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NP的模糊贝叶斯网络模型及其在海岸带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闫成林 郑德凤 +4 位作者 年廷凯 王技博 焦厚滨 孙树珩 颜秉英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62-1868,共7页
海岸带位于海陆交互地带,其独特的地理、地质和环境条件导致其灾害地质现象发育,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高。考虑到海岸带的重要经济和社会属性,开展海岸带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首先建立了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地质灾... 海岸带位于海陆交互地带,其独特的地理、地质和环境条件导致其灾害地质现象发育,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高。考虑到海岸带的重要经济和社会属性,开展海岸带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首先建立了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结合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模糊贝叶斯网络的条件概率,并简化了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图谱。在此基础上,以辽东半岛东部海岸带作为研究区,以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等5个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作为评价对象,开展了基于ANP-模糊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并编制了综合地质灾害风险分布图;结果显示,区内高、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南部海岸带,面积为249km^(2),约占全区面积的9.1%。研究成果可为海岸带国土资源开发、经济建设规划、防灾减灾救灾等提供重要参考,对同类地区的海岸带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风险性评价 贝叶斯网络模型 海岸带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第四系地下水库勘察规划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宝兰 杨绍南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1期7-10,共4页
通过分析辽宁省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基础地质气候条件以及重点对第四系河谷的野外实地调查,同时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地下水库的功能,论证了辽宁省地下水库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该省的下辽河平原、辽西部分山间河谷、辽西辽南... 通过分析辽宁省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基础地质气候条件以及重点对第四系河谷的野外实地调查,同时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地下水库的功能,论证了辽宁省地下水库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该省的下辽河平原、辽西部分山间河谷、辽西辽南的滨海河谷适宜修建地下水库,并制定了第四系地下水库勘察规划,即把辽宁省规划为5个地下水库勘察区(地下水库已勘察区或建成区、近期地下水库勘察区、中期地下水库勘察区、远期地下水库勘察区、未规划地下水库勘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第四系 地下水库 勘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库——辽宁省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 被引量:20
3
作者 赵天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6-28,共3页
1999年年初,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来自辽宁省盘锦市人民政府的全国政协委员刘洪滨同志提出第1813号提案,建议在辽宁省辽河流域建设地下水库,提案认为“若在辽河流域建设地下水库,将部分洪水储存地下,合理利用水资源,逐步起到防洪... 1999年年初,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来自辽宁省盘锦市人民政府的全国政协委员刘洪滨同志提出第1813号提案,建议在辽宁省辽河流域建设地下水库,提案认为“若在辽河流域建设地下水库,将部分洪水储存地下,合理利用水资源,逐步起到防洪、抗旱,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又达到治理辽河,造福辽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库 水文地质 环境地质 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大魏家滨海岩溶区海水入侵化学过程 被引量:17
4
作者 邹胜章 朱远峰 +1 位作者 陈鸿汉 汪长堃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8,共8页
通过不同比例的海水与淡水的混合作用及其混合水对碳酸盐岩的混合溶蚀作用的室内模拟实验,对滨海岩溶区海水入侵过程中的化学过程和水 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海水入侵过程中,海水与淡水的混合作用是以机械混合为基础的复杂化学过程;过渡... 通过不同比例的海水与淡水的混合作用及其混合水对碳酸盐岩的混合溶蚀作用的室内模拟实验,对滨海岩溶区海水入侵过程中的化学过程和水 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海水入侵过程中,海水与淡水的混合作用是以机械混合为基础的复杂化学过程;过渡带混合水对围岩(碳酸盐岩)的混合溶蚀作用则是以分子扩散和表面反应为主的复杂化学过程;而混合水与岩溶空间内的松散沉积物间的各种离子交换作用主要是阳离子交换吸附。室内模拟试验和野外实测地下水化学组分剖面资料对应说明,淡水、海水界面之间的过渡带中部区的混合溶蚀作用最强,亦可能是岩溶最发育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岩溶 海水入侵 化学过程 混合溶蚀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质条件下高能级强夯加固效果测试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40
5
