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病房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宏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8期245-246,共2页
医院感染控制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加强护理管理工作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笔者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病房环境管理、医疗废物管理及加强基础护理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病房 外科手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医院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彦江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9期124-125,共2页
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机构,其内部各项管理不仅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利益,更关系着医院的发展。临床生化检验水平代表了一个医院医疗建设水平的高低,关系医院的发展。优秀的临床生化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医院人员相关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提... 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机构,其内部各项管理不仅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利益,更关系着医院的发展。临床生化检验水平代表了一个医院医疗建设水平的高低,关系医院的发展。优秀的临床生化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医院人员相关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更是提高检验质量、及时反馈医院患者情况的重要体系。该研究就当前我国医院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就如何建立完善的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临床生化检验 质量管理体系 问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级公立医院医联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辉 韩梅 +3 位作者 鲁颖 张玉春 张丽莉 张淑芬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6期63-64,共2页
为深化医改,构建良好的分级诊疗模式,抚顺市中心医院积极探索实践医联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同时通过实践,对医联体建设存在的瓶颈问题进行思考与应对,促进医联体建设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医联体建设 合作模式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的治疗体会
4
作者 李蓓唏 朱福音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支气管哮喘 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围绝经期性激素补充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吴英姿 王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7期101-101,共1页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命中必经的生理过程,因遗传、环境、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围绝经期的表现存在个体差异。2/3的围绝经期妇女出现一系列性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一组征候群,称围绝经期综合征。笔者对216例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补充治...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命中必经的生理过程,因遗传、环境、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围绝经期的表现存在个体差异。2/3的围绝经期妇女出现一系列性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一组征候群,称围绝经期综合征。笔者对216例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观察及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性激素补充疗法(HRT)能够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症状和生活质量,使其顺利度过围绝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HRT 补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腹部CT扫描调节骨窗肺窗的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宗辉 王淑清 +1 位作者 王冬梅 李郁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45-346,376,共3页
目的 :探讨上腹部CT扫描调节骨窗肺窗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在影像工作站 ,有无癌症病史者各 10 0例的CT图像进行骨窗肺窗的调节。结果 :调窗后 ,癌症病史组 ,病变特性或特征增加及实质性影响最后诊断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无癌症病史组 ... 目的 :探讨上腹部CT扫描调节骨窗肺窗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在影像工作站 ,有无癌症病史者各 10 0例的CT图像进行骨窗肺窗的调节。结果 :调窗后 ,癌症病史组 ,病变特性或特征增加及实质性影响最后诊断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无癌症病史组 ,病变特性或特征增加及实质性影响最后诊断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癌症病史组的差异大 ,无癌症病史组的差异小。结论 :CT多窗宽窗位调节可增加病变特性的显示和诊断的准确性 ;上腹部CT扫描 ,癌症病史阳性者或临床有高度可疑指数者进行多窗宽窗位调节可提高诊断效益 ,无癌症病史者或临床无可疑指数者不需要进行多窗宽窗位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腹部 CT 骨窗 肺窗 癌症 退行性病变 转移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序贯治疗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响 朱福音 +2 位作者 陈萍 赵海涛 韩玉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7期3-5,共3页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局部序贯治疗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入选急性重度哮喘52例,随机分成A组28例与B组24例,两组均给于甲泼尼龙80 mg,静脉滴注2次/d,用3 d,A组序贯口服甲泼尼龙片16 mg,1次/d,用5 d,B组序贯口服甲泼尼龙片8 mg用2 d...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局部序贯治疗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入选急性重度哮喘52例,随机分成A组28例与B组24例,两组均给于甲泼尼龙80 mg,静脉滴注2次/d,用3 d,A组序贯口服甲泼尼龙片16 mg,1次/d,用5 d,B组序贯口服甲泼尼龙片8 mg用2 d同时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μg/250μg,2次/d,用5 d。结果静脉治疗第3天后,两组各项指标组内比较均明显改善,序贯治疗后则进一步改善。至第8天,A组的PEF值分别由治疗前的(186±92)L/min,上升至(321±102)L/min(P<0.05),FEV1由(1.32±0.43)L,上升至(1.87±0.52)L(P<0.05)。B组的PEF值由(192±88)L/min,上升至(335±115)L/min,FEV1由(1.41±0.39)L,上升至(1.93±0.72)L(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B两组痰嗜酸细胞计数分别由(0.45%±1.3);(0.51%±1.9)减少至治疗后(0.07%±2.8);(0.04%±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哮喘重度急性发作应用口服或吸入激素疗效相似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甲泼尼龙 糖皮质激素 序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清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影响 被引量:48
8
作者 刘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6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清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影响。方法选择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清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影响。方法选择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瑞格列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甘精胰岛素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糖合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MA-β明显升高,HOMA-IR明显降低(P<0.01),但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加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GLUT4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观察组升高更加明显(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其作用可能与上调GLUT4表达相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格列奈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功能 血清葡萄糖转运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9
9
