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钙调素及其在热激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超越 《天津农林科技》 2015年第6期45-46,共2页
植物体的热激响应是指在受到热刺激诱导后,植物体为抵御热激胁迫产生的效应。在热激信号转导通路中,Ca^(2+)/Ca M复合物参与调控热激转录与热激调控元件的结合活性调节,从而增加HSP基因的转录以及HSP蛋白的合成。本文以钙调素作为主要... 植物体的热激响应是指在受到热刺激诱导后,植物体为抵御热激胁迫产生的效应。在热激信号转导通路中,Ca^(2+)/Ca M复合物参与调控热激转录与热激调控元件的结合活性调节,从而增加HSP基因的转录以及HSP蛋白的合成。本文以钙调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链接通路中其他成员,通过已有的研究结论,说明热激条件下CaM参与的热激信号转导的通路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 信号转导通路 钙离子 钙调素 热激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螯合肽合成酶的催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妍茹 佟少明 侯和胜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27-30,共4页
植物螯合肽合成酶(phytochelatin synthase,PCS)可在重金属离子激活下,以谷胱甘肽(GSH)及其巯醇盐为双底物催化合成植物螯合肽(phytochelatins,PCs),从而解除生物体内重金属的毒性。远源同源蛋白分析揭示了PCS属于木瓜蛋白酶超家族,其... 植物螯合肽合成酶(phytochelatin synthase,PCS)可在重金属离子激活下,以谷胱甘肽(GSH)及其巯醇盐为双底物催化合成植物螯合肽(phytochelatins,PCs),从而解除生物体内重金属的毒性。远源同源蛋白分析揭示了PCS属于木瓜蛋白酶超家族,其催化机制类似于Cys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螯合肽合成酶 催化机制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ACC氧化酶基因启动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健 侯和胜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14-16,共3页
启动子是控制植物基因表达的重要DNA序列结构,本文从高等植物ACO基因启动子克隆、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及GUS基因表达等方面着眼,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乙烯 ACO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 GUS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类与高等植物中植物螯合肽(PC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瑜 侯和胜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11-13,共3页
植物螯合肽(PCs)是重金属螯合肽,对高等植物、真菌、微藻中有毒重金属的解毒起着重要作用。介绍了PCs生物合成和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螯合肽 植物螯合肽合酶 重金属结合肽 高等植物 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紫菜PyMGST3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佟少明 陈禹先 +1 位作者 张晶 侯和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350,共8页
微粒体谷光甘肽硫转移酶(microsomal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MGST)作为膜结合蛋白之一,具有谷光甘肽转移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细胞及细胞器的抗氧化胁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MGST基因在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中的鉴定与分析还未... 微粒体谷光甘肽硫转移酶(microsomal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MGST)作为膜结合蛋白之一,具有谷光甘肽转移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细胞及细胞器的抗氧化胁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MGST基因在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中的鉴定与分析还未见报道。本文采用RACE-PCR方法首次克隆了条斑紫菜的微粒体GST基因的全长,命名为PyMGST3,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及实时定量PCR方法对该基因的序列及诱导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原核表达进一步验证了该基因的酶活性及在抗氧化胁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PyMGST3基因的c DNA序列全长为681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度417bp,5'-UTR长度80bp,3'-UTR长度184bp,在受到Cd^(2+)和Cu^(2+)胁迫时,上调表达;PyMGST3蛋白具有三个跨膜结构域及跨膜疏水区,与皱波角叉菜的MGST蛋白相似性最高为60%,与其它藻类的MGST蛋白的相似性较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纯化后的PyMGST3蛋白具有谷光甘肽转移酶活性;此外,超表达PyMGST3蛋白的重组菌株提高了对抗Cd^(2+)和Cu^(2+)毒害的能力。这些结果暗示PyMGST3基因很可能在条斑紫菜遭遇重金属等引起的氧化胁迫时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微粒体GST 重金属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高效基因枪转化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禹先 毕丛斌 +1 位作者 佟少明 侯和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4-800,共7页
基因枪法是外源基因导入微藻细胞的重要手段。然而,发展至今,微藻细胞基因枪转化效率一直偏低(10~50个转化子/μg DNA),高价低效的转化方法阻碍了基于高通量转化子的基因功能分析。为了提高基因枪的转化效率,本研究以三角褐指藻为材料,... 基因枪法是外源基因导入微藻细胞的重要手段。然而,发展至今,微藻细胞基因枪转化效率一直偏低(10~50个转化子/μg DNA),高价低效的转化方法阻碍了基于高通量转化子的基因功能分析。为了提高基因枪的转化效率,本研究以三角褐指藻为材料,从抗生素选择培养基的改良,微载体的选择、制备、包埋、点膜和轰击参数的优化,以及受体细胞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采用50%海水盐度f/2培养基可以提高博来霉素的效价,f/2固体培养基中2216E营养物质的加入能缩短1/3的平板筛选时间。微载体制备应选择对金(钨)粉没有吸附作用的离心管,制备量/管应少于3.5 mg。微载体轰击量每次大约为0.75 mg,过量将会造成一个轰击死亡圈,过少将导致轰击成本上升。当轰击间距A为6.35 mm,间距B为11 mm,间距C为6 cm时,可以获得最多的转化细胞。109个受体细胞铺成较厚的多细胞层能显著提高转化效率。经过上述优化与改进,本研究将现有文献报道的转化效率提高了4.7~30倍,达到295±60个转化子/μg DNA。该方法除适用于三角褐指藻外,也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微藻(杜氏盐藻、小球藻)的基因枪转化研究,可以为微藻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快速,高效和可靠的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三角褐指藻 基因枪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幼苗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分离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席海秀 艾可筠 佟少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3,共6页
