 分选工艺 选煤厂 应用 粒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