作者 年廷凯 李鸿江 +2 位作者 杨庆 陈允进 王玉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为了探讨山谷型与滨海型两种不同土质条件下碎石回填地基的强夯加固效果,开展了8000kN·m能级的现场强夯对比试验;同时考虑滨海大型工程建设地基处理施工的需要,在沿海地区实施了10000,15000kN·m高能级强夯的现场试验。通过对... 为了探讨山谷型与滨海型两种不同土质条件下碎石回填地基的强夯加固效果,开展了8000kN·m能级的现场强夯对比试验;同时考虑滨海大型工程建设地基处理施工的需要,在沿海地区实施了10000,15000kN·m高能级强夯的现场试验。通过对各场地不同能级试夯前后地基动力触探与静力载荷试验结果的分析与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采用8000kN·m夯击能处理山谷型厚层碎石回填地基,其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0.0~11.5m;处理滨海型下卧软弱夹层且存在地下水的碎石回填地基,其有效加固深度为8.5~9.0m;②采用10000kN·m夯击能处理滨海山前厚层碎石回填地基,其有效加固深度为12~12.5m;③采用15000kN·m夯击能处理滨海型下卧软弱夹层且存在地下水的碎石回填地基,其有效加固深度为11.5m;④若采用梅纳公式的修正形式预估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其修正系数取值范围建议为0.29~0.40;对于软弱下卧层浅、高地下水等不利情况应取低值,对于回填碎石层厚、且级配较好时可取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级强夯 碎石回填地基 软弱下卧夹层 动力触探测试 有效加固深度 山谷与滨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区地形与植被分布规律对滑坡发生概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殷昊 刘飞 +1 位作者 杜立新 隋松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6-1021,共6页
黄土高原区自然斜坡的地形与植被条件对滑坡的发生有一定的促进和抑制作用。通过将研究区划分为31 418个自然斜坡单元,利用ArcGIS区域统计功能提取斜坡单元的地形和植被参数,分析研究区斜坡的坡体形态和植被空间分布规律。依据区内292... 黄土高原区自然斜坡的地形与植被条件对滑坡的发生有一定的促进和抑制作用。通过将研究区划分为31 418个自然斜坡单元,利用ArcGIS区域统计功能提取斜坡单元的地形和植被参数,分析研究区斜坡的坡体形态和植被空间分布规律。依据区内292处滑坡调查点的资料,统计分析不同坡体形态下的滑坡发生概率。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正向类的凸型和直线型斜坡发生滑坡的概率明显高于负向类的凹型和阶梯型边坡;随着斜坡坡度和坡高增大,发生滑坡的概率增大;阳坡发生滑坡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坡向的边坡;随着NDVI增大,滑坡发生概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斜坡地形 植被分布 概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辽河平原南部明化镇组含水层咸水体运移规律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戈 杨绍南 +1 位作者 李慈君 周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本文针对辽河油田明化镇组含水层中上部赋存的咸水体在区域上的分布、平面和垂向的运移特征进行研究。依据油井和水井的测井曲线,平面运移特征通过模型进行咸水体边缘质点追踪,以确定不同地段咸水体平面运移速率。垂向运移特征系根据油... 本文针对辽河油田明化镇组含水层中上部赋存的咸水体在区域上的分布、平面和垂向的运移特征进行研究。依据油井和水井的测井曲线,平面运移特征通过模型进行咸水体边缘质点追踪,以确定不同地段咸水体平面运移速率。垂向运移特征系根据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钻孔分布特点,通过对各地区,不同时间段钻孔测井资料中咸水体埋深变化比较,确定不同地区咸水体的垂向运移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辽河平原 运移规律 明化镇组 咸水体 地下水 测井资料 开发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碎石回填地基上高能级强夯系列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年廷凯 水伟厚 +2 位作者 李鸿江 杨庆 王玉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29-1034,共6页
针对沿海下卧软弱夹层、高地下水位的厚层碎石回填地基,开展了3个试验区的强夯系列试验与对比研究。试验区A:14000,10000和8000 kN.m能级单点夯试验;相同能级(6000 kN.m)、不同压强夯锤对比试验,即34 kPa(18 t),50 kPa(25 t)和90 kPa(46... 针对沿海下卧软弱夹层、高地下水位的厚层碎石回填地基,开展了3个试验区的强夯系列试验与对比研究。试验区A:14000,10000和8000 kN.m能级单点夯试验;相同能级(6000 kN.m)、不同压强夯锤对比试验,即34 kPa(18 t),50 kPa(25 t)和90 kPa(46 t)夯锤单点夯。试验区B:12000 kN.m能级强夯群夯试验。试验区C:15000 kN.m能级强夯群夯试验。通过现场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与钻孔取样室内土工试验,对同一能级强夯前后、不同能级夯后的地基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沿海复杂地质条件下碎石回填地基上不同夯击能的有效加固深度及梅纳深度公式的修正系数,为同类地区高能级强夯工程的设计、监测与检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下卧层 高能级强夯 单点夯与群夯 圆锥动力触探 标准贯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定向钻进管道敷设地层响应实验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平贺 曹函 +1 位作者 乌效鸣 安传德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在应用水平定向钻进非开挖技术进行近地表管道敷设时,由于上覆地层厚度(C)、钻孔直径(D)和钻井液压力(p)三者无法准确设计,往往会导致地表的变形,进而形成裂缝通道致使地表发生钻井液的溢流。分析了非黏聚力地层的溢流通道形式,同时推... 在应用水平定向钻进非开挖技术进行近地表管道敷设时,由于上覆地层厚度(C)、钻孔直径(D)和钻井液压力(p)三者无法准确设计,往往会导致地表的变形,进而形成裂缝通道致使地表发生钻井液的溢流。分析了非黏聚力地层的溢流通道形式,同时推导了极限钻井液压力的计算公式。结合室内外实验及应用情况,得出了实测钻井液压力和计算钻井液压力同C/D值的变化规律,即C/D越大,极限钻井液的压力值也就越高。在同一地层中,一般钻井液压力的峰值出现在水平孔段的中间位置。根据C/D值,在保证钻井液不发生溢流的情况下,得出了不同水平孔径范围所对应的上覆地层最小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开挖 极限压力 地层响应 地表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下卧软弱夹层碎石回填地基15000kN·m高能级强夯试验 被引量:10