作者 许迎辉 李响 韩玉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抚顺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5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普通治疗组(解痉平喘基础治疗)3...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抚顺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5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普通治疗组(解痉平喘基础治疗)35例和联合治疗组(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4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肺功能采用肺功能仪进行检测。结果两组COPD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6.60±2.21)比(7.14±2.3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P>0.05),联合治疗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4.23±1.62)分]均优于普通治疗组[(5.66±1.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0,P<0.05)。两组COPD患者治疗前FEV1[(1.12±0.67)比(1.13±0.58)L]、FEV1/FVC%[(52.28±3.29)%比(52.48±3.64)%]、FEV1%Pred[(52.34±4.03)%比(53.16±3.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0.25、0.89,P>0.05),联合治疗组COPD患者治疗后FEV1[(1.96±0.55)L]、FEV1/FVC%[(59.92±3.47)%]、FEV1%Pred[(63.12±5.24)%]均优于普通治疗组[(1.54±0.48)L、(56.20±3.24)%、(56.72±4.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0、4.78、5.45,P<0.05)。联合治疗组COPD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高于普通治疗组(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49,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COPD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感染并发症的比较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耀辉 陈钰 +3 位作者 高军 杨光 赵航宇 马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79-981,99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6月结直肠癌根治术372例临床资料,包括腹腔镜手术163例和开腹手术209例,2组性别、年龄、手术切除范围、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等差异均无...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6月结直肠癌根治术372例临床资料,包括腹腔镜手术163例和开腹手术209例,2组性别、年龄、手术切除范围、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等差异均无显著性。观察指标包括腹腔引流管和导尿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感染指标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包括肝下、膈下、脾窝、盆腔和肠襻间等),院内获得性肺炎,下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感染等。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38.8±8.7)ml vs.(70.1±18.1)ml,t=-19.672,P=0.000],引流管留置时间短[(7.5±2.3)d vs.(10.7±3.1)d,t=-11.022,P=0.000],导尿管留置时间短[(0.9±0.2)d vs.(1.4±0.5)d,t=-12.035,P=0.000],住ICU时间短[(18.4±2.8)h vs.(27.9±6.1)h,t=-18.423,P=0.000],总住院时间短[(12.7±3.1)d vs.(15.1±4.2)d,t=-6.111,P=0.000],但手术时间显著延长[(195.8±35.2)min vs.(162.1±48.3)min,t=7.490,P=0.000]。腹腔镜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4.9%(8/163)vs.16.7%(35/209),χ2=12.555,P=0.000]。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且不增加其他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并发症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忱 胡水平 +1 位作者 于晶 张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9期76-79,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结果情况。方法 分析抚顺市中心医院超声科2012年5月~2014年6月甲状腺结节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分别通过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检查,100例良性结节,68例恶性结节...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结果情况。方法 分析抚顺市中心医院超声科2012年5月~2014年6月甲状腺结节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分别通过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检查,100例良性结节,68例恶性结节。结果 高频超声声像图在良恶性鉴别有意义的是病变内部结构、内部回声情况、形状、边界清晰度、周边声晕规则性、钙化程度(均P〈0.05)。良性结节弹性成像分级Ⅰ、Ⅱ级比例(90.0%)明显高于恶性结节(14.7%),良性结节弹性成像分级Ⅲ、Ⅳ级比例(10.0%)明显低于恶性结节(85.3%),实性病变内部结构、低回声、不规则形状、不清晰边界、不规则周边声晕、微钙化声像图特征是区别良恶性重要的指标,良性甲状腺结节不均匀增强模式比例(10.0%)明显低于恶性结节(75.0%),良性甲状腺结节环形增强(65.0%)明显高于恶性结节(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甲状腺 良恶性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李鸿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48-51,70,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抚顺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7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血管性痴呆进行分组,血管性痴呆组456例和非血管性痴呆组300例。观察并比较两...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抚顺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7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血管性痴呆进行分组,血管性痴呆组456例和非血管性痴呆组30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活习惯和血管性疾病、脑卒中发生情况、脑梗死部位。结果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χ2=0.17,P=0.207),血管性痴呆组患者年龄、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者比例均高于非血管性痴呆组(t=11.85,P=0.012,χ2=3.24、17.97,P=0.036、0.017),血管性痴呆组患者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发生率均高于非血管性痴呆组(χ2=6.01、8.27、20.22、7.32、6.38、6.01,P=0.026、0.021、0.012、0.023、0.025、0.026),血管性痴呆组患者多发性脑梗死、脑卒中史比例均高于非血管性痴呆组(χ2=24.09、8.66,P=0.009、0.020)。两组顶叶、枕叶、丘脑的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01、0.77,P=0.987、0.987、0.521),血管性痴呆组患者额叶、颞叶、基底节脑梗死发生率高于非血管性痴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8、10.58、5.42,P=0.017、0.016、0.027)。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多发性脑梗死、脑卒中史、额叶、颞叶、基底节脑梗死均是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掌握危险因素可以为指导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性痴呆 发生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与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赵雪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6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血糖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血糖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方案进行手术治疗,于术前及术后24 h观察患者应激反应情况及血糖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血清中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r、IL-6、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or、IL-6、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可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与血糖水平,有利于加速机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应激反应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原位逆行切除阑尾在急性重型阑尾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健 马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2期1136-1137,共2页
开腹阑尾切除术切口较小,暴露不充分,术后腹腔脓肿形成、切口感染率均较高,易继发肠梗阻,尤其是急性重型阑尾炎(即化脓、坏疽性阑尾炎继发腹膜炎)时。随着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创伤小... 开腹阑尾切除术切口较小,暴露不充分,术后腹腔脓肿形成、切口感染率均较高,易继发肠梗阻,尤其是急性重型阑尾炎(即化脓、坏疽性阑尾炎继发腹膜炎)时。随着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被外科医生和患者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坏疽性阑尾炎 急性重型 切除阑尾 阑尾切除术切口 切口感染率 脓肿形成 外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前区弧形切口联合MIPO疗法对Pilon骨折患者术后踝穴形态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马嘉 孟庆峰 +1 位作者 郑连翔 许迎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期67-70,共4页