以7日龄小麦幼苗的叶肉细胞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纤维素酶浓度、离析酶浓度、酶解时间、甘露醇浓度对原生质体分离时的产量和活力的影响;采用瞬时表达技术通过PEG-Ca^(2+)介导法转化小麦的原生质体,分析了PEG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以7日龄小麦幼苗的叶肉细胞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纤维素酶浓度、离析酶浓度、酶解时间、甘露醇浓度对原生质体分离时的产量和活力的影响;采用瞬时表达技术通过PEG-Ca^(2+)介导法转化小麦的原生质体,分析了PEG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1.5%,离析酶0.75%,甘露醇0.4 mol/L,酶解时间3 h,得到的原生质体的产量可达到7.2×10~6个/g·FW,活力超过95%;瞬时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在25%PEG浓度下,小麦原生质体的转化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原生质体 分离 瞬时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根肿病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11
8
作者 田雅琳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23-126,共4页
根肿病在很多地区蔓延,严重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收入,生物学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来研究根肿病,并在根肿菌的分类、根肿菌的生理小种分化、病原菌检测技术、病原菌有效接种技术、病原菌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根肿菌的防治方面取得了... 根肿病在很多地区蔓延,严重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收入,生物学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来研究根肿病,并在根肿菌的分类、根肿菌的生理小种分化、病原菌检测技术、病原菌有效接种技术、病原菌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根肿菌的防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本文对近几年根肿病的致病机理、生理小种鉴定、根肿菌的防治及培养技术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肿病 致病机理 生理小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类叶绿素a/叶绿素b型捕光蛋白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冉 侯和胜 佟少明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31-34,共4页
藻类的Chl a/Chl b型捕光蛋白复合体,结合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存在于绿藻、裸藻、轮藻和黄藻中,具有3个α-螺旋的跨膜区,其中第一、第三螺旋的氨基酸序列在植物界中高度保守,是叶绿素a的结合位点;第二个跨膜区的保守的氨基酸序列则为... 藻类的Chl a/Chl b型捕光蛋白复合体,结合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存在于绿藻、裸藻、轮藻和黄藻中,具有3个α-螺旋的跨膜区,其中第一、第三螺旋的氨基酸序列在植物界中高度保守,是叶绿素a的结合位点;第二个跨膜区的保守的氨基酸序列则为叶绿素b的结合位点。LHC在捕获和传递光能,光保护和过剩能量耗散,调节光能在两个光系统中的分配,维持类囊体膜的结构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对高等植物的LHC的研究日渐深入,但对藻类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认识远不及高等植物。本文通过比较藻类Chl a/Chl b型的LHC与高等植物LHC结构和功能的异同点,可为进一步加深对藻类LHC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系统 捕光蛋白复合体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合酶基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晶莹 佟少明 侯和胜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24-27,共4页
芪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抗毒素,因其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已引起多方关注。芪合酶是芪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关于它的研究已广泛开展。本文对芪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药理作用,芪合酶的结构、功能,以及芪合酶基因的... 芪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抗毒素,因其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已引起多方关注。芪合酶是芪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关于它的研究已广泛开展。本文对芪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药理作用,芪合酶的结构、功能,以及芪合酶基因的表达、芪合酶的基因工程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类化合物 芪合酶 芪合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对紫球藻生长及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仁璇 姜思 佟少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7-1042,共6页
以紫球藻(Porphyridium purpureum)为供试材料,研究了5个不同浓度的Cd^(2+)对紫球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藻红蛋白含量及ATP含量的影响,以及对紫球藻的最大光量子产额(Fv/Fm)、实际光量子产额(YII)、相对电子传递效率(ETR)及非光... 以紫球藻(Porphyridium purpureum)为供试材料,研究了5个不同浓度的Cd^(2+)对紫球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藻红蛋白含量及ATP含量的影响,以及对紫球藻的最大光量子产额(Fv/Fm)、实际光量子产额(YII)、相对电子传递效率(ETR)及非光化学淬灭(NPQ)的影响,探讨了各荧光参数在不同浓度的Cd^(2+)胁迫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Cd^(2+)胁迫的6d内,紫球藻的生长速度显著下降,且Cd^(2+)的浓度越高,生长速度下降越快;Cd^(2+)胁迫显著的减少叶绿素a、藻红蛋白及ATP含量,且浓度越高,减少的幅度越大;在Cd^(2+)浓度低于200μmol/L时,紫球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II及ETR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逐步增大;NPQ在低浓度下(<200μmol/L)呈现显著上升趋势,高浓度下(>500μmol/L)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因此,水体中浓度超过50μmol/L的Cd^(2+)就会显著影响紫球藻的生长及光化学活性,水生环境中不断累积的Cd^(2+)将会对紫球藻的生态平衡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离子 紫球藻 生长 光化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