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鲜血“之源”与白雪“之原”——观辽宁歌剧院原创歌剧《雪原》 |
老井
|
《歌剧》
|
2014 |
1
|
|
2
|
英声发越 采采粲粲——辽宁歌剧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车英专访 |
游暐之
|
《歌剧》
|
2014 |
0 |
|
3
|
用大歌剧气势表现民族英魂——观辽宁歌剧院原创歌剧《邓世昌》 |
景作人
无
|
《歌剧》
|
2023 |
0 |
|
4
|
二十六载后的丰碑再现——有感于歌剧《苍原》的复排复演 |
景作人
无
|
《歌剧》
|
2021 |
1
|
|
5
|
歌剧《雪原》——忠魂一曲慰英烈 |
游(日韦)之
|
《歌剧》
|
2014 |
0 |
|
6
|
普契尼歌剧的创作风格与特点 |
傅伟林
|
《当代音乐》
|
2015 |
6
|
|
7
|
略谈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 |
赵鹰男
|
《艺术评鉴》
|
2017 |
6
|
|
8
|
关于歌剧表演中角色形象塑造的有效思考 |
高峰
|
《艺术评鉴》
|
2017 |
7
|
|
9
|
从中国歌剧的发展谈歌剧的民族化 |
付鹏
|
《音乐时空》
|
2016 |
6
|
|
10
|
歌剧的舞台表演与舞蹈的形体训练 |
刘嵩松
|
《北方音乐》
|
2016 |
1
|
|
11
|
装置技术设备创新下的色彩感情化在歌剧舞台应用探讨 |
王兆森
|
《北方音乐》
|
2016 |
1
|
|
12
|
简析美声唱法对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 |
高峰
|
《艺术评鉴》
|
2017 |
3
|
|
13
|
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发展的启示与前瞻 |
付鹏
|
《艺术评鉴》
|
2017 |
2
|
|
14
|
中国歌剧及其演唱风格与技巧的演变 |
祝君
|
《艺术评鉴》
|
2018 |
1
|
|
15
|
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时代特征 |
赵鹰男
|
《艺术评鉴》
|
2016 |
1
|
|
16
|
艺术歌曲和歌剧演唱特点分析 |
吴思奇
|
《艺术评鉴》
|
2016 |
1
|
|
17
|
歌剧《货郎与小姐》舞台美术新尝试 |
韩韬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1994 |
0 |
|
18
|
歌剧表演中演唱技巧和肢体语言的运用 |
刘嵩松
|
《北方音乐》
|
2017 |
0 |
|
19
|
以人文诗情怀想甲午英雄—— 原创民族歌剧《邓世昌》沈阳首演 |
游暐之
无
|
《歌剧》
|
2023 |
0 |
|
20
|
探讨中西歌剧的美学品格 |
杨崴
|
《音乐时空》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