目的研究踝前区弧形切口联合微创手术(MIPO疗法)对Pilon骨折患者术后踝穴形态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抚顺市中心医院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 目的研究踝前区弧形切口联合微创手术(MIPO疗法)对Pilon骨折患者术后踝穴形态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抚顺市中心医院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踝前区弧形切口联合MIPO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踝穴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解剖复位率以及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宽度差、冠状位角度差,矢状位角度差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踝前区弧形切口联合MIPO技术治疗对于pilon骨折患者手术方案有效,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手术优良率,恢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以及踝穴形态,对周围损伤较小,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前区弧形切口 MIPO疗法 PILON骨折 踝穴形态 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CUS-PDCA管理模式对行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患者术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高士杰 管蕊 +1 位作者 董南君 徐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4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FOCUS-PDCA管理模式对行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患者术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行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分析FOCUS-PDCA管理模式对行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患者术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行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FOCUS-PDCA管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知情情况、满意度、分级护理落实合格率及健康教育合格率进行调查,出院前调查患者肿胀程度,出院3个月时分别采用QLQ-C30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分级护理落实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合格率、乳房肿胀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CUS-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治疗情况,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管理模式 微创旋切术 术后恢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意义及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郑刚 邵月凤 张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2期9-11,16,共4页
目的比较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酸抗体(ACCP)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及预测疾病活动性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和ACCP,比较它们单独或联合诊断RA的价值,分析RF和ACCP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 目的比较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酸抗体(ACCP)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及预测疾病活动性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和ACCP,比较它们单独或联合诊断RA的价值,分析RF和ACCP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结果 ACCP对RA诊断的敏感度为80.2%,特异度为94.8%,ACCP+RF-IgG+RF-IgA+RF-IgM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49.6%,特异度为100.0%;ACCP在RA的非常早期、早期、中晚期的检测值分别为(123.56±98.45)、(193.28±113.46)、(349.49±104.65)RU/mL,随着疾病的进展,其检测值有增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89,P<0.05),而RF-IgG、RF-IgM、RF-IgA在不同疾病分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87、1.547、1.368,P>0.05)。ACCP和RF滴度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r=0.286、0.243,P<0.05),与血沉、X线分期、病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RF联合ACCP应用可进一步提高RA早期诊断的准确性,RF和ACCP与RA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酸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4
18
作者 胡庆圆 张成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期173-176,共4页
目的考察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进行全麻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保温护理。... 目的考察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进行全麻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保温护理。分别评估两组患者入室和出室时的麻醉恢复评分,记录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测定两组患者术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人数。结果出室时两组患者麻醉恢复评分的总分和各个维度得分均比入室时显著升高(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总分、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保温护理可以帮助降低全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使患者苏醒过程更加平稳,有效避免苏醒期躁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护理 麻醉恢复评分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18)F-FDGPET/CT显像图像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付忠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9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图像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抚顺市中心医院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的184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图像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抚顺市中心医院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的184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检查前护理、检查中护理和检查后护理干预。分析患者^(18)F-FDG PET/CT检查显像情况,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检查后患者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图像的一次符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敌对性和恐怖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对^(18)F-FDG PET/CT显像的图像质量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能避免检查后负面情绪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胃癌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金婕 金岩 韩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5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群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关系,为相关慢性病的早期发现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4年6月于抚顺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382例,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病史分为糖尿病组197例,非糖尿病组...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群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关系,为相关慢性病的早期发现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4年6月于抚顺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382例,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病史分为糖尿病组197例,非糖尿病组185例。比较两组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Hb A1c水平。根据是否患高血压及冠心病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对应亚组,比较各亚组Hb A1c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Hb A1c水平与血压及hs-CRP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血脂指标:两组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组HDL-C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SBP及DBP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相关指标(FPG、FIN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均较高。糖尿病组hs-CRP及Hb A1c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Hb A1c水平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Hb A1c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Hb A1c水平与SBP、DBP及hs-CR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Hb A1c水平与血压及hs-CRP呈正相关,对高血压及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临床应特别注意对Hb A1c较高的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及冠心病筛查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