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虫基因(CpTI)辣椒转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朋 王关林 方宏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以辣椒叶片为外植体 ,通过比较基因型、培养基成分等因素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建立了具有较高分化频率的再生系统。用农杆菌介导把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导入辣椒 ,在筛选培养基上获得抗性植株 ,经Southern斑点杂交检测 。
关键词 辣椒 快速繁殖 基因转化 抗虫基因 CPTI 农杆菌介导 抗性植株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技术克隆并分析新基因STRF7 被引量:6
2
作者 黄耀江 黎燕 +1 位作者 王关林 沈倍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6-450,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信号转导相关的新基因片段 BE644 2 50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其全长 c DNA,并分析了其 ORF、电子表达谱、染色体定位等 ;之后对全长序列进行了实验验证 .电子延伸 ( contig)获得了 72 9bp的延伸产物 ,含一个典型的 74 aa... 为进一步研究信号转导相关的新基因片段 BE644 2 50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其全长 c DNA,并分析了其 ORF、电子表达谱、染色体定位等 ;之后对全长序列进行了实验验证 .电子延伸 ( contig)获得了 72 9bp的延伸产物 ,含一个典型的 74 aa的 ORF,命名为 STRF7;与已知蛋白无明显同源性 ,部分地相似于人的同源框蛋白 CDX-4和酵母的转录调节子 ADR6,属一新发现的基因 ;RT-PCR从 IL-6刺激后的 U937中克隆了 STRF7基因 ,其序列与电子延伸结果完全一致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 STRF7在多种组织中表达并定位于第 6号染色体上 .上述结果显示 ,STRF7是一个新基因 ,编码含 74 aa的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STRF7基因 CDNA序列分析 表达谱 染色体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凝集素提取及促免疫活性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兵 王关林 方宏筠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6-299,共4页
分别从 3种有经济价值的芦荟品种 ,即中华芦荟 ( Aloevera L.ver.chinensis( H aw) )、库拉索芦荟 ( Aloe barbadensis Mill)和木立芦荟 ( Aloe arborescens Mill)中采用凝胶层析法提取了 3种凝集素 :Lec1、Lec2和 Lec3,经过聚丙烯酰胺... 分别从 3种有经济价值的芦荟品种 ,即中华芦荟 ( Aloevera L.ver.chinensis( H aw) )、库拉索芦荟 ( Aloe barbadensis Mill)和木立芦荟 ( Aloe arborescens Mill)中采用凝胶层析法提取了 3种凝集素 :Lec1、Lec2和 Lec3,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为单一成分的糖蛋白 .比较了 3种凝集素的糖和蛋白的含量 ,得出库拉索芦荟凝集素 Lec2糖含量最高 ,木立芦荟凝集素 Lec3蛋白含量最高 .免疫学实验证明 ,库拉索芦荟凝集素的凝集效价最高 ,其次为木立芦荟、中华芦荟 . 3种凝集素对淋巴细胞转化功能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其中库拉索芦荟凝集素Lec2的促淋巴细胞转化率最高 .因此芦荟凝集素在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凝集素 凝集效价 促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草莓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6
4
作者 于冬梅 胡文玉 王关林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综述了草莓遗传改良方面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生物技术在草莓育种方面应用的现状,探讨了生物技术在草莓保鲜、抗病毒、抗虫、抗除莠剂等方面的应用策略及其前景。
关键词 草莓 生物技术 遗传改良 保鲜 抗虫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食用菌富硒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0
5
作者 尚德静 王关林 《食用菌学报》 1999年第3期17-20,共4页
研究了金针菇、香菇、猴头菌和灵芝在液体深层培养中的富硒能力。测定了不同硒浓度(从10μg/g~500μg/g)下四种食用菌的生长状况及最大富硒能力;研究了四种食用菌在富硒深层培养中菌丝干重、还原糖及菌丝内有机硒含量的变化。分析结果... 研究了金针菇、香菇、猴头菌和灵芝在液体深层培养中的富硒能力。测定了不同硒浓度(从10μg/g~500μg/g)下四种食用菌的生长状况及最大富硒能力;研究了四种食用菌在富硒深层培养中菌丝干重、还原糖及菌丝内有机硒含量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四种食用菌都有不同程度的富硒能力,灵芝的富硒能力最强,是其他三种食用菌的10~20倍,对硒的耐受能力可达500μg/g,菌丝内有机硒含量最高达8000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深层发酵 富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天然香料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关林 石若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32,共3页
本文结合实际,就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天然香料提取技术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天然香料 提取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遗传特性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关林 方宏筠 那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7-41,共5页