10
作者 年廷凯 李鸿江 +2 位作者 杨庆 陈允进 王玉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9-694,共6页
针对某沿海下卧软弱夹层的碎石回填土地基,在国内首次开展了15000kN·m高能级强夯的现场试验。通过单点夯试验各夯点与夯坑周围地面沉降观测及强夯前后地基动力触探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下卧软弱夹层的碎石回填地基上15000kN&#... 针对某沿海下卧软弱夹层的碎石回填土地基,在国内首次开展了15000kN·m高能级强夯的现场试验。通过单点夯试验各夯点与夯坑周围地面沉降观测及强夯前后地基动力触探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下卧软弱夹层的碎石回填地基上15000kN·m高能级强夯的作用机制,得出该条件下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为11.5m,主夯点间距宜为12.5m,夯击数宜为18~22击的有关结论。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级强夯 15 000kN·m 下卧软弱夹层 动力触探测试 有效加固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密切值法在大连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郑德凤 李晓研 王希庆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密切值法作为一种多目标的决策方法适用于多测点、多指标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在分析密切值法的原理、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引入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改进密切值法对大连市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基于熵权的改... 密切值法作为一种多目标的决策方法适用于多测点、多指标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在分析密切值法的原理、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引入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改进密切值法对大连市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基于熵权的改进密切值法的评价结果具有直接、客观,各个样本间差异性大,结果对比更明显等特点,能直观地体现大连市区的地下水水质状况。在评价过程中还可得出大连市区地下水质的主要超标项目,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污染的控制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地下水水质评价 密切值 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CPⅢ点位随温度变化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沛 罗天银 +2 位作者 刘波 安传德 李海东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共3页
以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CPⅢ高精密测量为工程背景,经过坐标变换后计算得出各个点位的膨胀值,利用概率与统计理论分析处理,得到可用于建模的点对数据(ΔS,ΔT)。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建立了测量点位的位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线性回... 以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CPⅢ高精密测量为工程背景,经过坐标变换后计算得出各个点位的膨胀值,利用概率与统计理论分析处理,得到可用于建模的点对数据(ΔS,ΔT)。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建立了测量点位的位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线性回归模型,从而得出大桥CPⅢ位置POS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利用该模型修正并评价测量数据,结果表明其较差完全符合要求,区间预测模型可用。并编程实现了CPⅢ点位位置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自动化预测,能够方便地为大桥的变形观测、定期复测和实际胀缩效果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膨胀值 CPⅢ POS-T模型 点位自动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事测绘CAD数据空间矫正共享模型
13
作者 徐进 李博 +2 位作者 白春江 周颖 张云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57,共4页
海事测绘部门早期积累的数据多为CAD格式数据,由于CAD平台缺乏空间分析能力,且其数据结构、存储方式、表征形式、空间参考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给数据在海事测绘部门之间的应用与共享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针对CAD数据在海事测绘领... 海事测绘部门早期积累的数据多为CAD格式数据,由于CAD平台缺乏空间分析能力,且其数据结构、存储方式、表征形式、空间参考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给数据在海事测绘部门之间的应用与共享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针对CAD数据在海事测绘领域应用与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参考点矫正原始数据、投影变换、分层转换等方式,基于ArcGIS平台实现了海事测绘CAD数据的共享技术模型,为其数据向其他海事测绘数据格式的共享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事测绘 CAD ARCGIS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海雷达溢油监测的同频干扰降噪处理方法研究
14
