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清河断裂以北新太古代变质表壳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锦 刘正宏 +4 位作者 赵辰 彭游博 王楚杰 杨仲杰 豆世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7-510,共14页
通过详实的地质填图,在辽宁开原地区清河断裂以北新发现一套变质表壳岩组合,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岩、黑云角闪斜长变粒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浅粒岩及角闪石岩的岩石组合,与红透山岩组基本可以对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原岩主要... 通过详实的地质填图,在辽宁开原地区清河断裂以北新发现一套变质表壳岩组合,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岩、黑云角闪斜长变粒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浅粒岩及角闪石岩的岩石组合,与红透山岩组基本可以对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原岩主要为一套中、中基性的火山岩建造,形成于岛弧环境。该套岩石组合普遍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常见构造样式包括透入性片麻理、石香肠构造、变质分异条带、肠状褶皱等一系列的固态流变构造。对该套变质表壳岩组合中的斜长角闪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于(2 524±18)Ma,变质年龄为(2 477±21)Ma,从形成到发生变质相隔约为47Ma。该套变质表壳岩组合的发现,表明了清河断裂以北也曾存在太古宙结晶基底,清河断裂与寇河断裂之间的区域在构造环境上与清原地区一样,均属于新太古代绿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华北陆块北缘 清河断裂 新太古代表壳岩 红透山岩组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凤城白云金矿带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3
2
作者 魏军 王恩德 +1 位作者 刘福兴 王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0-130,共11页
白云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辽东吉南古元古代裂谷中段,裂谷发育晚期形成的黏土质半黏土质岩石组成的碎屑岩沉积建造为含金建造。该矿带为国内著名的辽东青城子铅锌金银矿集区内的重要金矿带,矿带内已发现了1#、2#、10#、11#、60#、70#... 白云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辽东吉南古元古代裂谷中段,裂谷发育晚期形成的黏土质半黏土质岩石组成的碎屑岩沉积建造为含金建造。该矿带为国内著名的辽东青城子铅锌金银矿集区内的重要金矿带,矿带内已发现了1#、2#、10#、11#、60#、70#、80#、90#8条规模较大的金矿脉带,每条矿脉带由数条或数十条金矿体组成,累计探获资源储量金约80t、银400t。对白云金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矿脉带及矿体特征、矿床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①白云金矿带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盖县组片岩中,盖县组片岩不仅是重要的矿源层,也是金矿容矿岩石;②金矿带受近EW向白云推覆构造带控制,推覆构造作用于横向以及垂向上形成的平行产出的层间断裂群,控制着金矿脉带的空间展布;③硅化、钾化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矿化类型以硅钾蚀变岩型为主,次为石英脉型,金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往找矿突破的勘查思路及找矿勘查成果的系统研究,总结出了盖县组片岩、韧脆性剪切带、层间断裂群、中性及中酸性岩脉、硅钾蚀变带5条找矿准则,其中“盖县组片岩+层间断裂群”为寻找深部隐伏矿体的关键准则,并提出了400~800m埋深、800 m以深、矿带东西两端延长部、白云推覆构造的主构造面深部是今后找矿的重点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金矿带 推覆构造带 层间断裂群 找矿准则 深部成矿空间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凤城四棵杨树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认识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军 王恩德 +3 位作者 杨德江 祁建誉 孙国强 兰奎元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97-298,共2页
青城子铅锌金银矿田的找矿及科研工作,先后经历了"岩株成矿论"(单一岩浆岩期后热液成矿论)、"层控理论"、"多来源、多阶段、多成因"成矿理论3个阶段。在近20年来,青城子矿田的找矿有了重大突破。在矿田... 青城子铅锌金银矿田的找矿及科研工作,先后经历了"岩株成矿论"(单一岩浆岩期后热液成矿论)、"层控理论"、"多来源、多阶段、多成因"成矿理论3个阶段。在近20年来,青城子矿田的找矿有了重大突破。在矿田东部先后发现了白云金矿、桃源金矿、林家金矿、高家堡子银矿、小佟家堡子金矿、杨树金矿、湾地沟金矿、林家三道沟金矿等。找矿矿种由铅锌发展到金、银,找矿领域不断扩大,矿田面积由180km2扩展到400km2,找矿的深度也不断延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铅锌矿 找矿 高家堡子 杨树 辽河群 青城子矿田 小佟家堡子金矿 白云石大理岩 铅锌矿体 金银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海城市小孤山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董存杰 陈仁义 +3 位作者 赵金才 周文光 孙玉龙 赵香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9-608,共10页
