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紫草人工驯化及栽培技术研究
1
作者 高宝宁 秦岳 陈英男 《中国林副特产》 2005年第4期11-11,共1页
硬紫草是东北地区名贵中药材,为多年生草本。2001年秋开始对其进行植物学、生物学特性调查,并开展人工驯化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怕涝,怕高温,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但以腐殖质较多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好;种子有休眠特性... 硬紫草是东北地区名贵中药材,为多年生草本。2001年秋开始对其进行植物学、生物学特性调查,并开展人工驯化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怕涝,怕高温,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但以腐殖质较多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好;种子有休眠特性,进行低温层积,发芽率可达80%以上;人工驯化栽培中病害较轻,侧重防治根腐病;东北地区隔年栽培,冬季应进行简易防寒,保证出苗,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紫草 人工驯化 栽培 高产栽培技术 人工驯化栽培 东北地区 多年生草本 2001年 生物学特性 湿润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香菇全熟料冷棚栽培技术
2
作者 李国强 《现代化农业》 2020年第4期34-35,共2页
辽宁省抚顺市食用菌人工栽培历史已经有30余年,栽培方式也由最早的半熟料开放式栽培转变为全熟料菌柱栽培.目前,抚顺市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转方式、调结构后的抚顺地区农业支柱产业,由于栽培香菇生产周期短,当年就可以见效益,且效益非常... 辽宁省抚顺市食用菌人工栽培历史已经有30余年,栽培方式也由最早的半熟料开放式栽培转变为全熟料菌柱栽培.目前,抚顺市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转方式、调结构后的抚顺地区农业支柱产业,由于栽培香菇生产周期短,当年就可以见效益,且效益非常可观,因此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近几年随着香菇栽培规模的逐渐扩大,香菇全熟料冷棚菌柱栽培香菇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这种方法栽培香菇具有以下几种优势:一是发菌阶段需温度能满足20℃左右即可,二是出菇阶段在冷棚内进行,三是栽培种用量极小,四是成功率极高,五是出菇表面积大.现将这一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栽培种 出菇 食用菌产业 冷棚栽培 香菇栽培 农业支柱产业 辽宁省抚顺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照然 禹虹霞 +2 位作者 马彦娇 张玉薇 周丽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1351-1352,1424,共3页
[目的]对引起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系统鉴定。[方法]以2011及2012年在云南文山及石林县的三七苗圃采集的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病株为材料,采用柯赫氏法则,检测分离菌株致病性并重新分离得到病原菌。通过病菌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1... [目的]对引起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系统鉴定。[方法]以2011及2012年在云南文山及石林县的三七苗圃采集的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病株为材料,采用柯赫氏法则,检测分离菌株致病性并重新分离得到病原菌。通过病菌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16S 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Biolog系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确定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结论]该研究为三七细菌性叶斑病菌详细鉴定的国内首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细菌性叶斑病 丁香假单胞菌 病原菌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枝条菌种的制作与应用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姜涛 张忠伟 +2 位作者 薛建臣 李艳秋 于洪梅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5,共2页
香菇是辽宁东部地区食用菌的主栽品种,常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二、三级种制种方法。该法制作的三级种接种操作繁琐,速度慢,发菌周期长,易感染。上部菌龄长易老化,中下部菌丝缺氧,下部菌龄较短,内部易含隐形杂菌,培养周期过长菌... 香菇是辽宁东部地区食用菌的主栽品种,常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二、三级种制种方法。该法制作的三级种接种操作繁琐,速度慢,发菌周期长,易感染。上部菌龄长易老化,中下部菌丝缺氧,下部菌龄较短,内部易含隐形杂菌,培养周期过长菌丝活力下降;播种后菌种恢复和吃料能力差。笔者于2004年和2005年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生产试验,现已成功总结出了生产枝条原种(二级种),再用枝条菌种生产木屑栽培种(三级种)技术。用这种方法生产出的香菇栽培种较传统的生产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感染率低;菌龄上下一致,菌种纯度高,抗杂力强;培养周期短,节省燃料;扩繁指数提高2-3倍等优势。现以方便筷菌种制作为例,将枝条菌种制作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条菌种 菌种制作 制作技术 香菇 应用 培养周期 生产试验 主栽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杂交新品种抚香2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忠伟 姜涛 +2 位作者 魏立敏 薛建臣 赵桂敏 《食用菌》 2013年第1期17-19,共3页
香菇新品种抚香2号利用长白山野生香菇菌株野香3号和生产应用品种L66远缘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配成异合体菌株。经四年出菇试验,产比试验和生产试验选育而成。具有出菇早、产量高、优质菇率高、适宜北方地区春夏秋三季出菇等优良性状。
