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七鳃鳗PAK4参与LPS介导的VLRB类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应答反应
1
作者 刘秀佳 柴梦棋 +1 位作者 韩英伦 刘欣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p21活化蛋白激酶4(p21-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4,PAK4)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在高等脊椎动物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在低等脊椎动物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中发现一个PAK4同源基因(Lja-PAK4),其... p21活化蛋白激酶4(p21-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4,PAK4)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在高等脊椎动物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在低等脊椎动物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中发现一个PAK4同源基因(Lja-PAK4),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2544 bp,编码一个含有84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分子与高等脊椎动物PAK4序列比对一致性最高,且具有该蛋白家族保守的两个功能结构域。利用通过原核表达、纯化的重组Lja-PAK4蛋白为抗原,成功制备了大鼠抗Lja-PAK4的多克隆抗体。用混合菌刺激七鳃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方法发现,Lja-PAK4的mRNA和蛋白质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髓样小体中均显著性上调表达。采用B细胞丝裂原LPS和T细胞丝裂原PHA分别对七鳃鳗进行刺激后发现,经LPS刺激后Lja-PAK4的mRNA和蛋白质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髓样小体中呈现出显著性上调表达,而它们在鳃囊中的表达受到抑制。以上结果说明Lja-PAK4参与了LPS介导的七鳃鳗VLRB+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 p21活化蛋白激酶 可变淋巴受体 免疫应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鳃鳗p38α和β参与LPS介导的VLRB类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应答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阳 张依杉 +2 位作者 苏鹏 李庆伟 刘欣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p38MAP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家族的一个亚类,在高等脊椎动物免疫应答的信号转导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中发现,p38MAPK以两种异构体的形式存在。通过... p38MAP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家族的一个亚类,在高等脊椎动物免疫应答的信号转导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中发现,p38MAPK以两种异构体的形式存在。通过克隆它们的开放阅读框并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它们分别为p38α(Lja-mapk14)和p38β(Lja-mapk11)。用混合菌刺激七鳃鳗,利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Lja-mapk14在外周血类淋巴细胞、鳃组织和髓样小体中,分别在加强免疫36 h、24 h和24 h后,表达量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2.9、2.1和2.6倍;而Lja-mapk11在以上组织中,都在加强免疫36 h后达到表达量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2.2、2.5和6.3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Lja-mapk14的mRNA表达水平在混合菌加强免疫36 h后,分别在类淋巴细胞、鳃组织和髓样小体中,上调2.3、1.5和3.4倍;而Lja-mapk11的则分别在类淋巴细胞、鳃组织和心肌中,上调1.3、2.6和1.6倍。以上结果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证明,Lja-mapk14和Lja-mapk11均参与七鳃鳗的免疫应答反应。采用B细胞和T细胞丝裂原LPS和PHA分别对七鳃鳗进行刺激,免疫印迹结果显示,Lja-mapk14和Lja-mapk11蛋白质表达量经LPS加强免疫36 h后,在类淋巴细胞、鳃组织和髓样小体中,上调表达1.3~4.1倍;而经PHA加强免疫36 h后,Lja-mapk14和Lja-mapk11在上述组织中表达量均不存在显著变化。以上结果说明,Lja-mapk14和Lja-mapk11可能参与了B细胞丝裂原LPS介导的VLRB类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七鳃鳗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1 免疫应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鳃鳗Bam32cDNA分析、抗体制备和免疫表达分析
3
作者 杨晨 郭威 刘欣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9-709,共11页
为探索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与32 kDB淋巴细胞接头分子(B-cell adaptor molecule of 32 kDa,Bam32)同源的分子Lja-Bam32基因在其免疫应答反应中的作用,利用嵌套PCR方法成功克隆了Lja-Bam32基因开放阅读框的cDNA序列,包含747 bp核苷... 为探索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与32 kDB淋巴细胞接头分子(B-cell adaptor molecule of 32 kDa,Bam32)同源的分子Lja-Bam32基因在其免疫应答反应中的作用,利用嵌套PCR方法成功克隆了Lja-Bam32基因开放阅读框的cDNA序列,包含747 bp核苷酸,编码含有24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通过多序列比对发现,Lja-Bam32具有该家族两个特征结构域Src同源区2和Pleckstrin同源结构域和两个保守的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系统发育分析显示,Lja-Bam32与不同物种的Bam32分子位于同一个聚类群,以上结果表明,无颌类七鳃鳗中存在Bam32家族分子。然后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对Lja-Bam32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利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成功制备了兔抗Lja-Bam32的多克隆抗体。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及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了日本七鳃鳗免疫相关组织中Lja-Bam32基因的mRNA及蛋白在混合菌免疫刺激前后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未免疫组相比,经过混合菌[念珠菌(Candida albica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葡萄珠菌(Staphylococcus cutetvs)]免疫刺激后,Lja-Bam32的mRNA转录表达量在外周血淋巴细胞、鳃囊和髓样小体中显著上调;而该基因的蛋白水平表达量只在淋巴细胞和髓样小体中显著上调,在其他组织中没有明显的变化。