勘查结果表明,小孤山矿集区的成矿作用受印支期花岗岩体、脉岩、断裂和地层的多重控制。康家岭铅锌矿区含矿围岩与正常大理岩碳同位δ13C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0.186和-6.055。说明矿集区的成矿作用在成岩作用之后,这种差异是成矿过程中... 勘查结果表明,小孤山矿集区的成矿作用受印支期花岗岩体、脉岩、断裂和地层的多重控制。康家岭铅锌矿区含矿围岩与正常大理岩碳同位δ13C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0.186和-6.055。说明矿集区的成矿作用在成岩作用之后,这种差异是成矿过程中热液蚀变造成的。铅同位素模式年龄均为负值,具明显异常铅特征,表明本区铅锌矿体的成矿物质具多源性。根据矿集区内唐望山印支期花岗岩体的化学成分及特征值判断,岩体为S型花岗岩。其Pb、Zn、Au、Ag的丰度均低于辽河群地层。岩体在早期侵入过程中,同化围岩并在岩体边部发生分异作用,使围岩中成矿元素在岩体边部及脉岩内富集,随着岩体及脉岩的进一步分异形成含矿热液,与脉岩在共同的断裂系统内运移,并在有利的岩性组合和断裂内充填成矿;岩体在侵入的晚期,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同化围岩及富集成矿元素的能力都相应减弱,并在与围岩接触部形成大规模的碎裂岩带,从而形成大规模的硅化带和地球化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异常 碎裂岩 S型花岗岩 小孤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邵家堡子地区金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5
5
作者 刁纯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0,共4页
为了研究邵家堡子地区金及多金属矿的有利成矿区的成矿特征,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研究表明:金矿化主要发育于燕山期侵入花岗岩体与鞍山群变质岩系接触部位的断裂构造中,燕山期构造运动和强烈... 为了研究邵家堡子地区金及多金属矿的有利成矿区的成矿特征,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研究表明:金矿化主要发育于燕山期侵入花岗岩体与鞍山群变质岩系接触部位的断裂构造中,燕山期构造运动和强烈的岩浆活动为成矿物质富集提供了充足的热源和赋矿空间,区域上形成了连续的金、铜等元素富集带,具备了矿集区的特征,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该研究对邵家堡子地区金及多金属矿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形成条件 找矿前景 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军 刘福兴 +1 位作者 李生辉 段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1-645,共15页
辽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矿区出露地层为元古宇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和盖县组片岩,断裂构造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矿石类型包括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成矿过程划分为早、中、晚3... 辽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矿区出露地层为元古宇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和盖县组片岩,断裂构造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矿石类型包括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成矿过程划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依次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金主要沉淀于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小佟家堡子矿床发育富液两相包裹体、富气两相包裹体、含CO_2包裹体和纯CO_2包裹体。成矿早阶段石英中仅见富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311~408℃之间,盐度介于5.9%~14.3%NaCl eqv之间;成矿中阶段石英中发育富液两相包裹体、富气两相包裹体、含CO_2包裹体和纯CO_2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268~376℃之间,盐度介于4.1%~13.0%NaCl eqv之间;成矿晚阶段石英中仅见富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201~254℃之间,盐度介于1.6%~7.6%NaCl eqv之间。成矿流体具中温、低盐度、富CO_2的特征,属于H_2O-NaCl±CO_2体系。流体不混溶作用是金沉淀的主要机制。成矿流体的δ^(18)OW值为0.3‰~2.3‰,δD_W值为-99.8‰^-96.2‰,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混合部分变质水和大气降水。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4.6‰^+12.9‰。金属硫化物的铅同位素比值变化较小,^(206)Pb/^(204)Pb=17.671~18.361,^(207)Pb/^(204)Pb=15.569~15.659,^(208)Pb/^(204)Pb=37.695~37.937。S-Pb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辽河群变质岩和晚三叠世岩浆岩。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3He/4He值为0.27~0.53 Ra,地幔流体参与成矿作用的比例为2.9%~5.8%,地壳流体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地球化学 小佟家堡子金矿 辽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五龙金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军 王树岭 +4 位作者 李铁刚 杨艳 刘福兴 李生辉 段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2-729,共18页