关键词 香菇 单孢杂交 品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梨新品种——辽东山梨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俊 《山西果树》 2010年第1期54-54,共1页
辽东山梨王是2005年在抚顺新宾县上夹河镇胜利村南山果园一株野生山梨经繁育栽培而选育出的,品质优良,2008年9月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鉴定并正式命名。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果个整齐,平均单果重120g,最大160g。果皮黄褐色,果点小,... 辽东山梨王是2005年在抚顺新宾县上夹河镇胜利村南山果园一株野生山梨经繁育栽培而选育出的,品质优良,2008年9月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鉴定并正式命名。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果个整齐,平均单果重120g,最大160g。果皮黄褐色,果点小,果梗粗短,梗洼深,萼洼浅、广。果肉乳白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山梨 辽东 优质梨 平均单果重 品质优良 新宾县 管理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菌糠栽培平菇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姜涛 《食用菌》 2013年第5期11-11,共1页
辽宁省的抚顺地区是香菇产区,每年由大量的香菇废菌料作为一种燃料白白烧掉,未被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试验探索香菇菌糠料加玉米芯栽培平菇,希望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关键词 香菇菌糠 菌糠栽培 试验 平菇 资源利用率 玉米芯栽培 抚顺地区 经济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香叶芹1号繁殖栽培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俊 姜学仕 +2 位作者 魏征 赵小龙 李国强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第6期56-57,共2页
抚香叶芹1号是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野生植物研究所选育出的优良藁本新品种。该品种为药食同源植物,其植株高大,茎秆粗壮,根茎潜伏芽量多, 萌生能力强,生产周期短,采菜期长,高产稳产,有较高的食用、保健和药用价值,其茎叶可做蔬菜进行... 抚香叶芹1号是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野生植物研究所选育出的优良藁本新品种。该品种为药食同源植物,其植株高大,茎秆粗壮,根茎潜伏芽量多, 萌生能力强,生产周期短,采菜期长,高产稳产,有较高的食用、保健和药用价值,其茎叶可做蔬菜进行庭院栽培,也可做山野菜进行反季生产,根可做药材进行生产销售,能给人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其繁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栽培技术 香叶 农业科学研究院 植物研究所 生产周期 药食同源 高产稳产 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新品种C28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3
9
作者 姜涛 张忠伟 +1 位作者 李广瑞 魏立敏 《食用菌》 2009年第4期30-30,32,共2页
香菇新品种C28是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长白山野生香菇优良菌株野香3号与香菇栽培品种CR66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育种技术,组配并选育出的优良香菇新品种。香菇C28号品种,既具有长白山野生香菇优良菌株亲本的抗杂性强、多鳞... 香菇新品种C28是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长白山野生香菇优良菌株野香3号与香菇栽培品种CR66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育种技术,组配并选育出的优良香菇新品种。香菇C28号品种,既具有长白山野生香菇优良菌株亲本的抗杂性强、多鳞片、菇体硬实等优良性状,同时还具备CR66亲本的菇质好、大叶、菌肉厚等优点。是继1363之后又一个适合本地区栽培的新品种,目前正在抚顺及辽宁地区推广应用。现将其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C28 生物特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红软籽山楂品种选育及综合利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68-69,共2页
抚红软籽山楂是从我国特有的软籽山楂资源中选育出的栽培品种,其具有极强的结果能力和抗寒性。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其开发利用价值,并提出相应的综合利用方式。
关键词 抚红软籽山楂 选育过程 开发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大豆新品种抚豆17号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明印 吕泽芬 +3 位作者 王侠 孙亚芬 王力平 金贞玉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218-218,共1页
阐述了高油大豆新品种抚豆17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品质分析结果及其栽培技术等内容,对其生产示范试种情况进行了介绍,认为该品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旨在促进该大豆新品种的推广。
关键词 抚豆17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新品种抚香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立敏 张忠伟 +1 位作者 姜涛 薛建臣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63-163,167,共2页
总结了香菇品种抚香2号的特征特性及冷棚全熟料菌柱栽培技术,以期为该菌的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菇 抚香2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红软籽山楂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侠 李凤祥 钟宪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111-111,113,共2页