由于VLRB+淋巴细胞主要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髓样小体组织中分布,推测Lja-Bam32应该与七鳃鳗类B细胞(VLRB+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有关。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日本七鳃鳗VLRB+淋巴细胞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信号转导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七鳃鳗 Bam32 抗体制备 系统发育关系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胞质蛋白2在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免疫调节机制
4
作者 魏琳 韩英伦 刘欣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淋巴细胞胞质蛋白2(lymphocyte cytosolic protein 2,LCP2)是一种衔接蛋白质,在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中扮演重要角色,激活下游信号因子以完成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LCP2也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高表达会导致不良的预... 淋巴细胞胞质蛋白2(lymphocyte cytosolic protein 2,LCP2)是一种衔接蛋白质,在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中扮演重要角色,激活下游信号因子以完成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LCP2也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高表达会导致不良的预后效果,降低患者生存率,其具体作用机制涉及多条信号通路。本文不仅对LCP2的分子结构以及基本功能进行了介绍,而且重点综合评述了LCP2通过参与NF-κB、MAPK、JAK/STAT以及PD-1/PD-L1信号通路调控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总结了LCP2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潜在作用,为将来用于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标志物筛选等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胞质蛋白2 衔接蛋白质 信号通路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家族分子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徐霄鸾 逄越 苏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4-251,共8页
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programmed cell death,PDCD)是一类与肿瘤发展相关并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PDCD家族由多个成员构成。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包括PDCD1、PDCD2、PDCD4、PDCD5、PDCD6、PDCD7、PDCD8及PDCD10。PDCD在人类的各组织... 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programmed cell death,PDCD)是一类与肿瘤发展相关并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PDCD家族由多个成员构成。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包括PDCD1、PDCD2、PDCD4、PDCD5、PDCD6、PDCD7、PDCD8及PDCD10。PDCD在人类的各组织及细胞中广泛分布,其主要功能是对细胞凋亡的调控。目前研究发现,PDCD家族成员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实现对肿瘤细胞活力的调控,且某些家族成员的缺失或过表达都会引起机体发生病变,证明其在多种疾病当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汇总了PDCD1、PDCD2、PDCD4、PDCD5、PDCD6、PDCD7、PDCD8、PDCD9、PDCD10、PDCD11、PDCD12的基因结构与蛋白质结构,介绍了各家族成员在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的关系,并总结目前所报道的PDCD家族成员在肿瘤,以及多种疾病中所发挥的调控作用,以期帮助科研工作者了解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为肿瘤和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 细胞凋亡 肿瘤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增殖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健竹 李铁松 李庆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86-1093,共8页
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s,PHBs)是一类进化保守的重要蛋白质。哺乳动物细胞中,抗增殖蛋白家族含有2个同源亚型PHB1和PHB2。PHBs涉及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细胞凋亡。PHBs的亚细胞定位不同决定其行使不同的功能。细胞膜上... 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s,PHBs)是一类进化保守的重要蛋白质。哺乳动物细胞中,抗增殖蛋白家族含有2个同源亚型PHB1和PHB2。PHBs涉及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细胞凋亡。PHBs的亚细胞定位不同决定其行使不同的功能。细胞膜上的PHBs能够调节膜运输,并与细胞增殖迁移相关。细胞核内的PHBs参与调控转录和细胞周期。线粒体内膜上的PHBs参与维持线粒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形态的稳定,并参与线粒体内的凋亡途径。另外,PHBs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之间“穿梭”,是细胞核与线粒体交流的重要媒介。近年来,PHBs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PHBs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PHBs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为切入点,从蛋白质的结构和定位,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迁移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靶向药物几方面进行综述。进一步揭示PHBs在不同类型肿瘤发生发展进程中的分子机制,为开发新的高效的药物靶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增殖蛋白 肿瘤 细胞核 线粒体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