五龙矿床是中国辽东地区最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赋存于中生代黑云母花岗岩中。金矿体多呈脉状产出,与中生代细粒闪长岩有成因联系。文章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矿区内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细粒闪长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5... 五龙矿床是中国辽东地区最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赋存于中生代黑云母花岗岩中。金矿体多呈脉状产出,与中生代细粒闪长岩有成因联系。文章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矿区内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细粒闪长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55.4±0.9)Ma、(154.2±1.2)Ma、(123.1±0.9)Ma。文章选取金矿石中绢云母样品开展了Ar-Ar定年,获得Ar-Ar坪年龄为(122.8±0.8)Ma(MSWD=0.09)。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1.1‰^+2.4‰,平均值为+1.8‰,表明硫主要来自深源岩浆。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3He/4He比值为0.36~0.65Ra,平均值为0.50 Ra,表明地幔流体参与成矿作用的比例为3.9%~7.2%,地壳流体占主导地位。五龙金矿的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形成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构造体制转折和大规模岩石圈减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绢云母Ar-Ar定年 五龙金矿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春火成岩带二股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40)Ar_^(39)Ar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欧阳荷根 车晓光 周振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5-1046,共12页
文章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首次确定了伊春火成岩带内的二股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伊春火成岩带早中生代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限,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金云母40Ar_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二股铁多金属矿床... 文章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首次确定了伊春火成岩带内的二股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伊春火成岩带早中生代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限,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金云母40Ar_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二股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81.0±4.2)Ma。伊春火成岩带内早中生代金属成矿作用分为:早期(200~181 Ma)与二长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_热液脉型铁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晚期(178~175 Ma)与花岗斑岩有关的斑岩型钼矿床成矿作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类侵入岩(如二长花岗岩)与铅山组碳酸盐岩接触部位是伊春火成岩带内矽卡岩型_热液脉型铁多金属矿床成矿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40Ar_39Ar定年 火成岩带 二股铁多金属矿床 斑岩型矿床 矽卡岩型矿床 伊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凤城市白云金矿新发现矿化蚀变带意义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志辉 刘福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251-253,共3页
白云金矿金矿脉主要赋存在硅钾蚀变破碎带中(刘国平,1999;王福春,2002;李立新,2005)。所以在该区寻找硅钾蚀变破碎带是重要找矿方向。白云金矿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找矿专项中取得找矿突破后,继续深化认识,总结该区有效找矿... 白云金矿金矿脉主要赋存在硅钾蚀变破碎带中(刘国平,1999;王福春,2002;李立新,2005)。所以在该区寻找硅钾蚀变破碎带是重要找矿方向。白云金矿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找矿专项中取得找矿突破后,继续深化认识,总结该区有效找矿方法,发现了100号和104号含金矿化蚀变带,开辟了白云地区深部找矿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蚀变带 金矿脉 凤城市 蚀变破碎带 辽宁 找矿方向 资源勘查 危机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利赛罗卢娜磁铁矿‐磷灰石型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及找矿应用
10
作者 李天成 方维萱 +3 位作者 殷智武 陈家乐 张平 慕洪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82-,共1页
智利赛罗卢娜磁铁矿床位于智利铁矿带的北部,智利铁矿带南北向长600 km,东西向宽约30 km。地质背景为古生代大陆边缘海岸山带主断裂构造阿塔卡玛断裂系统内的火山弧环境,为驻留在岛弧钙碱性火山岩中贫铜贫硫磁铁矿床,与128-100 Ma期间... 智利赛罗卢娜磁铁矿床位于智利铁矿带的北部,智利铁矿带南北向长600 km,东西向宽约30 km。地质背景为古生代大陆边缘海岸山带主断裂构造阿塔卡玛断裂系统内的火山弧环境,为驻留在岛弧钙碱性火山岩中贫铜贫硫磁铁矿床,与128-100 Ma期间侵入在火山-沉积岩序列中的中酸性侵入体(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具有紧密的时空关系。智利铁带包括大型磁铁矿床(铁矿石量>100Mt)40余个,其中7个(El Romeral、El Algarrobo、Cerro Im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床 赛罗 钙碱性火山岩 花岗闪长岩 地球物理模型 断裂系统 海岸山 大陆边缘 地质背景 断裂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桃源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成贵 姚晓峰 +3 位作者 程志中 颜廷杰 李生辉 王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94,共14页