介绍抚红软籽山楂的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以促进抚红软籽山楂的广泛栽培和开发利用。
关键词 抚红软籽山楂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南果梨盛果期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立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15-116,共2页
介绍盛果期红南果梨栽培管理技术,包括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红南果梨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南果梨 盛果期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籽山楂抚红提早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岳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105-105,107,共2页
介绍了软籽山楂抚红提早丰产栽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合理建园、精细栽植、合理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软籽山楂 抚红 丰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棚香菇全熟料菌柱床架式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立敏 唐树友 高宝宁 《食用菌》 2010年第5期45-46,共2页
利用简易菇棚,采用人工调控香菇生长必要条件,进行香菇全熟料菌柱栽培是近年北方地区菇农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一套新的香菇栽培实用技术。此技术具有五大特点:①占地面积少,经济效益高;②出菇时间长,当年转化率高;③技术简单,容易掌握;... 利用简易菇棚,采用人工调控香菇生长必要条件,进行香菇全熟料菌柱栽培是近年北方地区菇农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一套新的香菇栽培实用技术。此技术具有五大特点:①占地面积少,经济效益高;②出菇时间长,当年转化率高;③技术简单,容易掌握;④栽培风险系数低,成功率高;⑤废旧菌糠又可循环再利用生产草腐菌。此栽培模式正被广泛推广应用,已成为当地香菇产业中一种主要的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料栽培 大棚 床架式 香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叶木屑栽培香菇滑菇试验
17
作者 张忠伟 姜涛 +3 位作者 张立臣 魏立敏 李艳秋 张孝本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32,共2页
香菇、滑菇是我省食用菌产业两个主栽品种。生产原材料以阔叶木屑为主,每年要消耗大量的林木资源。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木砍伐受到严格限制,使香菇生产原料相对减少,不仅本地木屑紧缺,外地木屑也供不应求。阔叶木... 香菇、滑菇是我省食用菌产业两个主栽品种。生产原材料以阔叶木屑为主,每年要消耗大量的林木资源。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木砍伐受到严格限制,使香菇生产原料相对减少,不仅本地木屑紧缺,外地木屑也供不应求。阔叶木屑成本逐渐增加,资源越来越紧缺。而针叶林资源储量大,更新速度快,每年采伐量较大,潜在资源丰富。针叶木屑在食用菌生产上还未得到开发利用,2004~2005年我们在针叶木屑栽培香菇滑菇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滑菇 针叶木屑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果树——抚红软籽山楂
18
作者 焦言英 《山西果树》 2012年第4期56-56,共1页
抚红软籽山楂是1998年在野生资源考察时,于新宾县红升乡南四平村发现,于2011年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专家审定。果实成熟时为鲜红色,果面蜡质层明显,有光泽。果皮底色黄,果点小。梗洼广浅,果梗长1.4cm左右,有瘤。萼洼深,... 抚红软籽山楂是1998年在野生资源考察时,于新宾县红升乡南四平村发现,于2011年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专家审定。果实成熟时为鲜红色,果面蜡质层明显,有光泽。果皮底色黄,果点小。梗洼广浅,果梗长1.4cm左右,有瘤。萼洼深,萼片宿存。平均果重1.86g,最大2.1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果树 山楂 资源考察 果实成熟 新宾县 管理局 辽宁省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新品种——辽东山梨王
19
作者 李俊 《山西果树》 2009年第5期55-55,共1页
辽东山梨王为自然野生山梨的变异优系,于2008年9月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鉴定并正式命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20g.最大160g。果皮黄褐色。果点小.果梗粗短,梗洼深,萼洼浅广。
关键词 山梨 辽东 新品种 平均单果重 管理局 辽宁省 种子 褐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国审鲜食大豆新品种七星一号
20
作者 姜信科 李艳秋 穆洪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4期123-123,共1页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七星一号是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01年9月从“台湾75”鲜食大豆种生产田中选出的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001年共选出17个天然变异株行,秋天通过观察发现0114株行性状稳定,生长发育整齐一致,增产潜力较...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七星一号是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01年9月从“台湾75”鲜食大豆种生产田中选出的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001年共选出17个天然变异株行,秋天通过观察发现0114株行性状稳定,生长发育整齐一致,增产潜力较大,秋季将这一株混收,2003年将0114株行与“台湾75”“开8157”“辽鲜1号”3个鲜食大豆品种进行了籽粒产量大区对比试验(每个品系456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大豆 新品种 农业科学研究院 系统选育 品种来源 变异单株 生长发育 增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