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后评估 被引量:12
1
作者 于玲 张筱薇 +1 位作者 包龙生 汤浩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4-660,共7页
目的分析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性能后评估指标,建立相对独立的就地热再生路面路用性能后评估体系.方法基于辽宁省黑大线维修改造工程沈棋路至棋盘山风景区路段,以《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15)为依据,结合就地热再生的特点,利... 目的分析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性能后评估指标,建立相对独立的就地热再生路面路用性能后评估体系.方法基于辽宁省黑大线维修改造工程沈棋路至棋盘山风景区路段,以《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15)为依据,结合就地热再生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将其作为指标权重值的修正值,进而计算就地热再生项目的路面质量指数(PQI),对就地热再生路面的路用性能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得出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车辙深度指数(RDI)和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的权重分别为0.478 7、0.243 2、0.204 5和0.073 5,路面质量指数(PQI)为90.623 1,评价等级为优.结论利用修正后的指标权重计算得出的结果更加精确、可靠,更适用于辽宁省公路的具体情况.对路用性能后评估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热再生 路面性能 后评估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高岭土改性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殷雨时 范颖芳 +1 位作者 吴建鑫 徐广锋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8-130,136,共4页
研究了插层技术在环氧树脂/纳米高岭土聚合物中的实现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微观分析技术对改性环氧树脂材料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18块CFRP-混凝土正拉黏结试验,分析改性环氧树脂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插层技术在环氧树脂/纳米高岭土聚合物中的实现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微观分析技术对改性环氧树脂材料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18块CFRP-混凝土正拉黏结试验,分析改性环氧树脂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插层技术可以较好的在改性高岭土中实现,掺量为10%的高岭土在环氧树脂分散性最好,在CFRP-混凝土正拉抗剥离试验中,运用改性环氧树脂,可使剥离荷载提高近4倍,表现出良好的黏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层 高岭土 环氧树脂 正拉黏结 CFRP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环境纳米高岭土增强预应力FRP-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殷雨时 范颖芳 +1 位作者 吴建鑫 徐广锋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55,59,共4页
基于插层后的纳米高岭土改性环氧树脂胶,并对4根混凝土基准梁、4根预应力CFRP-混凝土梁进行0、50、150、300次冻融循环,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对预应力CFRP-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性的环氧树脂胶的... 基于插层后的纳米高岭土改性环氧树脂胶,并对4根混凝土基准梁、4根预应力CFRP-混凝土梁进行0、50、150、300次冻融循环,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对预应力CFRP-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性的环氧树脂胶的预应力CFRP-混凝土梁可以明显改善CFRP-混凝土界面性能,强化界面黏结应力,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分别提高6~12、8~16倍不等;150次冻融循环内,融循环对预应力CFRP-混凝土梁的质量和弹性模量认为变化不大;预应力CFRP-混凝土梁可以明显增强结构整体韧性,减少跨中挠度损失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CFRP 冻融循环 三点弯曲 纳米高岭土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