桃源铅锌矿床是辽东青城子矿集区中部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受地层和断裂控制明显。目前缺乏针对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导致对矿床成因认识不清。本文在详细野外调研和室内镜下观察的基础上,... 桃源铅锌矿床是辽东青城子矿集区中部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受地层和断裂控制明显。目前缺乏针对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导致对矿床成因认识不清。本文在详细野外调研和室内镜下观察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桃源铅锌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桃源铅锌矿床中硫化物的δ34S值区间为3.5‰~8.9‰,平均为5.5‰,显示了具有幔源硫的特征;铅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7.969~18.309(均值为18.076)、15.572~15.669(均值为15.617)和38.222~38.371(均值为38.312),μ值变化范围为9.46~9.62(均值为9.55),绝大多数低于地壳正常值。在铅同位素判别图解上位于上地壳与地幔铅同位素演化线之间,显示了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桃源铅锌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组成与青城子铅锌-金银矿集区和印支期岩体类似,成矿热液来自深部岩浆,与辽河群围岩的硫、铅同位素分布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初步认为桃源铅锌矿床是与深部岩浆流体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桃源铅锌矿床 青城子矿集区 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王家堡子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仲杰 王伟 +4 位作者 赵岩 周永恒 张璟 孙守亮 刘长纯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3-618,共16页
辽东王家堡子地区出露大量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前人将其统称为花岗质混杂岩。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将该套花岗质混杂岩解体为条痕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两类。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具有... 辽东王家堡子地区出露大量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前人将其统称为花岗质混杂岩。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将该套花岗质混杂岩解体为条痕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两类。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具有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高SiO_2、富K_2O、贫Al_2O_3的特征,K_2O/Na_2O=0.64~2.14,TiO_2含量为0.16%~0.3%,MnO、MgO、CaO和P_2O_5的含量较低,铝指数A/CNK集中分布在1.06~1.1之间,A/NK在1.50~1.62之间,均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显示强烈亏损Nb、Ti、Ta等高场强元素,富集Rb、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条痕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大部分锆石为具有清晰振荡环带的岩浆锆石,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188±13Ma,代表该岩石的岩浆结晶年龄。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大部分锆石具有明显的变质增生边,部分核部锆石具有清晰的振荡环带,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核部年龄为2214±16Ma,代表该岩石的岩浆结晶年龄;增生边年龄为1905±13Ma,应代表该岩石的变质年龄。条痕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Hf同位素模式年龄分别为2387~2584Ma和2474~2641Ma,平均地壳模式年龄分别为2495~2808Ma和2633~2868Ma,大于岩石形成年龄,暗示研究区古元古代花岗岩源区主要为太古宙基底,混有少量古元古代新生地壳。结合前人报道的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的形成环境,认为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早期经历了2.2~2.15Ga的拉伸裂解过程和2.0Ga左右俯冲挤压的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代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辽东王家堡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研究及其成矿模式探讨——以辽宁瓦房店地区金刚石原生矿矿床为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礼广 吴大天 +3 位作者 韩双 万方来 林少全 杨献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50-2665,共16页