作者 徐进 李博 +1 位作者 崔璨 刘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38,74,共4页
首先提出了在平面坐标下进行航海雷达同频干扰噪声处理;再采用卷积运算方法和Otsu算法分割航海雷达原始数据中的同频干扰噪声信号;最后应用横向均值运算方法处理同频干扰噪声。这种处理方法在对同频干扰进行降噪处理的同时,保留了含有... 首先提出了在平面坐标下进行航海雷达同频干扰噪声处理;再采用卷积运算方法和Otsu算法分割航海雷达原始数据中的同频干扰噪声信号;最后应用横向均值运算方法处理同频干扰噪声。这种处理方法在对同频干扰进行降噪处理的同时,保留了含有溢油信息的海浪杂波信号,为航海雷达溢油监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频干扰 航海雷达 海杂波 溢油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典型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供水适宜性及合理利用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闯 倪金 +3 位作者 宋庆春 马宏伟 吴铭杰 王福刚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70,共6页
结合历史时期的海水入侵监测数据,对大连市典型海水入侵区大魏家地区50余年海水入侵历史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近期地下水采样测试数据,评价了当前地下水供水的生活饮用水和农业灌溉水的适宜性。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 结合历史时期的海水入侵监测数据,对大连市典型海水入侵区大魏家地区50余年海水入侵历史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近期地下水采样测试数据,评价了当前地下水供水的生活饮用水和农业灌溉水的适宜性。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对该区地下水质情势和影响水质的主控要素进行了分析和判别。结合目前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针对性对策。研究结果为该区供水安全和地下水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入侵 地下水动态 水质评价 岩溶地下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栈桥钢围堰工法及其安全性控制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刚 连凌云 +1 位作者 方勇刚 岳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3年第3期84-86,共3页
钢围堰下沉施工在水上作业中应用非常普遍,因为它既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又能显示它的经济实用性。本文根据某铁路通道铁路栈桥实际施工情况,对钢围堰岸上分块、水上拼装、起吊和下沉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安全性控制等问题进行探讨。在该铁... 钢围堰下沉施工在水上作业中应用非常普遍,因为它既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又能显示它的经济实用性。本文根据某铁路通道铁路栈桥实际施工情况,对钢围堰岸上分块、水上拼装、起吊和下沉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安全性控制等问题进行探讨。在该铁路栈桥钢围堰下沉施工中采用在墩位就地整体拼装,用吊架及滑车组起吊下沉的施工方法,避免了受风浪和潮水的影响,克服了过去安全稳定性难以控制、操作不便、所需时间长等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围堰 下沉 施工方法 安全控制 铁路栈桥 水上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地下水库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6
17
作者 赵天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5-67,共3页
本文重点探讨了地下水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它的组成 ,包括由天然储水构造组成的地下水库库区、拦截地下径流的地下坝、地表拦水工程和引渗工程、地下水开发工程 4个基本部分和其它组成部分。
关键词 水资源 调蓄 地下水库 储水构造 地下坝 引渗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地下水库是大连市开发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20
18
作者 赵天石 杨绍南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39,共3页
水资源的短缺将成为未来大连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本文提出建设地下水库作为解决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具有很好的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水资源 地下水库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趋势分析灰色模块─均差插值法预报近期地下水情 被引量:6
19
作者 耿志民 李世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6-49,共4页
用不同方法和程序对大连地区进行地下水情预报,通过实测资料的验证,趋势分析灰色模块-均差插值法,明显优于其它方法.该方法只需水位(水质)的序列资料,不需任何其他水文地质参数,即可对地下水位、水质进行近期预报.
关键词 趋势分析 灰色模块 地下水 水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树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7-89,共3页
以位于大森数控公司的滑坡为例,在详细勘察基础上,查明了滑坡体的失稳是上覆第四纪碎石土层沿其与下伏基岩接触面的滑动破坏,并对其成灾原因和启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属于水压力驱动型滑坡,在降雨作用下会失稳破坏。通过对... 以位于大森数控公司的滑坡为例,在详细勘察基础上,查明了滑坡体的失稳是上覆第四纪碎石土层沿其与下伏基岩接触面的滑动破坏,并对其成灾原因和启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属于水压力驱动型滑坡,在降雨作用下会失稳破坏。通过对滑坡体主控结构面与裂缝空间关系进行分析,经过计算得出,其安全系数为0.615,必须进行工程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降雨 水压力驱动 破坏机制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