关键词 基因工程 转基因植物 外源基因 遗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凝集素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动物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田兵 王关林 方宏筠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3-37,共5页
对分别从中华芦荟、库拉索芦荟和木立芦荟叶肉组织中分离提取得到的 3种凝集素 (命名为Lec1、Lec2和Lec3)进行了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考察了三者的分子质量 ,对糖抑制的专一性和糖基组成。结果表明Lec1和Lec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3 0 0 0 ... 对分别从中华芦荟、库拉索芦荟和木立芦荟叶肉组织中分离提取得到的 3种凝集素 (命名为Lec1、Lec2和Lec3)进行了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考察了三者的分子质量 ,对糖抑制的专一性和糖基组成。结果表明Lec1和Lec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3 0 0 0 ,而Lec2为 2 6 0 0 0 ,只有Lec3能被麦芽糖抑制。糖基组成分析结果表明 ,三者的糖链部分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和N 乙酰氨基葡萄糖构成。三种芦荟凝集素能够识别并抑制K562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中华凝集素、库拉索凝集素、木立凝集素的抑瘤率IC50值分别为 4 1 93、2 30 5、1 41 8mg/ml。而在质量浓度 >2 5mg/ml时它们对成纤维细胞FC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动物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芦荟凝集素的抑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凝集素 理化性持 动物细胞生长 影响 抑瘤作用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诱导萃取香叶天竺葵挥发油 被引量:31
9
作者 石若夫 王关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2-544,共3页
采用微波辐照诱导萃取法萃取香叶天竺葵的挥发油 ,通过对提取条件的研究得出较佳工艺 . 5 0 g新鲜香叶天竺葵叶片在 648W下 ,分别用乙醇和正己烷萃取 4 0 s,香叶油得率为0 .7% ,是常温下正己烷萃取得率的 5倍 ,而且其香味自然 .与其他... 采用微波辐照诱导萃取法萃取香叶天竺葵的挥发油 ,通过对提取条件的研究得出较佳工艺 . 5 0 g新鲜香叶天竺葵叶片在 648W下 ,分别用乙醇和正己烷萃取 4 0 s,香叶油得率为0 .7% ,是常温下正己烷萃取得率的 5倍 ,而且其香味自然 .与其他提取方法比较 ,微波辐照诱导萃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得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天竺葵 提取工艺 挥发油 微波辐照诱导萃取法 香精 香叶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肽前体蛋白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大力 王关林 方宏筠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2-175,共4页
从蜜蜂 (Apismellifera)毒腺中提取总RNA ,通过RT PCR方法扩增得到了蜂毒肽前体蛋白 (promelittin)的cDNA .扩增产物克隆到pT7Blu T载体 ,再进一步将插入片段酶切连接到pUC118载体上 ,构建了与 β 半乳糖苷酶部分序列相融合的蜂毒肽前... 从蜜蜂 (Apismellifera)毒腺中提取总RNA ,通过RT PCR方法扩增得到了蜂毒肽前体蛋白 (promelittin)的cDNA .扩增产物克隆到pT7Blu T载体 ,再进一步将插入片段酶切连接到pUC118载体上 ,构建了与 β 半乳糖苷酶部分序列相融合的蜂毒肽前体蛋白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JM 10 9.转化的大肠杆菌在含IPTG的LB培养基中生长正常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克隆得到的cDNA序列与已发表序列完全相同且与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肽前体蛋白 序列分析 多肽 CDNA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腥海带花生腐的研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吉云秀 唐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脱腥海带花生腐 海带花生腐 花生腐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载体固定化黄花蒿细胞生产青蒿素(英文)
12
作者 胡风庆 陈长兰 王关林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80,共4页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流行病 ,主要由疟原虫经蚊虫叮咬引起。目前 ,在临床上疟原虫对治疗疟疾的药物 (如氯奎等 )有较强的耐药性 ,并表现出明显的交叉耐药性。来自黄花蒿的青蒿素具有极其明显的抗疟活性 ,成为临床首选的药物 ,...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流行病 ,主要由疟原虫经蚊虫叮咬引起。目前 ,在临床上疟原虫对治疗疟疾的药物 (如氯奎等 )有较强的耐药性 ,并表现出明显的交叉耐药性。来自黄花蒿的青蒿素具有极其明显的抗疟活性 ,成为临床首选的药物 ,因此青蒿素的获取成为关键。本研究采用无载体固定化法培养黄花蒿生产青蒿素 ,初步研究了无载体固定化细胞的生长特性。检测发现 ,利用该方法生产的青蒿素是常规细胞培养法的 9倍 ,因此该方法有望成为青蒿素生产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固定化细胞 无载体固定化 黄花蒿细胞 生产 青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