辽宁南部瓦房店金刚石矿是国内最大的金刚石矿产区,现已发现4处金刚石成矿带、120个岩体。其中金伯利岩岩管24个、岩脉89个、可疑岩体7个,累计提交1221万克拉储量,占全国金刚石储量52%。本文主要对该矿床的金刚石母岩—金伯利岩的岩石... 辽宁南部瓦房店金刚石矿是国内最大的金刚石矿产区,现已发现4处金刚石成矿带、120个岩体。其中金伯利岩岩管24个、岩脉89个、可疑岩体7个,累计提交1221万克拉储量,占全国金刚石储量52%。本文主要对该矿床的金刚石母岩—金伯利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发现金伯利岩中MgO、NiO、Cr2O3的含量与TiO2、Al2O3、Na2O、K2O、CaO、P2O5等偏碱性组分呈正相关关系;Ni、Cr、Co含量与金刚石含量呈正相关,而Ti、Zr、Ba元素含量与金刚石含量呈负相关。通过对瓦房店矿区金刚石中石榴石及单斜辉石包裹体、橄榄石-石榴石矿物对、石榴石微量元素、尖晶石-橄榄石等多种地质温、压计归纳得出金刚石矿的来源深度为150~210 km,压力5~7 GPa,温度1083~1261℃,在上述温、压条件下,结合岩浆化学组成,估算金伯利岩具有低氧逸度(fO2=2.913×1.01325×10^-6Pa)的特点。结合野外勘查工作,总结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矿体空间分布规律等要素,认为NEE向和NE向断裂控制着金伯利岩体的展布方向和矿体形态。脉状金伯利岩体一般呈NEE 70°~80°方向展布,严格受NEE至近EW向的密集节理或裂隙控制。提出了金刚石母岩—金伯利岩是由源于上地幔岩浆,在一定的封闭条件下,受构造与岩性双重控制,多期性的爆发与侵入交替作用所形成,并建立了具有较高氧逸度和较高密度的流变性软流圈,通过渗滤熔体浸蚀岩石圈形成金刚石的理想成因模式,希望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伯利岩形成机制 控矿构造 成矿模式探讨 金刚石原生矿 辽宁瓦房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青城子姚家沟斑岩型钼矿流体包裹体 被引量:3
14
作者 和成忠 张德会 +3 位作者 吴鸣谦 夏岩 张荣臻 胡铁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17-1731,共15页
姚家沟钼矿是辽宁青城子矿田中近年来发现的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钼成矿带内。姚家沟花岗斑岩岩体中发现的脑状石英细脉(UST)和石英眼是岩浆出溶热液的直接证据。该矿床蚀变分带特征明显,辉钼矿化主要发育在钾化带及矽卡岩化... 姚家沟钼矿是辽宁青城子矿田中近年来发现的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钼成矿带内。姚家沟花岗斑岩岩体中发现的脑状石英细脉(UST)和石英眼是岩浆出溶热液的直接证据。该矿床蚀变分带特征明显,辉钼矿化主要发育在钾化带及矽卡岩化带中。对姚家沟岩体和钾化钼矿带的5期流体活动进行流体包裹体显微观测表明,其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包括单相水包裹体(PW)、两相水包裹体(W)、三相CO_2包裹体(C)、纯CO_2包裹体(PC)和含子矿物包裹体(S),S型流体包裹体中子矿物有赤铁矿、黄铜矿和其他未知矿物,但没有石盐子晶。该矿床流体演化为:1)早期石英眼(均一温度为211.4~515.4℃,盐度(w(NaCl))为0.8%~19.2%)的高中温中低盐度富CO_2体系;2)成矿期石英脉(均一温度为179.5~424.5℃,盐度为2.4%~21.5%)的高中温中低盐度NaCl-H_2O-CO_2体系;3)后期石英脉(均一温度为167.8~353.3℃,盐度为3.4%~15.8%)的中低温中低盐度NaCl-H_2O-CO_2体系;4)晚期方解石脉(均一温度为132.5~234.1℃,盐度为0.9%~11.2%)的中低温中低盐度NaCl-H_2O体系;5)UST(均一温度为158.6~381.7℃,盐度为1.6%~21.5%)为中低温中低盐度NaCl-H_2O-CO_2体系,该期可能与钼矿化关系不大,代表另一期侵位更浅的岩浆出溶热液。流体不混溶、围岩蚀变以及流体混合作用导致流体温度、压力降低,CO_2逸失,体系还原性增强,是成矿金属元素沉淀的主要机理。用等容线相交法对成矿期捕获压力进行估算,为124~180 MPa,对应深度为4.6~7.0km,与同成矿带其他钼矿比较,相对较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家沟钼矿 斑岩型 流体包裹体 流体特征 成矿深度 青城子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矿震地质灾害调查及预防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德军 王恩德 +2 位作者 蒋永臻 朱建华 蒋柏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9-51,共3页
辽宁省抚顺市区是矿震易发区,自1933年以来,煤田矿震发生频次逐年增加,矿震震级逐年升高,矿震波及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已经从局部地区波及并影响到整个抚顺市区。煤田矿震已经成为威胁抚顺市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矿震不仅威胁城市居民... 辽宁省抚顺市区是矿震易发区,自1933年以来,煤田矿震发生频次逐年增加,矿震震级逐年升高,矿震波及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已经从局部地区波及并影响到整个抚顺市区。煤田矿震已经成为威胁抚顺市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矿震不仅威胁城市居民生活安全和抚顺市区建筑设施安全,而且还往往成为"催生或催化"各类地质灾害发生与发展的重要诱因。矿震型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预防工作,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煤田矿震活动特征调查和煤田矿震成因分析,提出了矿震型地质灾害的预防和监控措施,努力实现有效控制煤田矿震以及由矿震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矿震 地质调查 预防措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翁牛特旗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耀娟 凤金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2-75,共4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架子山铅锌矿产于中侏罗统酸性火山角砾凝灰岩中,是受北西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带型铅锌矿床。通过对本区开展铅、锌、银多金属矿勘查工作,利用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手段查清地表矿体分布范围、数量及规模,... 内蒙古翁牛特旗架子山铅锌矿产于中侏罗统酸性火山角砾凝灰岩中,是受北西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带型铅锌矿床。通过对本区开展铅、锌、银多金属矿勘查工作,利用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手段查清地表矿体分布范围、数量及规模,深部采用钻探等工程查明矿体的形态、产状、矿石质量变化,确定本区内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潜力及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成矿地质条件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新开河角砾岩型铅锌矿地质特征研究
17
作者 李彬 王恩德 +1 位作者 付建飞 杨义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11-212,共2页
吉林省桦甸县新开河角砾岩型铅锌矿床位于华北陆台北缘东段,靖宇台拱北段的龙岗古陆北西缘。新开河角砾岩型铅锌矿床在该变质岩区北西缘是首次发现的新型矿床类型,地质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矿区角砾岩和矿体的特征,探讨了角... 吉林省桦甸县新开河角砾岩型铅锌矿床位于华北陆台北缘东段,靖宇台拱北段的龙岗古陆北西缘。新开河角砾岩型铅锌矿床在该变质岩区北西缘是首次发现的新型矿床类型,地质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矿区角砾岩和矿体的特征,探讨了角砾岩的成因以及角砾岩对矿体的控制作用。1区域地质背景区域上广泛出露太古代变质杂岩,由麻粒岩-片麻岩的变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开河 爆破角砾岩 角砾岩体 角砾岩型 铅锌矿床 隐爆角砾岩 变质岩区 片麻岩 首次发现 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电法在辽宁柏杖子金矿勘查中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祥才 张志伟 +9 位作者 敖颖锋 蒋振和 付庆 宋晓军 袁国平 玄力 张殿华 关成军 王海富 马建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9,共6页
辽宁柏杖子金矿床是冀东金矿带大型金矿之一,金矿化类型为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浸染型和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大部分金矿矿体是隐伏矿体,矿体与围岩电性差异明显,矿床普查阶段开展了电阻率中梯测量、激电中梯测量和激电测深工作。矿体具有... 辽宁柏杖子金矿床是冀东金矿带大型金矿之一,金矿化类型为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浸染型和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大部分金矿矿体是隐伏矿体,矿体与围岩电性差异明显,矿床普查阶段开展了电阻率中梯测量、激电中梯测量和激电测深工作。矿体具有低阻高极化特点,异常带与矿区主构造和花岗斑岩吻合一致,因此由以往围绕北西向小矿体找矿,改变为沿矿区主构造和花岗斑岩寻找隐伏矿体,根据电法异常布设钻孔,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杖子 金矿 激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城子矿田杨树区超大型金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文涛 孙吉国 +1 位作者 孙红云 谢常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30,共7页
矿床产出于辽东裂谷成矿带内,是国内近期发现的超大型矿床,矿化特征具有独特之处:埋藏浅、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矿床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组碳酸盐岩夹粘土岩、硅质岩建造中,由4条主矿带构成,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产出,产状与地层... 矿床产出于辽东裂谷成矿带内,是国内近期发现的超大型矿床,矿化特征具有独特之处:埋藏浅、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矿床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组碳酸盐岩夹粘土岩、硅质岩建造中,由4条主矿带构成,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一致。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硫化物、独立金形式存在,(金、银)、(银、铅、锌)共生关系密切。通过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流体、同位素特征研究,及矿床成矿机理分析,证明矿床具明显的火山作用、热卤水沉积及后期变质热液、岩浆热液的强烈叠加,属同生热卤水岩浆热液叠加再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金银铅锌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机理 青城子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探在辽宁大杨树沟钼矿发现中的作用与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建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42-346,共5页
辽宁大杨树沟钼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台褶带辽西台陷与山海关台拱结合部,八家子—杨家杖子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是近年通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查证发现的一处大型富钼矿床。矿体全部赋存在燕山期细粒花岗岩体内,两者具有密切的时空... 辽宁大杨树沟钼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台褶带辽西台陷与山海关台拱结合部,八家子—杨家杖子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是近年通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查证发现的一处大型富钼矿床。矿体全部赋存在燕山期细粒花岗岩体内,两者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矿体形态为脉状,向深部盲矿体增多,构成密集的矿束。找矿勘查工作经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加密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地质测量和工程验证3个阶段。它的发现说明地质工作程度很高的东部地区仍然具有比较大的资源潜力,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在矿产勘查中具有重要的向导作用。新一轮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应首先对成矿区带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二次开发筛选,按循序渐进的查证工作原则,提高异常查证的工作质量,是多快好省的找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大杨树沟 钼矿 地球化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